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祕密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我和妻兒驅車千里,一路向南,回到鄂東北的那個小山村,陪父母過年。未曾想,一場兇險的病毒疫情,讓我們剛到老家又不得不匆匆離開。臨別,母親給了一袋藏著秘密的青菜,讓人心暖、鼻酸、眼眶熱……

(一)

2020年的春節,不同尋常。

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從湖北武漢向外擴散蔓延,給本該歡天喜地的春節籠罩了一層陰霾。可是,這種病毒起初未被引起足夠重視,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年,待疫情突然肆虐才猝不及防。

1月20日,農曆臘月二十六。這天中午,我和妻兒迎著冬日的暖陽,驅車回到湖北老家,終於見到日夜惦念、年近八旬的爹孃,心情甚是暢快。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父親高興地往火盆裡添炭,瓦罐裡煨的豬肉、羊肉、雞肉湯,香氣四溢。母親早已幫我們打掃了房間,翻曬了被褥,又從菜園裡摘回滿滿一筐青菜,菠菜、油菜、香菜、大蒜等等,都是我們愛吃的。

就在同一天,84歲的鐘南山院士到達武漢,實地考察新型冠狀病毒後得出結論,“肯定存在人傳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病毒像被突然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因其極強的傳染性和較長的潛伏期,迅速從武漢向周邊擴散,疫區不斷蔓延,疫情形勢嚴峻。

我老家離武漢僅百餘公里,很快變成疫區。但,農村的生活節奏慢,消息傳播也慢。不會用智能手機的父母,還沉浸在新年氛圍中。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二)

3天后,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

直到這時父母才知道,一場極為兇險的疫情,已經從武漢向全國各地瘋狂傳播。父親驚恐地說,“這是發人瘟吧?聽說人瘟來了,躲都沒地方躲。”母親則憂心忡忡地說,“我們一大把年紀,死了就死了,那些年輕人和伢們可麼樣辦呢?”

發人瘟!父母對疫情的恐懼和擔憂,讓我想起《生化危機》等電影裡驚悚的場景。其實武漢封城後,所有人都密切關注,開始惶恐。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信息時代,網絡輿情飛速傳播。很快,整個網絡被“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燃至沸點。我們從手機上看到,社會各界協力援助,醫護人員馳援疫區,就像以前歷次重大災難一樣,那些捨生忘死的“逆行者”,點燃希望,溫暖人心。

政府和專家也發出呼籲和警告,面對這種嚴重疫情,人們應減少外出和聚集,以減緩病毒擴散。

老家沒有暖氣,加上疫情帶來的恐怖氣氛,顯得格外冷。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我們和父母一天到晚窩在家裡,圍著一盆炭火,拉家常,聊聊天,倒也清淨愜意。如果天氣晴好,就在院子裡曬太陽。餓了,就在炭火上支起鍋子,用肉湯涮些青菜,一家老小吃得心滿意足。

這個特殊的春節,所有人都被病毒攆回家中,不串門,不走親訪友,不歡聚暢飲。也許,倒是迴歸了“過年”的本意。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三)

按照老家的習俗,除夕團圓飯,必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

為了讓母親好好休息,我們幾個晚輩下廚做飯。除了魚、雞肉、牛肉等過年時的“標配菜”,還做了父母在家吃膩、我們在外很饞的酸豆角、鹹蘿蔔、醃辣椒等。除此之外,便是母親種的各種青菜。

完成祭祖、放鞭等富有“儀式感”的步驟之後,一家人圍坐餐桌旁,倒上幾杯酒或飲料,開始吃熱氣騰騰的年飯。當然,不忘在微信朋友圈裡曬一組照片,尤其是那些色香味誘人的青菜。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母親恪守著節儉的習慣,儘管現在條件好了,平時也難得吃一回雞鴨魚肉。而吃年飯的時候,則不停地把雞肉、羊肉、牛肉往我們碗裡夾。我搖頭苦笑著嗔怪道,“媽,其實,您種的青菜最好吃,比肉都好吃多啦!”然後,給母親碗裡夾一些菜。

母親將信將疑地看著我,笑笑,不再給我們夾菜。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吃完團圓飯,我們給母親包了一個紅包,她推辭半天才收下,然後意味深長地說,“你們難得回來一趟,若是在家多住幾天,比給錢都好。”

恰這時,我接到單位通知,受疫情影響,可能要提前歸隊或延長休假。我當即決定:立即歸隊!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四)

次日,大年初一,陰雨濛濛。疫情仍在惡化,疫區不斷擴大。湖北省內各地參照武漢的做法,紛紛採取封堵措施。傍晚時分獲悉,我們離鄉的高速公路將在當晚全線關閉,各縣鎮、各鄉村間也將全部封路。

我們匆忙收拾行李物品時,父親取來臘魚、臘肉、餈粑、肉糕、蓮藕等老家的特色美食,叮囑我們帶上。母親拎出酸豆角、蘿蔔乾等瓶瓶罐罐,還有一包用黑色塑料袋裝好的青菜,把後備箱塞得滿滿當當。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這些菜你們都愛吃,多帶一些回去。”母親黯然說,“心裡真捨不得你們走,可我尋思著,武漢挨著我們這麼近,太危險了,回青島穩妥些。你們路上開慢點,莫著急,到了就打個電話……”

傷離別!細雨紛飛,打溼了冰冷的夜。

母親的一番話,更是讓我心裡堵得慌,羞愧且無奈。她似乎忘了自己年邁體弱,忘了疫區危機四伏,卻一心只想著孩子能遠離疫區,保全平安。人世間,能夠違背趨利避害本能的人,也許,唯有爹孃!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爸、媽,你們在家要留意些,照顧好自己……”未待說完,我便匆忙關上車窗,因為我實在不願父母看到,一個七尺男兒婆婆媽媽的樣子。而且,不用看都知道,母親眼中有淚。

發動汽車,駛進茫茫雨夜,一路向北。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五)

次日,從湖北老家回到北方小家,一路馬不停蹄,就像倉皇的逃亡,身心俱疲。

當時尚處於春節假期,單位要求我在家隔離觀察半個月。從此,和無數躲避病毒的人一樣,開啟了足不出戶的“宅”模式。

“宅”,這個春節度假方式,是新型冠狀病毒定義的。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人們宅起來之後,大街小巷空曠了,超市酒店冷清了,網絡卻熱鬧非凡,滿是各種各樣與疫情有關的信息——關於白衣天使的救治,關於抵禦病毒的科普,關於愛心人士的資助,關於蝙蝠的傳說,關於人心的冷熱,關於義利的取捨……

無數大事件和小細節匯聚,展示出人性中的美與醜、善與惡、情懷與冷漠、擔當與逃脫。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最讓人揪心的,還是疫情本身。感染人數不斷攀升,一組組冰冷的數據,對應著一個個原本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原本安寧的家庭。有時,我盯著“疫區地圖”上顏色最深的那個區域出神,那裡,有我留在疫區的父母。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和父母通電話,然後,在心裡默默祈禱。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六)

因為從老家帶回足夠的“戰備糧”,我們“宅”得毫無壓力。畢竟,在全民戰“疫”的特殊時期,面對人命關天的大事,不隨便出門,安心“宅”在家裡,就是給社會管理減輕負擔,不添堵,不添亂。

平時工作忙,拜病毒所賜,總算“宅”得一份清閒,每天可以讀書寫作,剩下大把的時間,用來下廚做飯,變著花樣調節伙食。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待到回家第三天上午,我準備做飯時才赫然發現,母親給的那一袋青菜裡,竟然藏著一個紅包,是除夕那天我們給她的,裡面的錢,母親只留了一半,退回來一半。

我趕緊打電話,“埋怨”母親。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母親淡淡地說:“我們在家自種自收,不愁吃穿,要那麼多錢也沒用,倒是你們常年在外漂著,凡事都少不得錢。我和你爸在家都好,莫擔心,等這個瘟疫過去了,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電話這端,我百感交集,盯著那包青菜,頓感心暖、鼻酸、眼眶熱。這是我此生吃過的最貴的青菜罷,那可是母親的心啊!我祈願,且相信,就像母親說的那樣,待疫情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逃離”湖北小山村老家,母親送的一袋青菜裡藏著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