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書法,先回答我?

從心開始121560906


書法者,若講究書法有法便是寫毛筆字的"書法",其法規以"橫平豎直,結體端正",如"館閣體"是也。此為有法之書法。書法者,若講究無法之法的"書法",是"心畫"之"書法"。其無法處即是"…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便是:"…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是耶。任情使性,既破橫平豎直,亦破端正為傾鈄,把整個的重心垂直的方塊字給撬作重心傾斜。有法之字如端坐。無法之字如行如奔。雖是"有法"與"無法"之"書法",但因都系漢字之胎生,基因相近,"大體相涉"。"有法"字是漢字,"無法"字也是漢字,"無法字"多以行、草書字體表現出。





林慶逢358


什麼叫書法?有幾種答案,第一種比較直白:寫字的方法就叫書法。第二種:書寫的法則也叫書法。第三種:書寫的藝術叫書法。你認為那種答案比較全面?

顏二認為:以漢字為載體,通過書寫,創造字像來表達個性,這就是書法。

字像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書體:真行草篆隸,另一個是書法家書寫的字體,比如顏體柳體歐體,這個是書寫者藝術性的表現,表達了個人風格。當字形顯示出個性時,字形就變成了一個“像”,書法家創作目的:表達個性。清·劉熙載《藝概》說得很清楚:“聖人作《易》,立象以盡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後天,書之用也。”書法它也是一個“像”,表達心中之“意”。意在筆先,意是根本的,先於象;字像後於意,所以說是後天的,這就是書法這用。劉熙載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這個像,就是一個人各方面的表達。所以我們古代有一句話說:“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字。

顏二認為,只有達到這個要求,才是書法而不是寫字。歡迎大家指教討論,謝謝!








書法顏二


什麼叫書法?現存的文獻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我們可以從古文字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某種啟 示。

漢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寫為:

這個“文”字,像極了經緯交錯的織紋。上古陶器多以織紋作為美飾,因此“文”可以引申為美飾的含義。如古漢語中的“文飾”、“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飾含義的“文”來給漢字定名,說明漢字從一開始就十分注重美飾,說明漢字從一開始就具有藝術的傾向。可以由此推斷,書法藝術的歷史與漢字是同步產生,一樣古老的。只是美飾的方法,形態在不斷演變而已。

這可以從甲骨文的塗朱,後來在文字上綴以鳥蟲圖案,隸書的蠶頭燕尾,楷書,行書的方圓起筆,轉折,草書的連綿起伏得到驗證。

商 大型塗朱牛背骨局部

東漢以前,書法就叫做“書”,它的意義既表示書寫動作,又表示所書的作品;

東漢後期,書法被認為是一種高深的才能和道藝, “書”開始後綴“藝”字,稱為“書 藝”。

魏晉南北朝,由於學術界盛行老莊學說,士大夫張口閉口談玄論道,風氣所致,書學研究也蒙上了一層道學氣氛。當時的認為書法藝木的終極目標是求“道”。因此就把過往的“書”和“書藝”改稱為“書道”;

唐代的人們認為以前從宏觀上及精神上把握和體味的“道”,太過模糊,難以言傳,不適應講授要求。於是書法研究開始偏重於技法探討。歐陽詢的《三十六法》,是以“法”為名而撰寫。 這種重“法”的研究,使書寫的稱謂開始從“書道”逐漸轉變為“書法”;

宋代道學盛行,一般人格外看重這 個“道”字,不敢隨便亂用,認為天下之理只有宋儒講的一套才是大道,書法屬於雕蟲小技,不能忝列“大道”,於是“書道”之名遂被廢棄,在宋代的書學著作中一般都稱為“書法”。 自宋以來,“書道”徹底被稱作“書法”,一直延續到至今。

最近二十年,中國書法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書法的定義曾作為重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引起過熱烈的討論。

有人認為書法特別講究形體造型,以康有為“書為形學”為基調,因此稱之為“造型的藝術”;

有人認為書法以線條為主要表現特徵,因此稱之 “線條的藝術”;

有人認為書法的表現不是具體的物象,而稱之為“抽象的藝術”;

有人認為書法是表現人的感情的,表現人對自然的不同感受的,所以稱書法為“表現藝術”。

各人從自己的觀察角度出發,採用不同的論證方法,因此所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執一端。

我們還是從漢字書寫變化的本體來考究,書法到底是什麼。

漢字為什麼會成為一種叫做書法的藝術?以下三個方面表現它本質上的藝木性:

一、形態的多變性。最初的象形文字“畫成其物”,每個字都含有圖畫的意味。後來,漢字在象形的基礎上,又產生出指事,會意和形聲的字, 但都是以象形為偏旁組合而成,有天然的圖畫意味。漢字的這種象形性,使書寫者對字形能作出各變形處理,可長可短,可大可小,可繁可簡,可正可斜,具有無限的可變性。漢字的象形性,圖畫性,是漢字成為造型表現藝術的基礎。

二、體例的豐富性。整個漢字系統,縱向的看有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行書、草書和楷書,每個字在各個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寫法。橫向看,在同一時期,由於地域的遼闊,各地的好尚不同,造成同一個字,不同地域的書寫也不盡相同。這樣龐大的漢字書寫和造型體系,古今殊異,千姿百態,萬般變化,是漢字成為造型表現藝術的天然溫床。

三、點畫形式的多變。“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孫過庭《書譜》語),各種不同形態的筆畫的變化,使漢字的基本筆畫在書法家的筆下,與音樂中從自然界的群聲裡概括出來的少數“樂音”一 樣,通過相互間的組合關係,有強弱、高低、節奏、旋律;書法的點畫線條,在形態上有起有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強有弱,有剛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緩,有斷有續;感情上有緊張有鬆弛,有高潮有低潮的變化。

一幅用筆抑揚頓挫、用墨淋漓生動、點畫結體和諧統一的書法作品,猶如一曲餘音繞樑的美妙音樂,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可以形象地表現作者的情感。

正體的篆、隸、楷書,主要表現漢字的靜態構造性。


趙孟頫《妙嚴寺記》局部


行書,草書,大草在表現漢字的構造性的同時,重點表現漢字的動態的音樂性,繪畫性。

如王羲之《得示帖》、王獻之《委曲帖》、懷素的《自敘帖》、蘇軾的《梅花詩帖》所表現出的音樂感。

王羲之《得示帖》

王獻之《委曲帖》局部

懷素《自敘帖》局部

書法與舞蹈的關係歷來被認為如同姊妹。舞蹈中一些公認的手、足、頭的姿態,都來自於動作 過程中一個平衡的瞬間,與書法的橫、豎、撇、捺等具體點畫相同。舞蹈時,演員的全身與四肢為了表示韻律和節奏,必須不停運動,並保持動作間的連貫與和諧,這就要求所有固定的平衡姿態不得不隨著演員動作的變化而變化,如同書法創作時所有點畫的固定寫法與形態都必須在運動中根據上下左右的情況,或正或斜、或長或短、或輕或重,或粗或細,或曲或直,作各種各樣的變化一樣。舞蹈演員那行雲流水的舞步軌跡,與節奏分明、連綿相屬的草書線條几無二致。

“書畫同源”。最初的象形文字與原始的繪畫相差無幾 都是對客觀事物的簡單描繪。之後由於表現職能的不同,繪畫趨向繁複,要儘可能真實地表現客觀物體而變為具象,而漢字作為語言的記錄符號,為快捷便利,逐步變得簡單而抽象。但二者的使用工具,直到現在仍然相同,一樣的筆墨,一樣的紙張,只不過在色彩上,書法更加單純一些而已。國畫與書法都強調明暗對比、立體感覺和透視效果,都重視線條的變化和佈局的虛實關係,都屬於造型藝術的範疇。

什麼叫書法?至此,我們可以下這樣的定義:

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通過漢字的書寫變化來表現情感,具有音樂性,圖畫性的造型藝術。


“快樂書法營”專注於書法結構與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獨持己見,不隨俗說,不迷信權威,以事實為依據,以自己的獨立判斷解析書法方面的各種課題。杜絕講故事,杜絕弄玄虛,杜絕口水文,持續為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奉獻絕招乾貨。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何謂書法?

書寫的規則,書寫的方法,書寫的技巧,載體為中國漢字,稱之為中國書法,書寫講究用筆之法,結體有度。書法包含各種書體,大體有篆隸行書草書楷書。成為四體,還有八法即永字八法。

書法從魏時有兩大派,北派碑學,南派帖學,一直延續到清末時期。



書法史稱書聖為王羲之,草書境界之聖唐代書法家張旭,東漢張芝為今草書鼻祖,從章草到今草的演變,一致狂草。

行書,以晉代為流變遒勁為主,妍美溫潤,代表二王。後期趙孟頫,清代文徵明董其昌。


行書變化的米芾刷體,蘇軾黃庭堅的意性美。明清諸家的究姿態美。

書法,魏碑,屬於豐富的古書法景觀,姿態萬千。

清代發掘了碑體,呈現了紛繁的碑刻書法。

大小篆,甲骨文。銘文,漢隸,竹簡,帛書。摩崖,造像,都包含於書法。

書法包含內容浩瀚,燦爛多姿。書法自古以來底蘊深厚,書論,古典作品,已成系列化。



狂喜淡墨a


何為書法?

“形、意、氣、神”乃中國書法之妙道,無此者絕無書法而言

中國書法是毛筆的線條藝術,而這個書寫過程後的形,我們才會去稱之為書法。而這個形可不簡單,他是記錄了整個書寫過程。這個過程記錄的是什麼呢?就是氣和神,所有說中國書法要簡單概括為“形”、“意”、“神"、"氣"。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不是意在前,而是想的怎麼寫的更好看,結果就是去碰。這怎麼能寫出書法呢?這就是我怎麼去欣賞書法的標準。我們現在寫書法,不應該脫離原型,這是不對的,而是應該在意氣神上做文章,這樣才會即傳承又有新意,追形者無知,枉形者無理


當代學書者,不讀帖之大意,育目追其形姿終究成了熟練工。


張旭得書法大意,將氣韻神采張揚適度。


懷素線條看似得狂,其形意乃函其中,非形不全者必不得。


徐本長是深得書法之妙道之人,得大氣成體者。


板橋得神采氣韻寫心得者,必得其意。

殷立宏,著名畫家。1966年生於唐山,字瑞雪,一木,極深,瑞雪江南之一木極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畢業。曾擔任全國公安文聯美協副秘書長,北京工筆畫會理事,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導師教授,內蒙古師範大學畫院特聘教授。主要學術論著:《傳承是美德》《讓高雅藝術回到民間》《黃賓虹之中國文化精神》《中國畫的底線在哪裡》《中國畫是人類之藝術瑰寶》《殷立宏中國畫教學法》《中華藝術家潤格大全》。創立全民書畫在線《國畫K52——跟大師一起學國畫。


繪畫亦是書法得來,無書法之繪畫必不為中國畫









吉祥畫符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附本人幾幅小書作請大家品評,謝謝!)











錦業書法56662


書法,華夏國粹,書寫之道,書道之法。人筆合一,筆尖上的舞蹈!











痴影堂


把寫字上升到藝術的層次就叫書法,字法,筆法,章法,墨法是書法的四大基本要素,我們通常所說的書法一般指毛筆書法,練習書法一般配備筆丶墨、紙、硯,書法演變至今包括甲骨文,大丶小篆(金文),隸書,章草(大草或狂草),今草(小草),楷書,行書八種書體。

書法是我國的一門獨特的傳統藝術,佔據國粹藝術的榜首位置,書法與我們的文字一漢字密不可分,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至今,我們的國粹藝術一書法立下了汗馬功勞,古老的文字催生了古老的書法藝術,幾乎可以這樣說,一部中華文明興衰史就是一部中國書法的演變史。

任何藝術都離不開審美,書法真正意義上的審美自魏晉興起,"書聖"王羲之無疑是書法美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儒學在我國的歷朝歷代都佔有主導地位,而王羲之把儒學中的"中庸”中和之美運用到書法中,併發揮到極致,其行書傑作《蘭亭序》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後世無人能及。書法藝術的審美情趣自魏晉以後的各個時代都有體現,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清尚樸…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的書法大都以"二王"為宗,以後逐步向"個性化"方向發展,明清時期的徐渭,王鐸,傅山等書畫名家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但他們的"個性化"審美是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審美之上的,他們的書法雖狂怪但壯美且符合法度。

書法藝術穿越幾千年的時空,終於傳到我們手裡,縱觀現在的書法,雖然在向多元化和"個體化"發展,但兼具"二美"的傳統書法岌岌岌可危,"江湖體","老幹部體",各種花式表演的書寫的大肆流行,使人很難找到當今書法藝術的主旋律,梅園老人大致的感官是:今人"創造"的書法離傳統甚遠,總有一種怪味讓人無法親近,接受,更談不上審美了,面臨種種書法亂象,古老的藝術何去何從?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艱難課題,梅園老人認為,中國人寫字是給中國人看的,老外又不懂,書法藝術當努力恢復傳統的面貌,用文化提倡的審美觀念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創作出符合中國人自已的審美情趣的書法作品來,書法藝術不是不需要創新,但這種創新不是脫離傳統的個體化創新,而是繼承傳統的"個性化"創新,這種個性應該是胸有文墨的乃至胸羅萬有的人才具備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擔當起中國書法創新的使命…


宋詳軍


書法者,法書爾,既傳承又創新



加龍啊


很多都把寫毛筆字當成書法、這是書協的錯誤|書協應該是寫得好中之好的正楷字的人這樣有毛筆基礎很超越的人才能近一步發展為毛筆書法藝朮要怎樣成為藝木登上大雅之堂`不是那麼容易`首先寫毛筆字能寫小也能寫大|有的寫毛筆字寫小點還順眼`寫大J就難看了這就是不懂寫毛筆字的難處、字要大小都能"行書楷書隸書草書各個形家不同但是字還是字丨現在書協的書家自以為了得字未寫/弄墨宣傳把學生引問岐途弄權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