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公司,公司賺200萬後拿10萬分給員工,剩餘的老闆分了,這樣的企業有發展前景嗎?

育兒樂樂


“職入龍門”觀點:蚊子再小也是肉!10人小公司很多都在“生死”線掙扎,老闆能拿出10萬“鉅款”獎勵員工,這態度就值得肯定、也算業界“良心”!很多中小公司老闆恨不得“一毛不拔”的“壓榨”員工幹活!

很多職場新人都希望跟對初創公司,把公司建設成為下一個“行業黑馬”、自己則成為同齡人中的人生贏家!如何選對公司則成為拉開競爭距離的“硬指標”!接下來【職入龍門】將與朋友們分享5大判斷企業是否有發展的因素,助您一直站在“必勝”的公司、高速發展!

一、老闆的價值理念、決定公司團隊文化、是留住人才的關鍵“靈魂”!

用個人魅力和價值觀,牢牢吸引初創期人才的名人當屬馬雲最有名!

99年,他去美國“忽悠”來年薪70萬美金的蔡崇信,再帶領10幾個完全不知道互聯網是啥的人,在自家三居室,以每月500元工資、包吃包住的條件,創辦了阿里巴巴!

500元人民幣對蔡崇信來說,就是他在美國的一杯下午茶,根本不值一提!

但能觸動他跟馬雲回國的動力是:馬雲個人魅力和超越時代的眼界和理念!

馬雲只用個人魅力(“俠之大義”的精神)和微薄工資,便請來了撐起阿里“航母”框架的最重要創始人!

蔡崇信的加入,決定了阿里未來不只是一個網站公司、一個家族企業,而是一個具備成為互聯網巨頭公司的“基因和人脈”。

這位擁有耶魯大學教育背景和資深風投職業背景的人,讓阿里獲得了高盛和孫正義的鉅額資金投入,於是就有了未來火箭速度的阿里……

【總結】創始人價值觀一定要符合“共贏合作”理念,這是長久打動每位新老員工的“靈魂”所在。也奠定了企業文化基調,像“基因”一樣,代代在員工內心發揮著長久的激勵作用!

馬雲的“俠之大義”精神,滲透到企業文化的每個角落。即使今天他離開阿里,這種“價值觀基因”還在持續影響每一位後進來的阿里員工!

即便別人高薪挖角人才,流失的比例也是很少的!

能留住人才的企業,才有壯大發展的可能。

所以,題主的老闆願意在公司初創期,分給大家10萬獎金,就說明他的價值觀裡有“共贏合作”的概念,是判斷這家公司有發展的第一個參考依據。

二、老闆的度量和胸懷,也決定了一家公司是否有發展。

公司想要快速發展,老闆必須廣納天下英才!而且越是比自己優秀的人、越能提升公司整體戰鬥力水平!

像馬雲邀請蔡崇信、像劉備邀請諸葛亮……這些創始人的公司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全部源於創始人願意請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管理公司、給予他們信任和最大支持!

這些人才彌補了老闆能力的“短板”,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為公司發展“傾盡全力”!

老闆則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從全局把控公司發展方向!

他們是獲得最大利益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總結】如果你發現一家公司只有老闆厲害,領導和員工一級比一級弱小,那麼這家公司老闆心胸狹窄、容不下人。

創始人如此,下面人也會層層效仿,公司根本活不長!

反觀,題主所在的公司:公司盈利200萬是靠老闆的人脈資源還是團隊“業務大拿”呢?

如果公司基本靠老闆做業績,那麼這老闆只是一個“業務大拿”而且他也容不下比自己更強的人!這家公司一直會保持小公司或小作坊的形式,很難擴大!

如果,業績是靠團隊中的“業務大拿”做出來的,但老闆卻一直要壓制對方來展示自己“統治者”地位!那麼,這也是心胸狹窄的表現,應果斷離開!

如果老闆信任和支持這位“業務大拿”, 10萬獎金分配也是論功行賞,那說明老闆有一定度量,可以初步判定這家公司有發展的可能。

三、創始人的管理能力是決定公司能夠長久生存下去的“內核力量”!

公司初創期如何能在資金緊張、前途渺茫時,還能凝聚創始團隊艱苦奮鬥、共同進退?

公司“熬”過創業初期後,快速增長期,招納更優秀的人才時,如何平衡與“老臣”之間的關係,保證公司不在人事內鬥中分裂,消耗殆盡。

而是能平衡各方勢力,共同為公司告訴發展做出貢獻呢?

創始人的這些能力都決定一家公司能否發展長久、成長為大型企業!

四、創始人的戰略眼光和市場定位能力決定了公司發展的生命線長度!

初創公司的市場定位至關重要!公司到底要做什麼產品、進入什麼市場、與哪些競爭對手競爭?這個市場是紅海還是藍海呢?

這點也是新人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有發展的重要因素!

比如:

1、有能力的老闆讓企業持續有生命力!

阿里是要進入互聯網市場,做技術支持型產品:阿里網站(為國內外買賣雙方提供交易技術支持)。

當時,沒有中國公司做這塊業務,所以對中國公司是藍海。

但國內已經有中國雅虎、eBay等競爭對手,在逐步佔領中國互聯網市場。

馬雲應對策略:說服蔡崇信加入阿里,拿到孫正義鉅額投資。全面收購中國雅虎,讓競爭對手徹底消失。

將全部人財物投入建設阿里國內、國際交易網站;建設淘寶網PK eBay中國市場,最後把eBay “趕”出中國!至此,淘寶網成為國內B2C購物龍頭技術支持服務商。

2、沒能力的老闆讓公司損失慘重!

國美和蘇寧的老闆對馬雲颳起的線上購物風潮開始看不上、等看到勢不可擋時,又病急亂投醫,紛紛自己弄線上購物平臺!

以為花錢挖阿里公司的高手來就能挽回“敗局”!結果真正高手一個挖不來,只能挖來一般高手!

最後只能搭建一個差不多的購物平臺,但運營推廣能力非常差,蘇寧算是“劫後重生”花巨資燒錢後,終於線上購物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而國美卻從此消失了。

五、創世人的利益分配思維,也決定了一家公司發展的命運!

在職場不用喊什麼奉獻的口號,所有人提供不同職業價值共同努力,就是為了把公司“蛋糕”做大,然後分得更大職業利益。

所以,公司老闆的利益分配是考驗情商水平和格局水平,是決定能否留住人才的關鍵!

對於利益分配,員工和老闆的視角不同,所以解讀不同。

【員工角度】公司盈利200萬隻分給員工10萬,很不公平!有人覺得應該每人平分20萬!有人覺得多勞多得,業績最高的應該拿100萬……

要是讓員工自己分這筆錢,大家非打個頭破血流的!因為怎麼分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這說明,員工只是站在個人利益視角而非公司發展視角去理解獎勵的作用!

獎勵最大的作用是:老闆對員工突出表現的嘉獎、鼓勵和感謝!獎勵不是每月必須發的工資和福利,只是對員工某一階段工作努力的嘉獎!

並不代表公司盈利多少錢都要給全部給員工!

【老闆角度】

一家公司再小也有運營成本和投入費用。就算是合夥開公司的股東,大家也會按照入股比例進行分層的,前提還要扣除所有的運營成本(包括人工工資、房租水水電、推廣費用等)

所以,別以為老闆員工10萬,自己獨吞190萬!哪有那麼簡單!

公司基本運營成本都要扣除後,還要給公司留緊急備用金和新項目投入的費用的預算等等,公司賬面是要有錢的!

總之,公司的獎金是要在扣除所有費用和預算後,調撥出的專項資金!老闆可以說是公司的家長,要有“過日子”精打細算的思維。

(提醒)如果題主發現老闆把公司資金據為己有,滿足個人物質慾望!只有少部分用於公司運營,即便公司盈利,獎勵次數也少,金額更少。工資時常拖欠,保險之類的更是沒有……

這樣的公司就是瀕臨死亡的“殭屍”公司,果斷離開吧!

【最後總結一下】

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有發展與創始人的綜合實力密切相關!創始人必須要有格局和胸懷、更要有管理能力、有共贏合作的理念、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清晰的市場定位……這樣的企業才值得我們奮鬥!才能有更大機會成長為優秀的企業!


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END----


關注【職入龍門】頭條號:多角度剖析老闆、領導、同事的小心機!每天分享精彩應對方案,幫助職場朋友快人一步“躍過龍門”升職加薪、實現職業夢想。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朋友們一起成長,是我們最開心的動力!

職入龍門


我靠,還真有人在網上問這個問題,我以為沙雕只有我碰到過!

這事我真遇到過,這事是7年前了,公司一年盈利下來,拋去各種費用,剩下了117萬左右。公司為了慶祝,搞了一場活動。當時公司就40幾個人。我在會上講,拿出來20萬作為獎金。結果我沒想到的是,有幾個員工竟然罵娘了。

第二天,這幾個員工找我來談判。說我是無良老闆,錢全都是他們賺的,憑什麼只給他們這麼點獎金。我就講,你們只是我請來的員工,我們有勞動合同,我一天工資都沒欠你們的吧。

他們就講,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不是股東,可是苦勞是有,憑什麼把我們賺的錢分給你們這些資本家!

我很無奈啊,就把財務叫來了。我讓財務報一下公司基本情況。公司一共開了五年,今年是第一年盈利。前四年,都是公司股東各種往裡補貼錢,另外,幾個股東都是把房子押金去,給公司貸款。目前還欠貸款1000多萬。公司應當還欠股東各種債務接近2000萬。請問,我們這些資本家所承擔的債務你們是不是也要承擔起來?公司的債務你們是不是也要承擔起來?

結果,幾個人沒話了,看到好處就拼命想撈功勞,一聽說有債務,還有欠款,就一個個有多遠躲多遠?這人這麼就這麼聰明哪?


遊戲人超超


跟你分享一個情況類似的案例:

我老表在一家印刷加工廠上班,10人的微企業,公司年營業額300萬,除去各種廠房租金水電、員工工資、和各種稅等,實際盈利就一百多萬。

員工反饋老闆太摳門,賺那麼多錢,年終獎不搞也就罷了,在公司幹了一兩年,工資待遇都沒有加,反而變差了。

最近一段時間搞了一個績效考核指標,實驗期為3個月,領導說這個達標,會有相應的獎金。另外員工也按照等級劃分,每個級別的工資待遇不一樣。

老表說實行後,每個月的收入基本不變,而且相對的責任和產能要求變多了,壓力山大,比他早來的幾位公司元老也頂不住壓力走了,現在廠裡也人心惶惶,老表也在考慮過完年準備換家公司來做。

總結:

不管公司實際賺多少,員工只關注自己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如果企業老闆寧願賺多點,壓榨員工勞動成果,這樣的企業是走不長遠的。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上進演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上進演練


我朋友原來在個公司項目經理也就三千多,一般員工更少我也不說具體數據了,當然有很多人有意見傳到老闆耳朵了,老闆在大會上說:工資就這麼多,願意就做,願意由你自己。

事實上公司這個工資都很難招到新人,可是,老員工還是有很多人都是做好幾年的。為什麼?既然老闆給工資少,那員工都會各自想辦法找錢,只是這點工資吃飯都不夠,不自己賺點外快怎麼生活!於是,各種各樣的撈錢,本來我們這個項目一年幾十萬,真正進公司賬目也只有一半。

朋友一個老實人,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最後還是決定另謀生路。


晴空69685


老闆只要按勞動合同,支付了相應的工資,包含提成,獎金,福利等等就是個好老闆。年終從利潤中拿一筆額外的錢來分配,還不夠嗎?有人說這200W中我貢獻了多少,老闆按約定支付提成或獎金後,餘下的還需要分員工嗎?再換位思考一下,老闆今年虧了200萬,員工準備支助多少?我認識一個老闆,他說每天醒來第一想到今天又花出去2w(工資、利息、房租等等),到下班如果沒賺到2W,都不會回家,晚上就會約客戶,想法子搞關係,簽單,不然晚上都睡不好。打工的,有多少人有這種體驗,只會覺得公司整天看不到老闆的人,不知道是睡懶覺還是在哪裡遊玩


於越土著


我這裡今年 年會也有分紅,百分之十的紅利4個人分,今年公司的流水到現在已經破千萬了。純利潤應該有200萬,也就是有20萬拿出來給我們4個人分,現在就不知道我BosS肯不肯拿20萬出來給我們4人分了[捂臉]


惠州志偉


呵呵,我開的公司,在情況最好的時候,每個月的營業額減去保本額(真真實實的保本額),提2個點作單月獎金,那時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就是大家眼中的好老闆。

後來情況不怎麼好了,工資遲發一個月,你猜員工怎麼著?


老張142957210


說心裡話,這樣的公司老闆已經很不錯了,拿出了全年利潤的5%來做員工年終獎金。

因為大家要明白,老闆今年賺了200萬,只分給員工10萬,看似有點“孤寒”,但要知道,10名員工平均每人可分到1萬元,這1萬元員工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可剩下的190萬,如果老闆拿在手上,也象員工一樣,想怎麼花就怎麼花,那這家企業就快完蛋了!

老闆手上這190萬,他可能有一部分要用於支付銀行貸款(有可能老闆的創業資金是借貸來的),另外一部分要用於明年繼續加大公司投入以保證可持續發展的資金。說白了,可能這190萬不但老闆不能用於自己用於私人消費,而且全部投入到明年公司的運營還遠遠不夠,需要繼續貸款。

因此,像只有10名員工,年利潤只有200萬小公司,能拿出10萬來發年終獎,該知足了!


上策視覺


遇到這樣的公司,我勸你還是趕緊辭職走人,這樣黑心的老闆,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周扒皮,不值得你為他拼命!

不過話說回來,賺了200萬,還肯拿出10萬來犒勞大夥,也算是對得起大家了。

作為老闆,開公司,前期投入多少資金,作為員工的,你們是否為老闆減輕負擔了?而到目前為止,老闆是否拖欠你們的工資?作為工人,只要努力把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就好了,就像我曾經的一個工友說的那樣:無驚無險,又到五點。是的,很多工人上班,都是為了混時間、騙工資,當然,絕大部分員工都是盡職盡責的,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所以,當公司還沒賺到錢時,老闆該給你們的工資,一分不少;當公司賺到錢了,老闆該給你們的工資,依然一分不少,還拿出10萬犒勞你們,這樣的老闆,你打著燈籠也找不到。

我懷疑,10萬元分給10個人,你拿到手的並不是10萬÷10人=1萬/人,而是低於1萬元吧?所以內心才會產生不平衡的感受。

你應該感到慶幸,你還知道犒勞費分攤不均,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得加倍努力去工作,為公司全力以赴去創造價值,才是你這次分錢事件帶來的最好反省和進步。



語過添情9527


公司除了這10萬獎金之外,你們每個人基本的工資獎金,保險是否正常發放。如果沒有,那麼這公司是真渣,但是如果你工資獎金都已經發放,這錢是老闆額外發的。那就沒的說。

你只看見老闆掙了200萬,那萬一老闆虧上200萬呢?你工資不要了?可能嗎?對於你來說工資,照常發,有一筆額外收入就行。對於老闆來說這200萬是他正常的收益。他憑什麼不拿?難不成,200萬10個人平分?

你沒有承擔公司虧損的風險,憑啥要獲得公司盈利的利潤?你付出的勞動已經在你的工資上體現了。這一點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