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pi15131788784


王陽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傳習錄》記載:

先生(指哲學家王陽明)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看了一些回答,基本上是主流教科書講法,認為王陽明的觀點是錯誤的,是主觀唯心主義——我看見,即存在,我不見,即不存在。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王陽明的哲學基礎是二程一朱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心學,傳統的經世治國的經學——事功學。王陽明一個人將這三種學問糅雜匯通,同時結合佛道心理,發展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說,自成體系,成為“心學”。

而王陽明的心學,在其他方面都並不很難理解。唯獨到了“心外無物”,就會產生各種疑問。因為世人只知道“唯物”、“唯心”,而不知道王陽明的真實觀點其實是——“唯我”。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接受到的都是唯物論教育,所以很容易就會認為“心外無物”是唯心主義,特別是對唯心主義進行主客觀劃分之後,王陽明的關於這朵花的言論更是像極了主觀唯心主義,加上他對陸九淵的傳承,所以基本上都會將他這段言論定義為“主觀唯心主義”。從社會認識主流來看,這就是錯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詳細看這段對話。

王陽明和朋友同遊南鎮,朋友指著石頭中的花樹問道:“你總是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像這岩石中的花樹,隨著季節自開自落,跟你我的心有什麼關係啊?”這意思很明顯,你說心外無物,可這花兒很明顯一直在這,我們來與不來,它都在盛開衰敗,這明明就是在心外的物嘛。

我們注意到這位朋友提出的就是唯物論,作為對王陽明“心外無物”理論的反駁。

而正因為他提出的是唯物論,所以很多朋友都將王陽明的回擊當成了唯物論的對立面——唯心論,而且是主觀唯心論。

王陽明怎麼回答的呢?“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其實王陽明說得很清楚,而且他並沒有否認花的存在——花是唯物的,但和我沒有關係,我不看時,花開花敗,對我的心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同歸於寂”,並非“同歸於無”。就是兩兩相安,互不糾纏——但是並不代表花不存在。

而當我們來看花的時候,“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何謂“明白”起來?並不是唯心的在世間就出現了,而是對花的形狀、顏色逐漸認識清楚了。這花就在你心中出現了,和我們的心發生了相互糾纏、產生了關係。花對我們來說就有意義了。

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其實是指外物對我們的心是否有意義。並非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就不存在,而是不和我發生關係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就沒有意義。

這很明顯就不是唯心論,這是唯我論。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某個星座出現了流星雨。那麼在我們觀測到之前,這場流星雨存不存在呢?當然是存在的。但是你會不會去許願呢?它和人類毫無關係,自然不會在人心中產生任何反應,所以流星雨對當時的人類是沒有意義。而當科技發展到能觀測到這陣流星雨時,就會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因為流星雨而產生,出現很多文藝作品、科幻作品,那麼這陣流星雨就對人類有了意義。

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真正意義。其實仔細推敲起來,非但不是唯心主義,比純粹的唯物主義更為實用、合乎情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但是教科書卻將其扣上“主觀唯心主義”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實我們熟悉的還有一句類似的話,六祖惠能年輕的時候,當時風吹起幡動。於是大家討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只有惠能不緊不慢說了句“仁者心動”。看,這和陽明心學多麼類似!禪宗和心學作為中國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麼能輕率斷定為封建迷信呢?



具體來說,是不是風和幡都沒動,只有心動?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為人看才鮮豔起來?其實並非沒有道理。雖然這個世界存在是客觀的,但是這個客觀世界也是由我們主觀意識所感知的。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當然也有世界,但是這個所謂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感知。


其實,唯物和唯心,更應該視為看問題的兩種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義”。根據唯物主義的說法,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唯心主義則相反的說法。但是物質和意識,第一性和第二性並非是絕對的,而是看以誰為起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從物理學說也是相等的。

所以,陽明心學是一種高超的智慧。


林屋公子


有一天王陽明和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的一朵花,打著機鋒說:

你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難道你的心讓這朵花開,這朵花邊開;你的心讓這朵花謝,這朵花便能謝了麼?

王陽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當你沒有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無色的;當你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現其原有的顏色來。其實這朵花一直存在於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說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論調”,其實是把哲學和科學弄混了,所謂“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只是馬克思提出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的哲學是沒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馮友蘭先生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書本上的哲學並非科學,並不能達到哲學家想要表達的高度”。

哲學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為“王陽明認為,你沒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話,那就很難說清你到底是把王陽明當傻子,還是把古人當傻子,還是把自己當傻子了。

王陽明學說認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與其相對的朱子理論認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藉此抨擊其為唯心主義思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同一部電影,有人覺得超好看,有人覺得超難看,有人覺得一般般,這是為何?

對於這種看上去很玄的話,不要著急下判斷,不要排斥,試著去理解,無論你的結論是什麼,這都是出自你的“心”,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史味人生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是陽明心學的著名論點,按禪宗的說法,算是一個著名的公案。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沒有發現這朵鮮花的時候,你的內心中並沒有這朵花的影像,這朵花實際上在你的內心和視野裡是寂滅而不存在的。當你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才清晰的開在你的內心和視野,它的形狀與顏色才變得清晰明白、生動起來。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見時歸於寂滅,見到時煥發生機,此花從來不曾獨立於你心外。



在我看來,陽明心學算是中華文化的哲學之大成,跟禪宗的“明心見性,直指人心”有同工異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話,其實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諦。我們一直困惑於一個問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到底世界為我而生?還是我跟所有人一樣只是時空的過客?


這幾個問題應該是哲學的終極思考,其實陽明心學的心外無物可以解答這幾個問題。世界原本舍我無他,看似紛繁錯綜的大千世界,關係如網,糾結綿密,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締結的一場夢幻而已。猶如長夜夢中,各種稀奇故事,奇異場景,似曾相識,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覺醒來,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歷程中,起伏跌宕,峰頂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費盡終生業力,臨了大限一到,兩腿一登,南柯一夢而已。人生與夢唯一不同的就是時間的長度而已,或許,你以為的真實人生,不過是夢中之夢而已。說白了,就是人生如夢,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場幻象。



人死,心滅,萬象如風而逝,我若去,世界已滅。心外無物,心死,世界寂滅。關於那個我是誰的哲學終極命題回答起來也就明瞭多了:我即心,從心來,隨心滅,世界因心而生,心與世界因我而滅。


謝金澎


王陽明的心學博大精深,沒幾個人能讀懂,只能依我所知淺嘗輒止,純屬笑談。

1 出處:

王陽明弟子所編記錄王陽明言論的書《傳習錄 卷下錢德洪錄》一篇:

原文是這樣的:

意思:王陽明遊歷南鎮時,有朋友指巖中花樹問:“天下沒有心外之物,那麼這棵花樹,在深山裡自開自落,和我心有啥關係?”王陽明回答說:“你沒見這棵花時,這花與你的心一樣是靜寂的,你看這棵花時,這花的顏色才一時鮮豔起來,可見這花不在你心之外啊!”

也就是說,自然界的花皆開在人的心上!

《傳習錄》是對話體語錄,名字出自《論語》“傳不習乎”,由王陽明的學生集體編撰,相對於王陽明其他著作的高大上,這本書是有故事的對話,更容易接受!

2 關鍵在於“心外無物”的理解。

“天下無心外之物”:是王陽明提出的理論“心外無物”,他是針對朱熹的“格物致知”而言的,朱熹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定理,接近物觀察物才能獲得真知,而王陽明有一段時間迷上了這句話。於是乎,“格竹七日”,觀察院中的竹子,不吃不喝,紋絲不動,結果都生病了都一無所獲,他便質疑起“格物致知”,提出“心外無物”與“致良知”的學說。

“心外無物”:這種說法最早源於宋代的陸九淵提出的“心即理也”,王陽明在他基礎上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人的主觀之外是不存在任何外物的。

顯然是強烈的個人唯心主義認識論。然而,這只是表面的東西,王陽明解釋說:“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

心主宰萬事萬物,物是客觀的存在,而心判別物的真美善,仁義理,物離心失去意義,心離物失去真知。客觀的事物如果沒有被心知覺,就處於虛寂的狀態。

所以,天地萬物存在的形態,是以心感應判別作為載體!

王陽明承認客觀事物存在,但只有被人認知,物才有存在的意義,強調心的意志作用於外物。

“情人眼裡出西施”,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了。

“致良知”,最早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之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致,到達,收穫。良知,就是人的道德意識,感知外物能促使人的內心獲取真知。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人人都具備的,無需藉助外物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作用於外物的過程。認識自己的心靈,通過向在的自我認知,將心中的真理推廣到外部事物。因而是良知與致知的合而為一的過程,也就是知行合一。

周月亮著《王陽明大傳》這樣解釋:“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

所以,自覺意識與實踐活動的共同作用,才能獲得真理,真理再指導實踐!

王陽明強調人的良知,是人獲取真理所必須的,能促使人都能成聖賢。

“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還強調知與行的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知是行的主義,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心外無物的延伸!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理論,將主客觀作用結合起來,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著名的言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著名學者杜維明這樣評價:“‘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3 “花與汝同體”這句話的理解。

“未見花時,花與汝心同寂;見花時,花與汝心一時明白。”

這句話很有意思,“心不動則物不動,萬物於我何干!心不變則物不變,萬變又奈我何!”頗有點自我為王的狂妄與灑脫!

這句話,形象的比喻,是為了說明心與物之間的關係。王陽明強調心外無物,並非單純唯心主義,而是強調人的內心對於外物的認知作用,也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

心感受到花的開放,花才是美麗的。物存在的意義,在於心的認知!

很容易想起佛家的“幡動,風動,還是心在動”的故事,然而,與王陽明的“心動”是有區別的,佛家講究的是心定悟道的功夫與精神,而王陽明強調的是人的認知力,更注重人的行動力。

王陽明不信佛,他看不慣和尚一本正經敲鐘唸佛,心裡還掛著個人慾望的偽裝,他質疑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他是知行合一的踐行者,想什麼做什麼,文武皆能,既有謀略,又有行動,曾經在35天的短時間內一舉殲滅寧王的叛亂,達到仕途的巔峰。

真正有影響的還是他的“陽明學說”,至今甚至以後,還在閃爍著光芒,梁啟超評價其“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1529年,王陽明病逝于歸鄉途中,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一綠浮芳


本來開篇借用佛家經典《壇經》的風動、幡動和仁者心動的例子,往下文翻看了一下,發現有同感的大有人在,哈哈,有緣。不能借用同一個實例,那就從道家的角度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道家說陰陽,講道法自然,講無為,講靜、講止、講動……地為陰,天為陽,天地交融,陰陽相融,有了世間,有了萬物。在道家思想裡,萬物都可以被分為陰陽,且,陰陽有強弱,有交融,還可以轉換……

陰陽的道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的理解起來就難了。就說王陽明的這句話,花為陰,人是陽,陰陽未交之前,也就是人沒看到花之前,陰陽是相互隔絕的,是獨立的,此時的人和花是各自靜止、沒有生機的;陰陽相交才有千變萬化,才有萬物,當人見到花的那一刻,也是陰陽相會的一刻,一切都生動起來,花悅人,人賞花,這便有了色彩、味道,甚至風格、故事……


自古以來的文人喜歡以花草喻人,喻事,喻物,喻性。陶淵明愛菊,菊象徵隱士,暗喻不夠世俗;周敦頤愛蓮,因為蓮出淤泥而不染;蘇軾、屈原、王羲之等愛蘭,因為蘭為君子,不與世爭……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這麼多的花草,在未遇到”人“之前它們也只是孤獨的生長,哪有什麼品德可言。可一旦與人相遇,就生出了這麼的故事。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嗎?

中國說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同樣的道理用於王陽明的這句話。當然,這裡的花,並不單單指的是花,王陽明的花是一種象徵,象徵與人相關的一切,只有在人與花相遇的那一剎那開始,相互之間才有意義。

再美的花朵,從未見過,沒聽說過,那就是不存在的,反之,沒有遇見“心”的花草萬物,也是孤寂的,默默來,默默走……

王陽明說,“心即理也”,這是一個化學反應,這是一個陰陽運動的描述,只有心與物相遇,才能發生反應,才會有後來。正如那句“知行合一”的警示言,“合一”才可成,花人相遇,陰陽相交,然後有了現在的人間。



古代哲學思考


通俗一點說就是:你不在意的東西!再美,在你心裡也是一坨翔,你真欣賞一個東西,一坨翔你也能看出一朵花。

也就是說,一切的東西,你的心裡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就如同某一個人,你無視他,不管他是達官貴人還是土豪劣紳,他都不關你的事,愛咋咋的。而你真正在意的那個人,就算他是個平常人,你也覺得,哇撒,太厲害了。

換句雞湯文就是,心態決定世界。你孤獨無助的時候,看什麼都是黑暗的,你春光燦爛的時候,世界是充滿陽光的。所以,每個人心裡有一個世界,心外有一個世界。心裡的世界決定心外的世界。

所以,我們老是說要有正能量,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澄淨我們心裡的那個世界,這樣,你身邊的世界才會跟著明亮起來!

如果你內心對什麼都不關心,什麼都不在意,什麼都覺得無力,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和你一樣陰暗。而我們主動去欣賞外界的事物,接受它們,瞭解它們,發現他們的美,這個世界才會充滿著各種色彩!


大嘴大師


“事物存在的客觀性”與“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是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王陽明強調的是“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比客觀事物的存在更重要也更有意義”。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的這句話很經典,也很有爭議。

眾所周知,王陽明的學說被稱之為“心學”,其中“心外無物”的最佳腳註就是王陽明的這句話,這句話也是給王陽明打上“唯心主義”世界觀烙印的證據之一。因此,王陽明成為了一“唯心主義”哲學家。

其實,哲學在古代中國並沒有過獨立的存在,直到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國人瞭解到西方現代科學把關於世界本源以及人的認識基礎這類的學問稱之為“哲學”的時候,後人們幾乎是按照“按圖索驥”,“對號入座”的方式開始給中國歷史上的那些思想家“智者”進行了“甄別”,甄別的結果發現,中國歷史上符合西方思維方式的“哲學家”實在是太少了。

但王陽明算一個。

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有著很多基礎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上的差異,其中,很重要的差異是方法論上的差異,中國的思想家的方法論是以“感悟”為主,西方的思想家的方法論是以“思辨”為主。

所以,中國文化的傳承性要牢固一些,因為“感悟”的實質,是對過去的,發生過的事物的總結和認識,所以,中國的思想,離不開歷史。

中國歷史上,主要以自然界為感悟對象的人真不多,最有名的也就是老子和王陽明。

老子的《道德經》當中,通過對自然界的現象和規律來感悟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核心經典,老子的感悟,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走向(假如說孔子影響響了中國幾千年社會發展走向的話)。

但王陽明的思想,能夠理解和踐行的人實在是不多。

王陽明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及“理在心內,不在於物”的觀點真正能夠理解其精華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停留在王陽明的觀點很“高級”和“高深”的層面上,所以從普及的角度上看,王陽明是被作為一個歷史文化的偶像和象徵供奉的。

就王陽明的這段話其實並非典型的“唯心主義”的觀點。

第一,王陽明是同意“花”的存在的。並且花的存在是客觀的,人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當花和人之間沒有交流的時候,“此花與汝同歸於寂;”而已。這就是說,自然界的事物如果和人之間沒有關係的時候,僅僅是各自“獨立存在而已”。

第二,物質的存在經過人的感受而變得有意義,這個意義就在於“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花的顏色只有在人的感受之下才會“明白起來”。這種明白可以是“鮮豔”,“多彩”,“美麗”;也可以是“暗淡”,“枯萎”,“醜陋”,這和人對花的感悟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而感悟是主觀的,同樣的盛開,在心情,環境,心態等因素的影響下,得到的結論回完全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主觀主義”,但主觀主義絕對不是“唯心主義”。

王陽明的這段話並不是簡單的否認花和花的顏色只決定於你是否“看他”,而是決定於你是否對花和花的顏色有感悟。

同樣客觀存在的事物,在不同的人,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條件下,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人和自然界之間,要有交流,只有研究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探究其內在規律,對自然界乃至人類社會才會有越來越深刻的認識。

所以王陽明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確是一個非常先進的(在王陽明那個時代)世界觀和方法論。

王陽明的世界觀就是“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是一個整體。

王陽明的方法論就是“知行合一”,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親自感悟和總結,得到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並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指導人的行為。

王陽明還是非常厲害滴。


步武堂


我用潛意識即我也叫第六感覺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錯誤百出,但這可是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經驗結晶呀!

我認為人類認識世界包括它的具體形態大致分五大層次。

第一,常規認識。比如,我們看見風來樹葉就動起來等。

第二,科學認識。也就是數理化生等的認識,比如,常規認識以為太陽繞我們居住點轉,但科學認識則不同,是地球圍繞太陽轉。

第三,哲學認識。對物質的認識,對物質與認識的關係的認識等。

第四,宗教認識。題中例子就是宗教認識,它將形而下也上升到形而上,在唯物論者看來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第五,詩意認識。這是我命名的一個概念,它與宗教認識的區別在於,不僅“花明白了”

而且花還會說話,調情,逗樂,即有行為甚至行動。

至於說有關神的認識另當別論。牛頓晚年研究起神學,不覺為怪,正如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所言,認識是無限的。

我要強調的是以下幾點。

一,帥領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頂層設計者們,無可置疑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要發展並豐富它。

二,宗教不能丟掉唯心意念,否則,宗教就不存在了。當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原有的認識逐漸淡化。

三,詩歌要美必須“唯心”,否則,就成了分行的政論文或散文了。

總之,在宗教與藝術上,只有允許存在多種認識,才能豐富多彩。因此,題中道理到此,不講自明。

大家同意我的就是“根言木語”的觀點嗎?

根言木語的詩語,是靠嘩啦啦的綠葉說出來的……





根言木語


王陽明心學幾近於道,幾近於禪,有批評為“唯心主義”者,也有推崇為“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陽明先生的心本論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經典的例子,見《王文成公全書》記載: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先生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段對話並不難理解,即便是初中生也能讀懂,然而在不經人事的孩子們看來,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們或會認為,陽明先生說“花不在你的心外”定然是對的,所以心內自有乾坤,花花草草不過是心內之物而已,因為自己念及此花,此花此時方有顏色,自己若不念,此花便與心同歸於寂,但是花如何開,花又如何寂滅,並不知曉。

孩子們長大以後,經歷一些事情,見聞增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便復又有所疑問,心真是廣袤無邊的?世間萬物又怎會存在自己心中?“地球不會因為少了誰就不轉”,不管自己願意與否,花樹猶自開落,於是內心開始積塵蒙塵,花影開始朦朧。

及至中年,歷經悲歡離合,嚐盡酸甜苦辣,內心逐漸放空,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方才發現,原來自己曾經種種俱是空幻,每個人自有自己的天地,方寸之外並無他物,一念花開,一念花寂,於是開始明白“薛定諤的貓”,於是明白意念原來可以改變現實。

或許每個人對於陽明先生這段話的理解都不會是一樣的,您也不會理解我此時的感想,我也不知您此時的所悟,我們本來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您是不是我的花,您的花期長或短,您的在與不在,都不過在我一念之間罷了。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