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上海女患者昨出院講述治癒經歷:用我的故事告訴所有人,積極配合,早發現、早治療!

38歲上海女患者昨出院講述治癒經歷:用我的故事告訴所有人,積極配合,早發現、早治療!

38歲的劉女士(化名)近兩週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意外的恐懼與意外的驚喜,一起到來,有時回想,真像是電影一場。”昨天上午10時,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A1樓前,她手捧花束,深深地向醫務人員鞠躬,“感謝你們!感謝你們!”

劉女士位於市中心的住所,昨天下午居委會已派工作人員上門安排消毒、保安等工作,協助她接下來兩週的居家隔離生活。目前,劉女士的先生和兒子仍在集中隔離點隔離。

“當時覺得,應該是長途駕駛太疲勞了”

劉女士夫婦的父母都在湖北孝感附近的安陸,每年春節,他們都會回老家。

1月15日凌晨,劉女士一家自駕回到安陸,一路沒有乘坐過其他交通工具,她回憶,“現在想來,我只是在高速服務區內上過一次廁所”。臘月二十九,微信朋友圈各種渠道已大量傳播,源於湖北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程度很厲害。劉女士便與先生商量,縣級市醫療水平很有限,還是趕緊回上海吧。

大年三十,全家開啟了返滬之路;兩個道口測溫,都很正常。大年夜22時許,全家抵達市區住所,還做了年夜飯共同慶祝春節。終於到家了,劉女士除了疲勞乏力,沒有其他不適,“我與先生兩人輪流開車,我當時覺得,應該是長途駕駛太疲勞了。”

“真的很感謝護士當時的這句話”

大年初一一早,疲勞無力症狀仍然沒有緩解,劉女士蒙著被子睡覺。先生來為她量了體溫,37.3℃,正常。“還是去看看吧,放心些。”剛在居委會報備外地返滬的先生,這樣勸告妻子。

兩人隨即步行來到家門口的二級醫院。發熱門診一查,並無發熱,血液檢查、檢測CT……一系列環節走了下來,檢查結果是肺炎。

發熱門診醫生說,尚不能確定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於是先為劉女士對症治療。接下來的三天,症狀依舊只是像感冒,咳嗽、流涕、喉嚨痛。

初三當日,發熱門診醫務人員明顯緊張起來,“他們讓我立刻穿上防護服,戴上帽子,再去做CT。”劉女士回憶,看到醫生護士開始緊張,我害怕了。

當晚,劉女士體溫升到了38℃。隔離區內,她給先生髮微信,“我已經被隔離了。”先生髮來寬慰的話,“在上海還是安全的,要相信醫院的技術力量。”

“我知道他也慌,但必須這樣安慰我。”劉女士說。當晚她嚇得掉了眼淚。

29日大年初五,確診報告單來了。護士請劉女士整理一下隨身物品,前往定點收治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劉女士記得,當時她很擔心這個病要不要緊。護士回答她:“別擔心,不會很嚴重,到定點醫院你接受繼續治療,會早日康復的。”劉女士說,“我真的很感謝護士當時的這句話。”

“張教授的科普視頻,給了我們精神支撐”

劉女士來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後,與其他兩位輕症患者被安排在同一病房。

“每天查血、做咽拭子監測、量血壓、測血氧飽和度。”劉女士說,“看到護士穿著裹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奔來跑去,常常氣喘吁吁,我覺得他們真的了不起!”

劉女士的藥是每日三頓:多爾片、利可君片等。同房間的三位輕症患者,藥物都不一樣,三人在隔離病房內全程佩戴口罩,只有吃飯時,輪流摘一下。

治療的日子,也不無聊。劉女士看著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的科普視頻,常常忍俊不禁,更對疾病有了全新認知。“張教授給了我們很大的精神支撐”,“當得知治療就是由他帶領團隊完成的,我們更有信心了!”

才剛入院的第一、第二天,護士來來回回步履匆匆;漸漸地,“我聽到她們笑了,我知道情況是在好轉的。”劉女士回憶。

“醫護和社區衝在前,感謝沒有人拋棄我”

前天19時許,當劉女士得知自己可以出院時,壓根兒反應不過來,向護士確認了好幾遍。她第一時間撥通了先生的電話,兒子則驚喜道:“媽媽先回去了?我還沒回去呢!”

劉女士說,這個春節自己過得猶如大夢一場,“我要感謝上海,在整個防控、治療方面,上海做得都非常非常好!每個人,包括我接觸過的醫護人員和社區幹部,都沒有拋棄我們,他們都衝在前面,他們感染病毒的風險肯定比我們普通人還要大。”

“我願意接受媒體採訪,講述我的故事,是想告訴所有人,我們要積極配合,早發現、早治療!”

據悉,劉女士的先生和兒子二人目前狀態不錯,將於8日解除隔離。她告訴記者,“孩子回來以後,我還要與他相對隔離一段時間,醫生囑咐,現在抵抗力還相對脆弱,居家再隔離14天,3月6日複查CT就好了。”

“這次奇異的經歷提示我: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她與先生也已約好,待春暖花開時,便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正如自己這個春節得到的幫助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