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指的是什麼?

聲宏紫閣


簡單的的來說,就是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趨同……

如果細化來說,還要包括男女雙方受教育的程度……所處的知識階層……

男女雙方職業的選擇……雙方家庭環境……

男女雙方的生活習性……思維理念……


雲捲雲舒152754837


我來給你講一個我以前發的真實的故事,告訴你門當戶對的重要性!

李姨是我同學強子的小姨,她是八十年代初畢業的大學生,任何人第一次見到她,都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她——典雅端莊。在我的印象中,李阿姨總是把家裡收拾的一塵不染,而且家裡總是有鮮花裝飾,我總是心生羨慕,她的老公當年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而且後來還下崗了,娶了這麼一位端莊秀麗不失浪漫的女子,真是一輩子的幸福。直到有一天,強子跟我說,李姨想和我聊聊的時候,我才知道了她的另一面……

那天,李姨約我到咖啡廳,沒想到她一見到我,就跟我說:“姨這一輩子一點也不幸福。”

李姨1984年大學畢業,分配到一家大型國企,報道的第一天,就給她分配了一個高高帥帥的小夥子做她的師父。他比她大3歲,身高足有一米八,國字臉,十分有男人味。他初中畢業就接父親的班進了這個廠子,別看年齡不是很大,卻有十年工齡了。

工作這麼多年,他一直沒談戀愛,別人介紹的也不少,但是他都沒看上,直到這個姑娘的出現……

李姨說她第一眼看到她師父,就感覺說不出來的害羞,緊張,兩個人都不敢四目相碰,他也是一樣,看到她的眼睛就不聽的閃躲……和所有老套的故事一樣,他們戀愛了。

他們的地下戀情進行了兩年,這時李姨已經是廠裡的助理工程師了,而他還是一名普通工人。期間,給她介紹對象的也不少,但是李姨的心裡只有他,他平時那麼風趣,幽默,又知冷知熱。李姨決定向父母坦白他們的戀情!

可想而知,跟父母一說,家裡炸開了鍋。父母說,你一個大學生,大好前途,嫁給一個工人,初中生,說出去我們的臉往哪擱?再說了,咱們家都是知識分子家庭,而他們家都是工人,門不當戶不對,我堅決不同意!但是李姨卻下定決心,一定要跟他在一起,甚至以死抗爭,最後,父母沒了辦法,只好勉強同意了。

婚後,生活在一起。李姨才發現,戀愛和結婚簡直是兩碼事。李姨特別愛乾淨,每天把家中裡裡外外收拾的一塵不染,佈置的溫馨浪漫。而丈夫,睡前不洗腳,一週不洗一次澡,上廁所小便不衝馬桶,美其名曰省水。為了這些事,李姨沒少和丈夫吵架,但是丈夫每次都是打哈哈過去了。但是畢竟都是芝麻的小事,李姨雖然有些不高興,但是也都忍了,畢竟是自己選的,路要自己走下去!

很快,李姨懷孕了,每天吐個不停,本指望丈夫多關心關心,誰知道這段時間丈夫迷上了打牌,每天下班都跑出去和一幫工友砸六家,飯也不做。李姨挺著大肚子把飯做好,等著丈夫回來。每次做飯,聞到飯味就想吐,但是沒辦法,只能強忍著。每天都是如此,也不知道丈夫幾點回來,飯涼了熱,熱了涼的。好不容易丈夫回來了,吃完飯碗也不洗,就去看電視了。李姨讓她洗碗,他說,這不是老孃們應該做的麼,你見誰家老爺們洗碗的……

好不容易捱過了十月懷胎,兒子呱呱墜地。月子裡,都是自己的孃家媽在照顧自己,婆婆每天就來看一會孫子就回家了,而丈夫,依舊是每天打牌打牌的。李姨又不敢跟媽媽說,每次都是騙媽媽廠子裡忙,他要加班,只有在媽媽不在的時候,自己偷偷落淚。

李姨特別要強,那個時候他們廠產假要休3年。李姨在產假期間,每天自學會計,考取了會計證,同時還發表了幾篇關於生產流程改進的論文。而丈夫,天天除了上班吊兒郎當,下班依舊是打牌。家務不做,孩子不管,所有一切都是李姨自己一個人弄,李姨沒少跟丈夫打架,但是丈夫唯一的有點就是脾氣好,你怎麼說我也不理你!而且,更要命的是,李姨發現和丈夫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丈夫不看書,不看報,不鑽研業務。他的話題,永遠都是跟打牌有關。看李姨每天把家裡收拾這麼幹淨,還說,家就是休息的地方,你這不讓呆,那不讓我碰的,還不讓我在家裡抽菸,一點家的樣子都沒有!

歇完產假,李姨一恢復工作就評上了工程師,轉眼兩年後有當上了車間副主任,而丈夫呢,依舊是工人。兩個人都越來越忙,孩子大部分都是姥姥幫著帶,丈夫是忙打牌,自己是忙工作,家呢,就是旅館,兩個人睡覺的地方,回到家,甚至兩個人連招呼都懶得打一聲。再後來,李姨當上了車間主任,公司副經理,轉眼間,到了1999年,企業要搞減員增效,每年工齡補償4000元,正好丈夫的工齡是25年,一下能拿到十萬塊錢。丈夫死活要買斷,李姨不同意也沒辦法。買斷工齡後,丈夫也不出去去打工,拿著十萬塊錢在家炒股,每天都是看電視,聽廣播,各種股評,不過李姨也想,終於不打牌了,也算是個正事吧。但是兩個人還是沒有話,李姨每天既要管理公司的生產,又要管孩子學習,還要收拾家,李姨說,每天累得跟死狗一樣,我說的話她又聽不懂,他說的話我又懶得聽,索性不說了。

現在,他們的婚姻也有20年了,孩子也上大學了,李姨也成了大型國企的老總,經常飛來飛去的。我問李姨,叔叔股票炒的怎麼樣,李姨說,早就不炒了,07年那次牛市玩權證,賠光了。現在反正家裡也不缺錢,他還是重操舊業,打牌!

我問李姨,你還愛你老公麼?李姨說:“我們之間,早就沒有愛了,年輕的時候,以為愛情可以衝破一切世俗的眼光,能夠戰勝一切困難,但是戀愛不是日子啊,當結婚後,你就會發現,如果兩個人的家庭背景,學歷,眼界,見識不一樣的時候,你們的距離會越來越遠,你會感覺,你們好像不是來自一個世界的人。我以前是門當戶對的反對者,現在,我是門當戶對的支持者!婚姻是尋找靈魂的伴侶,只有類似的生活環境或教育背景,才更容易彼此相融。真的,姨這輩子不幸福!知道姨為什麼喜歡花麼,因為我還是憧憬浪漫,憧憬生活最美好的東西,花就是我的心靈寄託!”

李姨的話讓我沉思了很久,一直以來,我自認為社會在開放,在進步,門當戶對都是封建的遺毒,但是李姨的話讓我明白

生活不是戀愛,沒有你相像中美好,文化的差距當融入到日子裡,會變成不可逾越的鴻溝!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收藏吧,點擊頂部藍色關注,關注我吧!


愛的心事向誰說


個人認為三觀應該一致的前提下,家庭教育各方面也一致才叫門當戶對吧

像億萬富翁跟月收入三千的家庭,我個人認為他們的三觀就是不一樣的,自然也就稱不上門當戶對啦,所以也有很多家長是反對的,其實家長不過都是希望你幸福。

記得以前談過一個對象,家裡是農村的,我家裡不太同意,實話就是他家裡沒房沒車,個子也不高,家裡很重男輕女,我家裡怕我以後不好就不同意。

但是真正成熟的人應該是捨不得你吃苦的,自然也就不會拖著你,也希望你明白,能為自己想想


美麗湖南美麗夢


門當戶對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可謂歷史悠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甚至現在的80、90後骨子裡仍然有這觀念,我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相反,門當戶對還有助於婚姻的和諧和穩定。

婚煙不是劫富濟貧,門當戶對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門當戶對,更重要的是家庭環境、成長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不同,簡言之,兩人的交往需在 一個頻道上,步伐一致才不會出現雞同鴨講,我們找門當戶對,並不是勢利眼,而是現實,如果我和你不是一類人,我要怎麼讀懂你?我 們如何談得來?更何談美滿婚姻?

有句話說:“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 手令人厭倦。”當然高富帥與灰姑娘,白富美與鳳凰男的絲搭配也有逆襲成功的,但成功率太低了,起初也許是對對方的圈子充滿好奇, 相互吸引,但當真正步入柴米油鹽的時候,你會發現區於骨髓裡的天差地別,這時,生活除了妥協和委屈求全就只剩下掙扎了。門當戶對是給彼此一個在精神層面上平等交流和尊嚴的平臺,所以女人沒必要嫁給一個條件不如自己的男人,來證明吃得了婚姻的苦。男人也沒必要要一個條件不如自己的女人,來證明自己是真的愛這個人!



醉芒果


“門當戶對”中的門當,原來就是大戶人家門前精雕細刻的兩面石鼓門枕,而在大門框上方凸出的四尊木頭雕刻的漆金“壽”字門簪,就是“戶對”。舊時大戶人家財不外露,很難打聽家庭情況,兩家兒女定親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對方家的門前看一看,通過“門當”上雕刻的紋飾來了解對方家庭所從事的行當,如果石鼓鐫刻花卉圖案,表明該宅第為經商世家;如果石鼓為素面無花卉圖案,則為官宦府第.由此,“門當戶對”被演化成男女婚配的客觀條件並延襲至今。

“門當”,原指大宅門前的一對石鼓,有的抱鼓石坐落於門礎上;因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間廣泛用石鼓代“門當”。"戶對”,即置於門楣上或門楣雙側的磚雕、木雕。形狀有圓形與方形之分,圓形為文官,方形為武官,“戶對”大小與官品大小成正比。“戶對”1到5品可以為六個,6到7品可以為四個,以下只能為兩個,普通大戶人家也可以有兩個。典型的有圓形短柱,短柱長一尺左右,與地面平行,與門楣垂直,它位於門戶之上,且取雙數,有的兩個一對,有的四個兩對,故名“戶對”。“戶對”用短圓柱形是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觀念,意在祈求人氣旺盛、香火永續.有“戶對”的宅院,必須有“門當”,這是建築學上的和諧美學原理。因此,“門當”、“戶對”常常同呼並稱.後成了社會觀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條件的常用語。

根據我的人生經驗,門當戶對絕不是封建社會留下來的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而是非常有道理的勸誡。所以,父母為孩子找對象,一般都會看看是否門當戶對。

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從陌生到成為夫妻,再到攜手過完一生,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其間漫長的人生路上,如果兩個人原生家庭大不相同,成年以後三觀不同,繼而對任何事情的看法都不一致,是無法幸福而平靜地生活的,現實裡許多離婚的也都是因為這個。但是今天所說的門當戶對,已經和封建社會大不一樣了,它削弱了經濟的因素,更注重雙方精神上的契合,正所謂目前流行的"三觀"說。兩個生活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人,經過接受教育和後天的培養,人生觀穩定後,也有可能是三觀一致的伴侶。雖然兩個家庭或者個人還會有分歧,但那已經不能影響雙方的契合。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兩個人到底能不能相伴到老,還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只強調門當戶對或者只看重經濟條件都是比較片面的。





藍蝴蝶1970


感覺所謂的門當戶對,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

1. 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家庭的地位和經濟實力要一致,也就是所謂的圈子一樣,有句話說得好,圈子不同,別硬容,不是你受傷就是別人受傷,互道SB,有什麼意義呢?

2. 地位以及經濟實力差不多,才能談三觀和認知,畢竟暴發戶永遠不會理解真正富豪和貴族的世界,秀才也不會跟兵有太多的一致認知,強行結合,對彼此都是傷害。

3. 個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對生活的要求要總體一致。這部分就比較貼合生活了,一個整日算計於雞毛蒜皮的人永遠理解不了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同理,一個每天積極向上,提升自己的人,也看不上求穩貪圖安逸的所謂普通人的生活。

總之一句話,門當戶對,自古的傳統,新時代有新的解讀,但是內在的東西是想通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贊同我觀點的,就動手點個贊鼓勵下唄~


老韓說說話


門當戶對是古今男女婚姻方面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彙。



舊時,每個家庭臨街的大門有不同的樣式和規格,有的門上方有兩個和四個短木柱狀的裝飾物,稱為門楣,也叫門當。



門下所伏的帶有抱鼓裝飾的石墩,稱為戶對。簡單地說,門當顯示門的高低;戶對顯示門的寬窄。家族大地位顯赫或有功名時,則門庭高大,都是四柱門楣;戶對也相應加寬,抱鼓石自然也是裝飾華美。



後來,引申為凡身份地位、經濟實力相當的兩個家庭,就成為門當戶對。尤其在兒女提親結親時,更把講求門當戶對作為一項主要條件。但是,民間更有“會攀的攀當頭,不會攀的攀高樓”的說法,則注重結親男女的人品,才華,而不要看其家庭地位。這或許是對門當戶對的莫大諷刺。



作為現代青年男女,談戀愛講究感情基礎和愛情,已經把門當戶對這樣的陳舊觀念看的很淡,最講究對方的人品和才華。但人的背景和條件相似更容易溝通,更容易走到一起,兩個人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差異巨大的愛情或許不會長久。你說呢?


聲宏紫閣


門當就是門道相當,掙錢的門道相當才能落戶成親。有些人相親會考慮門當戶對等問題。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職業相當,很適合結親。楣上四個方木叫門當,下面兩個刻花石墩為戶對,成語"門當戶對"...

我個人認為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的合理說法。之所以這麼說,還是需要用這個詞的合理性來闡述一下。

從小差不多的生長環境,父母家庭差不多的教育程度,以及差不多的求學經歷。這些都會對你日後一些行為習慣,方式方法走著重大影響。農民的孩子早當家,這也是對農家院走出的孩子的一種褒獎。就是因為能夠體會父母的不易才會省吃儉用,才會捨得給父母最好的,報答父母。

兩個人差不多的穩定工作,證明社會對這兩個人還是能夠認可的,婚姻後可能不會因為誰賺的多睡賺的少而爭吵,畢竟兩個人都在工作嘛,沒必要讓另一個人養著。

以上觀點,都是瑣碎的膚淺的,更多感觸還需要在日後的生活慢慢體會。是不是有點兒囉嗦了,哈哈,以上只是個人觀點。記得關注我哦


喜喜來談感情事


現今門當戶對這個詞可是家喻戶曉,這象徵雙方結婚他們彼此家庭背景經濟條件差不多,代表門當戶對。最早提出門當戶對這個詞,實際上應用於古代建築當中,並不是只是看結婚或者家庭背景這些。

最早這門實際上就是院門,它是對開式的一左一右兩扇門。當這個字其實在古代讀成擋,就是阻擋的意思,就是門前面的兩個石墩子,學名抱鼓石,這個石墩子放在門口一左一右,它是有講究的。

為什麼要放這石鼓,在過去打仗得打鼓象徵士氣鬥志高揚,那麼這鼓是振振有聲,微聲陣陣,它象徵著一種能量,代表避邪,所以要放這個。但是它有形狀的要求,一般是圓形還有方形,這圓型就是上面是圓底下是方,方型上方下方,圓形一般象徵的是什麼?

五行為金,代表著武將之家肅殺之氣,所以武將家門口的石墩子是圓柱形的。文官的家庭一般是方形,如果這石鼓上面有花紋,就象徵經商的人。


老王搞笑膠囊


在封建社會時,婚姻甚至交友,不僅僅是看顏值,也不僅僅看興趣相投,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門當戶對。這個說法,造成了很多人間悲劇,最著名的當屬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還有流傳廣泛的牛郎織女、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話傳說。有些是虛構加工的,但藝術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說明民間確實存在大量的門不當戶不對而被拆散的事例。

拋開封建糟粕不說,那到底什麼是門當戶對呢?其實,門當戶對原意不過就是傳統民居中的建築裝飾而已。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大戶人家的舊宅門前都有一對石獅子,除此之外,還有些宅門之前也會放置一對“石鼓”,有時候就做成印章形狀的石墩子,這個就叫做門當。

最開始的時候,門當是起到“鎮宅”、“辟邪”的作用,是用來祈禱家宅平安的。為什麼要做出石鼓狀呢,有的說是鼓聲可以鎮壓邪氣,石鼓有象徵意義;有的說像孕婦的肚子,寓意子孫繁衍昌盛,後代連綿不絕。

門當如此,那“戶對”是什麼呢?這個可能普通遊客注意得較少,它其實是放置在門楣或者門楣雙側之上的,看上去就是一個圓形的短木樁。“戶對”一般都是一尺來長,與地面平行,並且與門楣垂直。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四個,但必須是偶數,且兩邊對稱放置,所以叫做“戶對”。

平民百姓之家,大多是兩個“戶對”,只有官宦之家,才會選擇放置四個“戶對”。看到圖片中戶對的形狀也是有講究的,這是一種原始的崇拜,寓意家中“男丁興旺”、“香火永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雙數都是吉利的,而且中國的建築美學是強調對稱的,更講究的是要蘊藏和諧的寓意。因此,只要放置了“門當”的宅院,就一定要有“戶對”,而且都是成雙成對,不可以拆分的。所以,“門當戶對”則自然而然成為了一個固定的詞組。

隨著封建社會的不斷髮展,封建等級的鴻溝加深,各種表明身份的印記融入生活社會的方方面面,連“門當戶對”這樣的鎮宅驅邪寓意的建築裝飾也不能倖免。在當時,各種不同的階層,就在“門當戶對”上雕刻不同的圖案,商人有商人的標記,官員有官員的標記。如果弄混了,在某些朝代可能還只是笑柄,但有些刑罰比較嚴厲的時候,那就是等待殺頭的重罪。

再加上“門當”的大小、“戶對”的多少,以及花紋裝飾的樣式,就成為了門第的區別。所以,在封建社會看來,門當戶對就是家族等級的直觀表現和含蓄的說法。

在封建社會,哪怕是當今的社會,還是有很多人認為,交友和婚姻,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的根據的。青年時代以及之前的生活,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最重要的階段。兩個人相處,不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家人甚至兩個家族的事情。

在大多數情況下,家世身份、經濟狀況以及職業情況,都直接影響了他們今後的交往。如果有著相似的背景和身世,以及差不多的經濟地位,才能讓雙方特別是男女雙方有相近的生活習慣和對事物的看法,也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能讓彼此更加欣賞,擁有更和諧美滿的未來。

當然,門當戶對的觀念,有著現實意義但也有值得摒棄的糟粕。不管交朋結友還是婚姻生活,家庭背景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還是雙方的感情,如果感情到了能夠衝破現實的束縛,能夠容納彼此一切的地步,那麼門當戶對這個思想,確實不應該成為阻礙。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