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導彈想要覆蓋全球,需要多遠的射程?必須要達到2萬公里嗎?

Halo豆芽


這個,誰用誰知道,

你看,就五常來說,中美俄法英。英國基本可以去掉,就一個海基,蛋還是沒過的,法國基本也就只有海基了。

那麼說說中美俄,洲際搗蛋,那就是誇洲際飛行,跟你所處發射地,目標有關係,所以,射程要求不能低,即使走北極,俄羅斯到美國能比中國近一點。所以射程那就必須一萬多了。另外說個奇葩,印度,人家的洲際就4000-5000km,就叫洲際導彈,咋滴啦,我往中國打,夠了呀,本土發射啊,對不對?你也沒辦法反駁人家。

洲際搗蛋,肯定是必須有跨洲際飛行能力,但是,洲和洲,距離不一樣,怎麼也得接近一萬啊。人家歐洲離著亞洲,離著俄羅斯可就沒那麼遠,幹嘛非弄20000km射程?比如印度這樣的,人家就說自己是洲際搗蛋[捂臉]


傷心時吃糖


現在的洲際彈道導彈,無疑是世界上各個國家最具有戰略打擊能力的武器之一。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最大射程超過8千公里的導彈,那麼就可以稱之為“洲際彈道”導彈,洲際導彈除了具有超雲距離的打擊能力是,還可以搭載核彈頭進行更加恐怖的核打擊。

而咱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其最大的周長線為4萬公里,在地球上最遠的兩個點之間的距離達到近2萬公里。

那麼,現在的洲際彈道導彈想要實現全球任何目標的打擊,其導彈的最大射程必須要達到2萬公里以上嗎?

說實話,目前能夠實現全球導彈打擊的國家並不少


,但是這些國家所裝備的洲際導彈,其最大射程還真的沒有一個是能夠達到2萬公里的。

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就是現在俄羅斯所裝備的“薩爾馬特”型洲際導彈,其最大射程也不過16000公里而已。不過,這的的確確是能夠實現全球打擊的導彈之一。


那麼,那些最大射程並沒有達到2萬公里的洲際導彈,到底是怎麼樣實現全球任何地點的打擊能力呢?

首先一點,除了洲際導彈本身的射程之外,其最大打擊距離範圍還要加上自身國土的面積。比如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南北跨度將近5千公里,而東西跨度更是超過了9千公里以上。

也就是說,只要俄羅斯將陸基的洲際導彈部署在任何指定的區域,再加上其裝備的洲際導彈16,000公里的射程。俄羅斯在全球東西範圍內的導彈打擊射程已經遠超2萬公里,最不濟的全球南北方向的打擊距離也達到了2萬公里以上。
另外,除了本身龐大國土面積的“加特”之外


,將洲際彈道導彈搭載在戰略核潛艇上,也是目前各國實現全球導彈打擊能力的重要路徑之一。

由於戰略核潛艇“神出鬼沒”的特點,能夠輕易搭載著洲際導彈潛伏至任何打擊目標的“家門口”,在這種情況下,再發射射程超過1萬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可以說是毫“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實現任何敵方目標的導彈打擊。
最後,以在全球擁有1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的美國為例,其擁有的各種海外軍事基地,可以說是遍佈全球每一個角落。如果將洲際導彈部署在任何距離打擊目標最近的軍事基地,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說連最小射程8千公里的洲際導彈,就可以完全實現全球範圍的導彈打擊。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地球子午線最長,周長4萬公里,射程達到2萬公里的洲際導彈向兩邊發射,都是2萬公里,即可實現全覆蓋。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土面積足夠廣袤如俄羅斯 ,東西跨度達到了9000公里,使用1.1萬公里射程的導彈,即可搞定。

今天俄羅斯研製一款1.8萬公里的“薩爾馬特”,就是繞一個遠,打道南極,也可對美國東海岸實施攻擊。如今阿拉斯加,佈滿了防禦系統,於是推出“薩爾馬特”,可以繞開密不透風的阿加斯加。潛射的洲際導彈,因具有水下機動部署的特點,差不多8000公里即可滿足全覆蓋條件, 但是多一條陸上打擊選擇,即可多活一口氣,這在圍棋上,正是兩口氣足定死生的規則。

美俄二國,還有航程上萬公里的轟炸機,與陸基和海基一起,共同構成戰略核武器的三駕馬車。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一項武器,在2019年,引起世上巨大關注,這便 是射程超過上萬公里的“波塞冬”核魚雷。可潛至上千米的水下,真正實現了無聲無息發動攻擊的目標。

美國底氣十足,拿日前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的話說是,不論現在,還是未來,仍將“世界第一”,戰略威懾力量無人匹敵。呵呵,現在就不是,未來怎樣,那是未來之事。沒人否認美軍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強大,但是“第一”,在“先鋒”面前,要加上一個引號,科學麵前,無論是誰都不能打腫臉充胖子。

“先鋒”面前無遮擋,“波塞冬”之前更無“波塞冬”,現實很骨感,形勢逼人喲,靠吹噓,只能把自家淪於滑稽的對象。


魂舞大漠


眾所周知,世界上五大核國家主要分佈在歐洲,而亞洲和北美洲各一位,由於俄羅斯橫跨兩大洲,導致其核武器威懾相對著有地理優勢。在冷戰時期,歐洲作為最前沿軍事集團對抗基地,俄羅斯很多武器都可對歐洲的英法兩大核武器國家造成壓力,而且根本不需要使用洲際導彈,只需要使用5000-8000公里的遠程導彈,而隨著《中導條約》失效,接下來500-5000公里的中遠程導彈將對歐洲造成很大的軍事壓力。

然而,俄羅斯洲際導彈主要針對的就是美國,其射程無論從任何方向和位置都需要達到1萬公里以上,根據俄羅斯射程最遠的洲際導彈可達到1.8萬公里。導彈一般分為中程導彈和遠程導彈、洲際導彈,這種根據射程來劃分,超過8000公里以上的都屬於洲際導彈的範疇。因此,中美英法俄五大國家都裝備著射程超過10000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

其中,我國裝備新晉王牌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突破1.2萬公里,可攜帶6到10枚分導式彈頭,對手很難攔截,這也是我國裝備的最新型號洲際導彈,這種神秘導彈射程已經可從我國南海直接覆蓋到美國西海岸。

其實,根據五大核國家的地理位置決定導彈最遠射程,例如亞洲和歐洲國家的位置通常都在1萬公里一下,這種根本不需要使用東風-41洲際導彈,只需要使用東風-31A洲際導彈,射程在8000-10000公里之間就可以。而針對美國則需要在10000-15000公里之間。所以,導彈射程由國家地理位置所決定。

然而,如果想要射程達到2萬公里,則必須採用液體洲際導彈,這種導彈噸位非常大,俄羅斯薩爾馬特導彈達到180噸,可見導彈射程需要根據液體發動機和燃料決定。如果盲目增加射程,其導彈噸位也將越來越大,不得不說這種得不償失。

一般各個國家都不會盲目增加射程,只需要達到覆蓋對方國家國土面積即可,射程最遠達到15000公里,在精度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綜合三者才是最好的。


沐風談兵論道


洲際導彈作為一款射程較遠的導彈,有著恐怖的殺傷力,可以說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能有效威懾敵對國家以及潛在的威脅,追求的是“全球打擊”的戰略目標。可是,在洲際導彈誕生50年後的今天,依然沒有哪一款導射程彈能夠真正意義的對覆蓋全球任何一個角落裡。那洲際導彈怎樣才能“覆蓋全球”呢?

首先,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形,赤道周長約為4萬公里,按照這一標準來計算的話,一枚導彈要想對全球進行覆蓋打擊,理論上需要2萬公里的射程才可以,而目前全球射程最遠導彈是俄羅斯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該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1.8萬公里,但距離2萬公里的射程仍有一些差距!

不過,洲際導彈並不是部署在地球上固定的一個點的,理論上一個國家所有的領土都可以部署洲際導彈,也都可以發射洲際導彈。俄羅斯東西跨度約9000公里、南北寬約4000公里,這樣跨度加上“薩爾馬特” 洲際導彈1.8萬公里的射程是完全可以對全球進行覆蓋打擊的。所以,這也是全球唯一一款部署在在本土就可以進行全球覆蓋的洲際導彈!

另外,目前全世界有能力研製洲際導彈的國家只有5個半(五常+印度),而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均在北半球,也就是全球能相互核威脅的國家也都在北半球,所以,自己的洲際導彈能覆蓋這些國家就可以了。而且,北半球的核大國的最遠距離點大多在南極洲附近,那些地方除了企鵝也沒什麼國家,這樣一來洲際導彈的射程能達到1.5萬公里,再加上國土的面積幾乎就能對全球所有國家進行覆蓋打擊!

其實,實際上各核大國的洲際導彈射程大多沒有達到1.5萬公里的射程,而他們依然可以對全球進行覆蓋,而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以彈道導彈核潛艇作為“跳板”了,地球上70%的地方都是海洋,而彈道導彈核潛艇可以在公海隨意遊弋並依靠茫茫大海進行隱蔽,這就沒了地域的限制,這時候潛核潛艇攜帶的射洲際導彈的射程達到1萬公里理論上就可以全球覆蓋了。

總之,如今的洲際導彈想要進行全球覆蓋,沒必要為了突破2萬公里一味的增加射程,洲際導彈想要對全球進行覆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特別是在彈道導彈核潛艇出現以後,射程1萬公里左右的潛射洲際導彈就能對全球進行覆蓋打擊了!


天下布武


一般射程8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即可稱為洲際導彈,但如果本國都不擁有射程10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8000公里的彈道導彈都不好意思稱為洲際導彈,這就是五常核大國洲際導彈射程都超過了10000公里原因之所在。
其中,俄羅斯彈長度超過35米,能攜帶10-15枚分導彈頭的“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最大射程可達1.6萬公里(一說1.8萬公里),是目前已知全球射程最遠、威力最大、分導彈頭最多的洲際導彈。
由於俄羅斯國土面積龐大,高達1700餘萬平方公里,且真正橫跨歐亞大陸,南北寬4000公里,東西長9000公里,只需部署在本土上,即可打擊全球任何地面上的目標。
地球,赤道周長為4萬公里,因此,理論上只需部署射程2萬公里的彈道導彈,便可打擊全世界任何地表上的任何目標。
實際上,不需要射程2萬公里的彈道導彈,即可打擊全球任何目標,可將射程1萬餘公里的彈道導彈搞成潛射版本,與核潛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就成了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具備海底長航時能力,由於隱蔽性能好,不易被反潛兵力探測和攻擊,通過海洋即可打擊全球任何目標。
此外,有核國家不會打擊無核國家,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有核國家打擊的目標就是有核國家,當下有核國家公認的無非就是聯合國五常;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半島某國不為全球公認但屬於默認,至少在當下不具備全球核打擊能力。
人類大都居住在北半球,南半球地廣人稀,以帝企鵝等低等動物為主,高等動物都進化了,佔領了適合生存的北半球,五常各自擁有射程超過10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基本上部署在本土範圍內,就都能保證相互將核彈扔到對方的國土上,至於投擲精度在50米和100米,其實沒什麼大的區別了,尤其對爆炸當量千萬噸級的核彈來說。
因此,彈道導彈能做到射程20000公里,當然最好最理想了;即便能搞到1.5萬公里,也能保證扔到對方的頭頂上方了,因此,目前各國部署的核彈,威懾能力其實已經足夠,這就是恐怖的核平衡,核平衡一旦被打破,這世界就不安耽了,總會有國家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而蠢蠢欲動。

國平軍史


理論上,洲際導彈要想全球覆蓋任何一點,最少要做到地球赤道周長4萬公里的一半,也就是2萬公里。這僅僅是理論上的說法,也就是2萬公里的洲際導彈固定在一點,可以覆蓋全球任何角落,但是,洲際導彈實際部署與攻擊的時候,可以通過前出部署,陸基洲際導彈通過向前移動、空中洲際導彈前出、海基戰略核潛艇向目標前移,都可以減少洲際導彈的射程,同樣可以打遍全球任何角落。


能被稱為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起碼8000公里以上,像俄羅斯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達到了1.8萬公里,投射重量達10噸,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關鍵是俄羅斯還是一個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南北距離約4000公里、東西方向距離約9000公里,這樣一來,“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在俄羅斯的國土內部署就已經足夠對全球任何角落進行覆蓋。更不要說用空基戰略洲際導彈,到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地區對全球目標進行覆蓋了,海基洲際彈道導彈也是如此。


中國的東風-41戰略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超過14000公里,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可以進行陸基機動、鐵路機動部署,還可以進行加固地井方式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可以搭載10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雖然不能全球覆蓋,但除了南極洲部分地區外,基本上可以覆蓋全球所有的國家,對於沒有人、沒有國家的地區,覆不覆蓋,也就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海基洲際彈道導彈方面,中國的新型第三代潛射彈道導彈“巨浪-3”,射程達12000公里,基本能滿足國家的戰略需求。配合新型096戰略核潛艇,基本可以覆蓋全球任何角落,096戰略核潛艇採用水滴型雙殼體設計,殼體外殼使用的都是高強度合金鋼,這樣096型核潛艇的潛深達到了600米,可以輕鬆遊弋在全球四大洋。096型核潛艇能到達四大洋並且還有不錯的生存能力,利用攜帶的“巨浪-3”洲際彈道導彈,打遍全球那也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洲際彈道導彈非要打遍全球,並不一定需要2萬公里的射程,空基的可以想目標飛近一點,在洲際導彈射程內就可以發射;海基的更容易,在四大洋需要的地點對需要的目標進行打擊就可以了。至於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非要在本國打遍全球的話,目前還只有俄羅斯的1.8萬公里射程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才可以在俄羅斯境內向全球目標覆蓋。


科沁雜談


擁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都希望可以覆蓋全球,這樣才真的可以做到覆蓋全球用以威懾全球,無論敵人在哪都可以攻擊到。那麼洲際彈道導彈究竟需要多少射程才能覆蓋全球呢?

首先了解一下我們生活的地球,地球雖然是個不規則的球體,但是基本上可以當做一個標準球體看待,這個特殊的球體半徑約為6400公里,過圓心的截面周長約為40000公里,所以地球表面距離最遠的兩個點之間的距離是2萬公里,那麼是否意味著洲際彈道導彈必須要達到2萬公里的射程才可以覆蓋全球呢?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還是俄羅斯的RS-28洲際導彈,射程16000公里,由於俄羅斯的國土面積遼闊,洲際彈道導彈可以採用移動平臺發射,可以在國內任何一個地點部署,所以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想要覆蓋全球,16000公里就夠了。

比如在俄羅斯境內想要覆蓋整個美國,其實不需要洲際彈道導彈就可以覆蓋,也就是不需要8000公里的射程,只需要把洲際彈道導彈部署在遠東地區就可以了。


現在洲際彈道導彈大多采用移動平臺,包括陸地和水下,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水下運載平臺,特指彈道導彈核潛艇,因為陸地移動平臺,一般只能在國內移動部署,而彈道導彈核潛艇,可以在全球部署,畢竟地球表面70%是海洋,彈道導彈核潛艇可以通過移動,覆蓋全球。


由於美國在全球幾乎都有軍事基地,所以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不超過13000公里,再多就是多餘,就是浪費。所以洲際彈道導彈完全不需要2萬公里射程,就可以覆蓋全球。


資訊所長


對於洲際導彈射程覆蓋全球的問題來說,20000公里的射程就只是一個理想指標而已。

我們知道,地球的直徑大約是4萬公里,理論上2萬公里的射程是可以打到地球上任何目標的。


但是如果我們來看豎版的世界地圖的話:

我們會發現地球的大部分區域是海洋(有點像廢話了),而陸地基本上擊中在很接近的部分上。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上來說,導彈發射到海中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此目前的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基本上都是沒有超過15000公里的。在14000-15000公里的射程上就已經可以打到自己想打的有價值目標了。


這樣省去了射程要達到2萬公里的額外燃料,導彈的體積可以做的更小,如果不做小的話,也可以攜帶更多的載荷提高導彈的威力。

以一枚射程15000公里的導彈來說,除了不能覆蓋南美洲之外在中國境內發射是可以達到地球上絕大部分陸地目標的。


南美洲可以倖免於打擊嗎?也不可能!

8000公里射程的潛射彈道導彈在太平洋東部公海發射的時候,絕大部分美洲目標都可以囊括在射程中!


軍武數據庫


實際上用不到2萬公里。

洲際導彈主要分為陸地車載機動和發射井的陸基導彈,以及核潛艇運載的海基導彈兩種。由於核潛艇的海基導彈是從海上發射的,可以在距離海岸較近的距離發射。

由於大陸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比例比較小。陸地中央距離海岸線都在2000公里左右。潛艇彈道導彈有4000公里的射程就夠用了。

陸基導彈只能在國土範圍之內部署。射程為到假想敵目標國家的距離。

由於主要國家都位於北半球。主要國家的距離都小於2萬公里。中國到美國的本土距離不到1.5萬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