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文 | 霍輝

這個春節,新冠肺炎肆虐,疫情,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社區、醫院和城市。隨著時間的推進,疫情籠罩下,全國企業陸續開工,考驗企業的時候到了。

一家公司到底怎麼樣,別光看它風光時的模樣,更要看它困境中的表現,透過疫情,你更能真正看清一個公司。

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對員工的態度,最見公司的格局

這幾天看了很多網友對節後上班的吐槽,突然發現疫情是個照妖鏡,能把各種公司看得清清楚楚。不同公司對待員工的態度,真是大相徑庭。


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看看網友們的吐槽:


  • 我們單位1月31日(正月初七)上班,如果不來算做請假,晚幾天扣幾天工資。後來政府通知2月9號之前不允許復工,單位領導還裝傻,不說允許在家辦公,繼續讓大家來單位上班;
  • 村莊封路、客運全停、公交陸續停運,我跟領導請假,其中一領導讓我自己想辦法,意思就是“我不管你有沒有危險,你得回來幹活!”
  • 我在湖北,城市被封。2月3日沒返工,就得請事假或者年假,並且請假期間還得在家手機辦公。將來返回後還要隔離14天。在家辦公不算上班,而且上多少天班(在單位)就算多少天的工資;
  • 我們公司要求外地返回的員工先隔離兩週,工作照做,但這個月工資減半……

果然世界大了,什麼樣的公司都有。當然,別人家的公司也有,表弟的公司就讓我羨慕嫉妒。

表弟返回公司上班,按當地要求,先居家隔離14天后再去單位公司上班,這期間在家辦公,工資照發,不減一分。

更難得的是,在疫情爆發的時候,表弟公司第一時間給全員發去慰問信,並給重災區湖北的員工發去1000元慰問金,口罩如此緊缺,公司還不忘給湖北員工每人寄40個口罩。

“關愛每一位員工”是很多公司的企業文化,可多少公司只是把這句話作為標語掛在牆上,或者作為口頭禪掛在老闆嘴邊,真正關愛員工,不是靠說,而是靠做。

順境的時候,大部分公司都能對員工表現得體面。唯有逆境時,比如突發的疫情,還能保持體面與優雅,才真正是一個有格局的公司。

疫情之下,一家公司的格局怎麼樣,看它對待員工的態度就知道。

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危機來臨

是檢驗企業管理水平的最佳時刻

閨蜜小文就職於一家大型中日合資企業,她們公司早就建立有一套完善的危機管理體系,日常還有各種應急演練。

她們每年都有兩次地震、火災的模擬演練,遇到這些災難,你在哪個位置,從哪條路線撤退,到哪裡集合,相關人員的責任……細化到每一個人,每一條路線。

我對小文的應急思維印象深刻。有一年我和小文一起旅遊度假,我們住一間房。她一進房間,行李放下後就先看門後的救生通道圖,然後叫上我一起沿著路線圖走到救生門,再試試門能否打開。沒問題了,再原路返回,我壓根就沒這個危機意識,而這已成為她的習慣。

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同樣,這次疫情爆發後,小文公司馬上成立了疫情應急項目組,一切都按公司應急預案有條不紊地操作。3天內,項目組就收集了全體員工當前的地址和聯絡方式,隨時可同任何員工進行溝通。而且要求每位員工每日上報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進行每日彙總。

同時,公司的公眾號每日發佈疫情信息,以及一些傳染病預防及治療的知識,減少各種謠言帶給員工的恐慌情緒。

節後上班,公司繼續在內部採取嚴格的衛生防範措施,定期對辦公區域、生產區域進行全面消毒。由於防範及時、措施得力,小文公司目前沒人染病。

越是優秀的公司,面對危機,越是臨危不懼,因為它們明白,危機,其實和死亡、納稅一樣難以避免,必須做好計劃;有準備才會有力量、有能力與命運抗爭。

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危難時刻,方顯企業責任感

疫情來臨,很多公司捐款捐物。

其實,一家公司有沒有責任感,並不在乎捐贈的多少,捐款1000萬是有責任感,同樣,捐款1000元也是,甚至不捐贈,也未必是沒有社會責任感。

一家公司怎麼樣,疫情之下見分曉

一些小公司,它們沒有大公司的實力,沒有通過捐贈的方式馳援武漢,但在疫情蔓延的時候,它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以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我看到,有做口罩的公司,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為防疫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把員工召回做口罩,沒有休一天;

有的做化學品的公司,加班加點生產消毒液,無償捐贈給當地政府;

還有的IT公司,作為關注疫情的技術社區,實時更新著相關信息,幫助大家科學防疫……這樣的公司很有很多很多。

逆境,方顯企業本色。

疫情來襲,行業裡那些資金、實力相對雄厚的企業,都將面臨著巨大的危機,而那些資金實力薄弱,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更將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

危難關頭,一些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開始積極開展救助行動,以防控中小企業的倒閉潮。

有商業地產巨頭企業宣佈,對旗下商戶租金與物業費減免,在其表率作用下,全國多家商場跟進宣佈了類似的減免政策。這種租金減免計劃,對於線下商家無疑是雪中送炭。

有生活服務領域的大型線上平臺,其平臺上有數百萬的餐飲、酒店、旅遊、休閒娛樂等行業的中小商戶。該平臺推出了多項幫扶措施,幫助平臺上的中小商家渡過難關。

這些就是作為大企業的社會擔當。

而那些小企業,艱難時期,削減一切可削減成本,讓公司活下來,讓員工有工作,儘可能不停工、不裁員,保持隊伍穩定,就是它對社會最好的責任感。

只有那些在非常時期依舊不忘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未來才能做大做強。

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換成“公司”也是一樣,只有在艱難時刻,你才能看清誰是好公司。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