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飯桌吃什麼好呢?強烈推薦“釀豆腐”


疫情下的飯桌吃什麼好呢?強烈推薦“釀豆腐”

疫情下,每天吃什麼,成了時下最頭疼的事。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菜,釀豆腐。

首先來講一下釀豆腐的歷史。釀豆腐是客家大菜,也是平時最經常見的菜。每逢過年過節,或者閒忙之時,有客人來訪時,客家人都會做釀豆腐來代表自己好客的喜悅之情。

為什麼客家人那麼喜歡釀豆腐呢?這裡面是有緣由的。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至秦朝時期,由於中原連年戰亂,為躲避戰亂,一部分中原人於是拖家帶口,跋山涉水,從北方南遷,抵達如今的粵、閩、贛三處地界,與本地人雜居。後來又經歷過連續幾次的搬遷,經過數千年的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人。

客家人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系統,飲食習慣。在飲食習慣中,客家人以鹹香為主,由此形成了獨有的特色,客家菜系。客家菜系在全國各大菜系中,也享有一席之地。釀豆腐便是客家大菜中的其中一種。

再回到客家人的來源這一塊。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大部分地區都以麵食為主,他們對餃子是情有獨鍾的。而從北方地區搬遷過來的客家人,他們依舊帶著對北方餃子濃厚的感情。但是在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南方這邊很少或者根本就找不到麵粉。在逢年過節對家鄉,對祖先寄託思念時,沒有了餃子,他們只能尋找其他替代品,選擇了顏色與麵粉相同的豆腐。於是這個時候豆腐便登場了。


疫情下的飯桌吃什麼好呢?強烈推薦“釀豆腐”

豆腐基本都是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形狀。他們模仿包餃子的方法,製作肉糜,在肉餡裡面加上一些調料。調製好的肉餡用特殊的手法塞到豆腐裡面。於是釀豆腐就產生了。記得小的時候,每年除夕,做好釀豆腐,奶奶都會先上供一碗給廚神爺,一碗給祖先牌位,然後才是大家吃的。所以這個釀豆腐,寄託了古人思念家鄉,紀念先人,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

為什麼說用特殊的手法呢?大家都知道豆腐很嫩,力氣稍微大一點,豆腐就會裂開或者碎掉。要往豆腐裡面塞上肉,就需要各個手指以及手掌的配合。在巧用力氣的情況下,才能把肉最大限度的塞到豆腐裡面。現在為什麼很多人在外面吃到的釀豆腐,很多都覺得不好吃呢?大致可以歸為兩個的原因,一是肉沒有塞進去,只是表面淺淺的貼了一層,只是吃豆腐加肉,怎麼能感受到釀豆腐的靈魂呢?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烹飪的問題了,最好吃的釀豆腐必須是雙面煎焦黃,再經過煲這一道工序的。

除了上面的史料來源,關於釀豆腐的來源,另外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位興寧人和五華人是好朋友,他們秉性耿直執著,結成同年。有一天,他們相約去飯館吃飯。在點菜的時候,興寧人說吃豆腐,五華人說要吃豬肉。他們各執已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店老闆怕他們鬧翻了臉,沒了生意,於是想出來了一個好辦法:他先把豬肉剁碎,拌上作料,釀進一塊塊豆腐裡面,然後先煎後燉煮,這樣做出來的豆腐又鮮香又嫩滑,兩人一吃,連聲叫好。於是這個做法就此傳散開來。

釀豆腐的出現,勤勞肯幹的勞動人民便利用這製作手法,以“釀”為主,延伸出來了好多菜,例如釀苦瓜,釀茄子,釀雞蛋,釀辣椒等等。而釀豆腐,釀苦瓜和釀茄子也被稱為“煎釀三寶”。這成了客家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客家飲食文化影響深遠,釀菜傳播廣,許多地方也有類似的做法,都是在客家釀菜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口味稍做改良。八大菜系中蘇菜、湘菜、粵菜等菜系中皆有釀製菜餚,各地釀菜風味皆具特色,由釀發展出來的製作手法,幾乎無菜不可釀、無菜不可入釀。

在家裡閒著的朋友們,好好利用起手頭的材料吧,你也可以一起釀起來。


疫情下的飯桌吃什麼好呢?強烈推薦“釀豆腐”

釀苦瓜


疫情下的飯桌吃什麼好呢?強烈推薦“釀豆腐”

釀茄子


疫情下的飯桌吃什麼好呢?強烈推薦“釀豆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