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常說兩廣(廣東、廣西)是一家,卻好少說近在咫尺的湖南是一家?

586一米


廣東廣西,同聲同氣,同源,歷史上有兩廣總督,生活上,同飲一江水。對家庭理解的觀點相近,飲食口味相同,過人世,這條好關鍵,廣東人民以食為天,冇啖好食,是難頂的難過的。特別珠三角,六丶七十年代之後,很多廣西梧州白話區女子下嫁珠三角,撐起個家庭,當時,一般是一個外嫁到珠三角,感覺地方不錯,回娘時,帶著想外嫁的姊妹回家為其物識對象。湛江等地和廣西接壤的就更多了。而湖南廣東兩省交界通婚也很方便,但只限於交界地區吧,湘女嗜辣,廣東人大多不喜辣,所以很少通婚到珠三角白話區。


漁樵耕韻


我廣西系白話區人,按自己感覺到,初到廣東打工,就能聽懂廣東人說話,而別省來的聽不懂,真的都覺得有點親近,只是人家是老闆,而我打工子,錢差大也覺得不親近,就是親兄弟差的太大,也有的覺得互不親近,而到現在說兩廣一家親,廣東有錢不說,廣西也你冷我也不想熱。.


老玩童54121


廣東廣西人並不是一家,因為廣西處在特殊地理位置。兩廣,這兩字的‘廣’字讓人誤解。靠湖南一帶的廣西人,與湖南人有著飲食習慣。而靠貴州一帶的廣西人,有著與貴州人的飲食習慣。而靠越南一帶的廣西人,與越南人差不多的飲食習慣。靠廣東一帶的廣西人,有著廣東人的飲食習慣。廣西與四處交界的人,語言語音都是大致相同,與越南交界的廣西人也會說邊境的越南語哦!所以這樣看來,廣東廣西就不是一家了。


紅陽工作室


我只聽湖南人說過:江西湖南是一家。

廣東廣西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敵人,今後也還是……



飯冰冰啦


我覺得大家經常說兩廣是一家,而不說湖南,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下面請聽我一一說來~

第一個,名稱問題,廣西廣東,都是“廣”開頭的,說起來順嘴,而且也容易說錯搞混,至今都還有很多北方人分不清廣東廣西。並且,大家一般提到湖南,都是說湖南湖北,我覺得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湖南湖北,都是“湖”字打頭。

第二個原因,其實廣西有部分客家人,是從廣東遷移過來的,歷史上客家人的幾次遷移,都有大部分的人來到廣西安家落戶。


第三個原因,語言相近,在廣西的玉林、梧州、南寧等地方,大家說的方言都可以統稱為“白話”而廣西人說的白話,最大的特點就是和粵語相近,可以說是大部分相同,除了一些語音語調的變化。而湖南的方言,一聽就和兩廣的方言,不是一個語言系統的。

第四個原因,飲食習慣,兩廣這邊的人吃東西會比較清淡一些,而且很多飲食習慣比較相似,而兩廣與湖南相比,就差別很大。

以上是本人一點拙見,如有不對,歡迎指正!


玉林身邊事


廣東有講廣府白話的廣府人群體、講客家話的客家人群體和講閩南方言的潮汕、雷州、電白人等三大群體。其中,有廣府人群體和客家人群體與廣西這兩個群體同源,語言相通,歷史以來兩廣從人群與地域的分分合合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兩廣與湖南只有一個客家人群體是相同的,而且,客家人在湖南比較少,都集中在湖南東西與江西和廣西的省區交界山區和南部與廣東交界山區。

大家可看下面的我國客家人分佈圖就清楚了:


兩廣人差不多有三分之二人的方言語言相通,習慣等多方面相近,自然就容易交流。湖南與兩廣不到三分之一方言語言相通,習俗也稍稍更多一點不同,自然就心理距離稍遠一點。

再看歷史,秦漢時期開始,兩廣的粵西地區與廣西沿海就常同屬於一個大行政區內,最早同屬趙佗建立的南越國:


後在漢朝廣東粵西與廣西沿海又同屬合浦郡:

唐朝兩廣同屬嶺南道:


宋朝正式出現廣南東路與廣南西路的兩廣名稱,現在的粵西屬於廣南西路:

明朝的廣西沿海又劃歸廣東:

清朝廣西沿海也歸屬廣東:

民國時期也一樣:

所以,兩廣人覺得彼此顯得更近一點相同點更多一點,也就不足為奇。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為什麼廣西和廣東人被稱為兄弟省份,從追求真相的角度去理解,這是有確鑿的歷史原因的!不是人們隨口說說出來的,我們確實就是親兄弟省份!
古時嶺南地區統稱百越,由於航海與漁業等交通、生產技術不發達,百越地區山多林密,瘴氣橫生,只有少數部落村族散落期間,並沒有大規模的城市及政權,村落民族多以壯族祖先和客家、潮汕祖先等為主,雖為散落的民族,但是各村落民族間必定互通有無和平相處,不然百越地區肯定戰亂橫生,這是第一點兄弟證據。

秦朝統一六國,攻打楚國之時最後打到湘水(湘江)與離水
(灕江)邊上,為了天下一統的大願,秦始皇命秦軍修建了連接湘水和離水的重要運河-靈渠,為了統一百越地區,派遣50萬大軍攻打百越!
秦國50萬大軍由靈渠從離水扶搖直下,沿水路(珠江流域)一直順風順水攻打佔領到了珠江口的南海(今廣州),與陸路秦軍匯合並築城紮營,形成了最早的廣州城。

但是秦軍經由珠江水域逆流而上攻打佔領百越西部時
,遇到了壯族等部族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秦朝三次增兵攻打百越,才算徹底收腹百越,之後又從中原地區調遣50萬民眾同化了百越地區的人口,這是第二點兄弟論證。
而從姓氏起源分佈上分析,兩廣地區姓氏一目瞭然的兄弟情節,壯族大姓莫、韋、覃、農、蒙、藍,及漢族大姓陳、黃、梁、林、羅等姓氏主要分佈都是集中分部於兩廣地區,其他地區普遍偏少這類姓氏,這是第三點兄弟證據。

而從語言區域劃分,廣西東、南部和
廣東中、西部地區都屬於粵語/白話地區,兩廣剩下地區就是西南官話、壯語、客家話和潮汕話了,這又是一點強有力的連襟證據。
因而至漢朝起,兩廣地區都統一劃分為交州,根本就是無法割捨的兄弟情。而湖南?我們說這麼多里面好像沒有湖南什麼事吧,湖南洗洗睡,且看兩廣兄弟細碼中。


靈動優揚


說白話兩廣大多都能聽懂,單這樣都夠親密了,我們客家人也不會有幾個人會將白話說是粵語,從小到大都稱是白話,廣東人大多也稱是白話不會說是粵語跟廣東話,稱粵語一般都是外省人,稱廣東話一般是香港澳門才這樣說,他們以前本來就是廣東的一部分。對於其他省廣西確實跟廣東有點不一樣,就是可能會覺得比較親近的一個省份,大多廣東人也會有這種感覺,就不明白有些廣西人卻那麼牴觸廣東,廣東人一般也不會對廣西人有牴觸或者歧視之意,估計是廣西不是說白話的地方對廣西說白話的地方本來就有牴觸,因而也對廣東存在偏見!!!我從沒有去過廣西,也沒有廣西的朋友,至少我們這邊從未聽過廣西有什麼不好,那些說廣東人對廣西不懷好意的傢伙存何居心??????


潮酷炫


廣東有很多廠,為廣西人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這大概是比較重要的原因吧。

廣東大部分的工廠裡的員工都是廣西人,像我們那裡絕大部分人工作都會選擇去廣東。

語言相差不大,距離相對較近,氣候相對差不多,生活飲食穿衣習慣也大多類似[呲牙][呲牙]



傻二度


兩廣地區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在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兩廣是一家這句話沒有錯,他們同宗同源,血濃於水,感情深厚。

秦朝以前,嶺南屬於百越之地,包括現在的廣西廣東。秦末漢初,趙佗自立門戶,成立南越國,南越國主要是廣西廣東區域,後面統一於漢。到宋朝時期廣西廣東分為廣南西路,廣南東路,這就是廣西廣東的來歷。

廣西的欽州,北海,防城港曾經劃分給廣東,後面又重新劃回廣西。欽北防和玉林,梧州,賀州很多人都是說客家話或者白話,他們很久的時候就是從廣東遷徙過來的。比如玉林的客家人都是從廣東梅州搬過來的。

廣西廣東人長的都差不多,個子偏矮,偏瘦。不但語言相通,吃飯飲食習慣都一樣,都喜歡白切,滷味,腸粉,米粉等。

廣西廣東人相互婚嫁很多,兩個地區的人交流走動密切,在玉林和茂名化州,你根本不知道誰是廣東廣西人。

廣西廣東人家族觀念都很強,都是比如客家人,他們都一直認為廣東是他們的老家,祖宗是從那裡過來的,對廣東人有一種親人的感覺。

現在廣東經濟發達,廣西很多人去廣東闖天下,很少北上去湖南的。

所以廣西廣東是一家人,湖南跟廣西廣東還是有明顯差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