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鎮: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玉津鎮: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犍為新聞網訊(郭慶 餘茂 文/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縣玉津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頭等政治任務,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湧現出一批心繫群眾、勇於擔當的先進典型。

敢於衝鋒的黨員戰士

跨年的鐘聲剛剛敲過,玉津鎮漱玉社區黨委書記李娟的電話鈴聲再次響起,鎮值班室通知,“轄區內某酒店有兩名武漢返鄉人員入住,酒店人員情緒緊張,要求採取措施,請社區人員上門處理。”讀高中的兒子聽說媽媽大半夜的又要出門,自告奮勇相伴前往。李娟把家中唯一的口罩給兒子戴上,母子倆騎上門口的拜米電動單車立即前往現場。

李娟安撫了緊張的酒店工作人員,並勸說酒店人員以同胞之心待同胞,以實際行動關心關愛返鄉人員。隨後,李娟與兩位返鄉人員見面溝通,詳細登記了基本信息,發放《致武漢返鄉人員的一封信》,並告知返鄉人員須做好自我防護措施,關注身體情況,需要幫助及時聯繫。工作完畢,已凌晨兩點多,回家的路上,李書記告訴兒子“疫情阻擊戰每個環節無小事,作為基層黨組織,哪裡有群眾之需,我們就把黨旗扛到哪裡,群眾看見黨旗,才有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幾日來,李娟帶頭深入小區逐戶逐人宣傳排查,把排查工作做到了詳、實、真,截止目前,僅漱玉社區就宣傳到位4710戶,12130餘人,登記湖北方向來犍人員30餘人,一對一落實黨員志願者,堅持每日隨訪,為他們送去溫度計和口罩,送去黨的關懷和溫暖。

然而,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被理解,如向坪村村組幹部及黨員志願者們進入入戶對返鄉人員進行摸排時,就遭遇到群眾的牴觸的情況,一遍遍叮囑“不要外出、不要串門、不要走人戶,一定要居家自我隔離”,反反覆覆的“碎碎念”被返鄉群眾誤會為是嫌棄、是歧視,個別村民放狗驅趕村組幹部……即使這樣,他們依然沒有退縮,仍然堅持做工作,一遍遍用今年春晚的臺詞去溫暖返鄉群眾,“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不是愛”。就這樣,用耐心、細心、貼心重新得到了返鄉群眾的理解,及時平復了返鄉群眾惶恐、惆悵的內心。

無私奉獻的基層幹部

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和春節返鄉人員的增多,社區幹部們不分白天黑夜,逐區逐戶開展科學防控的宣傳及疫區返鄉人員登記。

南鹽社區黨委副書記姜春見,從河南入贅四川,常年忙於基層工作很久沒回老家了,今年春節老父親從千里之外來到犍為陪他過年,本以來可以過上一個團圓年,陪父親享享天倫之樂。但疫情防控命令下達後,他再也沒辦法“分心”“分身”給父親了,作為社區幹部,在擔負起包組工作的同時,還負責起了社區每日疫情數據報送工作,疫情就是戰場,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認真接打每一個電話,謹慎核實每一條數據。當他早早起床來到辦公室的時候,老父親還沒起床;當深夜回家,老父親已經睡下。就這樣,父子倆互訴衷腸的時機被完美錯開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作為兒子、作為丈夫、作為父親,他愧對家人,但是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對於自己的工作,他感到無尚光榮,堅守使命,是無悔選擇”。

高效團結的後方根據地

“前線的戰士們衝鋒陷陣很辛苦,我們作為後方根據地人員,更要用心工作,為一線服好務。”鎮黨政辦和值班室的工作人員說道。

自從疫情防控集結號吹響以來,這隻隊伍的每個人都鉚足了幹勁,每天早早來到辦公室,耐心接聽電話、細緻統計村(社區)日報表、簽收黨政網、文件的上傳下達、及時向防控指揮部報送轄區疫情情況。

連日來,不停收到群眾反映“鄂字號”車輛和疫區返鄉人員的熱線電話,就算同輛車被反映多次,接線人員都會耐心接聽,感謝群眾的熱心參與,安撫群眾的緊張情緒。做到一絲不苟收集信息、有條不紊更新臺賬、準確無誤派單任務,盡心盡職梳理問題,千方百計協調物資,當好疫情防控“情報站”和後勤保障站。面臨大體量的工作,方便麵成為了大家春節期間的家常便飯。

大年初四,瑞雪社區的黨員幹部已經馬不停蹄地忙碌了四天了,走街串巷摸排、跟蹤返鄉人員信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社區辦公室,還不及吃飯便準備彙總數據信息報送。這時,瑞雪社區主任李紅提著熱氣騰騰的飯菜來到辦公室。原來,她一早就捂著口罩把菜從市場買回來,繼續投入到疫情阻擊戰當中,安排家人為大家準備了飯菜送來。正是這樣的團結、友愛,讓社區這個大家庭感受到了相互攙扶、相互關愛的力量,讓大夥兒在這場戰役中辛苦並幸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身而出、紮實工作。”是承諾、更是寫照,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玉津這支齊心協力的隊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