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揭祕VOL.31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沈梅華,人稱化石老師,是狂熱的動物愛好者,遊歷了大半個非洲,三年的南非保護區動物保護工作經歷,使她與非洲結下了不解之緣。回國後,她成為了動物專家、科普作家。


這次化石老師在野去開啟了新的專欄——生物大揭秘。通過科普自然和野生動物的小知識,帶領更多人進入自然、瞭解自然,推廣負責任的自然旅行。


那麼今天的生物大揭秘就開講啦!(敲黑板)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在非洲,導遊會這樣向你介紹黑斑羚這種無處不在的羚羊:“諾,看到它屁股上的黑紋了嗎?能看出是個什麼圖形嗎?對啦,是個M,它們就是獅子的麥當勞!”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事實上,不光是獅子,黑斑羚幾乎是所有非洲大型食肉動物的移動快餐肉。鬣狗、胡狼、獵豹都對它們虎視眈眈,是啊,它們個子小、抵抗能力弱,數量又多,不吃它們吃誰啊?


然而即便如此,黑斑羚還是頑強地在各種強敵的覬覦中生存下來,在整個非洲,它們的種群數量保持在200萬頭左右,算得上是一個十分成功的物種了。


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黑斑羚的策略很簡單:堅持過集體生活,無論如何也要和同伴待在一起。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為什麼集體生活有利於抵禦捕食者呢?


首先,這樣有利於發現敵人。100只黑斑羚就有100雙眼睛、100對耳朵和100只鼻子,這可比單獨一隻黑斑羚的偵測能力要強大得多;其次,生態學上有一個“稀釋效應”,就是說假如捕食者對一隻抵抗力很弱的羚羊發動攻擊,這隻羚羊被吃掉的概率是100%的話,那麼當這隻羚羊加入一個有100只相似羚羊組成的羚羊群,受到攻擊時被吃掉的概率就會變成1%,更不要說它還可以通過躲到羚羊群的另一邊、或者利用更有抵抗能力的羚羊為自己打掩護等方法增加自己的存活幾率了。(大家可以玩玩丟沙包的遊戲,親自體驗一下怎樣的策略能讓自己“活”的時間最長。)


所以,黑斑羚平時都是集成大群出沒,它們有幾件獨到的“秘密武器”可以保證它們的集體生活: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第一個“秘密武器”就隱藏在它們的“麥當勞標誌”後面——奔跑的時候,尾巴一翻上來就會露出明顯的白色,那是動物界非常常見的“跟上我”的記號。跑在後面的羚羊一看到這塊醒目的白色,就知道跟上總沒錯,這對跟著媽媽的小羚羊來說特別有用。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第二個“秘密武器”就不那麼醒目了。它隱藏在黑斑羚的後腳上,所有的黑斑羚腳踝部位都有一塊黑色,這其實是一個腺體(蹠骨腺),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味。遇到捕食者的時候,黑斑羚群的第一反應就是“炸開鍋”,所有的羚羊都會突然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爆炸式地跑開。


雖然這種行為會讓捕食者一下子沒法鎖定要捕捉的獵物,但對於羚羊來說也有一個壞處,就是大家跑的方向都不一樣,萬一撞在一起了怎麼辦?那不等於是送上門給食肉動物吃嘛?這時候後腿上這個腺體就起作用了。


當黑斑羚奔跑時它們會奮力將後腿往上踢,讓這個腺體分泌的氣味充分地發散開來,在空中形成一條氣味帶。所有的黑斑羚都可以從這條氣味帶了解到其他羚羊的行進路線,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羚羊之間的相撞,又利於在警報解除以後找到大部隊。


然而,散發在空氣中的氣味畢竟留存時間有限,萬一這樣還是跟丟了可如何是好?這時候,黑斑羚就要動用自己的第三個“秘密武器”了——就是它們的糞便。黑斑羚有在固定地方集中排便的習性。


在野外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大塊由很多小粒糞便堆成的圈,那可不是一頭黑斑羚的傑作。每次經過一箇舊糞堆,所有的黑斑羚都會到這個地方再拉上那麼一點兒,以後再來到這裡的黑斑羚只要低頭嗅嗅,就能瞭解這是哪些同伴來過啦、什麼時候來的、甚至當時它們的身體狀況如何之類的信息,跟丟的羚羊也能借此找到回家的線索——所以先別急著“呦”,這些糞堆對於黑斑羚來說可是它們重要的“叢林網吧”呢。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對於母黑斑羚來說,它們的“秘密武器”還有一項,就是“延遲生育”!哇,對於人類來說這簡直不可想象。人類是不能控制自己什麼時候生孩子的,黑斑羚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這一進程,這真是太爽了!


雖然黑斑羚發展這一本領主要是為了應對季節的變化,確保把孩子都生在雨季即將到來之時,以保證它們都能有東西吃、不至於餓死,可是這一本領也能確保所有的母羚羊基本上都在差不多的時間生寶寶,這樣小羚羊一生下來就有別的小羚羊給它們作掩護啦。就算哪隻母羚羊生寶寶的時候比其他羚羊稍微提前了兩天,它也會把孩子在樹叢中多藏兩天,一直到羚羊群中的羚羊寶寶數量增加了,才把自己的孩子領出來。


雖然這樣說覺得母羚羊有點陰險,但也沒辦法啊,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地成長啊?

生物大揭秘VOL.31 | 黑斑羚的保命秘密武器

那麼公羚羊呢?要知道在動物世界當中,雄性之間的競爭常常非常激烈,特別在發情期很多雄性是不容許其他雄性接近自己的領地的。然而對於黑斑羚這樣尊崇集體生活的羚羊來說,這一點也被弱化了。


5-6歲、成熟的公黑斑羚在發情期的確會建立自己的領域,但是對於比它弱小的公黑斑羚組成的幫派,只要它們不染指領域內的母羚羊,就

不會受到過分的驅逐


這對那些公黑斑羚來說可真是個好消息!雖然打不過人家、暫時不能碰母羚羊,但是等等吧,只要等待就有希望!——要知道發情可是個累人的活,那隻高高在上的“種羊”不僅要四處跑來跑去忙著維護自己的領域,和各個地方冒出來的敵手打架,還不分白天黑夜像個傻瓜一樣粗著嗓子發出像獅子一樣的吼叫,還要盡力和母羚羊交配,不僅很消耗體力,甚至忙得連吃飯補充體力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它很快就會不行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很多公黑斑羚只能佔領領域一週多的時間,然後它們的體重就迅速下降,被其他的公黑斑羚取而代之,更糟的是風光過後的它們大多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因為這個時候最好捉嘛)。


黑斑羚的發情期同時就是食肉動物盛宴的開始啊。——哎,這麼看來,仍然是處於集體“幫派”中的小公黑斑羚命運更好一些吧,雖然留下子嗣的機會少些,不過暫時沒有性命之憂啊。



歡迎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或登錄野去官網(www.yetravel.com)獲取更多自然內容和旅行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