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臨產的徵兆有哪些?

用戶4030107087756


我家是養羊的,按照我多年的養羊經驗來看,母羊臨產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用前蹄子不斷刨地!當然,還有些外形和器官的變化,下面為你一一做詳細解答。



一、母羊自身的行為變化。

母羊坐臥不安,躲在羊舍的犄角旮旯,不吃草料、不飲水,常常發生鳴叫,不斷回顧腹部,停止反芻,腹部有很明顯的下陷現象,還有就是我開頭說的母羊不斷用前蹄子刨土地。

二、母羊盆骨發生的變化。

母羊臨產時,盆骨韌帶變得非常柔軟鬆弛,肷窩下陷、腹部下垂,薦骨活動性增大,用手握住尾根向上抬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薦骨後端有上下移動的現象。

三、母羊的乳房發生明顯變化。

母羊的乳房在臨產前會迅速發育,乳房變大發紅,乳頭挺立,用手擠乳頭時會有少量濃稠的乳汁出現。

四、母羊外生殖道發生顯著變化。

母羊臨產的那一刻,外生殖道腫大潮紅,不時有黏液流出,黏液剛開始稠,後來變稀薄。還有母羊的排尿次數會特別頻繁。


注意:等到要分娩的那一刻,母羊肚裡的小羊羔大多先露出前蹄和嘴部,當然也有先出後蹄的,不過是少數。這個時候如果胎衣破了有10分鐘左右小羊羔仍然產出,就需要飼養員助產。助產時飼養員要先洗乾淨手,然後順勢將羔羊向後下方用力拉出,拉的時候千萬小心不能傷著母羊。另外母羊還有可能發生難產,這就需要特別有經驗的飼養員來給它接生。

總結:母羊臨產前的徵兆一般都能通過肉眼觀察出來,具體就是上面四種變化,分娩的時候也要有經驗豐富的飼養員在場,以防母羊出現難產現象。


西北郭郭


我生長在祖國的北方,小時候家裡就養羊,冬天是羊的產羔季節,每天晚上都要起來幾次,去羊圈看有沒有母羊下羔,因為我們這裡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最低溫度都要在零下30幾度,羊羔在羊圈裡出生很有可能被凍死,所以在晚上要去羊圈查看幾次,發現有母羊產羔,要及時把羔羊擦乾、輔助吃奶等,有時候還需要把羔羊和母羊放到室內進行管理。養羊的年頭多了,自然也積累了不少經驗,這母羊臨產還真的是有徵兆的,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這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母羊臨產有哪些徵兆〕

母羊臨產前只要細心觀察都會有徵兆的。

(1)、乳房變化,母羊臨產前會棒奶,為產後羔羊哺乳做準備,當母羊的nai頭髮硬,感覺有明顯的充盈感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支楞”起來的時候,母羊很快就要產羔了,在查看羊群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

(2)、外表觀察,母羊懷孕後能吃能喝,肚子很大,當發現母羊的兩側肷窩塌陷的時候,母羊馬上就要產羔了;


(3)、從羊的趴臥姿勢來判斷,羊在趴臥的時候,都是把四條腿聚攏在腹下,當母羊把一條腿伸開沒有聚攏在腹下的時候,這隻母羊就快要產羔了,一般不會吃過3——5天就可以產羔;

(4)、母羊臨產前的表現,母羊產羔前會離群靠邊,用前蹄刨地,頻頻排尿,起臥不安,產道流出羊水等,這時母羊馬上就要產羔了。

總之,母羊在臨產前是有徵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都是可以及早發現的,這對我們提高羔羊成活率有很大幫助,希望朋友們能夠學會,並應用到養羊實踐中。


草原話三農


母羊即將臨產時的徵兆有以下四種變化:

1.乳房在分娩之前會迅速的發育,臨產時可以從乳頭中擠出少量膠狀的液體或者乳汁,乳頭也會因發育而增大變粗。

2.臨產分娩時,陰唇會逐漸變得柔軟,腫脹以及增大,陰唇皮膚上的皺壁展開,陰道粘膜變得潮紅,排尿頻道。

3.薦髂骨關節以及骨盆兩側的韌帶活動性增強,肷窩明顯的凹陷。如果用手握住尾根作上下活動的話會感到薦骨向上活動的幅度增大,這是臨產時骨盆的變化。

4.臨產的母羊會比平常精神不安,食慾減退,有時起有時臥,也會不斷的努責和嗚嗚叫,腹部明顯的下陷,這種情況也是臨產的典型徵兆,此時此刻應該立即送入產房。







良哥實拍


從業七年,經驗分享!

母羊在臨近分娩時特徵非常明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異常的行為表現和組織器官變化:

(1)臨產母羊乳房開始脹大,乳頭硬挺,並能擠出黃色的初奶。

(2)陰門較平時明顯腫脹變大,且不緊閉,並不時有濃稠黏液流出。

(3)骨盆韌帶變得柔軟鬆弛,肷窩明顯下陷,臀部肌肉也有塌陷。由於韌帶鬆弛,薦骨活動性增大,用手握住尾根向上抬,感覺薦骨後端能上下移動。

(4)臨產母羊表現孤獨,常站立牆角處,喜歡離群,放牧時易掉隊,用蹄刨地,起臥不安,排尿次數增多,不斷回顧腹部,食慾減退,停止反芻,不時鳴叫等。有這些症狀表現的母羊應留在產房,不要出牧。



牛羊大哥大


、乳房變化,母羊臨產前會棒奶,為產後羔羊哺乳做準備,當母羊的nai頭髮硬,感覺有明顯的充盈感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支楞”起來的時候,母羊很快就要產羔了,在查看羊群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