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應該加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閉環

疫情的全面爆發讓我們看到了基層診所的不足。


但是政府與各大互聯網醫療機構的同時發力,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在線問診”的市場教育問題。

危機往往與機會並存。現在越來越多的政策與資源向“在線問診”傾斜,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並習慣“在線問診”服務。


疫情之後,基層診所如果快速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服務,同樣可以吃到政策與市場的紅利/<font>,迅速跟上行業的主流發展,將同行甩在身後。


基層診所開展線上醫療服務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特殊時期,對日後的經營也有極大的優勢/<font>


1、形式

“線上服務”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諮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


2、時空

從時間角度上看,醫生可以利用自身閒置時間進行線上診療;空間上,醫生可以進行遠程會診、遠程治療等。


3、數據

“線上服務”可以積累並且利用海量的醫療數據,尤其對海量醫療數據的利用上,患者可以通過自身健康數據和健康干預,做出正確的健康管理;醫生可以根據醫療數據進行持續學習以及實現輔助診斷;藥企可以通過治療數據進行藥物研發和精準營銷;保險公司可以根據醫保和治療數據進行合理的保費定價以及防止過度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