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雙喜字的青花瓷罐子最早出於什麼年代?

宇光55


本件青花瓷一個“雙喜”字寫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更是初創!北宋丞相王安石開創雙喜雖是一個民間傳說,但雙喜一定初創於宋,這跟宋的重文歷史吻合,而非清朝才初創雙喜寫法。瓷器上的雙喜遠超於清中期的不是你沒有見過就沒有,更不是國家博物院沒有就沒有。民間傳世的珍寶並不亞於古代皇家或當今國家博物院藏品的大有。另外從元代沒有青花,到外國人證明中國元代有青花,再到國人專家附和元青花沒有傳承的橫空出世,都是中國收藏界與考古界的悲哀!因為宋代青花才是傳世青花的真正開創者,只是審美觀的原因,因其並未得到社會高層的認可,所以青花瓷才在元代綻放。最後再告訴你我收藏有雙喜瓷器實物。更是遠超出你對雙喜瓷器年代的認知。僅供愛好收藏的朋友們共勉!










張哥哥說收藏


關於雙喜字的青花罐子的年代本人給到以下見解,供藏友瞭解。

據相關記載,雙喜字是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所創作出來的。據說他進京趕考,路上遇到馬員外家徵聯招婿,凡是能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聯者即可招為女婿。王安石記下題目便匆匆趕考,一路順利進入殿試,沒想到皇上親自殿試的題目是為“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求上聯,王安石大喜,趕忙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得以高中。金榜題名時又遇洞房花燭夜,王安石自笑是雙喜臨門,大筆一揮,連體的雙喜字就纏上了,之後婚嫁喜事張貼雙喜字就成為民間習俗。此為雙喜字的來源

而雙喜字是從清朝中期時才開始沿用到瓷器物件上,俗稱“雙喜罐”,亦有“雙喜”罐之說。其器型是由一罈,一蓋相組成。古人對雙喜罐用途多作於婚嫁之時用來裝糖果花生使用,後來被大戶人家用作於泡菜等功能,在清中晚期至民國皆屬於非常典型和常見的器物,雖屬於民窯的物件,但一般是成雙成對,能保存至今也實屬不易,對於現目前的古玩收藏行業也是一件有價值的物品。


藝術源於魅力


普及一下知識,我們再來分析這個話題。

姑妄言,信由之。

沒必要去探討青花雙喜瓷器,最遠追逐到什麼年代!但最早創造兩個喜字連起來的是大清道光年初期,誰能再說雙喜瓷器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

道聽途說者有,信口開河者多,君子有為,有可不為。只要正確對待,珠璣句句,天下一統


山昌正


雙喜罐,在收藏界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尤其是成對的全品。一是因流傳下來的完整瓷器非常難得,二是因為雙喜罐擺在家中又顯吉祥又添喜氣。三是各地風俗盛行。再者是古人手工製作,在今人看來還是很美觀的。喜字罐最早出現在明代中晚期,盛行在清代、民國時期.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目前能見到的大多也是晚清民國時期的。不足請指正,喜歡請關注!



遇見0086


喜字蓋罐,喜慶吉祥!意義好,這種風格都是晚清到民國時期的!

百年瓷器不好保存,全品像現在市場價每個大約在8百左右不等。成對價還高些!



user6742779258710


青花喜字罐最早出自於元代,但元,明代的喜字罐非常少,民間有存世品也稀有人能辯別及認可,都統一把喜字罐認為清民期的。











奇珍異寶在民間


最早應該出於明代中期。


雨水171615211



謝際勝


喜子最早,出現在明代後期到清後期乃至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