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和劉濤版《永不消逝的電波》哪裡感動了你?

舊顏消失殆盡丶



胡歌和劉濤一開始飾演的是“假夫妻”,只是為了掩人耳目,方便進行重要的情報工作。胡歌和劉濤在初次相見的時候,一開始表現出的是戰友之間的寒暄。可當他們初次見面就要拍婚紗照的時候,兩人將那種尷尬和不安的情緒表現得恰到好處。特別是劉濤戴戒指這段戲,劉濤的眼神一直不敢直視胡歌,這就是演技的體現,表情的細節都處理得很細膩。


娛樂圈內那點事


對於李白先烈而言,它就像黑暗中的一聲吶喊;對於何蘭芬前輩而言,它就像與李白之間革命愛情的最好見證;對於蘇採青前輩而言,它就像是在真實的與李白先烈的對話。

而對於我們新一輩而言,這聲電報是在警醒我們勿忘國恥,更是在敲打我們如今的幸福安康來之不易。

可是如今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不珍惜著這份沉甸甸的、載著革命鮮血的和平,企圖破壞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成果,真是讓人憎惡與寒心。為了阻止他們,我們這些懷著中國夢的新一代,更要奮力拼搏,不懼困難,砥礪前行!






籟哈兒2


劉濤跟胡歌的第1次合作是《琅琊榜》,扮演一對“親密愛人”,獲得了金鷹節最佳人氣女主角和男主角。

這一次的合作是,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

節目以《永不消失的電波》拉開帷幕。

邀請經典角色“原型人物李白麗的家人戰友以及1958版電影的主演,講述他們心中的平凡英雄,由田沁鑫指導,胡歌、劉濤領銜的舞臺表演,以演繹經典的方式向革命烈士致敬,向老一輩藝術家致敬。

這個節目的形式是話劇,劉濤跟胡歌再次合作,這一次既是戰友又是夫妻。

在這個經典裡面,劉濤和胡歌更多詮釋了對革命先烈的敬意!

對於自己的表演,胡歌表示,我對這類角色充滿了敬意,因為他們就像黑夜中的微光,一旦犧牲了,可能根本就沒人知道世界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所以我也希望通過這次表演,讓更多的觀眾知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離不開他們。

劉濤直言,拿到劇本的時候一直在哭,念一次哭一次,真的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輩多麼不容易。

在劇中劉濤一身旗袍,胡歌身著長衫,加上兩個實力派演員的專業表演,神態、語氣、語調都很到位。

當李俠爭分奪秒堅持發完情報,面對敵人的槍口時,他向戰友深情告別:“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

聽到這麼深情的臺詞,除了感動,就只剩下景仰了。

其實最感動的是他們兩個演員本身的勵志。

劉濤替夫還債,如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精湛的演技為她迎來了中年女演員的春天。

根本就沒有人家說的重點人員危機嘛,所有危機只是自己的懶惰。

胡歌更不用說了。車禍對於一個男演員來說是巨大的傷害,胡歌卻把這種傷害當做一種磨練,不斷修煉內心,修煉演技,成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

所以感動的故事,再加上感動的演員,就燃了。








遇見陳澄


說到胡歌和劉濤演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就不得不提董卿的這一檔新綜藝《故事中國》,這檔節目的整體策劃,製作水準非常的高。《永不消逝的電波》是真人真事改編,描繪的就是當年的烈士李白的故事,最感動我的地方,應該包括以下幾幕:

命運的相遇

李俠(胡歌飾)和何蘭芬(劉濤飾),因為任務在照相館相遇,他們被組織安排假扮一對夫妻。因此當場他們就要拍一張合照,何蘭芬戴戒指的時候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李俠幫她戴上。從此兩個人相互依靠,共同去完成革命使命,這就是命運的相遇。

這裡面胡歌和劉濤的表演都太精彩了,他們前一刻是陌生人,後一刻就是夫妻,這種轉變在兩個人的眼神裡表現的淋漓盡致,而李俠給何蘭芬戴戒指的一幕,就像命運的語言一樣,這兩人註定要在一起。

日久生情,組織批准結為革命伴侶

李俠和何蘭芬日久生情,向組織申請結為真實夫妻,當收到組織的同意信的時候,李俠高興壞了,他說他一口氣讀了十多遍,還要喝點小酒慶祝一下。

李俠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但是在這一刻,他笑得很燦爛,這就是愛情。即使在革命時期,這種寶貴的感情也依然在,而且彌足珍貴。

日復一日的秘密發報,春夏秋冬平靜的日子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李俠的發報技術非常的高,國民黨的特務一直都無法定位他。但是國民黨特務並沒有放棄,用大搜捕,添加新的先進設備等手段,千方百計的去尋找李俠。這一幕看似很平靜很溫暖,劉濤飾演的何蘭芬在街上經歷著春夏秋冬的變化,平靜的背後預示著怒濤將至。

忽如其來的槍聲打破了所有的平靜,危機來了。

李俠最後時刻的選擇,為了新中國

國民黨開始了大搜捕,打掉了一個又一個的據點,李俠獲取了國民黨阻止解放軍渡江的秘密計劃後,他的對接人照相館的老闆也慷慨就義。這個計劃是一篇長文,而這時候國民黨的最新技術可以在5分鐘就定位到電臺的位置。這就意味著如果李俠選擇發報,就一定會超時,會被捕。但是為了新中國,李俠心裡已經有了選擇。

這個時候李俠回到家見到了何蘭芬,讓何蘭芬連夜撤離。剛開始何蘭芬不肯,但是何蘭芬肚子裡懷著李俠的孩子,李俠以此為由說服了她先離開。但是李俠並沒有說發文長短的事情,只是安慰妻子,他發完後就會第一時間何她匯合。

顯然何蘭芬感覺到了事情的危險性,她要李俠對孩子發誓,一定要來找她們。但是這個時候李俠的誓言卻是,為了新中國,一定會完成任務。聽到這個誓言,其實何蘭芬已經知道結局了,但是她沒辦法,她也只能欺騙自己,這是真的,李俠能回來,也許。

最終李俠堅持了發文,也最終犧牲。整個故事不長,但是讓人淚目許久,胡歌和劉濤的演技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演的太入人心。

最感動的還在最後,當年的接報員來到了現場,給李俠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

當年李俠發出最後的電報,另外一邊是一位16歲的小姑娘,她叫蘇採青,今年86歲了。節目組把她本人邀請到了現場,董卿問她如果給天上的李白烈士發最後一份電報,想說什麼,她說:“李白前輩,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而現場蘇採青奶奶就給李白先烈發出了這份電報,聽到那滴滴答答的發報聲,現場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忍不住流淚,太感動了。

結語

像李白烈士這樣的自我犧牲的英雄還有很多很多,就是他們用他們的血肉築成了我們的新的長城,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富裕富強的新中國,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向他們致最崇高的敬意!



十三盤娛樂


首期以《永不消逝的電波》拉開帷幕,節目邀請經典角色“李俠”原型人物李白烈士的家人、戰友,講述他們心中的平凡英雄。由胡歌、劉濤領銜的舞臺表演,則以演繹經典的方式向革命先烈致敬,向老一輩藝術家致敬。

最讓我感動的有兩處:一、劉濤直言拿到劇本的時候一直在哭,“念一次哭一次,真的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輩多麼不容易。”節目不僅演繹經典,更由主持人董卿邀請故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登臺講述,深入挖掘經典背後的真實過往,甚至是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二、當胡歌說:“我們的孩子會在1949年出生,他一定是新中國的孩子”那一刻劉濤哭了,那一刻他們也渴望一同見證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可是為了機密文件的傳送他們必須做出犧牲,那一刻他們都知道最終結果,可是沒有辦法只有這樣做才能換取和平。那一刻我落淚了,致敬那些曾付出生命的中國英雄,致敬那些舍小家保大家的英雄,致敬革命愛情的偉大。



致敬經典,致敬中國英雄…


綜娛一哥


《永不消逝的電波》這一經典的作品。在劇中,胡歌飾演的是李俠與劉濤飾演的何蘭芬是一對夫妻,兩人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從事地下工作。

有幾個讓我淚崩的哭點是:

1.劉濤扮演的蘭芬在知道胡歌演的李俠5分鐘內不能將電報發完的時候,叫的那聲,聲嘶力竭的“李俠”的時候

2 那個另一頭接收李白烈士回電的老師,在講述的時候(我的感覺是兩個從未見過面的戰友,僅僅是通過傳遞情報信息,建立起的革命友誼,讓老人對他的這位前輩,充滿無限敬畏。至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眼含熱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