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這麼火,為什麼少有盈利?

Eduline在線教育開發


先說一下教育市場的整體環境,相對來說肯定是賺錢的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尤其對於中國這樣人口基數大,又有強應試需求的國家來說,教育市場始終存在著特定的“增量空間”。我們最熟悉的中考、高考等一系列的考試都屬於是“選拔型的考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有選拔考的競爭機制在,教育就始終有巨大的市場。加上如今二胎政策的開放,教育至少會貫穿於從幼兒園到大學的人生的前二十年。而這當中,最火熱的市場就是小學和中學市場,因此我們也把這個年齡區間的教育成為“K12教育”。

劃重點: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需求在哪,供給就在哪;對教育市場而而言,誰最需要學習,誰的錢自然就最好賺,這就是為什麼中小學市場始終是教育板塊裡最火的。而在這個市場裡,又被分割成兩塊最大的蛋糕,一個叫“素質教育”,教的是美術、音樂、舞蹈等興趣愛好;一個叫“應試教育”,教的是語數英、物化生、史地政等,應對的升學考試。

說完了教育市場的整體情況之後,我們就很清楚地知道了教育行業的一個大概的盈利模式,也知道了這是一個相對很賺錢的行業。當然,這裡主要說的還是線下傳統教育,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關於“在線教育這麼火,為什麼少有盈利?”的這個問題上。也正是因為要分析關於線上教育的商業模式,所以才需要鋪墊一下教育行業的整體情況。

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在盈虧上的核心問題

“在線教育”是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重要產物,我們不妨使用當下最流行的一個叫做“互聯網+”的概念來理解。在線教育,其實就是互聯網+教育;那麼這種模式所對應的傳統的線下教育,其實就是課桌/教室+教育。意思很好解釋,線下教育是讓學生在教室裡面接受教育,線上教育就是讓學生在電腦前通過互聯網來接受教育。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地進行對比和分析。

分析的重點在於:如果我們把教育當做一個產品來看,那麼教室和互聯網就是這個產品所依附的平臺,這個平臺既然承擔“交付服務”的功能,同時也要發揮一定的“銷售”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只要測算交付的成本和銷售的價格,就可以知道到底這個產品賺不賺錢了。

1、線下教育的盈利模式分析

例子:老師在教室的講臺上講課,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這就是一種交付服務。老師課講得很好,學生之間就會達成一種共識,將來來聽這個老師上課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這就是銷售作用。如果像學生收的“學費”,可以抵扣掉老師的“工資”、教室的“租金”,那麼這個基礎成本就攤平了。對了,還不能忘掉一塊,就是前端銷售的費用。在這個老師給學生講課之前,還是需要有人去貼海報、發傳單,去電視臺和網絡平臺上打廣告,會有一筆“廣告費用”。最後,加上一定的“行政開支”,就構成了整個財務鏈條:學費VS工資+租金+廣告費用+行政開支。
  • 學費 > 工資+租金+廣告費用+行政開支,盈利
  • 學費 = 工資+租金+廣告費用+行政開支,持平

  • 學費 < 工資+租金+廣告費用+行政開支,虧損
這筆賬非常好計算,當然也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的出來結果。

因為不同的產品所能夠解決的問題、服務的對象的數量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1對1是一個產品,6人小班是一個產品,30人中班是一個產品,300人的講座也是一個產品。而不同的產品,原材料的配比是不一樣的,所以關鍵就在於“原材料”配比上。

劃重點:教育這個產品的原材料組成是什麼樣的呢?簡單說,就教育=教員+教材

我們來看下,1對1是一個老師服務一個學生,30人中班是一個老師服務30個學生,300人講座同樣也可能是隻有1個老師給300個學生講課。對於1對1服務而言,老師的工資就是從這個學生的學費裡抽傭出來的,所以這個也決定了1對1課程服務的價格很貴。對於1對1以外的課程來說,我們可以藉助“邊際收入”這個詞來輔助說明,也就是不管是1對1、1對6還是1對30,每增加一個學生,對這個產品來說都是額外的收入,即是老師的工資因為師資等級、課時長短或者因為不同教學方式所付出的精力大小不同而產生勞務費用的不同有所區別,但對於整個教育產品包來說,一定是一次課學生越多越多,而老師們尤其是名師,單次課酬再高,也很難勝過大班課按學生人數進行的抽傭,所以很少有人真正願意上1對1的輔導課。大部分機構在1對1課程這個產品上,一般都是由剛出道的年輕老師或者大學生家教來完成的。

2、線上教育虧損的關鍵問題

分析完了線下的盈利模式,最後我們就要進入最關鍵的,探討線上虧損的關鍵問題。客觀來說,在全息投影和人工智能這兩項技術沒有完全突破之前,線下教育所帶給學生的相對友好的場景體驗,即教學環境,是當前“平面互聯網時代”教育模式無法比擬的。

雖然包括MOOC在內的很多在線教育模式,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也有了較為成熟的模式,但是還是無法“系統性”地對線下教育課程進行完全替代。從資源層面上,很多在線教育的簇擁著會以類似“直轄市重點中學的老師給偏遠地區的孩子上課,以此打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等案例來包裝在線教育的優勢,但是從教育的本質上來說,線上教育的體驗始終是不如線下的。再有很多人會說,直播行業這幾年也非常火熱,比如“1元名師課”這樣的活動可以同時聚集數萬學生來聽名師講課,但是這種形式在線課程,跟線下的禮堂課沒有本質的區別,在解決具體問題上是效果並不好,因為無法進行良好的互動以及針對性不足等特點,最後演變成和錄課一樣的效果。這樣的模式,也有點像線下的300人講座,最典型的就是每年的考研講座,基本上就一個考研名師在講臺上張牙舞爪,一群小白考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

K12領域的在線教育,從14年開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很多教育同行之間都會有一種共識。就是線下效果最好的1對1模式,其實同樣適用於線上。很多真正想把好的教育模式搬到線上的公司,在嘗試的都是1對1,但是做過教育公司的人其實都知道,1對1是的利潤率是最低的,也是最需要品牌和穩定客流的,這就是目前大部分的在線教育公司很難大規模盈利或者提高利潤率的主要原因。當然,包括學而思在內的國內最頂尖的教育公司,現在也在嘗試雙師模式。而對於雙師模式教學效果和盈利空間的探討,也有其特定的侷限性,那就是即便希望通過多招生來提高邊際收入,但同樣離不開線下場地租金成本,而同線下教育相比,雙師除了場地租金外,還要負擔網絡教學設備和一定的流量費用。但雙師的戰場並不是在一二線大城市,因為大城市都有對應的名牌大學,可以很好地解決師資的問題,雙師的戰場是四五線城市,但是四五線城市的消費力有限。


小老虎不焦慮


先說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吧

從學校畢業以後找了一家線下的輔導機構上了兩個月的班就辭職了,原因是沒有生源。每天做的工作是看著一幫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寫作業,然後檢查作業。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會有任何收穫,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工作上,便毅然選擇了辭職。通過一些同學知道了幾個線上教育平臺,瞭解過的有海風教育,家有學霸,掌門一對一,學霸君一對一還有CCTalk 。海風教育要求是211或者985就無緣。開始接觸的是家有學霸,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模式,這家的優點是可以帶自己線下的學生,平臺只收起技術服務費,試講和培訓也都相對簡單。但是全憑個人,沒有生源的話不會有什麼收入。而且很多東西需要自己運營,雖然可以自主定價,但是對於沒有生源基礎的老師來說還是沒辦法掙到錢。掌門一對一目前是做的比較成功的線上機構了,體系完整且運營管理都很方法,我在試用期滿一個月的時候因為一些個人原因辭職,離職的交接也都辦的很人性化。一個月工資下來是三千多一點,這只是我在實習期且正式生不多的情況下,正常轉正有固定的正式生的話月工資在6000+以上,不好的一點是週末的課程量太大,有時候連堂課真的上到懷疑是人生,從早上七點上課都有可能,晚上十一點還會有學生。很多老師週末基本都是連軸轉,一天下來十七八節的都有。每週週末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這樣的。

我個人的事情忙完以後就申請了學霸君的兼職教師,自己的時間會更靈活一點,學霸君的部分系統沒有掌門的完善,但是也很人性化,總的來說都是不錯選擇。還有一個Cctalk,因為有教師資格證,所以也申請了網師入駐。這個就是自生自滅的類型了,可以直播也可以錄課,但是還是要求知名度和生源。還有推廣。

總的來說,在線教育大火,但是個人盈利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行業壟斷。這是肯定的,這些線上教育巨頭既有團隊又有制度,盈利能力極高,機構內的老師吸金能力也沒得說。

二是家長的信任,比起形單影隻的線上教育工作者,家長們往往更願意相信更有保障的行業大佬。

三是教師的個人素質。這包括能力,修養,性格等等。幾乎所有的線上教育模式都採用的是試聽制,先試聽後繳費,這是課堂參與者雙方的相互選擇,不確定的因素極多。

四是我們國家教育和經濟水平發展的不均衡。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學生的學習態度相對懈怠,家長對於費用的可接受度也就相對較低。

線上教育無疑是一種新的教育趨勢,這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一種多的可能性,無論是從教育資源還是教育水平都是一種均衡。無論怎樣,還是希望學生能夠學有所成且身心健康。


麻薯糖糖


很多人都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各種活動,更多的人可以在網上學習,很多優秀的教育企業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這些平臺受到很多家長學生青睞,那這些平臺是需要投資的,投資人如何通過平臺進行盈利?

一、軟件服務費

一般是第三方服務商為機構提供一個在線教育平臺,內容由機構提供,按月、季度或按年收取軟件的服務費。

二、廣告

在線教育平臺的網站、APP、小程序上,經常看見各種各樣的廣告,這些在線廣告的投放需要收費也是比較普遍的盈利模式。目前比較受歡迎的是按點擊次數收費。

三、收佣金

很多在線教育平臺商家會負責搭建平臺,邀請教育機構入駐,允許教育機構在線上教育平臺上提供課程和資料,向進駐在線教育雲平臺的教育機構收取佣金。

四、內容收費

在線教育平臺對提供的課程和資料收費,主要是提供高質量的數字原創內容,包括文字、音頻、視頻等。針對內容收費是線上平臺最普遍的一種盈利模式。

五、增值服務

為學員提供考試服務、就業諮詢等服務,對於這些增值服務,也是會收取一定費用。


美美840317


我是一名職業培訓師,現在也在轉戰在線教育,最近幾年在線教育的大腦確實也收穫頗豐,相對來說成本還比較低。很多的牛人一個人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通過在線教育,年盈利超過百萬。

我們來核算一下成本,做在線教育和線下交易,它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

第1:場地成本

線下做教育要租教室辦公室加上房屋租金,整體做下來可能需要幾十萬。而且經營一年還不一定會盈利,沒經營者會壓力山大。

線上教育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一個辦公室和一個陸客的工作室,再加上一些設備。總成成本投入應該十幾萬可以搞定。我對一些個人的基本上不需要場地,家裡是買一塊背景布,一個補光燈就可以開始製作在線的課程,所以做線上教育成本會很低。

第2:人工成本

做線下的教育需要前臺教務管理班主任再加上授課的老師。機構想要聯合的運轉,沒有十幾個人,可能就不會有太多的生意。

做線上教育,可能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只要這個老師有知識有能力。所以他的只要付出成本就可以,其他工作可以外包給其他人。

第3:市場擴展成本

開線下的培訓機構最重要的也是招生,你會發現現在競爭非常大,一家培訓機構能夠覆蓋的面積也很小,重點還要靠人員不斷的去做推廣活動,人工成本再加上推廣的物資成本都很大,一年下來可能物資人工投入了,學生卻沒有招到幾個,而且還要服務好學生,很多人不會算賬,算來算去最後卻發現是老闆虧了。

做線上的市場成本,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成本比較低,最近比較火的就是裂變,還有就是網絡的推廣,其實只要加上致命性的思維,線上市場的成本會很低,你可以通過打造一個抖音號或者頭條號來做精準的粉絲引流或者投廣告投放,相比來說比線下的都低很多。

第4:收益可能性

線下收費的收益可能很少,你的學費總收入減去場地成本,再減去人工成本,基本上就是你的收益,但是因為你場地的侷限性,每次開課來的人來多了坐不下,來少了開發的成本更高,另外的話學生也是很少的,需要你持續的去宣傳營銷,如果課程沒有連續性,所有的學生來上完幾次課就不會再來了,這樣的話每天是推廣會很累。

互聯網是一座沒有邊際的生意,只要你課程錄製出來,全國各地的人都可以購買,也可以引流到你的線下,課堂當中,如果你的推廣得當,那麼一天可能把你的課程賣10萬人百萬人都可以,這時候收益就有無限的可能性。

所以現在做線上教育的很多,但是能夠做好線上教育的卻很少,線上教育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看運營人員的能力,老師可以隨處而見,但是一個好的運營卻難得。以上是一個培訓師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說說看你怎麼看待線上教育,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我是一個愛分享的培訓師,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關注我喲。

培訓師楊景雲


實際上,70%的在線教育機構都不盈利。

“傳道、授業、解惑”,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和塑造,以傳授知識為己任。但是現在的教育產業,核心肯定是“追求利潤”,試圖在培養和塑造學生的過程中追求利潤。

完全“教書育人”的教育機構舉步維艱,而只“追求利潤”的教育機構前途渺茫。

對於教育機構來說,房租、工資薪酬、日常費用、各項稅費和五險一金是固定的營業成本,不管有沒有招到足夠的學生,都沒有太大的可降低空間;而且營銷費用作為教育機構“拉新”和“立足”的前提基礎,更是無法縮減。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教育機構都把營銷費用花在所謂的“品牌宣傳”上,至於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推傳單、商超擺點和社區推廣等方面,總顯得投入不足。

不盈利的教育機構,最關鍵的還是“人力成本”控制不足。

比如工資薪酬的設計存在嚴重缺陷,也缺乏嚴謹規範的考核體系,營銷費用鋪張浪費卻抓不住重點,機構高管運營能力不足不能兼顧教學和運營,等等。

從目前來看,在線教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但是作為教育產業,想要盈利就要遵循經濟市場的基本規律,成本要控制、薪酬要合理,規劃也要長遠,只有這樣,不盈利的教育機構,才能走到良性循環的經營道路上,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教育思享


在線教育行業,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獲客成本較高。這是在線教育機構難以盈利的主要原因。許多用戶,或者是用戶的家長,在消費習慣上,還不太能接受網絡教學,併為此付費。相比線上,大家更願意為線下的教育付費。

為此,在線教育機構往往以自身的虧損來搶佔市場品牌的先機,比如以燒錢模式瘋狂打廣告等等,都是。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消費習慣正在快速改變著,新一批的80後、90後家長們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已有更強烈的慾望接受網絡教學模式,併為此付費。

所以,一旦養成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在線教育盈利就變成十分確定的事情,只是速度可能有快有慢。

此外,人才的匱乏也讓在線教育行業面臨挑戰。人才難招,這是很多公司都有的問題,而線上教育機構,同樣也是如此。無論是教師、運營,還是技術、銷售,在線教育公司對此都有著強烈的需求。

只有當各個環節上,都能得到足夠的優化,在線教育才能夠實現盈利。我們可以看見,在大批在線教育企業難以盈利的同時,也有著一些早已開始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比如說學而思,比如說新東方在線。這些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對行業內其它公司來說,就是堅持下去的動力。(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想獲得更多幹貨,歡迎關注 wx gzh“正兒八經運營”


新媒體壹


作為11年教育+互聯網營銷從業者,我來剖析一下吧。關於在線教育獲客成本增加,盈利增長受阻,其實原因並不複雜。我們育視互動的文章也有提到。

目前多數在線教育公司的單客獲取成本已達到了數千元,像VIPKID的一對一業務單客戶獲取成本控制到了4000,依然面對營收困境。

獲客成本攀升、外部的經濟形勢、內部教學產品的競爭力、品牌和服務的溢價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成本控制等都可能影響盈利。

同行的競爭激烈。尤其是像學而思網校等頭部機構,鉅額資金投入,瘋狂收割流量,課程同質化的情況下,爭奪存量目標客戶群體,那獲客成本只能水漲船高。

另外,在線教育的一個成本大頭是師資,基本上佔到30%~50%的成本。

但是不是都不賺錢呢?並不是。有些在線教育模式,如大班課(跟誰學的高途課堂),AI課程(猿輔導的斑馬英語)等等,其實都有很好的表現。

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預計能達到5000億,尤其是k12領域,能達到3000億且每年都以30%增長。

目前,我國現有2億多的中小學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學生在課後接受各種各樣的輔導,這是一個無比巨大的需求群體市場。三四線等下沉城市,家長和孩子也在不同程度受在線教育的影響,開始接受這種新興教育模式。

在線教育和線下輔導會相輔相成,緊密融合,是非常被業內人士看好的,科技賦能,需求旺盛,大勢所趨已經不可逆了。


育視互動


作為一個做K12線下培訓出身的人來說,也經歷一個在線教育的項目,這裡來談談我的認知:

1、在線教育從長期來看,會走向普惠化,靠流量取勝,由於教育的特殊性(場景要求高),高端用戶更青睞線下。

2、現在在線教育火,大家都想通過互聯網賺塊錢,但是教育是個慢生意,我見過靠政策吸納了700萬用戶的APP,在倒閉邊緣。也見過真正想從事教育,做長久生意的,深耕內容和課程,利用流量紅利期,不到10人小團隊,年營收過千萬,估值過億。

3、但是,確實有很多在線教育虧損的,倒閉的,幾十上百家,比如學霸君、瘋狂老師等等,有些靠資本助推,內容和場景跟不上,導致燒一把就死,不過是投資人的遊戲。


2019是在線教育的回落期,資本不再瘋狂,更加註重盈利能力,而非規模效應,那些線下起價的培訓巨頭反而有了喘息之機。


總之,教育+互聯網還是大有可為的,不然為什麼新媒體的風向標抖音會有那麼多教育機構和老師入駐,跟誰學也不會上市不到一年,估值翻倍,市值百億。


教培江湖


從事了很多年的互聯網教育了,在我看來還是有很多掙錢的互聯網教育公司的,不同賽道的機構有不同的商業模式,不過終點還是要融資上市。

教育企業也是企業各個環節出問題了也會導致絕對成本過高從而對現金流產生影響,互聯網教育一般有幾個大花項:推廣費(線上sem推廣尤其高)、人員工資(技術、教學、營銷成本是最大工資部分)、產品成本(課時費、運維成本等等也不可忽視)等這是直接成本,只節省成本還不行更重要的還有創收:轉化率、復購率、轉介紹、退費比例等等也是一堆堆需要去計算和平衡的。

總之在線教育現在被譽為新風口如果沒有一個非常懂互聯網教育的人在公司的核心層裡基本上是有多少錢賠多少錢。



互聯網教育韓


先說說線上教育生源的事,有如下三點:

1.大部分人對於學習的主動性不足,情願刷抖音2小時,也不會主動學習2小時。所以影響了生源。

2.有學習意識的人,更多需要跟老師的互動性,答疑解惑,而線上的時效性有所欠缺。

3.線下學習還是一個擴展人脈圈、尋找共同愛好者的極佳時機,而線上教育就沒有這個功能。

這三點影響了在線教育的生源。

生源不足,同時線上學習平臺的運營成本很高,不但是師資力量,還要有大量維護人員和技術團隊,都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運營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