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重振朝綱,不料卻加速了國家滅亡,你怎樣看待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呢?

槿汐詩詞


崇禎皇帝是非常典型的“好心辦壞事”。

本來國家治理,帝王在古代封建思想下,是應該做一個“大好人”的。

為了維護其統治,帝王是應該找專門的“大壞人”作為其“鷹犬”撕咬獵物的,去專門做那些默默無聞、低聲下氣、陰謀詭計的事情的,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家思想,實際上類似於代表國家行使監察權。

而帝王則專門做那些光明正大、趾高氣揚、正義凜然的事,當然這樣做的基礎是必須要有足夠忠心的“鷹犬”。

萬曆皇帝其實理論水平比不上崇禎皇帝,但他懂得“無為而治”,借用了魏忠賢的太監特務機構的幫助,順利實現了明王朝風雨飄搖的過度,併為崇禎皇帝留下了久居最高統治者的管理智慧,也留下了魏忠賢代表的太監特務機構。

但令萬曆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崇禎皇帝太優秀,以前就是一個儒家合格“憤青”,對魏忠賢這個“太監”代表的特務機構深惡痛絕,一上臺就不管是否能夠坐穩江山,不計後果殺掉了魏忠賢,導致國家管理體系的直接崩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崇禎皇帝不顧江山社稷在殺魏忠賢而不是培植新的代言太監時,明王朝基本從制度層面上就垮了,後來的覆滅,只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最後的結果,是崇禎皇帝這個“大好人”領著東林黨人這批“小好人”,專門做正大光明、浩然正氣的事情,那些需要默默無聞、低聲下氣、陰謀詭計去做的事無人可以分憂。

當時的主要矛盾是戰爭,“兵者,詭道也”,就應該以“陰謀詭計”為主要應對策略,但是崇禎皇帝一方面要袁崇煥用兵,一方面又要袁崇煥按照正面的要求做事,不能應用“陰謀詭計”,所以崇禎皇帝將肱骨之臣主管軍事的主官袁崇煥的“陰謀詭計”公諸於世,使得人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袁崇煥臨死前是眼睜睜的看著北京城的老百姓將他吃了的(袁崇煥當時被凌遲處死)。

所以這就是領導者的悲哀,不懂權力制衡訣竅,只懂得單純勤政愛民,沒有從根源上為民眾創造福利,就會造成“好心辦壞事”的情況。

齊桓公在管仲死亡前,要求其提供繼承人,管仲沒有推薦情同手足,能力超群,德行高尚的鮑叔牙,其原因就在於鮑叔牙太過正直,容不下有缺陷的手下,容易造成“水至清則無魚”的情況。

其實崇禎皇帝的精明,做一個丞相是非常合格的,但做一個帝王,對權力制衡體系的瞭解,則是非常陌生的,沒有聽從看來不如他,大智若愚的萬曆皇帝的教誨,是典型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河東來


心術不正,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好高鶩遠,虛張聲勢,沽名釣譽,害人害己,禍國殃民的必然結果。自己釀的苦酒,自己乾杯!


居家活佛


崇禎皇帝,不要說他什麼勤勉,首先憑三點他就該死。

第一點,自毀長城,殺袁崇煥。什麼樣的將軍,什麼樣的人能用,他不知道,這是第一該死。

第二點,當年李自成這個農民,其實沒有象劉邦,朱元璋這樣的想一統天下當皇帝的思想。

他攻到京城附近時,派人去跟崇禎談判,要皇帝封他為自治的西北王,他就退兵。這個時候,其實崇禎身邊已經沒有能抵抗李自成進攻的部隊。可是他還作死,說祖宗基業,不能到他手上就少了,不答應李自成,李自成只有繼續進攻,城破他也吊死了,還說他為了祖宗基業是勤的,只是手下大臣不中用害了他。

正確應該是答應李自成,讓他退回西北。再從南方調兵回來,鞏固京師,穩定後再去剿滅李自成。

第三點,當年農民起義造反,崇禎收集部隊,去鎮壓,國庫空虛,這部隊又缺軍備,又缺物資,怎麼打仗。

崇禎在朝廷上號召大家捐款,他那個岳父有萬金之富,竟然裝窮,捐了五十兩,後來城破,劉宗敏把他抓來,腳骨都敲碎,供出萬金。其他大臣,也學他這個岳父,個個裝窮,你三十兩,他二十兩的象徵性捐一點,他們也不想,國家沒了,京城破了,他們的財也保不住。

再說崇禎,他私人和皇后也很有錢,他自己也不願意拿出來。以及皇宮裡大量珍寶,隨便拿一件出來賣都值幾十萬兩銀,國家不保要這幹嘛,全拿出來賣了做軍資。

另外,朱家子孫在全國大小王幾十個,個個有錢,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後來的滿清進來,都把朱家子孫斬草除根。

而崇禎不能叫他們為國為家捐一分錢。

所以,我說,這三點,哪一點,崇禎都該死。

這樣,還有人說,不是崇禎沒能力,而是大明這個車大破,崇禎也沒辦法駕馭嗎?

大明不是一定會倒,而是倒在崇禎這個腐朽的皇帝上。

個人觀點分析,覺得我評論不對的,可以評論。

你們看呢?


黎家第一湯


在專制的制度,掌權者就像是在走鋼絲!為什麼一個新的王朝建立的時候往往生機勃勃,快速發展,甚至有的會出現盛世呢?那是因為,新王朝的掌權者是從全國的人裡面脫穎而出的,他的走鋼絲技巧是最好的,跟他比試的人都輸了,有的甚至摔的粉身碎骨,畢竟那是從在狂風暴雨中飄搖的鋼絲上走過來的人,肯定是有很高的能力的,否則,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這位掌權者是能擔起全民矚目和崇拜的榮耀的!可是這種榮耀太誘人了,誰擁有了都不捨得放棄!於是,他要把這種榮耀繼續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教會他的後代也學會這種高超的技藝!因為他知道這種技藝的高深和難度,所以一般會盡力傳授,並且嚴格要求,所以一開始的幾個掌權者的技術應該都是不錯的,加上他們霸佔著鋼絲,別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所以,他們一般都能平安過去!但是,有個概率問題,那就是,時間久了,總會有一代人裡一個適合走鋼絲的人才都沒有,這時候,趕鴨子上架的事情出現了,結果有兩種,一種是掌權者不敢表演了,但是,仍然霸佔著鋼絲,不許其他人接近,結果是,威信掃地,很嚴重的是,他也沒有什麼經驗和技術傳給後代了,結果就是總有一天會有另一群人湧上鋼絲,去表演,勝者取而代之!另一種情況是,掌權者硬著頭皮上了鋼絲,結果摔死了。無論那種情況,但是結局是一樣的,只是時間問題!因為所有的專制政權都犯了一個原則問題,那就是,選擇繼任者的分母太小了!


茶1955399


志大才疏治國理政如同一群狐狸抬了頭豬!最後是狐狸得利,百姓受罪,豬被綁在歷史恥辱柱上還做民垂青史,千古一帝的夢!誰去做那個皇帝的彩裝的小男孩呢?告訴他光著屁股!


用戶1320126533413


崇禎是典型的志大才疏、剛愎自用、德不配位禍國殃民的皇帝。折騰得國破家亡,親友雕殘。死有餘辜,遺臭萬年!


藍寶石1016


大明是在崇禎的勤政下快速滅亡的,一點也不假。本想寫一大堆文字,從政治、軍事、經濟、組織、領導人物各個方面細細說道,太累。

簡單點,你繼承了你爹用了20年的車,這車翁翁作響,到處都是病,你爹給你大伯開了幾年又不開了,現在給你了。你有車了,欣喜若狂,你為了快速去你外婆家,粗略地檢查一下,不管是好路還是爛路,剎車靈不靈,猛轟油門,結果車翻了,墜下懸崖,車毀人亡,怪誰呢?怪車子不好還是怪馬路太爛,是怪你爹太坑人還是怪大伯太壞?當然怪你咯。如果你不要這車,你會有事?如果你全面整修了這車,好好開,會有事?崇禎就是你,你就是崇禎,懂的自然懂!


興長久


壓得越低,彈得越高,中國老百姓真的是忍耐的高手!不到真過不了,就決不會爆發!


彌迦389


一個已經是百孔千瘡,危機四伏,搖搖欲墜的王朝!已迴天無力了,面臨滅亡是順其自然的事!


A千層浪


崇禎是典型的志大才疏的皇帝,政治能力太差,看不清形勢,疑心太重,又不會識人,更不會用人,所以大明亡是歷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