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腰椎病腰椎突出帶來的骨神經痛?

愈老愈可愛


腰椎間盤突出好發於25-45歲的人群,男性大於女性。腰椎間盤突出是由於腰椎間盤退變,再加勞損、外傷等原因,導致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腰神經根或馬尾神經等軟組織,從而出現疼痛、活動障礙、下肢感覺障礙等表現。

腰椎間盤突出急性期的話建議臥床休息,加快水腫消退。床的話要不軟不硬,迎合脊柱的生理彎曲,才能讓肌肉充分休息。

另外,以下的動作不要做或者少做,彎腰搬重物、做矮板凳、拖地等等。這些動作都會使椎間盤壓力加大,加重突出。

如果急性期需要工作的話,建議佩戴腰圍,限制腰部活動。疼痛和下肢麻木很重的話,建議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和肌松藥緩解症狀,比如布洛芬、妙納等。

緩解期的時候,要多做腰背肌功能鍛鍊,比如飛燕式、拱橋式、懸掛檔杆。


阿卡醬醫生


觀點

坐骨神經痛不是病,是一種症狀,就好比鼻塞是感冒的一種症狀,同理,坐骨神經痛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的一個症狀,所以要想緩解坐骨神經痛,核心問題是要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如何判斷導致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

1.腰椎管狹窄引起的坐骨神經痛

這類坐骨神經痛,中年男性比較多見,行走一段時間後下肢的疼痛感會加重,但是彎腰行走或者休息之後症狀又會減輕。

2.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

這類患者一般有反覆腰痛史,或是因體力勞動造成過腰部損傷,一般除開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以外還經常會出現腰肌痙攣,腰部活動受限,腰椎間盤突出的間隙處有明顯的壓痛和放射痛。


如何判斷坐骨神經是否收到了壓迫

做直腿抬高試驗,將平躺在床上的患者雙腿一側,慢速抬高,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果你的坐骨神經受到了壓迫,在抬到大約60°的時候就抬不上去了,這時候大腿後外側,臀後側,小腿外側都會有放射性疼痛,比較嚴重的可能30°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個問題,正常情況下一般抬至70°左右只會有輕微的牽拉感,這個方法自己在家也可以測試。


如何緩解坐骨神經痛的問題?

1.騰空腳後跟

2.平躺抱大腿抬小腿

3.熱敷,放鬆肌肉

中醫怎麼看?

坐骨神經痛在中醫裡屬“腰股痛,腰腿痛,筋痺”的範疇,此病病機雖與體質強弱,生活環境,氣候條件密切相關,但是本病的發生和發展還是以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為內在因素,以風寒溼熱之邪入侵為外在因素。若久病未愈,則會導致虛實夾雜,損傷肝腎,而中醫療法一般是採用針灸,敷貼,艾灸,拔火罐等方式舒筋活血,祛除溼熱,以達到治療的效果。若是腰椎病引起的坐骨神經痛,還是要從腰椎病問題下手,拔除病根,坐骨神經痛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養生語堂


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骨神經痛,主要是腰四腰五椎間盤、腰五骶一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影響到臀部、大腿部、小腿部甚至腳部都有痛感、麻感,嚴重影響到病人的生活,不容忽視,繼續發展可能大小便失禁及癱瘓。

如果有了這種感覺,要及早處理。膨出時處理最好,可能一次性治好。如果已經突出,有感覺就要治療,不能拖。一般突出還是有辦法讓它回納,骶椎部分要難些,能夠處理的人少,但是還是有人辦的到。

由於該兩節椎間盤是人體最易受傷、壓力集中、活動最多的關節,因此要特別保護,平時活動不要太劇烈,受力不能太大,不要長期大幅度彎腰等。

如果出現問題,方便到長沙的可以來找我,對於上面的問題我有辦法處理,幾分鐘的推拿就可以解除痛苦,一般效果可以。真正的難題在骶椎部分,能夠處理它的,其他都能夠搞好,我能夠搞定他。

特別情況:大幅度腰椎間盤脫出及遊離的症狀患者就要動手術了。

祝朋友們身體健康!


河邊莊稼漢


腰椎間盤突出在急性發作的時候神經根會水腫,所以患者這個時候會覺得劇烈的疼痛,患者應該選擇平躺休息,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來緩解疼痛。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是臨床上一種用於緩急止痛的藥物,可以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所導致的疼痛,患者要平躺休息,此時可以配合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藥和營養神經的藥物使用,一般能夠緩解症狀。

如果效果不明顯,建議患者到醫院進一步就診,因為急性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劇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後效果可能會不明顯,這類患者應該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甘露醇等靜脈點滴的藥物來給神經根脫水,此時疼痛就可以緩解,必要時可以採用地塞米松等激素注射,能夠更快的緩解疼痛。

患者在口服藥物和治療期間應該要平躺休息,不要起立,不要彎腰,負重,睡的床儘量選擇硬板床,因為軟床對於腰椎間盤的承受力很差,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廣東骨科專家團


您好!請關注“懷賢健康”!懷賢健康集合三甲醫院骨科專家,在線為您解答各類骨科疑問及運動指導,讓您健身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椎間盤就是椎體之間的軟墊,主要起著緩衝壓力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變形,逐漸失去了彈性和韌性,椎間盤就會突出,如果突出以後椎間盤壓迫到脊髓和神經,就會導致坐骨神經痛,引起下肢麻木無力的症狀。

如何緩解腰椎病腰椎突出帶來的骨神經痛?

1、急性期臥床休息

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疼痛期,應注意臥床休息,選擇硬板床,有助於減輕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疼痛嚴重時臥床休息3-5天,使椎間盤能夠更好得修復。

2、藥物療法

口服非甾體類的抗炎藥物和神經營養藥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因子的消散和吸收,減少炎症因子對周圍神經的刺激,從而緩解腰椎間盤膨出下肢麻木的症狀。

3、針灸療法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膨出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原則,使用針、灸對相關穴位進行針刺、艾灸的方式,以緩解病症。針灸方法可以有效疏通腰部經絡,緩解肌肉痙攣,改善四肢麻木的症狀,對於腰椎間盤膨出來說是很不錯的一種選擇,但應到正規醫院施行。

4、物理療法

物理治療主要有按摩推拿、紅外線照射、中頻電療、磁療等。有助於消除局部肌肉炎症,改善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從而達到鎮痛,減輕間盤壓力的作用。

5、功能鍛鍊療法

當腰間盤突出急性期緩解以後,可適當進行腰背肌鍛鍊,促進身體新成代謝、血液循環,加強肌肉的力量,鬆解軟組織的粘連,提高脊柱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如:五點支撐、小燕飛、拱橋式。

6、支持療法

可嘗試使用氨糖和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減輕椎間盤膨出導致的症狀,同時改善脊柱功能。

腰椎間盤日常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腰間保暖,儘量不要受寒。

2、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3、注意勞動姿勢,改變不良的勞動姿勢,避免長久彎腰和過度負重,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

4、飲食均衡,蛋白質、維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膽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菸控酒。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懷賢健康”,懷賢健康集合三甲醫院骨科專家,在線為您解答各類骨科疑問及運動指導,讓您健身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懷賢健康


搬重物出現左腿到腳的痠麻,這個情況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醫院做過CT或者核磁,應該優先考慮腰椎間盤突出症。

及時就診

病程半年,目前還能休息一天症狀就減輕,勞累之後會出現加重,更應該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可能性,幸運的是應該表現的不是特別明顯,不然你就是休息也不一定會感覺到舒服。

目前這個狀況建議你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避免勞累,不然問題的進一步發展就不只是痠麻的症狀,可能疼痛也會發生,那個時候再治療難度會增加很多,也會承受很多的痛苦。

莫後悔

我很多的患者由於初期發病沒有好好重視,當想處理問題的時候,病痛持續很久,常規的方案效果不好,這是由於長期的腰椎間盤突出導致其他問題出現,像腰肌勞損、腰椎小關節紊亂等。

不同腰椎間盤突出腿痛和腳麻的部位不一樣,左腿一般考慮左側神經根受壓,這個多數發生在兩個椎間盤上。

L4-5椎間盤突出症,表現是腿外側及大腳趾和二腳趾附近的疼痛和麻木;L5-S1椎間盤突出症,表現主要是大腿後側小腿後側,小腳趾外側的痠痛和麻木。

結語

不要忽視這個階段的輕度疼痛,不是去醫院就一定要手術,還有保守的方案來處理,不用那麼懼怕醫生,半年都沒有康復,說明問題的存在已經超出身體自愈能力,要醫生幫助來消除症狀,越早越好!


喬棟談健康


我自身就是個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的患者,經前期不太在一起這個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後面因體力勞動導致症狀加重,經過多加醫院診斷,必須做微創椎間孔鏡手術取出髓核,才能解除疼痛。去了大醫院找了最好的專家做了手術,40天后有復發了,疼痛難忍

後期在家臥床不起,只能再到醫院給我治療,拍完片子,說了還有突出物,醫生讓我進行第二次手術,我沒同意。在醫院打點滴掛水,甘露醇脫水用的,掉完了還是疼,後期有繼續打了7天點滴,能下地走路。但走不了一百米。又詢問了朋友告訴我在河南老中醫可以看好,又去了河南,買了好多中藥敷在腰椎上,要敷四個月,中藥慢這個我不知道,但還是痛不欲生。

之後又去了我們當地的黃氏鎖骨專職腰椎間盤突出的,我又去了。先是推拿,然後用一個鐵的東西,說裡面有磁,在腰椎上砸。當時砸的特別疼。但是回家休息慢慢一天比一天好轉,現在已經有38天了,現在康復的挺好的,下地能走個半個小時,也不敢走太長時間。

對這個病我只想告訴同病相憐的病友們,這個病早治很好治療,後期嚴重了,有很多方法能治療好,但不一定對你的病症,只能去嘗試。我才28歲,家裡老婆孩子都靠自己,男的一家頂樑柱。希望更多的病友早日康復。


關鍵先生009


這時候就不可以勞累了,不要覺得好一點就幹活,一次會比一次嚴重,腰間盤突出會造成腰椎不穩,幹活就會犯,長期的腰間盤突出症,會增加骨質增生,腰錐滑脫,鈣化,雙下肢無力,肌肉萎縮,這時候再想治療只有手術了。

腰間盤突出中藥外敷,活血化淤,消除無菌性炎症,可以增加腰間盤的血液供養,解除壓迫,三個療程即可臨床治癒,後期需要長期的保養鍛鍊,不可過度勞累,不可受涼。只要按照我們的療程貼敷,按照教程鍛鍊,恢復也是不難的


山東範氏


神經不會痛!

神經的功能是傳導信息。神經受損後傳導功能下降甚至喪失,只能表現為感覺減弱或消失。

能夠明確地感知與神經支配區域相應的痛點、線、面,恰恰說明該神經的功能正常。

疼痛感是軟組織中的無菌性炎症病灶與局部張力增高的共同作用經神經傳遞給大腦而產生的,所以神經阻滯麻醉可以消除痛感。

骨組織內沒有神經未稍,大腦不可能感知"骨痛"。

消除無菌性炎症和鬆緩肌筋膜張力才是治痛的根本。

如果不輕易用"椎間盤突出"這個名詞,思路可以更清晰。

目前的"椎間盤突出症"診斷標準,其實是把多種臨床表現和發病機制毫無關聯的疾病混為一談,統統歸咎於"椎間盤"的影像學改變。於是一方面"專家"遍地,一看片子就下診斷,"必須手術,否則癱瘓";另一方面"神醫"頻出,藥物、手法、器械等等根本不可能改變骨骼的方法都能治好"專家認定"必須手術的"椎間盤突出症"。

其實,人體包括骨、神經、血管、肌肉、筋膜,組合成多種器官結構,"椎間盤"只是指組成脊柱的一個零件。各種組織和結構發生異常都可以引起不適,各有特徵,不可籠統地用"椎間盤"的病變作為診斷的依據。

由於骨組織裡沒有神經末稍,發生病變時難以被大腦感知,只有影響到周圍組織時才會出現症狀;神經的功能是採集和傳導信息,神經幹受損應該表現為感覺減退和肌力下降,沒有理由痛覺反而加強;肌筋膜病損才可能產生痛感。

所以,酸脹緊牽是肌筋膜張力異常的表現,伴隨炎症時表現為疼痛;在高張區的遠端出現循環障礙(多為靜脈迴流的不完全受阻)表現為麻。只有神經受損時才會發生感覺運動異常,神經受損也只能表現出感覺運動減弱。

所謂的"保守療法"無非是放鬆肌筋膜和消除炎症,不可能改變骨和神經,如果有效,說明治療的其實是軟組織病損,根本不是"椎間盤突出"。

確認有神經症狀,且與影像學異常相對應時才有手術的理由,而且必須抓緊時機,切不可因為"椎間盤突出"有"保守療法"而貽誤治療時機。


俞中平1


首先別做運動量太大的活。第二服用舒筋活血的中成藥丹參片,如嚴重加服阿斯匹林。第三需補肝腎益精血,精烏沖劑效果不錯,第四多飲白開水。長期堅持,一年左右效果良好。本人經驗,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