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種地好還是不種地好?

鄉村李大大


你好,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九零後。對於農村的土地種植,現在很多的人選擇出外打工的。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種地得當的話,還是種地比較好!居分析有一下幾個原因。

1. 現在城市的機械化流水的普及,很多的用人工廠越來越依靠機械,很多的就業崗位也慢慢的流失。在不久的將來。很多的人都會面臨失業,特別是普工!

2. 現在由於科技的發達,許多農民在家裡種地依靠著科技,很多的農業做的也是風生水起。掙的也是盆滿缽滿。很多農副產品也是很受許多的消費者的喜歡。

3. 大家都知道,最近自媒體,短視頻的出現,許多的農民草根,通過短視頻拍攝自己在農村的生活,帶動農副產品的銷售,掙的比那些白領還要多的金錢。

4. 5g時代的來臨,下一個風口銷售帶貨。新一代的電商農民即將普及農村。通過網絡,從種植播種到收穫,統一呈現在消費者的眼前,讓他們吃到更綠色的農副產品。同時收穫到忠實的粉絲。有了粉絲就擁有了穩定的收入。所以種地也不適於是一個很壞的選擇。我的建議只作於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農村九零後韓銘


現在是種地好還是不種地好?

結合我的情況,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今年31歲,目前一直在農村發展,也一直在種地,目前自己和承包的土地,現在種的有150畝。

農忙的時候我種地,農閒的時候一邊休息一邊和老表一起搞點小業務(吊機出租和角架出租

)一年總收入也就15萬左右。

種地的好處:時間自由,就農忙的時候忙,平時能釣釣魚(自己弄了個小魚塘),喝喝閒酒,倒是也愜意。

種地的弊端:如果只種自己的地,划不來,如果你一邊打工一邊種地,期間還要來回跑,而且孩子上學是最頭疼的,不忍心孩子在村裡上幼兒園,所以把孩子送到20公里外的縣城上學,一開始是媳婦每天開車接送,後來實在是太麻煩,拿了錢讓幼兒園校車送。

另外村裡平時人少,看病買菜啥的也要跑鄉上和縣裡,為此媳婦還鬧著說在縣城買套房,閒的時候去縣城,忙的時候回鄉下。

我的建議:在農村承包地不比城裡掙的少,但是就種幾畝地划不來,可以承包多一點地,就種常見作物(小麥和玉米),每畝地也有幾百的利潤,現在也都是機械,累不著人,就是生活沒有縣城方便和繁華而已。




寶蓮燈泡1218


對於種地好還是不種地好?這個問題,我想是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答案都是不同的!

對於東北來說,天氣冷,一年只種一季,地畝數少的話,我想就不如打工了,因為收入太低,指望這個發家致富的話基本是不可能的。當然如果是地多的話,那又另當別論了,像幾十畝,一畝地收入個三五千,那一年也得有十多萬了。再就是幾百畝地的農場就更不用說了!

再就是像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等,露天種植一年兩季,大棚種植一年三季。我家是山東濰坊農村的,家裡也種地,以前都是春種小麥,秋種玉米,都是口糧地,一家三五畝,收入也不多,還是要出去打工!後來都改種大棚,種西瓜,甜瓜,蔬菜,一家收入十多萬,對農民來說也可以了!後來又建了高溫大棚,投資是高點,但是收入也高了!山東蔬菜,西瓜,甜瓜,都是全國聞名的!現在家家戶戶都奔小康了!

最後說下南方,“天下糧倉”不是白來的,天然的溫室,對種地來說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我現在在海南跟親朋好友一起幹農場,我們種的是哈密瓜,一年可以種四季,那收入自然是可觀的,這邊農戶種熱帶水果,反季節蔬菜,收入都可以,但是有利的同時也有風險,像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也會給種地造成很大的損失!

總得來說,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我想我們中國的農業會越來越好!


朝夕奔夢365


現在種地比不上以前了,以前我們國家是農業為主,物質需求小,首先能吃飽飯就行,多出來就是賺的。

現在隨著我們國家工業化,城市基礎建設和大量製造業工廠需要製造工人,工業產生的價值比農業不止翻了多少倍,種地已不是唯一選擇!

現在人口數量比當初分地時增長數倍,我們國家現在的政策是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增人不增地,和城市化進程農業耕地越來越少,人均不足一畝,有的就沒有土地了!所以說你在家種個三畝五畝的根本就不夠成本!


農村阿豪帶你看世界


關於現在種地好還是不種地好這個問題要透過現象來看本質,根源問題還是錢,就是種地掙不掙錢?如果掙錢由誰來種?怎麼種?

現在科技在飛速發展,人們己經不再停留在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而種地,也不再是農民老大哥的時代。現在化肥在漲價,農藥在漲價,機械人工也都在漲價。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傳統耕作習慣,肯定是不掙錢,尤其是去年恰逢夏秋季大旱,我們本地一些玉米種植戶幾乎賠錢。種植菸葉等經濟作物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品質下降,產量下降,收入也隨之減少。很多人外出打工。

那要是不種地好不?我想不種地也不好。因為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眾多。農產品消費量很大。即使進口貿易糧食比我國的便宜,地還是要種的。且不說土地撂荒造成資源浪費,你不種我不種他不種大家都不種的話,我泱泱大國豈不連糧食都要依賴他國。民以食為天,一旦糧食出現危機,誰能保證其他國家不會落井下石。如若其他國家終止出口貿易,而我們又不能自足,必將導致物價繼續上漲,通貨澎漲,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既然不能不種地,而種地各項成本又持續上漲,那該怎麼辦?其實國家在種地這一塊這些年一直在加大扶持力度。(針對一些大的種植戶)。其實我們這些零散小戶也享受到不少好政策,如種糧補貼,免收農業稅,不再上交公糧等。

即使如此,可能種地還會入不敷出。所以我們要改變習慣,改變思維,改變方式,以適應時代的潮流。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地域之間可以做差異化種植,發展特色農產品,避免一窩蜂式種植,看見一家種植某種作物賺錢,大家就一哄而上都去種植。造成供大於求,然後滯消,大家都不賺錢。

二 做精品化農業。在人無我有的基礎上,做到人有我精。提高品質,注重品牌管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待農業,做好有機綠色農業。

三 要勇於創新,不斷學習。做服務農業。不再是單純的農產品生產銷售,可以發展定單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等。

四 做好農業開發。如農產品初加工,深加工。不斷完善農業產業鏈,開發新的產品。

五 讓農業市場化。走出農業,進入市場。做好銷售,如農超對接,互聯網線上銷售,不能坐在家裡等客商上門收購,要自己動起找銷路。

六 做規模化農業。只有規模起來了,名氣也就大了,再加上精細化的統一管理,就能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合作共贏。

以上是我的一點認識,自知有諸多不足之處,希望大家給予補充和建議,謝謝!


小馮8043


現在種地不比以前了,以前我們國家是農業為主,物質需求小,首先能吃飽飯就行,多出來就是賺的。

現在隨著我們國家工業化,城市基礎建設和大量製造業工廠需要製造工人,工業產生的價值比農業不止翻了多少倍,種地已不是唯一選擇!

現在人口數量比當初分地時增長數倍,我們國家現在的政策是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增人不增地,和城市化進程農業耕地越來越少,人均不足一畝,有的就沒有土地了!所以說你在家種個三畝五畝的根本就不夠成本!

種地一年收兩季,小麥和玉米好的畝產1千多斤,價格小麥1塊多點玉米不到1塊!種一年地毛收入不及在城市工廠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所以說種地少了就不划算!

當然並不是說種地就不行,如果真是不想打工迴歸農業,又有本錢,大規模種地還是可行的有兩個選擇:

①如果你有技術,種大棚反季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果樹苗本呀都是會掙錢的,當然投資大和需要農業技術。

②如果想種簡單的,那就是種玉米水稻小麥,這種要有量,因為利潤小所以要上百畝已上才能見利潤!這三種作物好管理省事大片種植用機械化耕種,長期種地自己買農機設備比較划算!主要農作物種的多國家還有補貼!

總的來說種地,要看自己的情況,只要肯出力吃苦,做什麼都能掙到錢!



鄉吧佬李的生活


種地好還是不種地好,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作為農村人,我的爺爺,父親都是農民,世代以地為主。現在年紀大了,已無能力外出務工,只能指望地裡多收糧來增加收入,當然是種地好了。現在的年輕人所面對的是一個網絡時代,高速發展時代,工𠂆、業企這麼多,當然不會去選擇種地,也不會說種地好。當然這也不是決對的,現在也有農村年輕人到處承包土地與超市、網絡對接自行創業,這也是大勢所趨,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農場主、地主會越來越多。


農村待創業


現在種地好不好,從現在來看農民工在外面打工一個月,就可以掙到十幾畝地一年的收入。而且種地如果只種普通作物掙得更少。比如我們北方都是兩季收成。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小麥去年一畝地才毛收入900塊。算算成本一畝地淨收入400塊,五畝地純收入2000塊。玉米收成還可以,一畝地收入1200元,純收入3000元。種了一年地才收入5000塊,還不夠冬天燒暖氣的費用。我這地鄰都栽了樹,不再管它,種地確實掙不了錢,還得出去打工掙錢。還有承包地種經濟作物的,能不能掙錢還得看行情。趕上好時候能掙點,趕不對一季莊稼全白種,有時候還要賠錢。農業風險真是太大了,而且週期又長,所以說還是不要種地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b55707a47d0424cbc7285817e50e276\

好先生五星


大家好,這裡是晨晨一家人。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家就是農村的,在我們這邊地都包給別人種了。現在對農民來說,雖然種地收益成不錯,但是收益卻很少,因此有很多農民都放棄了種地的想法。現如今很多老農民說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都不願意提起種地。俗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最起碼吃飯不發愁。好多農民就是說嗯,糧食賣不上價不如打工。種地本來就有成本,但是糧食價格低,其實我感覺現在種地也沒什麼不好的,因為國家現在對農民的補助很多。農民可以在土地裡多下點功夫種地還是可以的。






晨晨一家人


專業回答,現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發展,包括勞動力的外輸。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根據現在形式的結構分析,許多人都把地外包出租,這樣就形成了新形勢下,新國情下,的新型地主,這樣就做到了,老百姓外出打工有錢,出租土地也有錢,新型地主種地也有錢,同時也做到了土地不用閒置,這種發展方向還是很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