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


《皮囊》是我kindle的第一本電子書。

在大二那年,給了我或多或少的感悟。

1982年,蔡崇達出生於閩南沿海地區的某個小鎮,作為一個新媒體人,他也是一個小鎮青年。2014年出版的《皮囊》散文集,寫親人、朋友 ,其實跟多的是寫自己,自己如何離開,和小鎮、情人、少時玩伴的日益疏離 。幾篇散文中,最被人津津樂道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皮囊”。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阿太是書中第一個出現的人物,因為在阿太身邊長大的原因,作者從小聽了很多阿太的“瘋言瘋語”,長大後才明白這些都是阿太在人生的長河裡琢磨出的智慧。

聽別人說阿太是個狠心的人,阿太九十九歲那年五十多歲的外婆離開了,一聲也沒哭,卻在葬禮上殺雞的時候狠狠的把雞摔在地上“這不就結了,別讓這肉體折騰它的靈魂。”

作者舅公小時候學游泳,阿太會把舅公直接扔進湖裡任他掙扎呼救就是不予理會,旁人實在看不下去把舅公撈上來,都會說阿太是個沒有良心的人,可阿太卻冷冷的說“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長大後回想起來,阿太是一個活得很超脫的人,看盡了人生的苦難和變遷,她所說的話深深的印在腦海中,融進血液裡,影響著人生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我們都是戴著皮囊在世間遊走,經歷風吹雨打,尋找可以安放的歸處。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厚朴”

“不清楚真實的標準時,越用力就越讓人覺得可笑。”

“我要談一次戀愛;我要組建個樂隊,最好再錄張專輯;我要發表些詩歌,最好出本詩集;我要我的世界分分秒秒都精彩,最好現在就開始精彩。”厚朴的父親是鄉村英語老師兼校長,是全村最有文化最有世界觀的人。厚朴的這段話,投射出每個人曾青年的一段歲月,那段時光不懂世界,以為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以為腳下就是世界的入口。渾身上下充滿了戰鬥力,迫不及待的想往前衝,卻不知第一步怎麼走。少時的我們,總是會一葉障目,甚至太過用力的去生活,急於的去證明什麼。

可厚朴不太一樣,參加了跆拳道社、詩歌社和吉他社。總是一副青春無敵的樣子,又像是在向誰示威。他處處碰壁,每天神龍不見尾。“不合時宜的東西,如果自己虛弱,終究會變為人們嘲笑的對象,但有力量了,或堅持久了,或許反而能成為眾人追捧的魅力和個性。”,厚朴正是這樣,一時的激情在別人看來像是在喊喊口號,但一旦堅持下來,就會得到佩服和仰望的目光。

“組建改變世界、改變自我的樂隊。”這是厚朴招新樂隊時寫的標題。

突然想起自己的樂隊時光,短暫,但和厚朴一樣,一腔用不完的熱血,一顆想改變世界的心。口中最常掛著“自由”兩個字,後來的我才明白,越是不知道自由是什麼的人,才會去尋找自由。自由不是無拘無束,自由是你雖然站在條條框框裡,但你的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工作帶給你的快樂幸福和成就感。自由不是身體給予你的,是思想給予你的,讓你不再貧瘠。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我們身上不僅有厚朴的影子,厚朴也像是一個世紀的節點。總會吸引相同血脈噴張的人討論“人活著的意義”。不可否認的說,他可以激發人們心中的熱血,成了夢想的領頭羊,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無所不能。


好的書籍故事只會給你闡述事情,沒有浮誇的童話感,也不至於如同嚼蠟,也不像遊戲闖關打怪一口氣就想打完,更不會有雞湯式的全文總結。看完後會按照自己的三觀去解析它,這是同一本書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總好比作者把炫邁都嚼的沒味給我們,看起來是予人方便了,其實是強行的觀念植入罷了。




"厚朴"最後離開了我們,他把自己抬到了不可觸碰的預期,我們不知道他走之前有沒有看懂世界。“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生活中我們太多的被“應該”和“好”捆綁,在選擇專業、職業上,甚至是伴侶上我們更關注的都是什麼好掙錢,什麼有前景。

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宇宙之大,人類的衍生又是一個何其神奇的過程時,我都感到深深的悸動與緊張。悸動於自然界的神奇與自己能在這時間走一遭的幸運;我緊張,而又害怕。怕自己的這一遭,看到的東西不夠多,錯過太多的美好。

所以當看到厚朴的故事時,我打心底裡喜歡他羨慕他。青春、生命或者理想,這些詞都非常的美好。而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懼於“青春和理想”可能帶來的坎坷和艱辛,不願意去提起這樣的詞。好像一旦說出來就得為其去努力,而往哪個方向,怎樣去努力,都是未知的。因此我十分佩服厚朴這樣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努力,並且願意去做。我一直相信這樣的人最終一定會成功,儘管也許會繞很多彎路碰很多南牆。


“皮囊”這一篇雖然是書裡最短的一篇,但卻是這本書的點題之作,其他的故事也無比真實的描寫了每一個人物,就像鮮活的生活在身邊一樣,對應你我他。喜歡皮囊這一段篇,不長卻它道出了生與死,肉體和靈魂。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了。各自沉浮著不同的景緻,也翻滾著各自的危險。生活也是、人的慾望是。以前以為節制或者自我用邏輯框住,甚至掩耳盜鈴地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無論如何,它終究永遠在那躁動起伏。被框住的人是可怕的,本輕盈的來輕盈的去。”

這本書彷彿想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生活不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靈魂的清澈和滿足。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可惜的是,我還沒有找到我的信仰。


而現在的你在伺候肉體麼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除了撿書少女

系列,還會有更多的板塊。


情感/生活/美食

敬請期待

不折騰皮囊,靈魂得不到釋放


想永遠快樂


想拋開一切自我懷疑和世間苦痛

想在海邊擁有一間帶花園的木屋

/為此努力著/

可以叫我Savannah&木子


王家衛說“昨天我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碰不到了,人生就是這樣。”願我們都能給彼此留下深刻印象,而又能在某天重新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