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房子的時候,親戚有錢但是不借錢給我,現在親戚辦喪事沒有錢,向我借錢,怎麼辦?

十萬閱讀量


“不要向人借錢,也不要借錢給別人。因為借錢的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威廉·莎士比亞)


Frankian


什麼人都有,我老婆開了個百貨店,年底菸酒特別壓資金,錢週轉不過來,親戚都不好意思開口借,我爸媽能給我的錢都給了!我就跟我岳父說,借幾萬塊錢週轉下,正月還給他!本來想這肯定會幫忙!誰知道我錯了!沒借…心涼了半截!後來我跟我爸講,我爸打電話給我姑!我姑借我5萬塊,馬雲花唄五萬多!大年三十我就把錢送給我姑了,帶了點禮品還有兩百塊錢利息錢!感謝我姑幫助!


天國子民小汪汪


別說親友,我開店做生意的時候,夫妻把所有的錢加起來也不過10萬,全部投入後還有3萬的缺口,明知道母親有將近10萬的存款,跟母親借都沒借來,後來大姐幫我幾萬,現在生意做的紅紅火火。母親老是提醒我,她手裡有錢,問我需不需要[捂臉][捂臉][捂臉]


東晟公司


我買房的時候,有親戚主動說放給我高利貸,我選擇了銀行貸款,現在問我借錢,我也就一兩萬借,或者萬兒八千,多了沒戲,畢竟對我就那樣,還有一個親戚買房子,家裡沒有正常工作,女的奮鬥,男的天天耍,喊老人問我借錢,我沒借,因為我當初買房子都能貸款,你們為什麼不可以。不知道做的對不對


Queen69041


這有什麼,我有個堂哥修房子到處借錢,我也不借,有一次我跟一個老混蛋差點打起來了,他也認識那個人,我也沒叫他來,不知道他聽誰說的,一來就指名道姓跟我說,叫我給不給他面子,不給他面子他就走,我不知道他有多大的面子,從那以後,我理都不理他,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142996317


現在,錢不要輕易借。除非對你來說還不還無所謂的。讓他借小錢問馬雲,借大錢到銀行。說個真事,我朋友的朋友資產千萬,2013年,問我朋友借的時候說週轉二個月,哪知變成幾年,而且還是她低聲下氣要了好多次像擠牙膏似的,才要回來本金的。期間我朋友自己買房貸款幾十萬,剛好是借給她的數字。她可以找託詞不還,但我朋友借銀行的利息每個月都要還,拖一天銀行會同意嗎?我朋友說了如果用借給她的錢買房子,現在賺幾十萬了……期間,她在朋友圈嗮全家到泰國等國家旅遊,自己親口說花了十幾萬,還跟我朋友說不要多心……靠,我朋友說突然覺得她自己變成傻B。有些人啊,他本可以還你錢,只是不願,因為她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且也沒有該承擔的責任和那種道德素質修養………我想說餘生可以不再想跟別人有金錢來往


美林美去


說起借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我當時有困難的時候也向別人借過錢。可是人家非常有錢,就是不幫你,害怕你還不起。當你難關過的時候給他說。當年你要是借錢給我,我早就翻倍的給你了吧。可是你不相信人家的實力。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沒有錢就等於沒有一切的朋友。只有自己強大了人家才看得起你。


大海188821106


如果你不傻,

這個事還用問大家嗎?

中國人是禮儀之幫,最講究的是禮尚往來。

受人滴水之恩,需當湧泉相報,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你爬坡時,他袖手旁觀,

他沒看起你,你這輩子也就那樣了,

而如今,在他痛失親人的時候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情與幫助。

我不要求你如何大度,他是什麼人也只有你知道,

是不是,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

決策還在你。

最後!有兩句話送給你,

1.農夫與蛇。

2.東郭先生和狼。


用戶7075424074591


建房子、辦喪事乃是一生中的大事,如果不借,對方會記一輩子,說不一定自己有困難時對方也就因忌恨而不借給你了,所以應該慎重考慮一下:

一是這個親戚和你家關係如何,是不是平時那種用著你就親,用不著就扔的那種。

二是雖然你建房沒借給你錢,原來幫助過你家沒有?

三是這個親戚的人品如何?誠信程度如何?

如果三條中有一條是好的,我覺得你要有錢還是借給他好,維護一人一條路,得罪一人一堵牆,計較“恩恩怨怨”何時了?倒不如藉此機會把“怨氣”解了,今後對你對他都有好處。


胡悅695


這種情況各家家事家家都不同。但是這些年跑業務接觸了很多天南海北的人。福建人普遍家族觀念比較重。出門都是帶著表弟堂弟妹夫們一起打天下。而且很多確實沒上過學。我都認識很多9年義務教育沒上完的。雖然表面上看學歷都非常低。但聊天發現他們都有很強的宗族觀念。這些人打拼10來年在我們當地腳跟都站得很穩,房子車子這些都不在話下。我覺得文化這種東西和學歷真的沒有關係。就是他們一些古老傳承的東西沒有丟。提問者說了那些事情其實和親情沒有什麼關係。而是缺乏一種家庭觀念或者處事觀念造成的。(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上幾代窮,或者長輩去世早沒有受到教育造成的,絕沒有歧視的意思)本身親情觀念就沒正確形成。不能指責親情沒有用。我早年工作的單位非常大。有位同學的叔叔在企業裡基本上是個閒職幹部。還有點不錯的口碑。人家把兄弟5個的孩子都從農村通過招工上技校等等手段撈出來進了那個企業。也不乏有大學畢業的。到現在也有幾個中層幹部了。前年他們家裡有事兒的時候。那個兵強馬壯。混的不好的孩子也都是基層的小頭頭。這種情況就是大家有了一個凝聚力。相互指導,相互學習,相互幫襯的很容易出頭。好生羨慕他們那一家。我那個同學就說。父輩6個。就他這個叔叔上了大學。他爺爺奶奶就要求他叔叔要感恩。父輩當農民沒什麼機會了。就把子侄一輩兒都撈出來了。當然感覺那個級別辦這些事兒也應該費了很大的力氣。但總體來說。那些混好了不願意出手幫助兄弟子侄的人還是佔多數。那是因為鄉紳文化其實在北方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現在上了大學又不學這些。學的是知識,不是文化。同樣。兄弟姊妹之間怎麼相處?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果都按規矩來,那肯定不會有問題。但規矩是什麼誰來教,這是個問題。總之我覺得如果能夠品嚐到親情的涼薄。就應該更注重子女的教育。提高眼界提高修養。同樣怎麼把失去的親情找機會抓回來,也是一門本事和學問。總之還是不要輕言放棄親情。把自己做好以身作則。找機會把失去的親情抓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