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書法而言,當今誰可稱為百年巨匠?

家在潯陽


林散之當之無愧,甚至書法很多方面超過先賢,因為他活得夠老。人書俱老,是種很高境界,畫家齊白石達到了,王羲之王鐸的就不能說人書俱,只能說鐵畫銀鉤,風風流倜黨。








慢慢來


就書法而言,當今誰可稱為百年巨匠?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棘手。對已故的藝術家,我們比較容易界定哪些人是百年巨匠。因為他們的藝術成就已經得到社會的普遍的認可與推崇,同時他們的作品與人格魅力也經歷了時間的過濾與考驗。如:吳昌碩、于右任、林散之、沙孟海、王遽常、魯迅、毛澤東等等。。。

而對於目前還活著的人,要預測哪些人有可能會成為書壇百年巨匠。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俗話說蓋棺定論。在沒有蓋棺之前需要定論,有很多不確定性,甚至會產生一些誤導。

於書法而言,如果一定要預測出哪些人有可能成為百年巨匠。那我就大膽預測一下,我個人認為當下最有可能成為百年巨匠的書法藝術家有以下幾個人:陳新亞老師、華人德老師、白謙慎老師、石開老師。

僅僅是一家之言!





無心齋手稿研究


就書法而言,當今誰可稱為百年巨匠呢?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太好回答。在中國,一個人的書法能夠影響百年很不容易,並不是單單寫倆字很好看就可以的。他是需要很多苛刻的條件的。數千年來,真正彪炳千秋的書法家也不過區區十來人而已。

在當代就很難說了。因為中國有句俗話,叫做隔代修史。因為當代人寫自己的歷史,由於政治意識形態的限制,還有各種利益的牽扯,很難做到客觀公正,自己為自己寫歷史當然是好話一大堆,牛皮一大通,誰會給自己挑毛病對不對?下一個朝代評論上一個朝代也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因為是敵我關係。誰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對不對?

所以唐朝人修魏晉史靠譜,修的隋史不可靠,明朝人修元史不可靠,修的唐宋史更可靠一點。書法上也是如此。

所以,當代人評論當代人說句不好聽的話那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媒體上超越羲獻的書法大師一抓一大把,最近三四十年來竄出的書法大師比整個數千年書法史的人都多好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今天的書法界說句不恭維的話,就是一個笑話。

雖然如此,我們可以根據以往的歷史經驗做個大致判斷。要想判定一個書法家是否引領時代的百年巨匠,首先得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具有強烈的書法歷史使命感。

2,擁有持續的社會影響力。

3,指引正確的書法發展歷史方向。

這三個條件是必須滿足的。當然了,一流的書法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用這三個條件來看一看當今的書法家,做一個大致判斷推理。

首先看一下當今書法家的大致歷史環境,清末時期以康有為和包世臣所提倡的尚魏碑書法思潮一直貫穿了整個民國至今,約一百來年了。這一百多年的書法大致是以雄強粗狂的風格為主的。但這只是大致情況,落實到具體書法家又是多元的,也有繼續保持帖學的溫文儒雅的傳統知識分子格調的。比如沈伊默,蕉白。

第一個我個人覺得應該記入史冊的是共和國的領袖。領袖的書法我個人認為是被嚴重低估了。


提起領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軍事家,偉大的最詩人,後才是書法家。也就是說領袖的書法雖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大家都不願把他單獨當成書法家來看待。據說有人評論當代最偉大的十位書法家中有領袖,遭到一些業內人士的質疑。之所以被質疑,主要有兩點,一是領袖的書法都是日常書寫,幾乎沒有“像樣的書法作品”,體現在領袖書法作品大多是手稿,即便是給別人題字也是用稿紙,幾乎沒有寫在宣紙上的作品,而且不用印章,落款多用公曆,總之形式上就不像書法作品。其二,領袖的字技法上不是太完美。

我個人覺得,書法是要看他的內再精神的,不能太多關注外在的形式。至於技法上的完美也沒必要,只要能輕鬆自如地駕馭毛筆,即使是技法上稍有欠缺,也同樣是動人的,技法上爛熟到無懈可擊,恰恰缺欠了幾分生動。陳振濂教授在書法史裡是這樣解釋書法中“韻”的概念的:技法上的稍稍欠缺,正是這樣才感覺到他的生動,例如二王的手跡,敗筆破鋒時有出現,賊毫時不時地出現在作品裡。另外《伯遠帖》至今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文本註釋。如果技法完美到無懈可擊,面面俱到,四平八穩,例如趙孟頫,往往喪失了韻致。



我們再看看領袖的作品,他是那麼的生動,修美遒勁的筆畫之間,滿紙縱橫的字跡,一個吞天吐日,經天緯地,叱吒風雲的偉人精神面貌呼之欲出。但他是隨機發揮的,信筆揮灑的,不是做作的。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也正是今天展覽廳裡的作品所缺少的。

我們試著逐條分析一下:強烈的書法歷史使命感,只要提起領袖的革命經歷都知道,在他們那一代人,很多知識分子都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既建設一個新中國!這個歷史使命體現在領袖身上更具體,更典型。但是這種使命感不是書法的使命感。或許領袖在提筆寫字時根本就沒太多地觀注書法史。也就是說,書法發展到今天有哪些問題?今後書法究竟走向何方?這些問題我想他是沒有太多精力去關注的。他所關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思想該怎麼表達,文辭該怎麼修飾。

可以這麼說,領袖歷史使命感完全是政治理想的折射,折射到風流瀟灑的翰墨之間。這完全符合傳統士人那種兼濟天下的胸襟。可以這麼說,領袖是傳統知識分子理想人格在當代歷史中再一次完美體現。例如《沁園春.雪》這幅作品,狂放不羈的筆墨之間,跌宕起伏的線條,誇張放肆的章法,如此光彩照人,一個偉人的精神面貌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眼前。筆墨之間所展現的那種家國情懷和他的詩歌意境融為一體。那種縱橫八荒,笑傲古今,展現給我們的是破舊立新的高度自信,火一樣熱烈奔放的萬丈豪情。

我個人認為,縱觀歷史六七百年來這樣的書家並不多見。拿他跟晚清以來至民國之間的一些書法家一比較,就可以看出來有很大的不同。晚清到民國的書法家大量的向魏碑學習,他們的書法為了強調雄強的尚武精神,大部分都是模仿刀劈斧砍的那種粗獷生辣的氣勢。多了幾分做作,缺欠了幾分自然的生氣。

再看第二點,持續的社會影響力。今天書法界雖有幾分質疑,但總的來說還是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的。他的書體被稱之為毛體。從現實來看,毛體還是有廣大群眾基礎的。至於將來很難說了,誰也不知身後之事。再看第三點:

正確的書法歷史發展方向,這一點我們要把眼界放大。根據歷史經驗可知,歷史是發展的,書法觀念也是不斷變化的。歷史常常是曲折前進的,歷史的發展軌跡是呈螺旋狀曲線前進的。一千六七百年的書法史告訴我們,書法的發展軌跡也是在不斷地創新與復古之間往返重複的。王羲之是第一個開拓者,同時他也是第一個把漢魏以來那種古樸的書風的總結者。王獻之接過老爸的接力棒繼續開拓,王氏家族的影響力一直到了隋朝。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南北朝王氏家族的影響力只限於極少數的上層社會之間。“王謝”的“堂前燕”還沒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唐朝太宗皇帝時候才來了一次王氏書法大總結。歐虞褚薛都是由隋入唐的,在書法的發展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為書法在大唐的中興奠定了基礎,指引了方向。如果沒有他們的向二王傳統的迴歸的指引,則不會有書法盛唐的正大氣象,更不會有顏柳的開拓與崛起。

宋四家中的蔡後人多有非議,其實是不瞭解書法史所致。歷史的選擇不是國展的選拔,對著作品一番評議,擇優授獎。歷史的選擇是看這個書法家對歷史所做出的貢獻。宋朝面對著五代遺留的爛攤子,必須得有人向傳統指引。蔡襄就是這個指引的人,顏真卿的藝術價值就是他挖掘的。然後才有了北宋尚意書風的崛起。到了南宋,傳統日益薄弱。再也沒有書法大家的崛起,和北宋相比,捉襟見肘,輝煌不再,令人無限惋惜。按說南宋繁華的經濟,富庶的魚米之鄉應該出幾個蘇黃米蔡那樣的大家,可現實很遺憾。我想這就是缺乏引領回歸傳統的領頭人所致。南宋順著北宋尚意書風的歷史慣性繼續“尚意”下去,但傳統的薄弱限制了南宋書法的興盛。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好比一個雜技老師傅站在鋼絲上怎麼耍都沒事,可以做到身輕如燕,快步如飛。一個新手上去就來傷筋動骨是必然的。基本功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幾百年後的趙孟頫和董其昌的出現才再一次引領明清在書法史上的又一次興起。

總之,任何時代的書法大師都不會平白無故的出現,“歷史帶路人”必不可少的。

再來看看晚清的碑學現象,如果把晚清的碑學書法現象孤立起來毫無意義,那種粗糲的筆觸,難於完美自由表達文人高貴的精神。只有把它放到晚清特定的政治環境下和館閣體的社會氛圍裡才有他特殊意義。今天的人學習魏碑完全是晚清的歷史慣性使然。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晚清,也不是那個山河破碎,烽火四起的民國,而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新中國,復興中華的大業是我們當代人的歷史使命。或許領袖提筆盡情揮灑之際,無意中給我們指引了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原來傳統帖學也可以如此的光彩照人,燦爛無比。

但是今天缺乏的是對領袖書法的梳理,整理和系統研究。我想可能會有人來完成這個神聖的歷史任務。

第二個可能成為百年巨匠的人物應該是白蕉。

我的理由是咱們當今的書法脫離傳統太久了,需要向傳統迴歸。注意,我這裡說的傳統是指二王系統,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凡是古代的都是傳統。因為書法的源頭就是二王。白蕉當年對沙孟海先生說,學書法應該跨唐追晉。怎奈沒人重視。看看白蕉先生的書法作品,傳統文人那種儒雅的格調,勃勃生機躍然紙上,咄咄逼人。這或許就是當代書法的發展方向。有人評價道: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至於持續的社會影響力,現在白蕉先生正在不斷未被提起,不斷地受到關注。至於他的社會影響力能有多大,持續多久,那是身後之事了,我所說的是根據歷史經驗來判斷,只是一種可能。

第三個可能成為百年巨匠的人物於鍾華教授。

於教授是第一個在《百家講壇》裡普及書法的教授。書法並不好講,大家都知道,《百家講壇》是一個面對社會大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一個平臺。要想把複雜深奧的學術講的淺顯易懂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於教授做到了。當然了,盛名伴隨著爭議而來。於教授的最核心的學術觀點是:書法是載道的術,是道術,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藝術。提出了書法軸心期的概念。書法的本質源於書寫,越是純粹的書寫,離道越近,凡是與書寫無關的動作越多,離道越遠,書寫的境界越低級。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芯片”。今天的書法雜質太多,並把自己的學術研究稱之為清淤工程。

總之,於教授在向傳統迴歸做出了具體工作。

我個人認為,於教授的研究不是象牙塔裡的故紙堆研究,而是針對當今書法亂象進行指引。他曾提出過書法興則中華興,由此可見他的使命感相當強烈。另外於教授在新媒體的時代里社會的影響力正在持續加強。如果有一天於教授的學術觀點成為書法界的主流,那麼書法離復興不遠了。或許接下來的時代是氣勢恢宏的大唐書法盛況的再現也未可知。如果真是這樣,於教授或許就是那個引領時大唐書法正大氣象幾百年的虞世南。

我個人認為,如果於教授的聲音淹沒在書法界亂象的雜音中,這是時代風的悲哀,書法繼續在一大堆洋理論的虛浮雜亂華麗的包裝下,“✘✘✘的藝術”藝術下去,那麼書法的群眾基礎將越來越薄弱。或許今天的京劇相聲就是明天的書法。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我,歡迎大家討論批評


布衣光頭強說文新解


百年巨匠的書法大師非舒同莫屬!

舒同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華野政治部主任。解放後擔任過山東省和陝西省委書記。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創建者!曾任中書協第一任主席。

舒同書法好不好?毛澤東認為很好!毛澤東認為舒同是我黨自己培養的書法家,是紅軍自己的書法家!陝西省曾有一個單位去向毛澤東題寫單位名稱,毛澤東說,陝西省有舒同,他題得比我好!找他去寫好了!

毛澤東的書法誰也比不了!毛澤東的鑑賞力更是無人能及!毛澤東要如果說誰的書法好,那可真是百年中一遇的大書法家!

毛澤東並沒有說康生,啟功,郭沫若等人的書法好!雖然這些人毛澤東都熟悉!


妙手文


近代書法巨匠?恐怕沒有吧,別提某官方書邪,一群迷失方向的人為急功近利早就忘掉了初心。書界已經是群魔亂舞,烏煙瘴氣。要真想學書法,不要以名利為動力,要靜下心來,還得從臨摹古人做起,傳統名帖比比皆是,不要受這學習班那培訓班的影響,也不要還不會走就自己搞創作,要法取古人,從古人入從古人出。心領神會,紮紮實實的一點一滴做起。走的路多了,見得事多了,自然就有賣油翁熟能生巧的本領。等你有了不為名利,不為權勢去練字的心態,那你就真正愛上了書法,才會真正和藝術結緣。社會上這協會那畫院多如牛毛,不要以為他們技高一籌,其實他們已經把書畫領入歧途。比如,某協會愛王鐸如命,凡寫王鐸的都可入會,王羲之也得拒之門外。社會的浮躁,歪風已經夠多,一不慎就會迷失,要學會有判斷力,看似笑話的東西卻真實的發生在身邊,醜書,射書就是例子。引領現在書法的巨匠在哪裡?恐怕還沒出生。



東風破春菩石


當今書壇以腎彭為首的,敖興花,增萊德,增降,中實,帆增等以醜為美,怪書,射書,盲書,吼書等亂像叢生,糟蹋了中華文化,誤人子弟,禍害萬年,,,,,,當立法把所有書壇亂像一網打盡。否則,中華書法文化傳承就毀在這幫王八蛋之手。

真正能立足百年以上的當代書法家,只有劉炳森,王相生,(顏體)。王利泉(柳體)。田氏家族,(歐體)等。其餘的都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


樸寧


就書法而言,堪稱百年巨匠的恐怕只有啟功先生了。啟功,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鑑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著作等身,歷任北師大教授,中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拙風齋書法文化


看看我的











中諦彿陀


沈鵬先生堪稱書法大師!

開放四十年以來,社會上書法熱度升高,那個所謂“書協”掛羊頭賣狗肉,欺世盜名,徒有虛名!但還霸佔著“書協!”,操弄著各種評比活動。

在當今中國,公認的堪稱書法大師的,確實沒有!有的只配稱“小嘍囉”,充充數的。3


天野之聲


當今的書法作品看只有凸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