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面對疫情,繪本《溜達雞》作者戴芸、李卓穎再次聯手,通宵達旦兩天,創作出《溜達雞》番外篇《這個春節不溜達》,送給所有宅在家裡的小朋友。


好了,《這個春節不溜達》這就“上演”——


2020有一個特殊的新年,大家要把病毒擋在門外,春節拜年旅遊全取消,只能在家裡團團轉,農場裡的小雞們都在忙什麼呢?掏出手機,和小雞來個視頻通話,看看它們的最新動態——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繪本故事講完了,我們還聯繫到了兩位作者,探訪繪本創作背後的故事——


1月20日,戴芸回南京過年,她已經十幾年沒回家過年了。1月24日大年三十,她和所有人一樣,意識到疫情的嚴重。那個時候她的心情特別不好,因為過去的一年,戴芸的媽媽一直生病,經常出入醫院,所以對疫區的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有特殊的情感共鳴。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戴芸


面對疫情,戴芸想做點什麼,她想,疫情發生了,對人的影響是各個層面的,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做點什麼。自己是給小朋友寫故事的人,而凡是家有熊孩子的都感同身受,這些“小困獸”長時間困在家裡,精力無處發洩,會給家長增添更多焦慮。“在這個特殊時期,也許我可以做點什麼事情,幫到這些小朋友。”


這個時候她想到自己和李卓穎合作的《溜達雞》,當時她們創作這個繪本,意在鼓勵孩子們多出去溜達。而現在“溜達雞”變成了題眼,在這個特殊時期,它可以生長出新的故事,撫慰小朋友。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李卓穎


寫番外篇對戴芸來說是個例外,過去很多同行都跟她討論過《溜達雞》的續集、動畫事宜,她都不予考慮,她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如果要再做跟溜達雞有關的創作,那前提是要我覺得有話要說,不是硬做產品,而這一次是真的覺得有話說。”


大年初一的那個下午,戴芸一氣兒完成了《溜達雞》的番外篇。當她把自己的想法與遠在廣州的李卓穎分享時,對方沒有任何猶豫。“如果讓小朋友看到這個故事,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大家的日子都會好過一些。”


李卓穎原本計劃花三天時間完成創作,連她自己也沒想到,只用一天就完工了。李卓穎說:“我們過去出版的《溜達雞》是書的形式,而《番外篇,這個春節不溜達》的傳播方式是網絡公號文章,所以,雖然都是繪本故事,但是在畫面的分鏡表達和畫面描繪上,很多細節是需要根據載體特點隨機應變,順勢而為的。”


她們找到了信誼圖畫書,一個10人微信工作群迅速成立,大家討論方方面面的細節。正月初三,這篇微信推送,經過眾人不斷轉發,迅速火爆,至今已有70萬的閱讀量


而媽媽們很感動創作者的用心,一位媽媽說,“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叫《美麗人生》的電影,世間最難的是在孩子面前把不好的事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呈現!並且只留給孩子好的感受!這件事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只是童話故事而已。”


“我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感到很榮幸。”李卓穎回想到非典時期,那年她剛好高考,需要停課在家複習,當時不像現在有發達的網絡通訊設備,大家只能在家靠自己獨立學習,自己覺得很無助,然後就直接上考場了。“但是現在我們有了非常強大的網絡和社會資源,比如我們馬上就出現了很多供小朋友在家網絡學習的平臺和課程。

疫情發生後,大家都在積極運用這些資源設備來共同面對,一起解決問題,讓我非常感動。”李卓穎和戴芸都相信,相信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真的可以像溜達雞裡的小雞們一樣,迎來溫暖的春天。


小農場雞仔防護手冊


通宵達旦兩天,她們給孩子們創作繪本《這個春節不溜達》


監製:李紅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