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農發現樂山睡佛,當地給17000元獎勵,結果他反而狀告政府

樂山大佛是我國最著名的一尊佛像,也有人把這個佛像稱之為凌雲大佛,位置在四川省的樂山市岷江東岸,樂山大佛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佛像,在公元713年的唐朝時期,當時樂山大佛就已經開始如火如荼的開鑿起來,樂山大佛通高為71米,對古代人來說,這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一尊超巨大型佛像。

這個老農發現樂山睡佛,當地給17000元獎勵,結果他反而狀告政府

樂山大佛大家都知道,這尊佛像的歷史之悠久,也是讓人覺得非常的嚮往敬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樂山大佛景區還有一個讓人讚揚的景點叫樂山睡佛,跟所有人都敬仰的樂山大佛不同的是,睡佛是隱藏在陰影之中的,很少有人知道,樂山睡佛與樂山大佛屬於同一處景觀,區別只在於你用怎樣的一個角度來看。

原來樂山大佛所坐落的這一個山區很特殊,在隔江遠眺時,如果遊客歪著頭順著江面,就可以看到這幾座延綿的山峰組成了一個睡佛,這就是所謂樂山睡佛的由來,而在睡佛的胸中央恰好就是被唐朝人開鑿出來的樂山大佛佛像,樂山大佛與樂山睡佛相得益彰,所以這裡也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一個佛教景區。

這個老農發現樂山睡佛,當地給17000元獎勵,結果他反而狀告政府

不過畢竟樂山睡佛是隱藏起來的,所以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知道,在上個世紀有一個來自廣東的老人潘鴻忠來到了樂山進行旅遊,這人也算是稍微比較信仰佛祖的,所以就跟樂山大佛進行了合照,拍了許多張照片之後,老人就開開心心的把照片帶回家,並且在朋友面前炫耀,然而他這個朋友端享照片的時候,注意到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

最後大家一起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朋友總覺得照片很奇怪,但是說不出哪裡奇怪,最後老人把照片帶回家點蠟燭研究了一個晚上,最終發現原來拍的照片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睡佛,而睡佛跟樂山大佛相互喝應之後,老人甚至覺得這個景區是中國古時候自然以及人文藝術的最高結合,於是他很快把這個發現告知了樂山市的政府。

這個老農發現樂山睡佛,當地給17000元獎勵,結果他反而狀告政府

大家當時對這個發現高度重視,並且派遣專家在相對應的位置進行了調查,確認了老人所說的屬實,潘鴻忠作為發現樂山睡佛的人,同樣在當時也獲得了17,000元的獎勵,在上個世紀17000塊錢已經屬於一筆鉅款,所以這是當地政府對他的鼓勵,希望更多的民間有志之士能夠參與進來,對國家的文化遺產進行維護與昇華。

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就這樣已經結束,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故事到這裡其實才剛剛開始,老人也是對自己這個發現非常的得意,經常碰到朋友就會吹噓一翻,並且他還寫了一本關於發現樂山睡佛的自傳,當時這本書得到了國內很多人的閱讀,於是樂山睡佛與老人的名氣都同步提升了不少。

這個老農發現樂山睡佛,當地給17000元獎勵,結果他反而狀告政府

然而在這件事情過去了整整25年之後,潘鴻忠老人可能是又想再賺一點錢,所以他就把這件事情拿了出來舊事重提,打算讓樂山市政府因為睡佛的發現而給予自己280萬元的獎勵,由於他在幾十年前就打過相對應的一次關係,所以這一次他顯得輕車熟路,這件事情其實也引起了法院的一個重視,因為大家似乎都覺得這個老人有一些過分了。

所以這一次在老人進行了比較胡攪蠻纏的談判後,大家並沒有認可老人發現睡佛應該得到這麼多的獎勵,這一次官司以老人的失敗告終,在20多年前,老人就已經得到了發現睡佛的獎勵與補償,現在半個世紀過去了,再重新提起這件事情,確實顯得太功利了,並且有些居心不良的樣子。

這個老農發現樂山睡佛,當地給17000元獎勵,結果他反而狀告政府

而且關於樂山睡佛,其中有很多對這個景區感興趣的人,紛紛都來到了此處,相信老人對睡佛的一個判斷,樂山睡佛與樂山大佛的一個相對應實在太過巧妙,很多人認為唐朝時期工匠在建設佛像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當地的山是非常像一個睡佛,於是才把這兩個佛像結合了起來。

當然也有一部分不太信仰佛教的人對此事嗤之以鼻,在這些人看來,這只不過是兩座比較高的山與一座比較矮的山連在了一起,所以從視覺效果上看上去有一點像一個睡著的佛祖,根本沒有資格被稱為樂山睡佛,不過在佛教裡向來都是以禪意為先,睡佛到底是真正的睡佛,還是普通的幾個小山丘根本不重要,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