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等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呼和浩特晚報訊 2月6日上午,就自治區農村牧區如何防控疫情等問題,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社會管控組組長、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李鋼,自治區農牧廳新聞發言人、二級巡視員王雨鋒答記者問。

問題:目前正處於全社會復工復業期間,您對農民工在返程和復工期間的疫情防控有什麼建議?

王雨鋒:春節後,各地企業將陸續復工復業,廣大農民工朋友返城務工將迎來高峰期,人員流動性加大,為我們的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從以下四方面提出建議:

第一,返程前要準備充分,根據新型冠狀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等特點,建議廣大農民工朋友儘量延緩返程時間,如果出現發熱症狀,請居家觀察,不要強行出門。如確需出行,建議在出門前請備好必要的消毒防護用品。

第二,返程中要科學防護,在返程中,乘坐交通工具時儘量不要摘下口罩,遇有咳嗽、打噴嚏的旅客要保持一定距離;確需摘口罩時,不要觸碰口罩的外表面,對用過的口罩,不要直接放入包裡或兜裡,以免造成持續汙染;廢棄的口罩,請扔進垃圾桶,不要隨意放置;觸碰公共物品後,要將暴露在外的身體、衣物擦拭乾淨。在室外最好不要用手觸碰嘴巴、鼻子、眼睛等,以免沾染病菌。

第三,回到住所後要及時清洗消毒,建議將鞋子、外穿衣物放置於通風處進行酒精消毒,並開窗戶通風10分鐘左右;要用肥皂或者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把手洗乾淨;要及時向企業、單位和社區報告返程信息。

第四,進城後要儘量不去商場、超市、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如發現可疑症狀,要及時向企業、單位報告,及時就醫,並配合醫生展開調查。當然,我們也建議相關部門督促已經復工復業的企業,安排好返程農民工居家隔離觀察、監測體溫,消毒、通風等工作,並照顧好農民工朋友的日常生活,維護好農民工朋友的合法權益。

問題:請問目前我區在農村牧區疫情防控方面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李鋼:目前,各地按照防控工作指揮部的部署要求,針對農村牧區防疫工作主要採取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深入摸排重點人員,突出一個“查”字。我們採取大數據統計與傳統人工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來自重點疫區的投親訪友、放假學生、返程農民工等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及時將信息交給各地查實,有針對性地加強管控。各盟市、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都成立了社會管控工作組,建立起了四級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機制。各地派出所民警、網格員也開展地毯式排查搜索,織嚴織密疫情防控網絡,做到應查盡查、不留死角。

二是嚴格落實管控措施,突出一個“管”字。各嘎查村都成立了由“兩委”幹部、聯防隊員、網格員組成的防控專班,嚴防死守,每個自然村一般只保留1個進村路口,其餘路口都設置禁行標誌;制定嚴格的進出管控措施,所有進出嘎查村的人員一律要測量體溫、登記入冊,外地人員或車輛一律不得隨意進出;對重點人員,面對面地告之防疫要求,逐人建立健康檔案,安排專人管控,持續跟蹤後續的情況,最大程度地隔離和管控傳染源。

三是嚴控群體性集會,突出一個“控”字。為了降低傳播風險,各嘎查村要求停辦集市、廟會,關停戲場、棋牌室、麻將館等人員密集場所,勸說教育村民牧民不擺席、不串門、少走動,倡導“紅事不辦、白事從簡”,最大限度地切斷傳染途徑。

四是廣泛開展宣傳發動,突出一個“群”字。各地利用“村村響”大喇叭、黨建網、廣播電臺、微信群、群發短信等多種方式,對疫情防控進行廣泛宣傳發動,提高防範意識。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組織村裡的黨員幹部、復員軍人、平安志願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帶頭落實各項排查管控措施,初步形成了“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人人防疫”的良好局面。

各地在實際工作中,也採取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有的地方利用無人機喊話宣傳防疫知識,既提高了村民意識,又避免了直接接觸。有的地方組建草原“都貴楞”摩托車流動巡查隊,在農村牧區邊界地帶24小時不間斷巡查,全面實施邊境防控。有的地方建立電子信息登記系統,出入的居民只需掃描二維碼、測量體溫,即可通行,實現了“避免接觸、自主錄入、快速登記、便捷通行”。這些好的做法,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地學習、借鑑。(記者 徐達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