單手換彈夾的帥氣動作,在老兵眼裡是怎樣的?只是為藝術效果嗎?

肖正餘


樓主發的這幾個動圖不牛逼,大家可以百度查一下田明劍(或者田明建),92建國門事件。那些外國人就是看了他的單手換彈夾以後,電影裡才陸續出現了這個動作。田明劍每次都是彈夾裡剩一至兩顆子彈,槍膛裡保證剩有一發,這樣換彈夾時不用拉槍栓,直接可以開槍。


o語海o


現在部隊不知道練不練單手換彈夾,我記得03年的時候我在縣隊看監獄的四中隊那學的,他們縣隊老兵都是換彈夾上膛激發,退空包彈上膛激發實彈才用3秒,我從來沒有在三秒鐘之內激發過,每次都跟著練每次都被罰[捂臉],同年兵也比我快,那時候在縣隊一個月學了不少東西,回大隊後我還教我們中隊的新老兵,現在想想都是回憶啊[呲牙]


風影留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以前無聊,自己在家用模型槍練了很久單手換彈匣。

怎麼說呢?

你要說對於軍人,其實單手換彈匣用處不大。

軍事作戰,軍人是以小分隊性質作戰,互相都有掩護。

你換彈匣,有戰友為你開槍打掩護,花費幾秒沒有問題。

而其實是不是單手換彈匣,其實差的也就是二三秒的時間而已。

對於軍人來說,這二三秒可以忽略,當然如果中越戰爭叢林戰就再說。

那麼,為什麼單手換彈匣還是普遍存在?

原因很簡單。

如果是單人近距離的激烈槍戰,單手換彈匣還是很有意義的。

因為你省略的這二三秒時間,可能就是生死的區別。

推薦大家看一部俄羅斯電影,叫做《莫斯科大事件》。

電影中,警匪在街頭距離一二十米激烈對射。

期間,幾個匪徒都會單手換彈匣,火力幾乎沒有停頓。

然而,卻有一個匪徒被警察用小手槍近距離打死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這個匪徒不會單手換彈匣,當時正好在更換彈匣。

這個警長算好了時間,果斷突進,幾槍將他打死。

當時匪徒的彈匣剛剛換了一半。

據說最初我軍較多使用單手換彈匣,是在中越戰爭叢林近戰。

這種作戰模式,敵我雙方經常突然遭遇,相聚十幾米甚至幾米。

而叢林植被濃密,戰友之間互相掩護困難,經常單打獨鬥,所以單手換彈匣就流傳開了。


薩沙


也只有田連長是單手換彈夾的鼻祖,並且用於實戰,實況錄像被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揣摩仿效,



近心保鏢


單手換彈匣,一般軍中普通的士兵,其實是很少練的,可能特種兵這個軍種,比較在意個人技戰術性能的提高,才會刻意地苦練單手換彈匣。

網絡上單手換彈匣的流程,右手持自動步槍,左手掏出彈匣,用新彈匣猛頂槍械上的彈匣卡榫,頂開以後,空彈匣鬆動,新彈匣向前一擠,空彈匣向前方掉下,新彈匣按正常順序裝上。

如果是AK-47步槍或仿製AK-47步槍的56式衝鋒槍,應該還會多一個動作,也即左手伸到向右邊拉一下槍機柄(槍機柄反人類的設置在右邊,而大多數人單手持槍肯定是右手),完成子彈上膛動作。

對於單手換彈匣來說,這個多出來的動作,可謂必不可少,原因就是AK-47步槍或仿製AK-47步槍的56式衝鋒槍沒有空倉掛機待擊功能,因此必須手動上膛。

從視頻上來看,槍手單手換彈匣,動作非常之迅速,可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遠沒有上述文字描寫的這般繁瑣,單手換彈匣的雄姿,就在腦海中定型下來了,於是,就有了這篇關於單手換彈匣的推文。

關於單手換彈匣動作,網絡上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我軍某部戰士在對越自衛反擊時發現的,隨即在軍中流傳開來,但也僅限於老兵們私下裡練練,軍隊不鼓勵士兵練此動作,因為容易損壞彈匣卡榫和下護木。

另一說法是建國門槍戰被外媒拍攝到,裡面的某部田姓副連長的戰術動作,如低姿快速前進,擅於利用街道上的隔離墩,單發與短點射交替使用壓制對手,最讓外媒驚豔的還是居然能在射擊中單手換彈匣;於是,單手換彈匣,就在國外特種兵中流傳開來了。

其實,實戰時,換彈匣用不了多少時間,使用過自動步槍的軍迷都知道,因此,單手換彈匣,對於和班組成員一塊戰鬥時,其實意義並不大,相反會導致彈匣損壞等問題。

當然,單手換彈匣,可能更適合單獨執行任務的特勤人員,因為在遭遇戰中,只能靠一個人撐著,沒有戰友的掩護,單手換彈匣,可能會讓自己爭取到提前1-2秒鐘開槍的寶貴時間,對於個體作戰來說,還是具備一定的實戰作用的。

現在,單手換彈匣,在網絡早已經被傳播得幾近神乎其神了,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稍微苦練一下,士兵們都能學會,但確實實戰意義不大,且損壞彈匣,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國平軍史


講道理...單手換彈匣被神話太久了

我給大家看下標準換彈匣和單手換彈匣有個啥區別....

上圖是八一臥姿裝彈匣的姿勢,可以看到是左手握護木,右手去掰動卡榫,卸下彈匣,然後放回胸前的彈匣攜行具裡邊,再抽出個新彈匣,重裝,拉下拉機柄準備擊發。

這套動作裡邊右手沒有在握把上,而是做了換彈匣的活,所以不怎麼戰術。


而更現代一點的應該是,右手保持握住握把。左手掰卡榫,卸下彈匣,放回攜行具,抽新彈匣,重裝,拉下拉機柄準備擊發。是不是還是有點複雜?然而所謂的單手換彈匣是怎麼樣的?

對,其實就是先抽出了新彈匣,然後撞彈匣卡榫,順勢向前一帶,把空彈匣頂飛。至於回收舊彈匣這種事兒,在緊急情況或者速射競賽中不重要。

另外還有些人說M4這類不能單手換彈匣的...我....表示,它在右手食指能觸及的地方有個彈匣釋放鈕,一按彈匣就掉了,再插個新的就行,比AK類步槍還快。

反正我是不知道“單手換彈匣”這個說法什麼時候傳出來的,但以上這種都還是兩隻手操作的方法。而且都是不管彈匣的那種...正兒八經打仗時候沒人會把彈匣到處亂丟的,尤其掉地上還容易磕壞。

要我說真正的單手換彈匣是下邊這樣(左手負傷情況)


瘋狗的輕武


單手換彈匣第一人,他的名字不好提。不過就他在實戰中的使用情況而言,這個技術確實牛。


shadowyh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單手換彈夾這個動作,據說是由我軍某戰士在對越南自衛反擊時發明的,隨即流傳開來。不僅動作非常炫酷,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戰術動作,在戰場上,用單手換彈夾,只需要2到3秒就行了,比用正規的方法要快很多。

不管老兵還是新兵,能夠用單手換彈夾,說明他的戰術動作已經相當熟練了。

這不是花裡胡哨的炫酷動作,只是為了儘快的增加幾秒的時間,在戰場上分秒必爭時間就是生命。

所以,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如果會單手換彈夾的話會對自身的戰術要求有很大的提高。

在以上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及時批評與指正。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如果大家有對這個問題更好的解答,希望在評論裡分享出來,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最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的工作,快快樂樂的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柴油發動機拆機件


單手換彈夾……軍事戰術動作。

據傳是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我軍某部戰士創造的戰術動作。

以“AK47/56衝…81-l”為例單手換彈夾比正常快3~4秒鐘、在戰場上快3~4秒預示著多殺敵、贏得稍縱即逝打擊的寶貴時間意義重大、這一戰術動作很快在國外流行了起來……

這一動作:右手持槍正常射擊、左手迅速持滿彈夾、待槍膛內剩一發子彈時碰撞彈夾卡筍、空彈夾脫離、玩熟練的槍手甚至於掌握時節擊發一瞬間換彈夾、更是省略了拉槍栓的動作……

單手換彈夾在快速反應、連續射擊有實際意義、缺點是極容易損壞彈夾卡筍。

單手換彈夾在一些國家的特種、反恐、快速反應部隊得到推廣運用。

美國民間槍支愛好者把單手換彈夾作為一種射擊技能項目用來“娛樂”……











孔乙己亂彈


單手換彈夾被認為是很常用的一個戰術動作。但是也有人提出疑問,單手換彈夾是否會影響士兵的作戰能力,根據種種經驗來看,單手換彈夾非但不會對士兵的其他作戰能力造成影響,反而可以大大提高士兵的換彈速度,並且對作戰靈活性大有益處。
單手換彈夾出現於突擊步槍普及以後。M16,M4,AK47,G3等步槍讓普通士兵的火力密集性和持續性大大增加。由於突擊步槍可以實現連發可控的射擊,因此對敵方打擊能力相比之前的栓動步槍有質的變化。由此帶來的是射擊習慣的改變。


一般來說,士兵換彈夾要兩個手一同進行。一隻手用來維持所持有的槍支的穩定,另一隻手用來實現對舊彈夾的拋棄和重新對新彈夾的安裝。這種方式勝在穩定可持續,並且容易進行訓練,就算是一般的士兵也很容易就能掌握,而且由於長久以來的習慣問題,這種方式目前還是大部分士兵最常用的方式。
但是雙手換彈夾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換彈夾的同時兩隻手都不能投入其他的事情中。這樣一來,換彈夾的間隙敵方就很容易進行偷襲或者進攻。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戰術手段,那就是單手換彈夾。單手換彈夾可以大大方便士兵的訓練。這樣還能讓本來稍顯複雜的動作變得更加流暢簡單。
而且單手換彈夾非常有利於無託步槍的使用。像AUG,95式,法瑪斯步槍等無託步槍如果用單手換彈夾的方式就可以避免無託佈局帶來的尷尬。單手換彈夾唯一的缺點就是其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訓練以提高熟練度。
一旦能熟練掌握這種換彈夾的方式,那麼士兵就可以解放另外一隻手。由此一來就可以進行很多戰術上的動作。這樣一來敵人想利用換彈夾的時間進行進攻的想法也就不謀而破。因此,單手換彈夾值得在部隊進行大量普及,就算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上的代價也是相當值得的一筆投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8a6d793e6c741378a9cb1923916f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