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玉:“戰地生日”別樣暖

人物名片:

宋文玉,威海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我市第一批赴湖北支援醫療隊成員。

2月3日一早醒來,手機上有幾個未接電話,是媽媽打來的。打回去,電話那頭的媽媽有些焦急:“閨女,今天是你生日,我擔心你吃不上長壽麵,你答應媽好不,一定給自己煮碗麵吃……”

馳援武漢醫護手記 | 宋文玉:“戰地生日”別樣暖

我有些驚訝,自打來湖北支援,早分不清白天黑夜,更別說記得生日是哪天。“媽,我一定吃!”為了不讓老人擔心,我連連答應,掛了電話就收拾去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始新一天的“戰鬥”。

作為威海市中心醫院首批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我已經離開家鄉十天了。坐車路上,那幾個場景總在腦海裡一遍遍回放:臨走時,兒子哭紅了雙眼說:“媽媽,你能不能不走?”我只好抱著他,“我是去幹大事,國家需要媽媽……”

大年初一晚上,父親打電話來“質問”:“你到底在哪兒?怎麼你叔說看新聞說你去了武漢?”我的“謊言”就這麼不攻自破,只能再三安慰父親,我會保護好自己。

有一天早上,我剛下夜班在路邊等班車,一個當地“大叔”走過來詢問我們的情況,衣食住行習不習慣,醫護工作累不累。當時覺得很暖心,後來才知道這位“大叔”是黃岡市委書記。

馳援武漢醫護手記 | 宋文玉:“戰地生日”別樣暖

(圖中右二宋文玉)

來到“戰場”,我穿上一層層防護服,整個人又變得特別笨重。不過,我現在戴著三層手套也能穩穩紮針了,就是每天鼻樑被壓得特別疼,感覺馬上要破皮了。

我所在的普通組病患相對集中,也不能有家屬照顧,我們護士就成了他們的“家人”。病房裡,一位70多歲的老爺子表情有點不對。我走上前問了問,老人黃岡口音很重,憋紅了臉連連解釋一通,才明白是大便了。我和我的戰友們趕緊一起給老人清理,不一會就為他換上新紙尿褲。

馳援武漢醫護手記 | 宋文玉:“戰地生日”別樣暖

(宋文玉和同事們通過紙條交流)

苦累都不算啥,每天聽到的感謝給我無窮的力量。今天,一位阿姨含著淚跟我說:“姑娘啊,謝謝你們大老遠過來幫助我們,山東人真好啊!”我心裡暖極了,回答道:“不用客氣,咱們都是中國人。”

6個小時的“仗”打完天也黑了。堅持“挪”到班車點,腿已經抖得站不住了。我只好蹲在地上匆匆跟老公視頻報個平安,讓他用視頻“掃”了一下兒子,不敢跟孩子視頻,不然一家人都得以淚洗面了。

馳援武漢醫護手記 | 宋文玉:“戰地生日”別樣暖

即便這樣,我也從不後悔來黃岡。關鍵時刻,相信每個醫護人員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我沒有豪言壯語,也不驚天動地,只想不愧對“白衣天使”這個稱號。

回酒店沒多久,傳來一陣敲門聲。原來,是我的戰友們帶著蛋糕來給我過生日了,還有酒店的師傅給做的一大碗熱騰騰的長壽麵。我邊吃邊哭,先讓戰友給我拍了張照片用微信傳給媽媽。

馳援武漢醫護手記 | 宋文玉:“戰地生日”別樣暖

點上蠟燭,燭火搖曳,戰友們雖然戴著口罩,但臉上也寫滿了祝福……在這個終生難忘的生日,我在心裡許下了34歲生日的願望——“願疫情早日散去,願病人早日康復!”我相信,這個願望很快就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