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最大“菜籃子”彭州 未來兩月每日上市蔬菜7000餘噸

西南最大“菜籃子”彭州 未來兩月每日上市蔬菜7000餘噸

安心“宅家”保障不愁

西南最大“菜篮子”彭州 未来两月每日上市蔬菜7000余吨

2月6日,成都市龍泉驛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組織了豐富的蔬菜供應市民。本報記者衡昌輝攝

西南最大“菜篮子”彭州 未来两月每日上市蔬菜7000余吨

2月6日,在成都市蒲江縣壽安鎮,滿載愛心物資的17輛貨車向武漢出發。這批物資包括水果、蔬菜、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300多噸。本報記者李向雨攝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一直關心生產生活物資是否有保障。近日,本報記者探訪蔬菜基地、農產品交易中心及物流配送點發現,各個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創新工作方法,全力保障市民生活需要。

探訪:蔬菜基地

西南最大“菜籃子”彭州

未來兩月 每日上市蔬菜7000餘噸

“今天菜價還不錯!”2月6日11時許,彭州市蔬菜產銷協會會長陳孝建走進白廟市場,和菜農攀談起來。位於彭州市天彭街道的白廟市場,承擔了彭州蔬菜90%的銷售任務。

作為全國主要“南菜北運”和冬春蔬菜生產基地、西南地區最大蔬菜交易中心,彭州每年的蔬菜總產量達1200多萬噸,近一半外銷至省外。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彭州如何保障居民“菜籃子”?

□本報記者 王成棟

在地蔬菜60萬噸

已完成“搶種”4萬畝

“今天收完,明天要撒種。剛下過雨,墒情正好。”2月6日13時,剛吃完午飯,彭州市天彭鎮壁山村種植大戶劉文林就開著旋耕機來到地頭。不遠處,十餘名工人正搶收花菜。

在彭州,多年來的耕作模式是“菜-稻-菜”。每年菜農收完早春蔬菜後,要將部分土地閒置到五六月,才種植水稻。據統計,彭州目前在地蔬菜15萬畝,接下來兩個月可累計供應60萬噸。為何還要“搶種”?

“要保證全省乃至鄰近省市的蔬菜供應。”彭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廖德才介紹,“搶種”是當地近期大事之一。立春至2月中旬前播種的蔬菜,可在大春播種前完成收割,“現在種,五月還能再收一茬菜。”

有時間,還要有物資儲備。成都村投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但貴安介紹,去年底,彭州的經銷商、合作社、相關企業和農業部門就已完成種子、肥料、薄膜等物資採購,“現有物資能保證一直到秋播都不斷供。”

彭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鄰近地區的務工人員尚未返崗,“但本地返鄉人員也未外出,正好能就近招工。”目前將把主要精力放在耕作人員的防護物資採購和分配上,“做到人人戴口罩,確保種植過程的安全。”

廖德才透露,截至目前,彭州已完成補種菜地4萬多畝。按每畝產量4噸計算,可新增成都及周邊區域半個月的蔬菜供應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