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楊凌:“警醫”夫妻共擔使命同阻疫情

農業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李俊輝

丈夫是交警,妻子是醫護人員。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各自堅守工作崗位,共擔使命,同阻疫情,無法照顧家人,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期人民警察和“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2月6日下午,記者在他們的執勤點,採訪了陝西省楊淩示範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新區大隊任黨奇、程少彬兩位中隊長,瞭解他們“警醫”夫妻共同阻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記者在楊凌通往周至縣的渭河橋口採訪任黨奇時,他剛剛買藥回來。橋口風大,值夜班時他凍感冒了,血糖也有點不穩定。他給妻子發微信,說了自己的症狀。妻子給他發來一個“藥方”——抗病毒顆粒和胸腺肽腸溶片。輕傷不下火線,吃點藥還得執勤。從1月26日(大年初二)開始,身為新區大隊大橋中隊中隊長的任黨奇和同事們堅守在渭河橋頭,檢查來往車輛,駐守楊凌南大門。

我執勤在路口,你值守在病房 | 陝西楊凌:“警醫”夫妻共擔使命同阻疫情

記者採訪任黨奇時,他手裡拿著剛買來的感冒藥

任黨奇的妻子張小娟是楊淩示範區醫院骨科護士長。疫情發生後,妻子被調至發熱門診上班,目前是後備梯隊,隨時要進隔離病區。黨奇說,他們已經有一週多沒見面了,每天通過微信相互報一聲平安。如果妻子進入隔離病區,後面可能更長的時間見不到面。

8歲的女兒一開始送到外婆家,由外婆帶著。因為老人做完手術不久,不能太勞累,後來又把孩子接回家中。每天早上上班前,黨奇給孩子做好飯,中午回不去,孩子只能在家裡吃泡麵。2月4日,楊凌發現首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後,各大小區加強管控。任黨奇說,“孩子不能去親戚家吃午飯,已經吃了一週泡麵。”

說到這裡,記者看到這位曾經獲得“全省人民最滿意的政法幹警”的錚錚漢子眼中閃爍著淚花。他強忍著眼淚笑了笑說,女兒很聽話,獨立性比較強,一個人在家看書寫作業。每天執勤,在路上一站就是8個小時,非常疲憊,但是一想起家裡的乖乖女,任黨奇一下子就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小女兒交給大女兒帶

曾經榮獲公安部“優秀中隊長”的程少彬,是新區大隊城區中隊中隊長。他的執勤點在楊凌高速路出口,這裡是楊凌的東大門。也是從大年初二至今,他就和同事們分成三班,24小時在這裡執勤,勸返外地車輛,檢查進入楊凌的每一輛車和每一個人。十多天沒有休息,程少彬感冒了,流了幾天鼻涕,他抽空買了點感冒藥,服用後繼續堅守崗位。

“剛開始那幾天,許多人不理解,發脾氣,罵罵咧咧。”程少彬說,“我們能理解大家,所以耐心勸解。”正說著,一輛陝西延安牌照的奧迪車駛出高速,程少彬立即上前,給司機說明情況,勸他返回。得知司機不進楊凌,要見一個朋友。程少彬讓他把車停在東側,消毒,測量體溫之後在這裡打電話叫朋友來。

我執勤在路口,你值守在病房 | 陝西楊凌:“警醫”夫妻共擔使命同阻疫情

任黨奇(右三)在楊凌渭河大橋口執勤

程少彬的妻子華瑩娟,是楊淩示範區醫院兒保科主管護士。疫情發生至今,夫妻倆都忙崗位上,剛剛三歲的小女兒交給大女兒帶著。因為學校開學延期,剛剛上大一的大女兒正好在家,能幫上忙。程少彬說,大女兒在西安上醫科大學,立志要像媽媽那樣,當一名“白衣天使”。所以這段時間,女兒非常理解他們,這讓他們夫妻很欣慰。

記者從楊淩示範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止2月6日18時,楊凌全區共排查出涉湖北人員908名,已經全部予以相應健康管控處置;示範區醫院累計隔離觀察人數:41人,累計出院人數:22人(轉診1人至西安唐都醫院);累計確診病例:1人;累計疑似病例:18人,累計高度疑似人員:22人。新增隔離治療3人,出院4人。

我執勤在路口,你值守在病房 | 陝西楊凌:“警醫”夫妻共擔使命同阻疫情

程少彬在楊凌高速出口檢查出站車輛

採訪後記:為了阻擊疫情,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楊淩示範區5000多名黨員幹部築牢“銅牆鐵壁”,任黨奇和程少彬這樣的“警醫”夫妻正是這道“銅牆鐵壁”當中的堅強分子。除了他們,奮戰在一線的還有“雙警”夫妻,“雙醫”夫妻,“媒醫”夫妻,他們從各自堅守的環節阻擊疫情傳播,保障更多群眾的平安。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敬、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