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抗拒上班,彷彿對周邊的事物提不起勁,請問是情緒病嗎?怎麼辦?

擱淺的雅魚


工作中必然會出現這種情況,偶爾工作上出現了問題,對周圍合作的人也會有內心的敵對感。其實,你若沒有能力跳槽或者不想換工作(忍受找不到工作和試用期無社保)的辛酸,你就不要指望別人可以改變。你只能去改變自己的心態!(職場小白剛辭職幡然醒悟血淚史)

改變自己才是最容易的。你若總想別人能改變,那完了,你接下來工作中會出現情緒化,甚至項目進行不下去,出現懈怠、拖延、看誰都不順眼,最終辭職。

大學畢業換了三份工作,都是很不錯的公司,我頓悟到原來是自己在工作中出現了情緒化,老是想著領導、同事會改變,鬥氣、懊惱,工作質量降低,其實還是跟自己作對。

何嘗不去改變自己的心態,試著去適應領導的工作風格,接納同事的工作方式呢?

都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深以為然。

能適應的了社會環境的,應付得來職場中形形色色的人,才會長久生存下去。

今後,請學會適應環境,多去改變自己。


ZERO芳菲


這個提問好像就是說我本人,我對打工上班也是非常厭倦,不過我對身邊的事還事有興趣的,只是對打工很厭倦沒辦法沒有生日頭腦,所以每天還是硬著頭皮去上班,至於對身邊的事你一定要嘗試提起有興趣來如果你連身邊的事都沒有興趣的話,父母白白給了你一個生命。


平平淡淡57327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是職業倦怠所導致的情緒低落, 短時間內的情緒低落還不會夠成疾病,不良情緒持續超過兩週以上,就宜引起重視或去做心理諮詢或治療。

內心裡產生了厭倦和抗拒上班的心態。導致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種。比如:專業不對口,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沒運用上,目前崗位要求超過了自己的實際能力,自己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其結果並沒有得到領導或同事的認可和肯定,還不時要接受批評,讓自己很委屈,覺得這個工作環境對自己很不利因而產生了厭倦和抗拒;其次是自己的付出多,而與收入不成正比,所在單位分配不均,好耍的人但會巴結領導,收入反而高過於實幹的人,讓自己工作得不開心;再則是自已身體原因,力不從心。

小結:無論是哪種原因,都會有辦法解決的,現在只是一種情緒不良並沒構成疾病,但不能長時間這樣下去,對自己的健康不利。解決的辦法是首先得分析什麼原因導致的,再與領導、家人或朋友多做交流和溝通,共商對策,一定會找到解決的辦法。


傳統中醫之鄉


首先,你要做一下評估,是不是有抑鬱症,可找精神方面的專家諮詢,若有,要及時調理。

二.要熱愛生活,培養積極上向的精神。

只有熱愛生活,才能對周圍的人事物感興趣,才能滿腔熱忱地去對待。人生活,得有物質基礎,物質基礎從何來?就要去工作,去上班。當然,工作有的繁,有的簡。有的智力勞動,有的體力勞動。是工作,就需勞動,就有疲倦。只有熱愛生活,才能熱愛工作,才能處理好工作中帶來的身體疲倦和精神疲倦。身體疲倦好處理,工作結束,好好休息,就能調整過來。精神疲倦需用精神的營養去滋潤,聽聽輕音樂,看看逗笑小品,笑一笑,十年少。只要不把工作當累贅,不要把工作當成負擔,用積極們心態去面對工作,工作就不感到太累,相反,如果真的熱愛工作了,不工作反而感到無聊。

所以,調整心態,熱愛生活,就不會厭倦.抗拒上班。


愚人1954


如果您這種情況持續時間比較短,或者是間歇的,那這個是典型的抑鬱情緒:具體表現為:每天早上也不願起床,晚上睡不著,沒有食慾、對工作、生活都沒有興趣,一般宅在家裡,不願與他人接觸。

但如果您這種情況是最近3-6個月幾乎每天都有,那麼建議您去網上找一個抑鬱自評量表先自我測試下,如果測試結果顯示抑鬱症傾向嚴重,那麼建議您做一個心理諮詢,看下是否是抑鬱症,即使確診也不要擔心,抑鬱症是可以通過藥物和心理諮詢治好的。

無論是抑鬱情緒還是確診為抑鬱症,有幾點建議有助你調節你的情緒:

1)作息規律:比如固定在某個時間起床和睡覺,即使睡不著也要強迫自己,這樣能保持你的內分泌穩定,因為失眠會加重你的抑鬱情緒

2)堅持完成工作,但允許自己比之前做的差,不要苛責自己

3)因為抑鬱情緒下,人的工作效率就是低下,但如果害怕工作出問題而不去工作,會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就是無法去工作

4)嘗試與家人或者親人傾訴,尋求理解和支持,讓他們鼓勵你度過這段比較黑暗的時間

5)可以嘗試冥想,在冥想過程中會得到身心的放鬆


但整體上建議您看下是否是抑鬱症,如果是的話服藥也會緩解您的症狀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


這種反應不是簡單的心理現象,而是身體亞健康的表現。

相由心生,觸景生情。如果有“看著單位那幫人就煩”,“見到上司就來氣”,這樣的心態,會導致厭倦、抗拒上班。但這樣的情況,往往在工作崗位天天盼著下班,離開工作崗位就興高采烈,第二天又不願上班,這是情緒病(情緒方面針對客觀存在的錯誤反應)。

假如一個人不僅厭倦、抗拒上班,同時對周邊的事物大多反感,時常往壞處想,這人可判斷為抑鬱傾向,應該到精神科就診。但問題只是“對周邊的事物提不起勁”,與前者性質不同,心理指向不同,不是情緒病,更不是精神病,判斷為身體健康問題引起的不良情緒,問題出在身體健康上。

身體健康有問題,但沒有特殊症狀,就是提不起勁,往往是亞健康的表現,要引起重視,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和進補,以恢復健康狀態。否則,長時間的亞健康狀態致使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會給自己的健康帶來很多的風險。

中醫理論提出,人之健康的一個標誌“形與神俱”(見《黃帝內經》素問)。形,是人的肢體動作。神,是人的精神頭兒。從問題的情況看,是在“神”的方面出現了欠缺,也就是精神狀態出了問題。

首先,建議去看看中醫

因為身體的亞健康狀態,西醫常常是束手無策的。根據中醫的提示,對身體進行一下必要的調理。問題的情況不一定吃藥,服用一些對路的茶飲,兩個月左右應該見效。

1)首選枸杞,每天10-15粒,做飯裡、生吃,煮水喝都可以,補腎陽的。

2)其次是中成藥逍遙丸,按說明書服用,但晚上可不吃,補腎陽的。

3)配合黃芪,煮水喝。每天3-4片,可與枸杞一起煮,行氣的。此為配合的,中醫說前者是君藥,此為佐藥,起輔助作用。

推薦上述方法,是判斷問題為陽虛症。中醫把人的陰陽比為酒精燈,酒精為陰,火苗為陽,上竄的熱氣為氣。陽虛了,就是火苗不旺,自然行氣不足,人沒有精神頭,幹什麼都沒勁,需要火苗旺一些,行氣就充盈了,精神頭也來了。

其次,約束自己的生活規律

古人推崇的生活規律有十二個字: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勞作(見《黃帝內經》素問)。核心意思就是做什麼事情都要順從自然規律,不能想幹什麼就幹個沒完,想吃什麼就吃個沒完。比如今人玩手機就玩個沒完,都會給健康帶來問題。這十二個字做不好,時間長了,就會打亂身體的陰陽平衡,就會出現亞健康的問題。

第三,建議你選擇做1-2個日常保健小科目

如果哪個能做得來,每天做堅持三個月以上,亞健康的狀況會改善。

1)冥想。不管你處於何種姿勢,只是能夠全身放鬆,能夠集中精力,去想草原、大海、荒漠等。放鬆心情,減少心理負擔,有益恢復精神狀態。

2)深呼吸。平臥、側臥或坐姿。放鬆後先將體內之氣完全呼出,接著分兩段吸氣,第一段吸入該吸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快吸,爾後慢吸到丹田(肚臍下一寸五區域)並吸滿。其呼出重點是放鬆,第一段吸氣為急吸,主要補充身體缺氧,第一段慢吸的重點為意守丹田。功能是行氣,由表及裡生陽。

總之,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響的。病從心起,較長時間的心理不健康,會給生理健康帶來麻煩;生理的健康出現問題,人會感覺不舒服,會更麻煩,同樣會附帶心理的問題。祝你能夠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儘快康復,好好上班,好好生活,好好玩。


2019東子


正好前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現在緩過來了,講講我的體會。

首先,這不是病,人有情緒才是人,體會不到負面情緒,只體會到正面情緒,那不是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多半是上班和自己的內心需求不能一致了,受打擊了。比如,老不升職、老不加工資、有人對你不好、人生無望等等。如果是因達不到預定目標而沮喪,除了調低自己人生目標,或者鼓起勇氣去追求更好的工作。還有其他解嗎?沒有的。如果是因為某些事情覺得自己不夠好,那就想辦法讓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永遠不會變得完美的。做適合自己做得事情,就很好了。一定要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往往是導致困境。如果是受打擊了,遇到壞事情了,那麼告訴自己,無論怎樣艱難,事情總會過去。人生就那麼一回事兒,無非就是那些個東西,沒什麼大不了的。咱們這輩子不就是來受苦受難的麼,做就是了。我們不做誰做?看看歷史,上帝也不能讓人們困在最艱難的處境裡不動,事情總會過去,痛苦總會變淡變輕,至不堪,按日本人的說法,還有一死可以保存自己的尊嚴吶!

第三,莫聽什麼心理有陰影啊兒童期被騷擾啊什麼的,基本瞎扯,想掙你的錢來著。

第四,信息透露如此之少的問題,回答者也是霧裡看花,僅供參考。


墨色蒼茫


自己也曾有過和題主類似的經歷,那時候會經常性渾渾噩噩的混日子,上班就是為了混飯吃,也從來不會考慮明天是什麼樣子~!

好在自己秉性尚可,習慣也不壞(經常性會反思分析那些讓自己心裡不爽的事情的根本原因,並想方設法用能力之內的最好方法去解決掉它們,經過不斷的積累經驗後,慢慢處理起身邊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了……後來生活中出現一次“契機”(舅舅患癌)讓自己找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從此感受到夢想的魅力的自己就完全如同脫胎換骨!

儘管現實並不會因為有了夢想就馬上改變,但並不妨礙我們用積極的態度,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去追求,日思夜想,不斷努力之後我們會發現它們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小時候看過一個外國人寫的詩的中文翻譯(忘記名字,只記得幾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目標去不斷追求(俗稱夢想),讓希望總是燃起光明,人總得嚮往著什麼,每當黑暗來臨,憑堅定的信念摸索前行……”,那時候只是看一看,並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當夢想真正出現以後,對這些句子的理解領會就非常的深刻了……

每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不妨就經常性的想一想通過咱們努力之後,夢想實現的樣子!不出意外的話整個人都會滿血復活~繼續積極的面對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一個端正的生活和工作態度會幫助我們離夢想越來越近,題主可以把自己每天面對的事情都當成為自己的夢想添磚加瓦,這樣就不會用敷衍的態度去對待它們,時刻去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以及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踏實的活出今天的我們,才配得上擁抱明天的美好……

最後祝和題主一樣的所有朋友們好運,努力去發現並早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夢想(一定要是積極正向的,否則效果適得其反),並時時刻刻以之為指路明燈照亮我們每天前進的方向,給自己一個可以期待的明天!^_^


WALL-E瓦力77884248


厭倦和懼抗上班,彷彿對周邊的事提起不起勁頭,這種情況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好像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這是很正常的,不能叫情緒病

。但既然你問了,就應該是與你的情緒有關,可能對你產生了某些影響,就需要我們進行一些情緒的調整了

你可以想一想,這個問題的發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來?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想一想,這種情況,原來有沒有類似的經歷?你是否還記得,在你兒時的或害怕,或痛苦,或無助,或傷心的讓你產生負性情緒的事?試著把它找出來,看看它對你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看看這些事與你目前的境況有什麼關聯?

一般而言,一個人的問題總會與他(她)成長的經歷有關。更大的原因多源於兒時是否建立起做夠的安全感。我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常常發現,那些產生類似問題的來訪者,兒時或者不是父母看著長大的,或者在上幼兒園或小學時發生過被嘲諷、侮辱、不屑等負性事件,或者成長過程中遭遇了創傷事件,或者產後沒有調整好情緒,產生一些抑鬱的情緒,等等。都會讓他(她)們缺少安全感,從而沒有建立起更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或許在這些人的內心就有一個聲音:“我不可愛!”“ 我沒價值!”“我沒資格!”“我不行!”

於是在學習時,常常一碰到困難就會退縮;工作中一遇到問題就會逃避、退縮。於是沒建立起學習和工作的興趣和自豪感,更沒有確立工作的積極意義,就會產生對工作的排斥、厭倦,甚至厭惡的情緒

那麼,如何解決呢?

解決起來可以分三個步驟:

第一,調整情緒。比如,堅持有規律的鍛鍊,每天跑半個小時的步;聽聽輕音樂;做做瑜伽;都是很好的方法。

第二,多參加集體的活動,也可以參加一些志願者活動,當自己感到自己很有價值、很有意義時,你就會找到生活的樂趣

第三,在工作中試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一件件小事,做得好,不要忘記給自己小小的獎勵,慢慢地你就會培養起自己的自信心,找到工作的樂趣,於是就全身的投入到工作中來,熱愛上生活,熱愛上你自己!

我是心理老師何竟軒,希望能夠幫到你。


何老師心理課堂


當我們成為了這個世界的最高級別的動物的那一刻起,在享受凌駕於一切之上的同時,就也註定會被孤獨、寂寞、憂愁、苦痛所困擾,並且,當社會愈來愈發展時,這個現象會更嚴重。

不好的情緒其實就是自己的敵人,你戰勝了它,生活就會愉快;如果它打敗了你,你將會頹廢、萎靡不振。

人活著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吃飯睡覺而已,是我們自己把它弄的越來越複雜了。想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放下很多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