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眾志成“成”戰“疫”必勝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今年的春節變得與眾不同。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連日來,榮成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分秒必爭,第一時間成立應對疫情工作的領導小組,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取消節慶活動、關閉景區、限制交通、居家防護、減少流動……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充分激發全民力量,推動抗擊疫情工作與時間賽跑,拼搶疫情防控的榮成速度、榮成效率,築起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拼搶榮成速度——為健康接力,與時間賽跑

在長會口大橋附近的防疫卡點,榮成市公安局人和邊防派出所所長姜群峰正對車輛進行著防疫檢查。這裡,每天通過的車輛數目都在四五百輛左右。

荣成市:众志成“成”战“疫”必胜

“全市設立了14個檢查點,檢查檢測小組都是由公安、交通、衛健部門抽調的精兵強將組成的。”姜群峰說,隨著老百姓防範意識的提高,這幾天人流量和車流量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從正月初二就奮鬥在防疫一線的人民警察,心裡正時刻牽掛著家中患有癌症的妻子和放假的女兒。

姜群峰愛人去年被確診為乳腺癌,目前正在接受化療,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作為丈夫和父親,我不是特別稱職,她們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陪在身邊。但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職責。”姜群峰的聲音,有些哽咽。

趁著中午吃飯的空當兒,姜群峰給妻子去了個電話,詢問今天的治療情況。他說,等疫情過去了,他一定回家和愛人、孩子好好吃頓團圓飯。

這場疫情防控戰,正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也正是因為有了全面科學的部署和許許多多像姜群峰一樣衝在前線的“戰士”,才守護住了後方的安寧。

荣成市:众志成“成”战“疫”必胜

據瞭解,自疫情防控以來,榮成市第一時間成立了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下設19個工作組,抽調130多人集中辦公。自1月21日起,領導小組每天晚上都召開專題會議,科學分析當前形勢,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自1月24日起,榮成市陸續在城鐵站、高速路口及與其他區市交界的交通要道設立14個檢查點,24小時不間斷對來榮車輛進行檢查。同時,在每個檢查點配備6名工作人員的基礎上,又從相關部門抽調兩批72名機關幹部作為後備力量充實到一線,最大限度提高檢查通行效率,避免造成擁堵。

此外,榮成市還臨時關停了全市3個客運站和石島、龍眼兩個港口的所有客運航線,儘量減少其他渠道的外來人員輸入。一場全方位、立體化、零縫隙的疫情防控戰迅速在榮成大地展開。

創造榮成效率——織就“不漏一戶、不少一人”的防護網

村居、社區是防範疫情第一道底線。這個春節裡,榮成市的廣大社區工作人員正堅守崗位,為居民健康安全枕戈待旦、默默奉獻。

榮成市崖頭街道三環社區服務中心裡,網格長張麗瑩正通過電話對住戶進行逐一摸排。過去幾天裡,她完成了15棟樓、近500戶居民的走訪摸排工作。

荣成市:众志成“成”战“疫”必胜

“基本都要加班,但這是特殊時期,我們肯定要戰鬥在一線。”張麗瑩說,這是一名基層工作人員的職責。

從農曆大年三十開始,張麗瑩沒有休過一天假。她幾乎每天都奔忙在居民樓中,記不清一天要爬多少級臺階、敲多少次門。但張麗瑩卻說,面對危險不害怕,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也總是能讓她感受到很多溫暖。

“掌握居民的第一手資料,也能為市裡防控工作提供了最基礎的信息。”經過夜以繼日的連續奮戰,張麗瑩終於初步完成了所負責的居民樓居民情況排查統計。

張麗瑩的孩子今年五歲了,在這個春節,幾乎沒有見過媽媽。“他會跟我視頻說媽媽辛苦了。”張麗瑩笑著說,只要市裡防控工作做得好,自己的一切努力就都值得。

還有很多和張麗瑩一樣的社區工作人員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母親做了開顱手術卻無法照顧的崖頭街道玉龍社區黨委書記叢培淑;患有眼疾和腳上起水泡仍堅持奔走在一線的崖頭街道曙光社區黨委書記嶽曉麗……一個又一個的一線堅守人,放棄了小家守護著大家。正是這些暖心、貼心的人和事,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疫盾牌。

榮成市依託高效的組織、指揮系統,全面、科學、高效地協調好各個環節,上至黨政領導,下到社區網格員,硬核擔當,力促抗疫效率最大化,切實當好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與安全的“守護神”。

連日來,榮成市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全市所有外來人員進行了全面摸排,建立省內、省外、湖北、武漢來榮人員4本臺賬。同時,下發居家隔離、賓館隔離、建築工地隔離、企事業單位隔離4個醫學觀察規範,確保人員隔離科學規範、萬無一失。

此外,榮成市還將人民醫院作為定點醫院,所有醫療機構啟用發熱門診。全市廣大醫務工作者保持24小時在崗在位的狀態。其中,榮成市中醫院呼吸科主任林靜軍、榮成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管護師黃婷,還主動請纓,直接加入到援鄂防疫一線。

提升榮成溫度——疫情無情人有情,家國情懷無疆界

最近,榮成集中醫學觀察點中和大酒店裡,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捐款活動。自發參與捐款的是70多位在這裡集中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的市民和酒店工作人員。

20元、100元、1000元,大家通過微信轉賬,把點滴愛心匯聚成暖流。今年34歲的盛時宜(化名)1月31日進入隔離點隔離。“來之前心裡挺忐忑的。但來了之後發現環境特別好,都是單獨的房間,什麼都有,有要求也立馬給你解決。”她說,大家都挺不容易的,自己也得做點什麼才行。

據悉,70多位隔離人員共捐善款6067.88元,這些善款將被送往民政部門用於疫情防控。目前,榮成已設置7處集中隔離場所。

這次自發捐款,緣自隔離人員對隔離點悉心照顧和榮成市疫情防控工作的認可。在集中隔離點之外,還有一群身穿“紅藍馬甲”的志願者,正在為居家隔離人群送去“溫暖”。

在成山鎮居住著武漢來榮的一家人。居家隔離觀察期間,溝劉家村黨支部書記劉同敏帶著志願者親自關照起這家人的生活日常,不時往返市場將採購水果、蔬菜、肉類等送到隔離人員家門外……

據瞭解,在榮成,凡是居家隔離觀察的人員,都有志願者、村居負責人進行一對一的關愛照料。此外,針對孤寡老人等人群,志願者們也主動承擔起了買菜、做飯、送飯等事項。

此外,榮成市的各行各業也紛紛獻出愛心。水發集團石島熱電無償捐贈口罩10萬隻;成山集團、赤山集團、國核示範電站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捐贈30萬元、30萬元和10萬元;山東達因海洋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捐贈消毒用乙醇2000斤;山東明鑫集團明源水產食品公司捐贈500公斤消毒液……

還有74歲老黨員一次捐助1000元;在他的帶動下,132名村民僅用8個小時就捐款1.9萬元,村裡要停止募捐時,捐資依然踴躍;三環社區的退休女工捐出了一個月的退休金……

疫情為敵,但敵的是“病”不是人,隔離的是疫情,親情和真情總相牽,“榮成溫度”正在升溫。(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曲黎悅 通訊員 劉兆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