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公司一定要審計

為什麼香港公司一定要審計

第1點:法律規定

  澄清一點:香港公司≠離岸公司!有不少老闆把自己的香港公司,當做和BVI、開曼、塞舌爾群島一樣的“離岸公司”,因此認為香港公司不需要做賬、不需要交稅。一家香港公司,如果全部業務都在香港以外、沒有利用任何香港的資源,可以向香港稅務局申請“離岸豁免”。但是,這並不代表,香港公司自動就是“離岸公司”,必須申請並獲得香港稅務局的批准,才能以“離岸”自稱。如果沒有申請通過,都必須和普通公司一樣,做賬審計!除了“不活動公司”,所有公司的財務報表都必須進行審計。

第2點:銀行要求

最近幾年,有香港公司銀行賬戶的老闆們,相信有很多人都收到過銀行發來的《調查信件》。面對調查信件,多數老闆一臉懵,大家各自反應也不同,有人故意忽略、有人到處打聽、有自己隨便回覆的……結果,不理會或者回復資料不夠,銀行賬戶輕則被凍結、重則直接被關閉。這個世界變化快,很多老闆都沒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銀行賬戶就沒了!

從2018年開始,香港加強了反洗錢、反恐分子資金籌集,香港所有的金融機構和銀行成為被調查的主要對象。同時,香港也加入了經合組織OECD的CRS(國內稱為“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香港金融機構和銀行對所有賬戶,都進行大規模、充分的盡職調查,並且2018年9月香港已經開始與中國大陸進行賬戶的信息交換。在新的大形勢之下,為了對銀行賬戶進行有效的控制風險、充分的盡職調查,越來越多的香港銀行,香港公司提供審計報告、業務往來單據、報稅資料等。沒有做賬審計的公司,已經暴露在“風口浪尖”,銀行不得不拿出最後的“殺手鐧”:強制關閉大批量不合規範的銀行賬戶!

第3點:稅務稽查

  “稅務稽查”已經成為政府部門的日常重點工作,不少老闆們也經歷過國內稅務稽查。近年來,香港稅務局也致力打擊逃稅和避稅的行為,而有業務經營發生(銀行有流水)但卻沒有做賬審計的香港公司,有可能具有逃稅和避稅的重大嫌疑。

即使,公司實際上並沒有盈利、或處於虧損狀態,沒有通過做賬的財務報告和完成法定的審計報告,無法證明業務的真實性,仍舊避不開逃稅和避稅的嫌疑。一旦被香港稅務局查處,公司的董事和主要負責人會有補稅、罰款、甚至判刑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