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介子推寧願被火燒死,也不願出山輔佐晉文公的事情?

十點歷史君


關於晉國介子推之事蹟,《左傳》和《史記》都有記載。

《左傳》記載: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史記》記載: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乃自隱渡河。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盡行賞,周襄王以弟帶難出居鄭地,來告急晉。晉初定,欲發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祿,祿亦不及。推曰:“獻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開之,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祿。”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隱,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此乎?與女偕隱。”至死不復見。

  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使人召之,則亡。遂求所在,聞其入釂上山中,於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

這兩處記載,我們知道了介子推有功於晉文公,但恥於祿(即不屑談錢的那種)而與母隱居綿山。但都沒有提及民間傳說的所謂晉文公燒山而逼其出,最後抱樹而亡。這到底是民間的臆想還是史書的避而不談呢?

從言語記載來看介之推是個讀書人,懂得不少大道理,包括這天不絕晉,說晉文公是上帝安排好的,那讓當時的周天子情何以堪?那可是天的兒子,唯一在人間的總管啊,你這一搞,天父越過總管,直接干涉了晉國事物。周天子怎麼想?晉文公又怎麼想?

周天子:晉國的事,我管不了了?

晉文公:我是上天安排的,你真管不了。

介之推這是客觀上悄悄挑事晉與周。晉文公明白人,流浪在外十九年,歷盡苦難,小心謹慎。對於這樣的客觀馬屁,雖聽起來樂滋滋的,雖周室日益衰微,對於回國初定的晉文公來說絕不會捧之張揚,更不會觸碰政治風險。故才有“你不言祿,我亦不提。”並非忘了。目的只有一個,你拍的這個馬,我目前受不了,你雖有功,能淡化就淡化。

對於祿,就是工資,養家餬口用的。況且推有老母,沒祿,怎麼養活?多餘的祿可以不要,基本的祿,大大方方地要就是,這才是讀書明理。再說了,好歹君臣一場,走了連個招呼也不打。這是沒禮貌啊。

既然不辭而別,就老老實實地隱啊,非得整得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

本來想淡化,從者這一鬧,晉文公還能怎麼著,只能說: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既然一提,這想起來了,只好做下去——環綿上山中而封之。

忘了哪位先賢說的了——真正的隱者,是沒人知道的。狐偃他們圖的是祿,你圖的是名而已,且上了兩位大咖的史書,還有萬千百姓的傳說中。

寒食節也未必是紀念介之推的,打早就有禁火節。如果真如傳說晉文公火燒綿山,誤燒其死,這也是罪啊,作為晉文公懷念他可以,不可能還在忌日這天禁火,禁火就預示著提醒人們他用火燒死了推,這不是沒事找抽嗎?


蟄先生


我國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由於國內動盪,過著長達十九年的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有一次,在逃亡途中,餓得飢腸轆轆,隨從們千方百計也搜尋不到任何充飢食物了;重耳的僕人介子推見狀,毅然決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燉熟,虔誠地喂主人服下,才保住了重耳奄奄一息的生命。


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結束了國外流浪生涯,回到故國即位,就是後來的晉文公;登基伊始,大賜封賞有功群臣時竟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爭不搶,默默地回到故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背起母親悄無聲息地逃往綿山深處隱居。

晉文公事後得知後,憶起昔日的救命之恩,立即派兵追趕;追至山下,但見林海茫茫,空谷深壑,早沒了介子推母子身影;晉文公採納手下的建議:介子推是孝敬的人,放火燒山就能逼介子推背母下山,以供其母頤養天年,熊熊烈火燃了數日,光禿禿的荒山野嶺仍不見母子歸來!晉文公只好親自上山巡查:在一處燒燬的大樹旁,發現了介子推和母親依稀相偎的被燒燬的殘骸。

晉文公深感愧疚,砍下介子推死前依靠的大樹做成堅硬的木屐套在腳上,每當雙腳因木屐磨破流血而疼痛難忍時,就會想到自己的恩人介子推,常常發出“悲乎,足下!”的哀嘆;後來“足下”就成為“恩人”的代名詞。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忠孝兩全、危難救主的介子推,就把投身火海的介子推加封為火神;“清明”就是為紀念他而設的節日!

如何評價他寧願葬身火海,也不願輔助晉文公這件事呢?

1.自古“庶人只可共富貴,君王只可共患難”,介子推對人性有了豐富的認識,所以,在輾轉反側的奔波途中盡忠,於國家安寧後盡忠。

2.子推認為效忠主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能討價還價的,這在春秋時期並非“愚忠”與“迂腐”,他如此急流勇退符合當時的道德規範。

3.介子推割股奉君,出於對君主真正的忠誠,並非帶有私心雜念,這是對當時的主流社會價值觀的身體力行,堪稱模範與榜樣


希望星晨58298869


首先要指出的是,介子推清高無比,從史書的記載可以得知。另外問的是:介子推真的是燒死的嗎?以下是本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由於晉文公“賞從亡,未及子推”,介子推辭官隱居。當晉文公再次見到介子推時,已經是屍骨一堆。因此,千百年來,只要提及介子推,晉文公即有忘恩負義的嫌疑。

一、介子推割股救晉公子重耳

《韓詩外傳》上說,當初,晉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經過曹國的時候,他的一個叫裡鳧須的侍從偷走了晉公子重耳的所有錢財,逃之夭夭。晉公子重耳一干人等身無分文,流落到曹國,本來想向曹國討要點食物,恰好曹共公對他無禮,於是離開了曹國,途中飢餓難耐,已經到了無法前行的地步。在此情形下,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給飢餓的晉公子重耳吃,救了一命。

當晉公子重耳得知是介子推割股救了自己之後,感動不已。那副場景不難想象,晉公子重耳滿口“有朝一日回國為君,定不相負”的話肯定沒少說。此時晉公子重耳尚在落難之時,大家均不知將來會怎樣,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二、介子推之死與晉文公焚山

參考清人吳乘權等輯錄的《綱鑑易知錄》可知,介子推未等到晉文公封賞,自己就躲到深山裡去了。原文如下:

初,文公出奔,十九年而後反國。嘗餒於曹,介子推割股以食之。及歸,賞從亡者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而不及子推。子推之從者懸書宮門....。使人求之不得,隱綿上山中。焚其山,子推死焉。

當“及歸,賞從亡者狐偃、趙衰、顛頡、魏犨而不及子推”的事實擺在眼前時,難怪介子推的隨從們為介子推打抱不平。他們將一塊牌子掛在宮門口,用以提醒晉文公,介子推還沒得到封賞呢。那塊牌子到底寫的什麼,讓晉文公一看便知是介子推,上書:“龍想上天,需五條蛇輔佐。龍已深入雲霄,四條蛇各自進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條蛇獨自悲怨,最終沒有找到自己的去處。”

但是《史記》記載晉文公說:“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晉文公接手的晉國正值百業待興,從亡者的功勞不應該忘記,但是更不可將社稷大事擱置一邊,而專門處理“賞從亡”。

恰在此時,周王室發來告急。社稷面前“未及子推”實屬有情可原。

但是當晉文公意識到“未及子推”的過錯傷害了介子推之後,立即派人去找介子推,但他已經離開了大家的視線。

最終晉文公還是打聽到了介子推的藏身之處,他躲到綿上山去了。晉文公命人搜遍了綿上山,也沒有找到介子推。為了逼介子推儘快現身,晉文公下令火燒綿上山,才知道介子推已經去世了。

所以,晉文公意識到“賞從亡,未及子推”的過錯之後,立即派人到山裡去找介子推。在尋找未果的情況下,出於無奈才放火燒山。至於介子推是被晉文公的大火燒死的,還是大火焚山之前已經死去,尚無可參考的證據做定論。但是數千年的封建社會需要營造一個大環境,在這個大環境中既要塑造晉文公仁君的形象“使人求之不得”才“焚其山”,以彰顯晉文公為報恩尋找介子推之苦,最終“環綿上田封之”,又要把臣子塑造成忠貞不渝,甚至以死表示忠誠。從這個角度來講,介子推身死與晉文公焚山是兩件本無因果關係的事件,僅因為封建社會的需要而最終關係緊密。我甚至認為,介子推在晉文公焚山前已經去世了。

三、晉文公之所以“賞從亡,未及子推”,是由於政務繁忙,還未來得及封賞

晉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從亡者眾。如何才能客觀、公平地封賞從亡者。即使即位之後,也需要根據晉國的實際情況,花費一定時間才能論功行賞。

查閱《史記》相關記載,我們可以瞭解到晉文公對封賞從亡者這件事,很慎重,而且有自己的處理原則。

所以,不是晉文公不封賞介子推,而是還沒來得及,再者即使封賞也要一批批的吧。最重要的是晉文公離開晉國已經十九年了,剛剛即位有很多的事情等著他處理。

大家可以參考《史記》的記載:

1、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盡行賞,周襄王以弟帶難出居鄭地,來告急晉。晉初定,欲發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

2、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使人召之,則亡。遂求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

3、從亡賤臣壺叔曰:“君三行賞,賞不及臣,敢請罪。”文公報曰:“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後,故且及子。”晉人聞之,皆說。

當年跟隨晉文公一起流亡的並非均為棟樑之才,其中有一個叫壺叔的人即被視為無能之輩,他看到晉文公一一封賞了隨從,卻遲遲沒有自己,很是著急,於是託人去找晉文公。

《史記》記載的這段文字即使晉文公賞罰從亡者的標準。晉文公賞罰分明得到晉國上下一致讚許。即使被視為無能之輩的壺叔均被列為晉文公封賞範圍之內,何況介子推。

四、介子推清高、孤傲,且未及封賞即主動辭官

1、當晉公子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衛下,回國即位,來到黃河邊,正當晉公子重耳率領眾從亡者即將渡河的時候,晉公子重耳的舅舅,也是忠實的從亡者咎犯與未來晉國國君玩起了“欲擒故縱”的把戲,假意請辭,實為告訴晉公子重耳為君之後不要忘恩負義。《史記》記載了二人於眾人前交談的內容,卻也無意間記載了介子推於此情此景說的一句話。介子推的這句話透漏出濃濃的書生氣,給人的第一印象即是士子的清高、孤傲。

原文: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

2、介子推主動辭官隱居至綿上山

《左傳》對“賞從亡,未及子推”記載更加精彩,有介子推對從亡之功的態度。

原文: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介子推針對從亡之功慷慨陳詞,發表意見,直接否定了所謂從亡之功,並將狐偃、趙衰、顛頡、魏犨“受賞者”歸為“居功者”,認為他們是“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羞於與之為伍,進而辭官隱居。介子推對從亡之功的評價缺乏客觀性,且比較偏激,估計也是他辭官隱居的直接動因。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

第一、晉文公之所以“賞從亡,未及子推”,是由於政務繁忙,還沒來得及封賞;

第二、介子推主動辭官隱居至綿上山;

第三、介子推身死與晉文公焚山是兩件本無因果關係的事件,僅因為封建社會的需要而最終關係緊密;

第四、極有可能介子推在晉文公焚山前已經去世了。


歷史倪說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是誰?滿眼蓬蒿共一丘”。(黃庭堅.清明)


介子推就是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山入仕。那是他的氣節,士大夫精神,既然跟母親說好隱居,那就言出必行。介子推隨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最困苦的時候割股啖君,把腿上肉割了熬成菜湯給重耳喝。這些都是重耳自覺自願悄悄做的,從不把這件事做為邀功的籌碼,並且也不齒於此。

狐偃咎犯是重耳的親舅舅,是隨重耳出亡的五士之一,第一謀士(最大的功勞是重耳在齊國時,貪戀溫柔富貴鄉,咎犯灌醉他後,裝到車上拉起就走,當時重耳深恨之,氣的要殺了他),重耳歸國即位時,秦國送重耳一行至黃河邊,這時咎犯死活不走了,他說,我跟隨君主周旋於天下,肯定犯了不少過錯,我自己都知道,何況是君王您,我還是現在就走吧,免得將來您哪天想起來了,秋後算帳,豈不遭殃。重耳當時把身上的玉璧投河起誓: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



當時,介子推就與他們乘同一條船,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他說重耳即位是上天的眷顧,而咎犯卻認為是他的功勞,並以此向君主要價,我都替你害臊,不願意與你一起。就自己渡河隱居起來。


咎犯是重耳親舅舅尚且如此,難怪介子推羞於與他同船。其實咎犯也確實勞苦功高,他這樣做也不完全是要市於君。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現在提條件,先小人後君子,其實沒什麼錯!但介子推就是不齒於他。

重耳即位就是晉文公,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盡行賞,周襄王以弟帶難出居鄭地,來告急晉,晉初定,欲發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就是說晉文公並不是有意不封介子推,而是封賞之時,他隱藏起來了,周王室有難,晉文公忙於勤王沒來得及封賞他!


晉文公未賞介子推爵祿,介子推也不提,他認為晉獻公有九個兒子,現在就剩重耳了,天不絕晉,重耳為主,這是上天對他的眷顧,不是幾個人的功勞,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與母親商量歸隱,至死不再見君王。

在介子推的心裡,愛國是第一位的,天不絕晉就是天開眼,重耳為君就是上天的意思,富貴爵祿於他而言是身外之物,況且已出言不食君祿,就要言而有信!

介子推的從人認為不公,懸書宮門:“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見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派入找他,知他藏在綿山中,文公以綿山封之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

太史公曰:晉文公,古所謂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約,及即位而行賞,尚忘介子推,況驕主乎?


尋桂子


首先我們要知道介子推為何躲進山裡,我們先看緣由,在晉文公流亡的時候,介子推在晉文公快餓死的時候割下自己的肉為晉文公熬湯喝,這等於救了晉文公一條命,在晉文公回道晉國成王的時候封賞了一起流亡的隨從,但就是沒有封賞介子推,介子推就帶著母親進山歸隱了,此為背景

但這件事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晉文公不知道介子推曾割肉救過自己,就沒有封賞介子推,而其他人就為介子推打抱不平,但介子推氣節高尚,害怕晉文公會認為自己是個想以功討封賞的阿諛之人,就直接帶著母親躲進山裡,晉文公後來知道後羞愧不已,就進山找介子推,但找了好多天都沒找到,然後就有人獻計三面燒山,留一面等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幾天,介子推也沒出來,晉文公後來在一顆大樹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屍體。而介子推寧死不出來的原因也是為了自己的氣節,他認為自己這時候出去就等於和那些邀功獻媚的小人一樣,他為了名聲寧願被燒死

第二個版本就是晉文公雖然知道介子推割肉救過自己,但他並不喜歡直來直往的介子推,因為介子推又犟又直,但在封賞了其他跟著流亡的隨從後,介子推割肉的事情就被那些打抱不平的人傳播了出去,晉文公為了自己的名聲就說自己不知情,然後就去找介子推,找了幾天都沒找到,正好有人建議燒山,晉文公就答應了,他覺得介子推這時候出來可以治治介子推的硬骨頭,打壓一下,出不來燒死就算了,結果介子推真燒死了,晉文公就做了很多表面工作來掩蓋自己的過錯。在這個版本里介子推是因為晉文公過河拆橋覺得不能輔佐就選擇了離開,在晉文公燒山的時候,介子推認為就算自己出去了,晉文公說不定還是會想辦法弄死自己,因為晉文公來救命恩人都能忘記,就沒有生命事情是做不出的。

不管哪個版本是真實的,但經過這件事可以看出介子推是個氣節高尚的人,寧死不屈,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歷史的面紗


為何不願意出來輔佐,原因有幾點可供參考。

對介子推古文記載不多,以下是其原文和詩詞。我們在原文中尋找,恐怕也不能身臨其史,雖然提出的歷史問題許多專家都分析的很透徹了,我們這些業餘發文者僅僅是畫蛇添足,惘然抒論。

第一 孝道勝於王道

也許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原因,也許不是被燒死於綿山,無法考證歷史真偽。面對歷史,我既然無知,就要謙虛表明。是正常人都會對父母盡孝,這也是古今皆同的話題,守母而死,歸隱而死更加真實吧。

你叫我出來,我僅僅是為了照顧母親而拒絕你的邀請,跟隨君王幾十載,也該回家侍奉老人了。這個世界也是如此,辛苦工作之餘,應該對家和工作有所幡然醒悟了。即便真實事件是被重耳燒死的,我也要說為母死,為家亡,永遠不過時。

宋 黃庭堅——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靈石縣東北三十五里神林晉介之推祠

黃庭堅詩情真切,囊括了所有的道理,不解釋了。

更與賢母偕,丘壑情同允。

卓哉鸞鳳姿,飄飄高自引。——清 顧炎武

顧炎武這是在讚頌他,就差鸞鳳浴火重生了。

第二 淡泊明志,名祿如雲煙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歸隱的在古代,不是避事消極,而是一種不虛榮真清高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創造了無數名人典故,影響了天下歸心。有這種精神的人,不會輕易出來指點江山了。

江山再如畫,不如身居綿山更愜意。江山在多嬌,出山不需你來教。不做宮中的嬌,只做此山的驕。人有傲骨不入朝,韜光養晦在今朝。

此山也是江山,自在山中有社稷,何須出山佐君王。

為何是被燒死呢,也許事實是隱居而亡,重耳是這樣的人,之前就不輔佐了。我回家了不工作了,老闆就要我死嗎?這沒道理啊?我不出來倒是真的。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祿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遂隱而死。

第三 忠信而宅

忠信已經做了,知足曾經的功績。我想他是想做宅男了,憧憬我們的時代,目光長遠,頗有預言家的風範。做了那麼久偶像男,高尚男,回去做做宅男,也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煥然一新。忠於國家,青春都付出了,白髮蒼蒼了,也該忠於自己了,有個自己的空間好好感覺天倫之樂,溫馨之家。

《莊子·盜蹠》:介子推至忠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

《九章·惜往日》:介子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漫而不疑。

第四 超凡脫俗,不世俗

千呼萬喚不出來,你抱琵琶遮羞恥。離開世俗,尋求修養安靜,這是當代人無法做的事情。放在今天,可能會有人汙他了,什麼孤獨症,抑鬱症,緋聞會到處都是。然後有人汙我,說我寫的離題太遠,可是這道題目確實挺遠的。我是不能穿越歷史,也不會時光倒流。這本就是無解的題,問者輕鬆問,答者才暢談。

《呂氏春秋·卷十二·介立》:介子推之離俗遠矣

晉文公反國,介子推不肎受賞,自為賦詩曰: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今得之而務疾逃之,介子推之離俗遠矣!

我不拘一格,介子不拘小節。

作者不會聊天,讀者卻是滿腹經綸。











金句吾在評


王丹譽:庶人只可共富貴,君王只可共患難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顛沛流離。一次,連續幾天都沒有吃上東西,餓得奄奄一息。重耳的僕從介子推見狀,就斷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燉湯,喂主人喝下,才保住了重耳的一條命。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回到晉國即國君位,即晉文公,封賞群臣時竟落下了介子推,也許是有意為之。追隨晉文公那麼多年並保他成為國君的介子推深知,庶人只可共富貴,而君王只可共患難。於是,他回家選擇春暖花開的清明前,背起母親逃往綿山深處。晉文公得知,有點悔悟,立即帶兵追趕。當追至山下,只見林海茫茫,不見介子推母子蹤影。於是,晉文公就依照手下的建議:因為他們知道介子推是孝子,就放火逼介子推背母親下山。結果數日大火過後,仍未見介子推蹤跡。於是,晉文公又帶人上山巡查。在一處燒燬的大樹旁,依稀可見兩具被大火燒為灰燼的遺骨……這正是介子推和母親的殘骸。

晉文公深感自己對介子推的愧疚,於是砍下介子推死時依靠的大樹做成木屐,穿在腳上,腳時常被磨破流血……每當晉文公腳因被木屐磨破而疼痛難忍時,其實他的內心更加痛苦,他不時發出哀嘆:“悲乎,足下!”就是說,我的腳下怎麼這麼疼痛難受啊!從此“足下”就成為恩人的指代和尊稱。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忠義的奴僕介子推,就把他依樹慘死的地方叫“介休”。人們還將認清君王本質、投身火海的介子推加封為火神。





丹語錄


其實這件事情你可以理解為:


臣子的矯情,君子的作死!


介子推作為春秋時期的晉國賢臣,想必他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即便沒有聽說過,但是總有一個節日大家知道:


清明節!!!


而正是因為晉國賢臣介子推的事蹟,才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特殊的假期,一個可以不用上班還可以拿工資的假期。


雖然介子推的去世沒能直接給大家爭取來一個清明節,可是卻衍生出了一個特別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就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到了唐代的時候,寒食節已經成為了唐朝規定的一個特殊的節日,還能享有假期七日遊的特殊待遇。


我們再來說說介子推的事情


介子推曾經在晉文公流亡的時候,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割肉予君!!!


晉文公在逃亡的路上,突然很想吃肉,可是在荒郊野外的那裡有肉啊!


但是晉文公還是忍不住想吃肉,嘴裡還一直念念叨叨的:


哎!這什麼時候才能吃上點肉啊!作為一國之君著實可憐吶!


旁邊的介子推看不下去了,不就是想吃肉嗎?我給你整點去,說完這句話,介子推一轉身在馬車的背後,揮刀就刺到了自己的大腿上。


然後削了一片肉吩咐下去,給晉文公做了一頓美味的飯菜。


等到晉文公結束流亡生涯的時候,介子推割自己大腿肉的事情被晉文公知道了,晉文公十分的感激。


可是在歸國之後,冊封群臣的時候竟然把介子推給忘記了!!!


介子推退朝之後,大罵一句:


“老子不伺候了!!!”


---可憐了介子推的大腿肉啊!!!


介子推便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到了介休綿山中,晉文公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十分的愧疚。


於是他親自去請介子推出山,可是介子推執拗的很,嘴裡還罵罵咧咧的說道:


“滾蛋!摜蛋!老子不伺候!!!”


晉文公著急了,這畢竟是恩人啊!不行我得逼他出來。。。


來人吶!


給我放火燒山,不信介子推那孫子不出來,當濃濃的大火燃燒起來之後,晉文公高興的樂了,這下子介子推總會乖乖的出來了吧?我每天操勞大事這麼忙,哪有時間記得你割肉這點事情啊?


可是,讓晉文公沒有想到的是:


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大火活活燒死了,介子推都沒有出來。


懷著愧疚的心情,晉文公獨創了一個特別的節日---寒食節。


在這一天你們都被玩火啊!


誰玩火我就弄死誰!!!


於是,寒食節作為了一個特殊的節日就被傳承了下來。


其實,要是評價這兩個奇葩的話,還真不好說。


可是,介子推應該感到慶幸,在春秋時期的人才被君主賦予了很高的地位,甚至有點被捧上天的感覺,而介子推的死活不出山的行為更像是被晉文公“捧殺”了。


在春秋戰國、三國之後,已經很少有這種君主親自出面請你的事情了,你不來就去死這才是帝王的根本法則,哪有什麼親自給你臉面你還不領情的事情。(典型的例子可以參考一下曹操是怎麼將司馬懿請出來的!)


說好了介子推是賢臣,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冥頑不化的迂腐之臣罷了。


歷史總探長


介子推不願出山輔佐晉文公與介子推被燒死,其實是兩回事。


首先介子推不願在晉文公重耳當上晉國國君後,繼續在晉國當官,是出於其內心真正的仁義、和作為臣子真正的忠誠,在秦穆公護送重耳回國時,狐偃等人藉機邀功請賞,介子推對此感到恥辱,為什麼感到恥辱?並不是狐偃等人沒有功勞,而是介子推認為身為臣子,效忠君主是天經地義的,是不能討價還價的。今天,我們不能用“愚忠”來進行批判,因為那是春秋時期,介子推這麼做完全是符合當時的道德標準的,完全是當時的楷模。明白這一點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介子推會割股奉君。正是出於對君主真正的忠,而並非帶有個人利益和私心的,所以才能做出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來救餓暈的重耳。古人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如果不是對君主真正的忠,不是對當時的社會價值觀的身體力行,又怎麼會這麼做呢?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狐偃等人藉機邀功,狐偃等人跟隨重耳流亡十幾年,目的與介子推截然不同。介子推跟隨重耳是出於當時的社會價值觀,是出於當時的道德標準,是出於內心對於正道之義的追求。而狐偃等人追隨重耳,卻是為了有朝一日重耳當上晉國國君,自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狐偃等人在重耳即將回到晉國時,有意提醒重耳,自己跟隨他流亡多年,功不可沒,其真正用意是這麼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我想,當介子推看到這一幕時,內心就會明白同樣是跟隨重耳流亡多年,可自己和狐偃等人的追求卻完全不同。他也不想日後和這些人一起共事。


介子推認為重耳返國,實為天意,自己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且對狐偃等人的行為感到恥辱,於是隱居綿山。原本這一切就這樣過去。可偏偏有人為他抱不平,當晉文公重耳想起介子推時,心裡是多麼的內疚。尤其是想到當年介子推割股奉君,心中更是覺得對不起介子推,一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可我不得不說,晉文公並不真正瞭解介子推,如果他真正瞭解介子推,就不會去找介子推,因為介子推割股奉君並不是為了晉文公報答,而是出於內心的正道之義。晉文公應該在內心認可介子推,並放出風聲,讓介子推知道,這就可以了。而事實卻是晉文公帶大隊人馬去綿山找介子推,這就給介子推帶來了災難。

為什麼我說晉文公帶大隊人馬去綿山找介子推,給介子推帶來了災難。因為,狐偃等人跟隨晉文公,原本就是為了將來的利益,現在看到介子推在晉文公心中有這麼高的地位,且介子推有割股奉君的不可替代的功勞,一旦介子推回到晉文公身邊為官,狐偃等人的地位將受到威脅,這是狐偃等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才會有人建議晉文公三面放火燒山。而事實可能遠遠不止三面放火,介子推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必將被燒死在綿山中。


整個春秋戰國,我個人最為仰慕介子推。黃庭堅曾說“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介子推的高尚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嗎?


蘇門第五學士


介子推“割股奉君”和“火燒綿山”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可距離事件較近的正史裡卻沒有文字記載。在《史記》、《國語》、《左傳》中,有關介子推的內容很少,結局只是提到介子推隱居而死,晉文公將綿山封賞給了他。

如果民間傳說是真實的,那麼晉文公火燒綿山引介子推下山的做法肯定不妥。當介子推看到山上燃起的大火,一定認為晉文公欲置自己於死地,怎能安心下山輔佐君王?即使介子推想下山,也無路可走。

從晉文公在位短短十年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他禮賢下士,有政治遠見,也有狹隘意識,有大謀略,也有普通人的多情仁善,應該算得上一代明君。

既然晉文公是明君,介子推就不應該隱居綿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