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什麼動物能讓貧困戶儘快脫貧?

緒龍視頻


我們村的一戶貧困戶,是靠養羊徹底摘掉“貧困戶”這個帽子的,因此我覺得,在農村養羊是可以讓貧困戶儘快脫貧的。

先來給大家說說這戶貧困戶家的基本情況:這家的男主人常年臥病,上廁所都要人攙扶,基本啥都幹不成,而這家的女主人腦子不太靈光,屬於那種先天性的痴呆,但不是特別嚴重。就是這樣兩個人湊在一起導致了他們家庭貧困的根源。

後來當地扶貧組針對他家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幫扶。考慮到他們家本來就養羊,扶貧組隨即給他們送去了兩隻奶山羊、一隻杜泊羊種公羊做父本,用來雜交他家的小尾寒羊(以下圖片均來自這戶貧困戶家的羊群)。


自家的小尾寒羊加上兩隻奶山羊,再加上一隻杜泊羊種公羊,大大小小加起來他家一共有30多隻羊,而這30多隻羊一年產生的純利潤已經足夠他們家一年的開銷還有富餘。

他家的女主人每天早晨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擠羊奶,兩隻奶山羊大約能擠奶10斤左右,除了兩個人喝之外,餘下的還可以賣給跟前的村民。

然後就是把羊群趕出去放牧。我們這裡養羊有天然的優勢,不光苜蓿地割完最後一茬後可在地裡面放牧,而且在平時還可在後面的山坡放牧,這樣下來牧草飼料基本不用購買,能大大節約養殖成本。

利用幫扶組給他家送的這隻優秀杜波羊種公羊進行杜寒雜交,所生出來的後代個頭大、存活率高、繁殖能力強、不易生病,每年下來可以生很多的小羊羔。現在的羊價又很高,光這一年下來,他家將近40只羊可產生的純利潤達到5~6萬元,已經徹底脫貧。


最後總結:在我們這裡養羊是完全可以讓貧困戶徹底脫貧的。以上只是我們村的一個真實例子,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人勤快點,靠養羊脫貧也不是什麼困難事。


西北郭郭


問題:在農村養什麼能讓貧困戶儘快脫貧?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問題備受各級黨委政府重視,特別是這兩年,我們經常在新聞上可以看到各個地方為使農村貧困戶早日實現脫貧而想到的辦法,實施的措施,有的給農村貧困戶送雞苗,有的給其豬仔,有的給送種苗等等,可謂是能想的辦法都想盡了,可效果似乎都不是特別的理想,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因為農村目前發展產業缺少很多東西,比如勞動力,比如地方財政的投入,比如成熟的市場,比如成型的品牌等等,這些都阻礙了農村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來實現脫貧。



如果農村貧困戶想通過發展養殖業來實現儘快脫貧的話,該養什麼呢?

農村有句老話說的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話的本意是告訴人們養殖業是一種高風險的行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突然其來的疾病,可能一下子就讓養殖戶賠的傾家蕩產。所以,很多農村人其實是不願意從事養殖行業的,也有很多人嘗試了之後失敗了,成功者都是在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後才在某一養殖項目上取得了成功。



因此,要想農村貧困戶通過養殖行業來實現致富增收,那麼就需要降低養殖的風險,對養殖品種的選擇上就需要做出科學的選擇。我個人建議在傳統家禽家畜的養殖上選擇養牛,牛相對於其他的雞、豬、鴨、羊等疾病能夠少一點,同時耐粗飼料,現在農村牧草資源豐富,過去很多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養牛的經歷,一個貧困戶養殖5頭牛,年收入可以達到25000元左右,可以保障4-5口家庭的收入達到脫貧標準,但這個最快的也需要2年時間吧。其他養殖週期的短的雞或豬需要把握好市場行情,像今年這種豬行情,不賠錢都不錯了,如何實現脫貧呢,相對來說,牛的行情還是比較穩定的。不知道大家是否也這麼認為呢?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在農村養個人感覺哈,在農村養蜜蜂是最容易脫貧致困的一個道路。是最容易實現脫貧致富的一個動物。

我為什麼沒說養豬啊,養牛啊,養鴨養兔啊,養雞鴨。

因為上面說的這四五種東西哈,他的風險性相對來說都比蜜蜂高得多,而且還需要很大的這種投入的精力和投入的成本,還包括專業的這種養殖的經驗,治病的技巧,這些東西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搞得下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養蜂蜜,那就是一個非常適合快速脫貧致富的這個東西,他沒有說那個那麼大的暴利,。但是它很穩定的收入啊。每一箱子一年下來一群箱子封箱哈,差不多就是500塊錢的一個利潤。你也不用去搞什麼環保許可證,你也不用場地,你只要你家有個院子就OK啦。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地向農村傾斜,抓住這個機遇,集約租賃農村閒置地、荒地、山林、改變傳統的養殖經營管理摸式,走無公害生態養殖,提供給市場需求,為廣大消費,提供安全、綠色、生態無公害食品,以質量求生存發展,贏得市場,快速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78000054fe11b4d501\

上下左右681218


養蜂也不是那麼容易養,一年收多少蜜,幾十甚至幾百箱蜂,可以一下就可以脫貧,心最也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如果真正有技術,能養好蜂也不可能致貧,沒有國家扶持也發不了大財,反正飯還是有的吃,因為養蜂也如同帶兵打仗,如果技術好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如果是天氣惡劣,疾病流行,只怕是損兵折將,片甲難存,近幾年,國家大力扶持貴州扶貧,養蜂有補貼,一部分人國家有補貼,政府扶持,至於蜂蜜銷售也不成問題,必競產量少,主要是賣蜂種來盈利,一旦國家拆掉扶貧項目,也很難維持,因為大部分扶貧蜂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以生產蜂蜜盈利為目的的能力,說實在話其他省份的養蜂者,可能一輩子也難見到這麼多錢,這是省與省的差別,真正的貧困戶靠養蜂也難脫貧,每家分到幾群蜂子,看上去是三四脾蜂,其實頂多兩脾蜂,到頭來,技術不行,死的死,跑的跑,靠養蜂脫貧也實在困難,如果養個豬,牛,或者羊什麼的,萬一死了也沒辦法還可以吃幾頓死豬,牛,羊肉,只怕蜂子是長翅膀的,只能留幾個空蜂箱了。


蜂狂蜜人


養雞好一些。因為農村有一個毛病,啥值錢養啥,盲目跟風。用俗話說,廟修成,鬼老了。趕你把它養成,能賣錢時,又掉價了。又有了惜售心理,結果一跌再跌,最後是高價進,低價出。近幾年牛犢,驢子價格高,今年養價又高,養殖週期長,加上飼料等,投資成本大,養少不賺,養多沒本,豬也不例外。再加上廠瘟疫,倒下一個更慘虧大了。雞成本小,週期短,真想養的農戶,投資一頭牛犢線,就能養一百多隻雞,一年可養三批,即時發不測的瘟疫,也能技持一下。


雅丹的風


如何讓貧困戶儘快脫貧?我們知道,國家對貧困戶的扶持力度非常的大,目的就是讓這些貧困戶真正的脫出貧困的行列,奔向小康,至於養什麼快速脫貧。應參照當地政府部門,養什麼可以優惠補助?比如,有的地方養牛養羊給予補貼和知道。有的養豬養雞給補助。

打聽好政策後,當地有扶貧貸款,當啟動資金,上縣級畜牧局備案。最好成立合作社的性質,因為政策對養殖數量,佔地平方,啟動資金,有一定的規定。也就是達到一定的規模,才有補貼和補助。我們這裡養牛夠規模,國家免費給蓋牛舍。政策還是非常好的。

有國家的政策扶持後,要努力學習養殖技術。科學防疫,最好是先去有條件的,有規模養殖廠去實習一下,感受一下。相信憑藉自己的執著和努力。一定會成功搞好養殖,早日脫出貧困戶的行列。


心成則全


養殖業都具有高風險性,週期長,投資大,特別是近年來的環保問題各方面的要求也非常刻克,再者從業也必須要具備專業技術,如果缺乏養殖知識,也得有技術人員指導或跟著成功者虛心學習。那麼要想盡快脫貧,選擇養什麼,只有搞育肥牛羊見效快,效益高是快速脫貧的首選。不過從常遠來說養中華蜂我認為是致富的長遠目標,一是不汙染環境,二是規模可大可小。三是需求量大,四是風險可控性強。而養雞養豬雖說週期相對較短,但現在對區域,位置,規摸都有嚴格限制。再說瘟疫,疾病不易控制,不適應儘快脫貧,有可能一夜窮。所以快速脫貧應選穩當的行業。


朱小和


一、市場前景廣闊,不愁銷售。

二、可從小到大,不需太多的起步資金。

三、土黃牛抗病毒能力較強,適應山區放養。

四、勞動力選向不拘,家庭成員凡有勞動能力的均可參與。

以上是我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桑園主人


有的本身就是弄虛作假的貧困戶,父親退休老師,兒子村幹部,這樣的貧困戶不養任何動物,生活條件都是蠻好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