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離與死別,哪種更痛苦?你怎麼看?

天馬行空29993881


平常人,用平常心調整好自已心態!用常人心面對人類客觀規律吧!任何人也逾越不了這一人生規律!


28一83一247一6573


在廣州的時候,遇到一個同事。她逢人就說過得很痛苦。原來她老公有外遇,對方懷孕了。要跟她離婚。

當她聽說我老公去世了的時候,她立馬說;去世了好!我寧可老公去世,長痛不如短痛……。

可我不這麼認為,生離;終究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就有再見的可能,就有再次擁有的機會。

或奮鬥,或改變都有一個盼頭。

而死別,是活人消失了。萬事成空。生前再恩愛,再纏綿都是一去不復返的事了。那種痛苦非親歷者不能理解。而且這種痛苦甚至沒有價值。因為死者不知道了。

所以,我覺得死別比生離更痛苦。


一葉草73


生離死別的痛苦,從本質上來說當然是“死別”更痛苦,因為“死別”對於活著的人來說就是永久的痛,無法改變。奶奶去世時,我的雙腿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因為震驚和難過交織在一起;爺爺去世時,我也很難過,看著送葬的隊伍,我哭得很難過,但過了之後,也就平淡了。

而“生離”對於痛苦的人來說,是雙方的,從範圍來看會更大一些。其實對於生離死別的承受能力來看,主要看一個人對於情感的敏感性,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和一個理智的人相比,前者的承受能力會更差一些。

孩子離家上學的時候十五六歲,本沒有讓他離家的思想準備,但孩子執意要走,被迫同意。當我們安排好他的住宿將要離開的時候,孩子坐在椅子上不抬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不想讓我們離開依戀,他也不哭,就是不說話。當我們不得不走的時候,只能轉頭離開。

出門之後,我一路上流著眼淚,從不暈車的我,坐在公交車上暈得坐不到站。孩子上學的那幾年,幾乎每次離開都是這樣的情形。這種情緒竟發展到,我想起離開他們學校的那段路,心理就難受的程度,直到現在。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從古以來,離別最苦!可見離別也能讓人痛徹心扉。


Elegant


生離與死別 都很痛苦 但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 讓我覺得 抓不住的生命 忽隱忽現 隨時失去才是最痛苦的

前年的某一天 我夢見奶奶 坐在我家的庭院裡慈眉善目地對我微笑 她的背後是大片盛開的梨花 沒有結一個果子 我伸手去撿她落在地上的柺杖 卻一個趔趄差點滾下床 醒來驚出一身冷汗 天剛泛亮光我就給媽媽打了電話 媽媽說奶奶病了 燒到42度 人也糊糊塗塗了 夏天披個大棉襖坐在屋簷下 見到我姑媽 呵呵地笑:妹子 你來啦……忘掉了我媽是她兒媳婦 想念她閨女 卻叨叨 我閨女叫個什麼名字來 我也忘了 我有個三兒 年齡最小 也不知道現在幾歲了……我知道 奶奶平靜的皺紋裡 有一些東西也漸漸被抹平了

媽 我們家梨樹開花了嗎

結了一樹的梨 你問這幹啥……

我突然有些害怕 我怕這是上帝假設的別離

浮雲蔽白日 遊子不顧返

奶奶過完今年滿93歲 前幾年過年的時候身體還硬朗 我還記得 冬天有太陽的中午 她眯著眼 圍著柔軟的灰色圍巾 身體被陽光浸泡得很暖和 很蓬鬆 這些回憶 近得只有一張老藤椅的距離

記憶中的 那些溫暖平常的日子 終有一天要被收回 歲月不會饒過老人 記憶也不會輕饒過我

她多半恍恍惚惚地坐在那裡 周圍熱熱鬧鬧的 可是好像完全不關她的事 她專注地進入了老人的世界 像那些我們小時候弄丟的鉛筆 橡皮 日記本 它們在歲月裡待著的一個黑咕隆咚的地方

奶奶年輕的時候上過東學 她說那是毛主席給辦的學校嘞 她唱東方紅 太陽昇 中國出來一個毛澤東……她的眼睛是亮著光彩的 她跟我說文革 說大躍進 說大食堂 說鬥地主……遠比我在書上看到的東西真實得多……在當時她算先進女性 卻又是封建與改革的犧牲品 她有裹了一半的小腳 有半保守的封建思想 有半獨立的性格……奶奶出生的那個年代虧待了她們那個年代的人……

…………

她那個時代的人一個個都走了 就剩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個世界上 13年 那個能和她吵架的老伴 也先去了一個叫做天堂的地方

奶奶如果讀過書 會知道有一個詩人叫蘇東坡 他寫過幾句詞是這樣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奶奶只上過東學 無法美化她的苦難 她說這是命

時間像火車一樣轟隆隆地往前走 並不會因為那是一個衰老的人而將它的步伐變緩

奶奶在91歲的時候成為一個被歲月遺忘的老人 我的奶奶也糊塗了 也許是一天天慢慢糊塗的 察覺到的時候她已經認不出大多數人 而今 她越發痴傻 屎與尿常常糊滿身

我很想念有些日子 因為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越發想念 我思念那些晴朗無邪的畫面 因為再也看不到了 所以越發思念

我想人生就是這樣的吧 你想要一場好好的告別 訴說衷腸 讓往事珍重 可惜偏偏沒有那樣的機會 那些我們錯過的 成為我們綿延一生的失落

我的奶奶 在一點點的走向人生結尾 她什麼都不知道了 而我什麼都知道 我想 她是不痛苦的 而我 是痛苦的 因為會隨時失去 因為眼睜睜的等待告別



大貓老妖


還是生離更為令人痛不欲生!

愛而不得,忍痛割愛,斷臂之痛,人雖活著,心如死灰,還不如死別,再無痛楚和掛念!

有的時候,正是為了愛才默默躲開,躲開的是身影,躲不開的是默默思念的情懷!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綠揚芳草長亭路。

別後悠悠君莫問,

無限事,

不由中!




小七的姥姥


世間多少行人淚,除非死別與生離;生離死別,人生最大之痛苦。

生離之痛,主要體現在失戀或婚姻的失敗上,有緣相識相愛,卻無緣走進婚姻的殿堂,或沒有經營好婚姻,導致婚姻半途而廢。雖然此痛人為的因素份量較大,但難免也有“生不如死”之痛,傷害並不淺。

死別之痛,集中表現在永遠失去了心上最愛的人,突出體現在親人的絕別上。雖說“人的命,天註定”,但這種痛往往讓人撕心裂肺、肝腸寸斷!

人屬情感動物,要把人世間生離死別的痛苦辨個熟重熟輕,實在是“黃連苦膽味難分”啊!相對而言,當然死別之痛最為痛!

一、人生在世,父母去世為首痛

父愛如山撐天地,母愛若水潤心田。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期。因此,珍惜與父母的陪伴就等於珍惜自己的生命;哪兒還有比生命更加寶貴的東西呢?!

二、人生在世,夫妻死別最心痛

少年夫妻老來伴,執手相看兩不厭;終身相隨同甘苦,瀟灑和諧似神仙。

夫妻相伴,就像一個人的左右手,不論失去哪隻手,另隻手就再難拍響,你說難腸不難腸?!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珍惜當下,感恩所有,遺憾總少。


思維者的心聲170813


生離與死別都很痛苦。只是看你怎麼去理解和麵對。

在親情上,死別要比生離痛苦得多,親人一旦死了,是割不斷的血脈情,永遠的陰陽相隔,不能再相見了。如果是生離,家人的寄託和希望至少還在,最起碼知道他在某個地方,可能還存有一絲相見的機會,而不會那麼傷心。

在愛情上,生離要比死別更痛苦,它刻骨銘心,兩個相愛的人,只要你想著對方,就會讓你痛苦不堪,心傷俱散,明明心裡都思念著對方,朝思暮想,卻不能在一起。而死別,如果一方死了,那在一段時間裡會傷心至極,日子久了會想通點,思念之情也就慢慢淡化了。

謝謝!祝您快樂安康!








亮亮25252743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父母把我們帶到人世間,把我們生下來,我們就應該好好的活下去(這就是生活),生活是美好的,開心和快樂的,分離是傷感的,懷念的,死亡是痛苦的,絕望的無可奈何的,人生苦短,生命不過三萬天,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料明天和意外那個更先來,所以活著就要好好的珍惜。

生離只是暫時的分別,總還會有希望和盼頭,但有的分離也會讓人難分難捨,傷心落淚。

在破舊不堪的舊土房門前,拄著柺杖的老母親和年老多病的老父親送別兩個到千里之處求學的兄妹,臨別時跪在父母身邊擔心掛念親人讓人感動落淚。

還有的戰友分別,難分難捨,男兒有淚不輕彈,梘見時難別亦難,可分別時他們的眼淚也止不住的流。

死別,則是永遠都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人死如燈滅,特別是我們的父母和至親至愛的親人,難以割捨的血脈之親,人死了所有的煩惱痛苦都帶走了,從此陰陽相隔,天各一方,留給親人無盡的思念,所以死別是最痛苦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





夢醒看花開


沒有經歷過生離與死別的人,基本上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生離的內容有很多,而帶給你痛苦的只有親人的離別,這種離別不因環境,時間,距離而消退,在成敗,得失,取捨時更甚。所謂的愛情分手,婚姻破裂,離職解聘,遠走異國的生離,會在新環境裡,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融。只有離開了父母,撇下了妻兒,欲帶不能,欲走不便的生離,才真真是人世間的悲劇。望著父母強忍的悲傷,看著妻兒壓抑不住的淚水,無論你有多麼的鐵石心腸,英雄氣概,一定會悲從心來,欲說還休。生離,彷彿行進的船隻斷了桅杆,迷了方向;又似生長的莊稼傷了根莖,失了生機;更似朝晨的星兒,孤單的獨懸空中。但傷離只是傷口,總會癒合。即使傷了筋骨,假以時日,也會重生。


而死別,則完全是一種毀滅。若是親人,眼睜睜看著他們悲慼的神情,落寞的容顏,痛苦的表情,那種對生活的不甘,對生命的不捨,對親人的不棄。如同看狂風摧折了小草,看冰雪壓迫了梅花,則油然生了些悲壯,悲涼。死別,無論是朋友還是其他人,都會產生心靈的震憾,甚至懷疑人生的意義。人總有一死,但看陰陽兩隔在一瞬,那無能為力,無以替代的悽慘,將在以後的人生路上留下陰影和遺憾。

所以,我們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珍惜親情,珍視友情,珍重感情。人生苦短,如花開花謝,潮漲潮落。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少一些自私,狹隘和罪孽。在一起,和諧共處,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即使失去了,也不會頓足捶胸,追悔莫及。生離死別,人生二大難關,只有做到盡善盡美,方能問心無愧。


淡雅香的情思


各位客官:

生離和死別都是痛苦的,這是大家公認的。

三大不幸中,沒有生離只有死別。但是死別不僅僅包含著三大不幸,也包括許多屬於正常範疇的永別,是自然界規律形成的,是每個人無法迴避的,這種死別可以接受的。

而生離雖然不屬於三大不幸,但也緊跟在三大不幸之後,正常死別之前。比如,兒童被拐賣,父母親就象丟了魂兒似的,到處尋找著自己可憐的孩子,那個心酸,咱們無法體會;還有為情所困,揚長而去,性情之中的誰埋怨誰,都是一種生離。不可調協的苦痛,伴隨在漫漫的生活中,人活著的那種抑鬱,只能用痛苦來形容。

追求幸福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遠離痛苦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但願生離死別永遠不會發生,可是又不實際。只要正確面對生離死別,不論生離和死別,誰最痛苦,我們都應該堅強,過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