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囤糧的"陋習"在新冠疫情下竟然發揮作用了

我的老母親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人,已經八十高齡了,經歷過解放前的一九四三年中國大旱,也經歷過一九五八年的國家困難時期,她的潛意識中對土地糧食非常看重,就算如今生活富足,不愁吃穿,她的老一套思想觀念我們認為是"陋習",但也同樣深深影響著我們。

母親囤糧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從我記事起,家裡在年前都會準備大量的食材,我母親雖然不信佛,但也不準正月殺生,所以雞鴨魚等都必須在年前殺好放冰箱貯存。我們有時也這樣想,現在的歲月很好,正月裡菜市場、超市一樣開門營業,可以現買現殺,但母親可不這麼想,她說正月不能殺生,我們也不可能讓她老人家生氣,只能依著她,年前把冰箱塞得滿滿的。

母親囤糧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母親在年前總會叮囑我們把米買好,糧食在正月是不準上街買的。大年三十晚上必須煮上一鍋飯,叫"隔年夜",謂意就是每年有餘飯,留到第二年吃。還有正月初一必須炒一盤青菜,謂意"正月初一吃青菜,一年輕鬆愉快"。她的這些習慣潛移黙化影響著我們,我們也就跟著照辦。

母親囤糧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迷信的習慣,因為在她的人生經歷中,經歷過缺吃少穿的日子,經歷過吃糠咽菜的日子、挖野菜充飢的日子,所以對糧食特別珍惜,無論什麼歲月,把貯糧當做最大的事,也期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今年春節恰逢新冠病毒疫情,到處都封村封路,以免疫情蔓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非常及時有效,對控制新冠疫情有非常大的幫助。人們都居家不出門,可食材還是要出來買啊!在我母親的影響下,家裡正月都不用出門買米買菜,這一"陋習"還成了好事了。

母親囤糧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現在的新冠疫情還是非常嚴重,每天新增確診人數還是那麼多,心痛啊!現在正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望各位朋友還是在家多隔離幾天,能少出門還是儘量少出門,少一例感染者就是對國家做貢獻,天佑武漢!天佑中華,願疫情早點過去,春暖花開,人們就可以盡情玩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