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文|吳清淺

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自上映後就飽受詬病,視覺雖好,可內容實在太虛幻,說它華而不實一點兒也不為過。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畫面美則美矣,但劇情別說經不起推敲,連基本的歷史常識都沒有。比如電影說唐玄宗死後太子才登基,這也太扯了。早在唐玄宗逃往成都時,太子李亨就在靈武即位,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唐玄宗死時太子已經登基六七年了。比如電影說唐玄宗出逃長安是因為安祿山揚言要得到楊貴妃才逃的,而事實上是因為叛軍勢如破竹,很快就要打到長安了,如果不逃大唐可能就毀在他手上了,所以才倉皇西逃。再比如,硬是把唐朝的大麴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霓裳羽衣曲》導成豔舞……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當空海發現那隻御貓不是貓而是人時,他和白居易前往陳雲樵府邸,看到了被妖貓附體的春琴(張雨綺飾演)在屋頂行走,還學貴妃說話,而這些都是幻術。事實是陳雲樵熱情款待了他們,還讓春琴大跳豔舞,而春琴跳的這支舞,白居易說是唐玄宗為楊貴妃作的《霓裳羽衣曲》,這是被禁多年的禁曲。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身體有點粗壯的張雨綺穿上唐裝搖身一變大唐女人確實挺符合那時候的女性形象。只是她的衣裙太短,上身衣衫倒是跟那個時候的服飾相近,可下身的裙裝實在過於短而少,關鍵是還跳著充滿挑逗的豔舞。好歹張雨綺演的春琴是金吾衛陳雲樵的妻子,也就是貴婦人,這樣的著裝不符合她的身份吧。雖說那時候的大唐是比較開放,但還不至於開放到這地步吧。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回到《霓裳羽衣曲》本身,事實上這首曲是唐玄宗為道教而作,用於祭獻老子時演奏。老子姓李名耳,是道教學派創始人,李唐建立後,統治者官方認可老子為自己的祖宗,而到底李淵一脈是不是老子的血脈還有待考證。既然認了老子是自己的先祖,倡導道教、祭獻老子也就在情理之中。

試問誰在祭拜祖宗時敢演唱淫詞豔曲了,既然是為祭獻作的不可能是少兒不宜的東西。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陳凱歌的《妖貓傳》把好好的一首經典、一曲精品導成了豔舞,無非是採取了野史和民間傳說的一種說法,覺得《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為楊貴妃所作。這樣寫也是為了突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用情至深。而這樣的深情最終還是皇權為重,設下騙局騙貴妃去死。

可片中我們看到的貴妃嫻靜、溫婉、知書達理,這樣一個人會像春琴那樣跳如此撩人的舞蹈嗎?從這點上看,說《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為她所作實在講不通。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且片中按照白居易的說法,《霓裳羽衣曲》之所以被禁是因為太豔了,屬於淫詞豔曲範疇。而事實上《霓裳羽衣曲》不屬於這種類別,它在當時到底有沒有被禁有待商榷,即使是被禁也不是因為詞曲的內容不雅,而可能是因為楊貴妃曾把《霓裳羽衣曲》跳得太好,而當時的統治者可能都把安史之亂的禍源歸到了楊貴妃身上(或許內心也不這麼想,但總不能歸到唐玄宗李隆基那,這樣有失皇家體面),既然是大唐罪人曾經跳得最多的舞蹈怎麼能繼續跳下去。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再有就是《霓裳羽衣曲》場面宏大,需要多人演奏、唱跳,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已不復當年,沒有這麼多的經費再去演奏。那時候的大唐民不聊生,民怨載道,還繼續這首玄宗、貴妃的曲只怕不滿者眾。為表示自己跟玄宗不一樣,親眼目睹大唐由盛轉衰的唐肅宗不會提倡這首曲子。

陳凱歌真敢導,《妖貓傳》裡硬讓張雨綺把《霓裳羽衣曲》跳成豔舞

雖說影視劇作為藝術作品不可能完全照搬歷史,但既然是取材歷史片段也不能過分脫離歷史。只能說陳凱歌真敢導,導出了和史實相去甚遠、經不起推敲的《妖貓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