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藝”戰病魔 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的“浙江方案”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曾福泉 鄭文 紀馭亞 陳寧

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浙江醫務人員艱辛探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救治之道,從我省戰“疫”實際出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浙江方案”,換來了出院患者久違的笑容。

此刻,“浙江方案”正在全省戰“疫”一線發揮積極作用,並隨我省馳援武漢的醫療團隊幫助更多的患者與病毒較量。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日前採訪多位專家,結合成功救治的病例,解讀誕生在臨床一線的“浙江方案”。

去除“細胞因子風暴”

挽救重症患者生命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始終牽動人心。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介紹,“浙江方案”為救治危重症患者提供了諸多有效“工具”。

長期在武漢經商的王先生(化名)5日從重症監護室轉入了普通病房。大年三十,他被家人送進浙大一院時高燒至39.5攝氏度,咳嗽、胸悶、氣急,CT顯示雙肺滲出,已是重症。

盛吉芳立刻為他採取了抗病毒、營養支持、抑制細胞因子風暴和氧療等治療方式。“然而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兩三天後,患者病情惡化,發展成危重症,出現呼吸衰竭的情況。”盛吉芳說。

“針對這一緊急情況,我們為患者上了高流量吸氧裝置,緊接著開展去除細胞因子風暴治療,先後實施3次血漿吸附和置換。”盛吉芳說,那段時間,專家組每天與一線臨床醫生共同為王先生會診,評估治療效果,根據氧合指數、體溫、炎症指標、肺部CT等綜合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因施治及時、正確,王先生病情好轉、穩定,現在已經能說話了。雖然還需要吸氧,但是肺部情況好轉,陰影變淡變薄,通氣功能有了改善,氧飽和度、氧合指數好轉,吸氧濃度也下降了。盛吉芳說:“再觀察一段時間,等到不用吸氧也能生活自理,肺部陰影變少,就可以出院了。”

就是在這樣一場場把危重症病人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戰鬥中,浙江專家們總結出了寶貴的經驗。“我們強調控制細胞因子風暴,就是因為多次發現重症病人的細胞因子很高,細胞因子風暴產生大量‘白肺’,把病人迅速打垮。”盛吉芳說。所謂細胞因子風暴是人體一種極端免疫反應,免疫系統為清除病毒採取了“自殺式”的免疫攻擊,對人體帶來大量傷害。“這時如果沒有相應的呼吸治療支持,死亡率是很高的,我們就是要把這個關把好。要重視氧療,高流量吸氧使用1至3天,許多病人的病情就能穩定下來。”

盛吉芳說,從這段時間的治療情況來看,如果肺部CT如同烏雲壓陣,那病人就危險了;如果是淡薄的瓦片雲,情況好一點;如果是散雲狀,問題應該不大。陰影積累在中下肺部比在上肺部兇險得多。這些特徵都是判斷重症患者的重要標準。

盛吉芳強調,救治要取得理想效果,關鍵是關口要前移,評估要到位,治療要到位。該用藥就要大膽用,該撤藥就及時撤,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她還表示,出院病人身上的傳染性雖然沒有了,但是肺部仍有炎症,還要進一步觀察,心理干預如有需要也應繼續進行。

定製中藥顆粒劑

輕症用藥效果佳

浙江在診療救治中始終注重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成立了由“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領銜的中醫專家團隊,其制訂的中醫藥防治推薦方案已更新到第三版,對高風險人群預防、肺炎輕症、重症和休克等情況都開出了推薦處方。

“現在全省中醫治療的覆蓋率達67%,疑似患者中醫參與率更高。我想這個比例可能還會提高。”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真告訴記者,臨床效果顯示部分病人在隔離病房經過中西醫治療可緩解病情。

省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朱淵紅1月28日接診了一名來自武漢的病人。“他從就診前一天開始,體溫就徘徊在37.4攝氏度到37.7攝氏度之間,全身乏力,但是並沒有明顯的鼻塞、流涕和咽痛不適。”朱淵紅仔細檢查了這名35歲的男性患者:咽稍充血、舌淡紅、苔薄膩……血常規和CRP基本正常,肺部CT顯示右肺有少許炎症。

“中醫診斷結果為‘外感熱病’。”朱淵紅說,考慮到患者曾在武漢停留過3天,專家組會診後決定將他劃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收住在隔離病房。

朱淵紅介紹,省中醫院已提前為患者準備了3個“定製版”顆粒劑基本藥方,分別對應浙江省流感肺炎中醫藥治療推薦方案中的預防、輕症、重症3種證型。在這名患者身上效果明顯。

患者住院第一天喝的就是輕症藥方,屬於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治法。“他早晚各服用一次,第二天體溫就恢復正常,四肢乏力的病症有所好轉,經過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1月30日就解除隔離出院了。”朱淵紅表示,類似這樣的病例表明,中醫藥對疑似患者治療效果理想,有助於他們早日結束隔離。

“我們會根據每個患者的症狀特點以及用藥特點加強治療。”王真說,“幾天前我和溫州同行交流時,獲悉他們有使用呼吸機救治的病人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後安全脫機,大家非常振奮。”

據不完全統計,杭州、溫州、嘉興、金華、台州、麗水等地,中醫師正在以不同方式給確診病人提供中醫治療。專家強調,中西醫各有所長,各有側重。對於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患者來說,西醫治療必不可少;對於處在發病前期的輕症患者來說,中醫藥儘早介入治療效果更為理想。

強化“四個集中”

救治科學系統有效

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作為浙江省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迅速完成改造,至2月6日下午已收治12名患者。“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是“浙江方案”的鮮明特色。從省級層面到各疫情重點地區,“四個集中”確保了救治工作科學、系統、有效。

2月4日,溫州11名患者治癒出院,其中最高齡的重症患者是85歲的老人黃阿婆。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63病區主任醫師戴建義告訴記者,入院時,黃阿婆發燒、咳嗽,氧合指數低至重症標準,並且年事已高,有高血壓,肺功能差,更容易導致呼吸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我們對重症患者全力救治,特別照顧。醫護人員每隔一小時查看患者狀況以及各項指標,每天進行2到3次科室會診。”戴建義說,“醫院專家組對重症患者進行詳細病情分析,根據個人特點制定精確救治方案。”經過12天日夜奮戰,黃阿婆病情好轉並達到出院標準。

“‘四個集中’讓我們對每個確診患者都能做到‘一人一專管、一人一護理、一人一方案’,從而提升救治成效。”戴建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