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最後與病毒“親密接觸”的人

他們,是最後與病毒“親密接觸”的人

醫療廢物被連箱子一起裝進推車

這是一個“看不見”的防疫戰場。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除了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奮戰在抗疫一線,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醫療廢物收運處置人員。在公眾的視線之外,他們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在防控一線默默地工作、奉獻著。

因為存在著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汙染物等有害物質,醫療廢物(俗稱“醫療垃圾”)也被稱之為“頂級殺手”,處理起來尤其需要專業和小心。更何況,這一次,他們要面對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醫療廢物。

連日來,記者深入一線採訪,走進收治了2名確診患者和多名隔離觀察者的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城南病區和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醫廢處置廠,見證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理的全流程。

據介紹,疫情醫療廢物垃圾處置成功與否,關係著阻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否守住,車間操作工則是最後一個與病毒“親密接觸”的人。而自疫情發生以來,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全部取消休假,無一人缺席,守衛著這最後一道防線。一位車間老員工說:“病毒這麼兇,誰不怕?但是這個工作總得有人幹啊!”

貼“新冠”標識

“全副武裝”轉運

收集>

位於樂山繞城路上的樂山市人民醫院城南病區,原本是樂山市腫瘤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這裡被改建為樂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療救治點。

2月3日15時許,一輛廂式小貨車駛進了這個院區。這是一輛特殊的醫療廢物垃圾轉運車,接到醫院的通知後,專門來收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瞭解到,在疫情發生後,樂山確診的2名患者均在這裡救治,此外該院區還接收了多名隔離觀察者。那麼,新冠醫療廢物將如何安全地收集和清運處置,避免二次傳染?

“在隔離病房產生的醫療廢物會用雙層專用垃圾袋進行包裝,貼上‘新冠’標識,標明時間、地點及垃圾性質等信息,統一存放在暫存間。”據醫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轉運前會噴灑消毒液,並再加雙層專用垃圾袋,放置在黃色專用轉運箱中進行轉運。

待車在警戒線外指定位置停好後,“全副武裝”的駕駛員和押運員跳下車來,他們都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和手套,同樣“全副武裝”的醫院工作人員迅速搬出一個個黃色的專用轉運箱,經過稱重、登記,再一一轉運上車。雙方簽字,確認交接信息。

交接單據信息顯示,當天轉運的新冠醫療廢物有18箱,共80.4公斤。這車醫療廢物隨即被運往隸屬於樂山城市資源開發利用有限公司的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醫廢處置廠。

根據規定,新冠醫療廢物實行專人專車運輸。駕駛員顏松,29歲,樂山市中區凌雲鄉人。“辛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這還是一項高風險、易被感染的工作,壓力大。”顏松坦言,當前全國上下共同抗疫,他更覺得自己“使命在肩,責任重大”。

處置>

必須第一時間處理

134℃高溫單獨蒸煮60分鐘

據樂山城市資源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垃圾處理中心副部長黃磊介紹,所有的醫療廢物收運回來後都需要進行高溫蒸煮,溫度控制在134℃,蒸煮時間60分鐘。不過,與一般的醫療廢物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需要帶箱一起蒸煮,蒸煮後也不再進行破碎。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這些醫療廢物的特殊性,也只能單獨蒸煮,不能與一般醫療廢物混煮,同時操作人員必須全程穿戴好全套的防護裝備。儘管車間裡的溫度並不太高,但穿著隔離服密不透氣,操作工肖文學說:“口罩基本是一個小時就全溼透了,必須得換,一天一個人至少要用10個以上,但隔離服必須節約著穿了。”據該中心統計,從1月25日至2月4日,已經收運處理新冠醫療廢物1396.47公斤,口罩類醫療廢物393.11公斤。

戰疫>

守衛“最後一道防線”

“病毒誰不怕?

但這個工作總得有人幹”

在這場“戰疫”背後,除了顏松,還有著一群天天與醫療垃圾打交道的人。

顏貴明,今年51歲,是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醫廢處置廠的一名一線員工,在處置車間負責對醫療廢物進行高溫蒸煮工作。顏貴明說:“病毒這麼兇,誰不怕?但是這個工作總得有人幹啊!”

53歲的朱學龍則從事化驗、機修和電工三項工作,也是一名已經工作四五年的員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襲後,看到在樂山市人民醫院當護士的女兒兩次主動請戰要求到一線隔離病房,老朱深受鼓舞,也很自豪,“不管在哪個崗位,我們一起投入戰疫!”

2月5日,記者在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醫廢處置廠廠區看到,幾名工人正在搭建板房。原來,整天與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打交道的10名處置車間操作工集體申請在廠區隔離居住,已獲公司批准。對此,車間班長肖文學的話很樸實,“這樣既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又能防止疫情擴散。”

據瞭解,樂山市垃圾處理中心一共41人,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全部取消休假,無一人缺席,所有疫情有關的垃圾都做到了當日收集、當日轉運、當日優先處置、專車專送,並優化運輸線路,最大限度與人群保持安全距離,努力守衛著阻擊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顧愛剛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