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為什麼一定要和瑪麗蓮夢露吃午餐?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如果我有了錢,一定要讓我喜歡的明星陪我吃飯,或者乾點別的什麼……這或許是許多人的夢想,其中就包括我自己。但如果你僅僅認為這是窮屌絲的心理寫照那就錯了。往往一些有身份有頭銜有名望有權利的人也有這種想法,比如前蘇聯的大人物赫魯曉夫同志!

1959年9月,赫魯曉夫帶著他的“玉米戰略”前往美國,他在一種美國大員的陪同下游歷了馬里蘭州農場,他在這裡開心的抓了一隻瘦弱的火雞和一頭肥壯的小豬。他建議美國人習慣共產主義的存在,並且要求他們最好也效法這種美妙的主義。他當眾說了“要像生產火腿腸”一樣生產洲際導彈,還與副總統尼克松進行了著名的“廚房辯論”。他隨後遊歷了紐約,看著車水馬龍的城市,他大發感慨,認為資本主義的繁榮只存在於表面化。當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老赫說的這些話讓人感覺酸溜溜的。

終於,在他駕臨美國的第五天,這位愛吵架的共產主義者到了好萊塢。在這個夢之都,一場“超級現實荒誕劇”上演了。

著名的電影老牌公司20世紀福克斯邀請赫魯曉夫觀看電影《康康舞》的拍攝,這是一部歌舞片,其宗旨主要為了反映19世紀末巴黎歌舞女郎的生活。赫魯曉夫非常興奮,他表示非常喜歡,他喜歡那些“脖子以下全是腿”的姑娘們。

為了讓這位蘇聯大人物更開心些,福克斯公司在400人的豪華大廳內為其舉行了宴會,並且要求各界精英出席,其中包括好萊塢大明星。誰才有資格與共產主義國家的領導人一起分麵包在消息傳出成為最熱話題。大家紛紛猜測自己心中的人選。

紐約時報為此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寫道“在好萊塢多姿多彩的歷史上,這是最為激烈的一場社交混戰,人人都在討論誰有資格參加這次午宴?”

轉天,一些明星出現在宴會之上,這其中伊麗莎白·泰勒和埃迪·費希爾。瑪麗蓮·夢露也出現在宴會上,她天穿的非常隆重,性感且不失大方。本來她的丈夫阿瑟·米勒也在邀請單之內,但就在當天早上,他接到通知,要求待在家裡哪裡也不去去,理由是他曾經是名左派,不適合跟蘇聯領導人吃飯。

其實夢露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赫魯曉夫是誰,她的女傭莉娜在回憶錄中寫道:

“瑪麗蓮根本不明白赫魯曉夫是誰,但公司堅持要她去。他們告訴瑪麗蓮,在蘇聯,美國意味著兩件事情:可口可樂和瑪麗蓮·夢露。她很喜歡聽這種話,就同意了……她告訴我,公司希望她穿著最緊身、最性感的衣服。”

雖然坊間有著許多傳聞,比如夢露問了很多尖酸刻薄的問題,赫魯曉夫都迎刃解決。還有傳聞這次夢露的出現是赫魯曉夫自己要求的,他必須要見到這位好萊塢大姐大。

其實這些多數是媒體傳聞,赫魯曉夫對夢露並不瞭解,正如夢露也從來不知道這位蘇聯總理一樣。整個宴會之上兩人並無交集,只不過在宴會結束時,福克斯總裁斯庫拉斯將夢露引薦給赫魯曉夫,兩人握了手,簡單交談了幾句,其中也沒有什麼重要的語句。至於到底是不是赫魯曉夫主動要求夢露出席,我想只有赫魯曉夫自己知道了。


大獅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赫魯曉夫為什麼一定要和瑪麗蓮夢露吃午餐?”

這事發生在1959年,當時的蘇聯綜合國力已經大幅提升,美國處於多方面的考量,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於是便邀請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來訪問美國。赫魯曉夫表示非常願意到美國進行訪問,但是他卻提出了兩個讓美國大跌眼鏡的要求:一,赫魯曉夫希望能夠對美國迪斯尼樂園進行參觀;二,赫魯曉夫希望能夠和當時的明星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雖然美國沒有搞懂為什麼赫魯曉夫會提出如此奇葩的兩個要求,但還是同意了。然而,當計劃對美國的迪斯尼樂園進行參觀的當天,在迪斯尼樂園的大門外居然有一萬多的人在進行遊行示威,他們認為迪斯尼樂園是屬於孩子們的樂園,不應該和政治有任何關係,而且他們還打著標語:“請不要把政治帶給孩子們。”處於安全方面的考慮,赫魯曉夫沒能實現他的第一個要求。第二個要求也是在美國官員的極力遊說下瑪麗蓮夢露才同意的。

那麼,赫魯曉夫為什麼一定要與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我個人覺得,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赫魯曉夫是烏克蘭農民出身,想要參觀迪斯尼樂園,估計是想要彌補童年的缺憾。而想要見見瑪麗蓮夢露,估計是個男人都想一睹其芳容,畢竟當時的瑪麗蓮夢露幾乎是全世界男人眼中的女神。赫魯曉夫去一趟美國,怎麼可能錯過見識一下瑪麗蓮夢露的機會呢!而瑪麗蓮夢露則完全是為了應付差事,因為這是公司給她安排的差事,畢竟在此之前,赫魯曉夫是誰她根本就不知道。

二、因為美國已經妖魔化蘇聯,美國民眾對於蘇聯很有成見。所以,赫魯曉夫同意到美國訪問,主要是想改變蘇聯人在美國人心中的看法,想讓美國人知道蘇聯人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一樣有孩子般的童真,也喜歡到迪士尼樂園遊玩。當然,蘇聯人也喜歡追星,對於享譽國際的當紅影星瑪麗蓮夢露同樣喜歡,所以才要求要和夢露共進晚餐。但我覺得,赫魯曉夫更多的是為了轉移美國大眾的視線,讓別人特別是美國人猜不透他的想法,這樣才能使本就劍拔弩張的美蘇關係有所緩和。畢竟這才美國之行的目的是為了緩和蘇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而不是去示威的。


大史官


蘇聯最強小個子赫魯曉夫,是個人物!

在訪問美國期間和瑪麗蓮夢露吃午餐也是一步妙棋!領導人的出行活動往往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形象,如果是單單為了面見女神,赫魯曉夫不可能會如此明目張膽,最起碼他也需要考慮一下對自己以及國家形象造成了影響。

所以這一定是有很強的政治目的,當時的蘇美關係並不容樂觀,在他出行美國之前,兩國之間的關係已經來到了白熱化階段,各自之間暗暗較勁,雖然沒有在名義上挑動戰爭,但是兩個國家已經在用“內力”打擊對方了。

根據當時人們的描述,蘇聯的民眾認為美國人是洪水以及猛獸,而對方也認為他們是邪惡的對象。

在斯大林執政時期,蘇聯單方面的不同意與美國進行緩解,領導人一直都保持著非常強硬的態度,美國方面受到這種壓力的影響,也不得不組織全部的力量應對蘇聯的暗戰,如果不是在二戰過程中兩國實的力都有很大損耗,加上核威懾,他們就很有可能挑起又一次的大型戰爭。



在斯大林去世以後,新上任的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就不再想跟美國保持長期對峙的關係。

蘇聯在當時雖然算得上是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但是本國的經濟發展卻比較落後,如果自己再把大部分的經濟和精力全部放到和美方的“競爭”之中,那麼再過幾十年國內情況也不會有什麼改善。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赫魯曉夫才有了出行美國進行訪問的想法。 等他代表著蘇聯到達美國進行各方面訪問的時候,除了和對方領導團體之間進行交流,他也必須要向美國的群眾表示出蘇聯的友好。

所以這時候的赫魯曉夫就需要和一個有影響力的平民進行一番對話,雖然二人的對話並不會對政治形式產生根本影響,但是卻能向美國群眾傳達出自己認同美國文化的態度,並且告訴他們蘇聯人也是非常友好的,並不是美方民眾心裡想的那樣“邪惡”。


雙方只要好好的坐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和平交談的。而在美國眾多的民眾之中,瑪麗蓮可以稱得上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所以赫魯曉夫也是藉助了“女神”的影響力,進而滿足自己的政治需求。

當然,這裡並不排出單純的男女嚮往,雖然說赫魯曉夫是蘇聯的一國領導,但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正常的男人,即使當時他的年齡已經到達了中年,但是他依然能對美貌性感的女性產生一定的好感。

當時的瑪麗蓮夢露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娛樂影星,不但在美國地區收穫了大量的男性粉絲(包括眾多的政界要員),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也廣泛的受到了歡迎。

雖然當時的蘇美關係並不是特別穩定,但這並不影響這位女性成為蘇聯男子的夢中情人。雖然說赫魯曉夫並沒有明確的表示過對這位女性有好感,但他最起碼也是一個懂得欣賞美的人,所以他這次行程之所以要面見瑪麗蓮,最淺顯原因的原因還是想一睹“女神”芳容。

綜上所述,赫魯曉夫和“女神”共進午餐的事情有著兩層不同的意義,不過無論是哪種意義,“老赫”都是穩賺不賠的一方。


白話歷史君


在赫魯曉夫訪美之前,當時前蘇聯只有一架飛機,能夠保證從前蘇聯可以直達美國的機場,而且加遠程客機在出發前一天已經被檢查出來,發動機有裂縫,這是一個很致命的航空問題,當時的航空的指揮塔直接把這個消息彙報給了赫魯曉夫說你看要不推遲一下你的行動或者是換其他的飛機吧。

不過呢,赫魯曉夫堅持要求說我必須要去美國,而且我必須得乘坐自己的飛機,雖然這架飛機有問題,但是我必須乘坐這架飛機去美國,因此赫魯曉夫就乘坐著這一家有問題的飛機飛到了美國。

大家仔細的想一下,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居然乘坐一架有問題的飛機跑到美國去,這事到底圖個啥的?這萬一出點兒問題,那餘下來的後續影響那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為了這點事情搭上一個最高領導人的命,這個買賣到底值不值?

可能對於其他的領導人來講,這樣的買賣不值得,尤其對於斯大林來講,他絕對不會拿自己的生命什麼好險,他深刻的明白自己的這個命對於前蘇聯來講有多重要,但是對於赫魯曉夫來講,自己的命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的尊嚴,國家的臉,只要國家的臉能夠豁的出去,那自己的命就算命喪當場也絕對值得。

所以赫魯曉夫去訪美,絕對不僅僅是過去表示友好這麼簡單,他過去說一句俗話那是過去裝逼的,Ta就是過去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讓美國人能夠平心靜氣的跟他談判,這個時候前蘇聯和美國之間的軍事實力還是有差距的,從古巴導彈危機這件事情上,大家就已經看得出來了啊,赫魯曉夫這個時候則是要把前蘇聯沒有的那些實力也要給他編出來,你要給他說出來,讓美國人相信前蘇聯有這樣的實力。

所以赫魯曉夫到達美國之後,你會發現很奇怪,一個堂堂的前蘇聯最高領導人在乘坐地鐵的時候,跟路人在那宣揚說我拿核導彈到底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把你們的首都華盛頓給移平了?這看似是一個玩笑,但實際上當時的美國情報機構一個個都把耳朵豎在那裡聽著呢,赫魯曉夫說多少話他們就會記錄下來多少話,赫魯曉夫說了什麼樣的話,他們都會以為那是真的。

除了這些神操作以外,當然問題主所說的要求與瑪麗蓮夢露一起進餐,還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活動,赫魯曉夫都提出過包括去訪問迪士尼樂園,赫魯曉夫也曾提出過這個設想,但是美國方面則是表示嚴詞拒絕,至於說拒絕的理由,說是當時的迪士尼樂園可能會涉及到軍事機密,所以不讓赫魯曉夫過去……

當然言歸正傳,其實和瑪麗蓮夢露說話,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是赫魯曉夫義拍腦門兒的決定,你說跟一個美國的女星去講話,這有什麼用?有人說到的黨派之爭,(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有人說到這個瑪麗蓮夢露可能會和當時的一些美國政要有聯繫,那就算再有聯繫,即便創造一個二人世界,瑪麗蓮夢露能夠把那些話給說出來嗎?

所以對於赫魯曉夫來講,他跟誰進餐都無所謂,只要這個人在美國有影響力,她就能拉過來跟他一起聊天,聊天的時候順便宣揚一下自己,它的核威脅論以及她前蘇聯到底有多少多少軍事武器裝備,你美國人怎樣打不過我們這種言論他可以肆意的散佈,總之赫魯曉夫過來整個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喇叭,它就不停地通過自己這個擴音筒去向其他人傳達前蘇聯很強大這樣一個消息。

所以說當時的會場裡面400多人的大聚餐場面就十分的沉悶,大家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原本兩個國家一起會面的話,那說一些友好的話,有的沒的扯兩句,這是基本操作,可赫魯曉夫不跟你玩兒這些,他就是想要跟你扯威脅,他就是要跟你提一下軍事方面的知識,那對於美國的那些政客來講,首先軍事理論不能個多說說了容易洩密,其次這些軍事知識有的人還真的不懂,你拿出來說那簡直就是自討沒趣。


漩渦鳴人yy


1959年9月,處於冷戰時期的蘇美兩國的關係,正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狀態,赫魯曉夫一直聲稱蘇聯將要像製造臘腸一樣製造導彈,更和美國的總統展開了一場著名的廚房辯論;不過,隨著柏林危機的解除,這兩個超級大國的關係也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狀態。

在這種國際形勢的影響下,當美國向蘇聯發出訪美邀請後,赫魯曉夫出人意料地接受了此次邀請,並且在這一年的9月15日成了第一位訪問美國的蘇聯最高領導人。不過,出訪之前,赫魯曉夫給美國人提出“兩個特殊要求”,第一,他想參觀一次迪士尼樂園,第二,我想和瑪麗蓮夢露一起共進午餐。

瑪麗蓮夢露

赫魯曉夫其實並沒有多喜歡美國人,他甚至總是揮舞著自己粗壯的胳膊,用自己雄厚的嗓音,每天沉浸在要埋葬美國的美夢裡。他總是對美國的一切都嗤之以鼻,比如汽車和百事可樂,他覺得蘇聯能夠做得更好。

其實美國人對於這位蘇聯領導人更加的不待見,據說在赫魯曉夫前往美國之前,FBI做了一份對待赫魯曉夫的民意調查,結果有將近3萬人選擇了“我要殺死赫魯曉夫”這一項,足以見出美國人對赫魯曉夫的討厭。

就在這種情況下,不喜歡美國人的赫魯曉夫為何一定要和瑪麗蓮夢露共度午餐呢?

夢露與赫魯曉夫

瑪麗蓮夢露,出生於上世紀50、60年代最性感的當紅明星,她是人間尤物的最佳代表。雖然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有不少的人在批評夢露沒有什麼演技,拍的電影更多是一些“俗片”。

但是,上至美國有頭有臉的人物,下至普通工人百姓,就連當時許多女性,都對這位當紅女性如痴如醉。赫魯曉夫與瑪麗蓮夢露之間,這是沒有任何瓜葛。

但是在他訪美的前幾個月,正好無意間觀看了瑪麗蓮夢露所拍的一部電影,就是因為匆匆電影鏡頭裡的驚鴻一瞥,他對這位紅遍美國的絕色美人,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正因如此,他才給美國提出了要和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的要求。

夢露在宴會上

其實,當美國答應赫魯曉夫的條件以後,他們也沒有信心可以說服夢露和這位蘇聯領導人共進午餐。讓他們感到難堪的是,建在加州洛杉磯的迪士尼樂園,根本不願意接待赫魯曉夫,他們甚至以“安全理由”直接拒絕了政府的訪問要求。

當時美國的麥卡錫主義餘毒未了,美國情報局也接收到了有人想要暗中刺殺赫魯曉夫的情報,他們斷然不敢讓赫魯曉夫心已嚮往迪士尼樂園。如此一來,唯一的希望只能寄託在夢露身上,否則此次的訪問計劃將尷尬至極。令人驚訝的是,美國政府很快就接到了夢露的肯定回答,這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夢露

當然,此次共進午餐,並非只有赫魯曉夫和夢露二人,政府並沒有為他們安排一個單獨的二人世界,而是準備了一場多達400人的名人大會。1959年9月21日,好萊塢的宴會廳聚集了眾多政治、文化、經濟和娛樂界的上流人士,他們都是來“陪”赫魯曉夫共進午餐的。

在此次的宴會上,夢露甚至都沒有坐在赫魯曉夫的身邊,他們只在同一桌上用餐。赫魯曉夫是一個特別喜歡演講,喜歡吹牛皮的人,飯局一開始,他就展露出了自己的“演說”天賦,從童年講到導彈發射,周圍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回話,氣氛尷尬異常。

這個時候,夢露的一句:“總理先生可真有趣”瞬間打破了異常尷尬的氛圍。得到夢露回應的赫魯曉夫,在接下來的攀談中,甚至還邀請夢露前往蘇聯做客,此次宴會才得以在熱鬧的氣氛結束。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這場離奇的飯局,也讓人們感到頗為奇特。


鳶飛九天2018



答:其實,赫魯曉夫出訪美國前提出了兩個奇葩的要求:

1、到時到美國著名的迪斯尼樂園一遊。

2、希望能夠同瑪麗蓮夢露共進晚餐。

赫魯曉夫一不是小孩,二不是情聖,為什麼會提兩個這麼古怪的要求呢?

這得從當時的背景說起。

當時,美國和蘇聯互相憋著一口氣,共演一出超級大國爭霸的大戲,彼此依靠著超級武器保持著地球的恐怖平衡。

蘇聯在大部分領域是落後於美國的,但有些領域卻遙遙領先。

比如蘇聯首先爆炸了氫彈,又比如1957年蘇聯成功將一枚83公斤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枚衛星送上天空。

1959年夏天,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為了解決日益緊張的柏林危機,決定邀請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前往美國的戴維營進行首腦會晤。

而赫魯曉夫為了緩和與美國的關係,同時展示蘇聯國力,也有了訪問美國的想法。

但那段時間,正是冷戰最嚴重的時候,而且,這之前從未有蘇聯首腦訪問過美國。

大部分美國人對赫魯曉夫的瞭解,一是他在有名的“廚房辯論”中與美國副總統理查德·尼克松進行了“決鬥”;二是他曾發出過“我們將會將你們埋葬”的恫嚇言辭。

所以,美國的媒體得知艾森豪威爾向赫魯曉夫發出邀請後,爭論之聲喧囂塵上。

《紐約每日新聞》的標題是“赫魯曉夫:常人還是惡魔?”

《紐約時報》大樓上豎立著一面大電子屏幕,上面放映一個短動畫片:一個像赫魯曉夫的卡通形象拎向美國奔跑,但抬頭見到了自由女神像,但嚇得扔下箱子落荒而逃。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調皮而聰明的赫魯曉夫提出他的兩個奇葩要求。

第一個要求,他是想向美國民眾表示,自己並不是什麼惡魔,而是一個童心未泯、有一份童真的人,也愛好和平,也想把世界建設成童話世界那樣,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王子和公主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第二個要求,是把自己塑造成夢露的粉絲,向美國民眾知道,自己也和一個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也有七情六慾,也追星,也有自己的偶像。

一句話,就是顯示出自己是一個可以親近的領導人,絕非美國宣傳中那個“眼裡只有導彈”的獨裁者。

不過,赫魯曉夫的第一個願望並未能實現。

因為,在對美國的迪斯尼樂園進行參觀的當天,有一萬多的人在大門進行遊行示威,他們打出 “請不要把政治帶給孩子們”的標語,攔住了訪問團。

赫魯曉夫的第二個願望也未能完全實現——他原先是約定和夢露晚餐的,後因行程變動,改成了午餐。

為此,赫魯曉夫很不高興,他在午餐時發表了一大通演講,他大聲問包括夢露在內的眾多明星們:“我為什麼不能去迪斯尼樂園?怎麼回事?你們在那裡安裝了導彈發射架嗎?”

在聽到聽眾發出尷尬的笑聲後,他剎不住車了,咧開大嘴繼續說:“聽聽他們是怎麼對我說的:我們———就是說美國當局———不能保證您在那兒的安全。這是什麼意思?那裡發生了瘟疫嗎?或者是被黑幫佔領了?”

赫魯曉夫越說越激動,臉漲得通紅,拳頭在空中揮舞。

他最後說:“我的大飛機就停在華盛頓,我隨時可以把它叫過來,讓它送我回到蘇聯。”

赫魯曉夫訪美的專機非常大,在剛剛到達美國安德魯空軍基地的時候,美國都沒有合適的梯子。赫魯曉夫下飛機時,只能親自動手藉助輔助工具從飛機上爬下來。對這一點,他非常高興,因為,他覺得,這總算讓美國人認識到了什麼叫大飛機!

所以,在許多場合,他都張口閉口說他的大飛機。

赫魯曉夫說這些的時候,餐廳陷入了可怕的沉寂中。

某位美國大使夫人流下了眼淚——她可能覺得,如果赫魯曉夫就此走掉,戰爭就會爆發。

不用說,赫魯曉夫此次訪美,並沒能讓美蘇的關係得到有效緩解。實際上,美蘇關係更加惡化了,此後不久,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雙方徹底拉破了臉面,正式進入了對峙狀態。


覃仕勇說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赫魯曉夫的高明之處。

1959年赫魯曉夫的美國之行,目的是緩和同西方的關係,而不是去示威。

所以,赫魯曉夫要求第一去迪士尼樂園遊玩,第二去見夢露一起吃飯。

現在看來,這兩個要求似乎都是無厘頭,其實沒那麼簡單。

在當時,西方對蘇聯和赫魯曉夫本人都要一些妖魔化。

很多西方人認為,蘇聯是冷酷無情的專政國家,而赫魯曉夫就是大魔王,大魔頭。

之前蘇聯領導人米高揚訪美,時間是1959年1月。

在芝加哥有美國市民向他扔雞蛋,在洛杉磯抗議者扛著一個敞口的棺材,上面寫著“米高揚,去死吧”。

赫魯曉夫的2個要求,其實只有一個用意,表明我只是普通人。

我想去迪士尼玩,說明我有童心,是個善良的人。

搞笑的是,迪士尼卻沒有接待赫魯曉夫。

據說是很多美國民眾跑到迪士尼門口遊行,要求不要把政治和孩子掛鉤,不允許政客進入孩子的領地。

最終,赫魯曉夫的迪士尼計劃泡湯了。

事後,赫魯曉夫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滿:那個樂園裡有什麼不能讓我看?有導彈發射架嗎?

不過,和夢露吃飯的要求被接受了。

赫魯曉夫為什麼同夢露吃飯?表示他是一個正常的男人。

夢露是美國著名豔星,也是所謂的頭號性感女明星。

當時美國男人將 和夢露同進晚餐作為人生的最大夢想。

薩沙附註:呼呼,美國人和我們可不同,我們男女之間吃晚飯就是吃晚飯,開房是開房,兩回事。但美國人的文化中,和性感女人一同吃晚飯,就有明確的性暗示。

赫魯曉夫此舉,仍然是一種政治表態,說明他也是個普通(好色)男人。

其實,赫魯曉夫當時已經60多歲,就算好色也是有心無力了。





最終,他的同夢露一起吃飯,只是變成了中飯而不是晚飯。

更誇張的是,一同吃飯的還有400多人,包括政治、經濟、娛樂界的眾多名人,但大部分是好萊塢的名人。

搞笑的是,夢露的丈夫、劇作家阿瑟·米勒本來也有資格,但是最終被拒絕參加。因為他是名左派,曾受到眾議院委員會調查,在當局眼中過於激進,不適合跟共產黨領導人吃飯。

夢露在主桌上,距離赫魯曉夫不遠。


這次吃飯完全是經紀人的安排,夢露並不熱心。

夢露的女傭莉娜·佩皮託在回憶錄中寫道,“瑪麗蓮根本不明白赫魯曉夫是誰,但公司堅持要她去。他們告訴瑪麗蓮,在蘇聯,美國意味著兩件事情:可口可樂和瑪麗蓮·夢露。她很喜歡聽這種話,就同意了……她告訴我,公司希望她跟蘇聯總理見面時,穿著最緊身、最性感的衣服。”

夢露天生是比較風騷的,在她看來,這個赫魯曉夫也不過是個大肚子男人而已,沒什麼特殊。

兩人簡單聊天了一會,夢露屬於那種無腦金髮美女,只是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甚至沒心沒肺的閒話。

赫魯曉夫還盛情邀請夢露到蘇聯做客:“您將吃到別處絕對吃不到的蘇聯風味餡餅。”考慮到禮儀,赫魯曉夫很快也向同桌其他明星發出了邀請。


這就是赫魯曉夫和夢露的午餐,完全是政治因素。


薩沙


說到瑪麗蓮夢露其實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這個人是多多少少人心中的女神啊,但是在那個時代有一些大佬其實並不是會和瑪麗蓮夢露這類人有過多的接觸,但是赫魯曉夫的卻一定要和瑪麗蓮夢露吃午餐?,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來回答。

首先來了解下赫魯曉夫

在蘇聯的歷史上,赫魯曉夫是一個固執而又可愛的人,早年追隨斯大林,是斯大林時代政治的主要吹捧者。但他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斯大林的陰影之下,就連兒子被斯大林以“叛國罪”處死,他也不敢喘一聲粗氣,在斯大林的眼中,赫魯曉夫就是他的奴僕,呼來喝去,赫魯曉夫也表現的很心甘情願。

然而斯大林看走了眼,正向當年列寧看錯了他一樣,斯大林估計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表面忠厚老實的帶刀侍衛,在他死後,卻成了把他打成“人間惡魔”的最有力的推手。

再來看下為什麼美國要邀請赫魯曉夫訪問美國?

1953年,統治蘇聯長達30年的斯大林突然去世。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蘇聯內部陷入了爭權奪利的鬥爭。最終赫魯曉夫異軍突起,成為了蘇聯最高領導人。

赫魯曉夫上臺之後,對美國採取了公平競賽的原則。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蘇聯開始邀請西方的將軍們觀摩蘇聯的軍事演習。赫魯曉夫對蘇聯的軍隊有信心,他認為蘇聯已經擁有了與美國正面對抗的能力。赫魯曉夫對軍隊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在自身核力量還無法威脅美國的情況下,赫魯曉夫要求軍方在常規武器上保持對西方的軍隊優勢。蘇聯軍隊的重型武器性能雖然沒有美國的先進,但是數量確實美國的3倍以上,這讓美國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尤其是歐洲地區,蘇聯一直處於攻勢的姿態。

紅場閱兵式是赫魯曉夫向西方秀肌肉的舞臺,赫魯曉夫經常利用蘇聯新式武器來震懾西方。有時還會在武器上做文章,利用假武器來迷惑對手。1957年的紅場閱兵上,蘇聯展示了一系列的新式武器,確實讓西方受到了震撼。雖然蘇聯在核武器方面仍不如美國,但在常規武器方面並不遜色。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根據這一情況,適當修改了對美國的外交政策。

赫魯曉夫訪問美國提出的2點要求

1958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邀請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客觀的說,當時蘇聯的實力已經大幅度上升,美國不得不正視蘇聯這個國家。處於各方面的考慮,艾森豪威爾邀請赫魯曉夫訪問美國。

赫魯曉夫表示願意訪問美國,但是提出了兩個要求:

第一,赫魯曉夫希望參觀美國迪斯尼樂園;

第二,赫魯曉夫希望與瑪麗蓮夢露共進午餐。

美國雖然搞不懂赫魯曉夫為什麼會提出這麼奇葩的要求,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了。

最後赫魯曉夫為什麼一定要和瑪麗蓮夢露吃午餐?

其實赫魯曉夫屬於標準的屌絲逆襲,心理問題的作用

赫魯曉夫是烏克蘭農村放豬娃出身,既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沒有什麼幸福的童年。從赫魯曉夫從政之後一系列的表現來看,有時候這個人孩子氣十足,例如在聯合國大會上用皮鞋敲桌子。赫魯曉夫之所以要參觀迪斯尼樂園,可能是想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畢竟蘇聯是沒有這種東西的。至於為什麼要見瑪麗蓮夢露就更好理解了,赫魯曉夫的夫人尼娜雖然是一個文化素質相當高的女人,但是長相確實一般。瑪麗蓮夢露幾乎是那個時代全球男人眼中的女神(估計肯尼迪除外),赫魯曉夫自然也不例外。

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當然不會把瑪麗蓮夢露怎麼樣。但是實現一下自己的夢想,這也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赫魯曉夫在美國官員的陪同下,參觀了好萊塢製作中心,當時好萊塢正在製作電影《康康舞》。就是在這一天的中午,赫魯曉夫和瑪麗蓮夢露得以共進午餐。只不過氣氛相當尷尬,餐館裡一口氣做了400多人。瑪麗蓮夢露對這次午餐完全是應付差事,是公司強迫她來的,在此之前她根本不知道赫魯曉夫是誰。女人不關心政治,這是人之常情。

總結:赫魯曉夫這是一種轉移視線的策略,他明面上讓美國知道蘇聯的軍事很厲害,然後再搞這麼一出,就使得美國不知道他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這也間接的可以緩和一下兩國之間的關係。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私心,畢竟夢露是女神,赫魯曉夫見一下也是正常的,但是肯定沒有任何企圖,畢竟赫魯曉夫是一個政治家。


路之意


1959年,那是冷戰最嚴重的時期,赫魯曉夫竟然訪問了美國,更奇怪的是赫魯曉夫竟然還向美國提出了一定要和瑪麗蓮夢露一起吃午餐的要求。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探究一二。

1959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為了解決日益緊張的柏林危機,決定邀請蘇聯總理赫魯曉夫訪問美國。那是冷戰最嚴重的時候,此前從未有蘇聯首腦訪問過美國,大部分美國人只知道赫魯曉夫就是一個在聯合國拿鞋子敲打會議桌的粗俗的,沒有教養的鄉巴佬。其實,對於這個邀請,艾森豪威爾心中也沒底。

赫魯曉夫在收到這個邀請後,也是一臉的懵逼。後來寫的回憶錄中,赫魯曉夫說:“盛頓的邀請出乎我們的意料,從未抱有這個期望,所以我們不僅沒有打算近期訪問沒有,也不打算將來訪問美國。……一開始我甚至不相信。事情來得太突然,簡直不可思議,出乎意料但令人高興。而且也很有意思。很想去看看美國。美國在我們關於國外的概念中和我們的想象中佔有特殊的地位。這可是蘇聯最強有力的對手、資本主義各國的首領,是它給國外世界的整個反蘇宣傳定調子。”

於是乎,赫魯曉夫以抱著看一看美國的想法,決定應邀,訪問美國。在訪問美國前,他為了避免出醜,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秘書們為此次訪問的各種場合準備發言稿。他仔細審閱由外交部和克格勃準備的材料,努力預測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他在臨出行前,他觀看了一些美國的影片,對當時當紅的影星瑪麗蓮夢露以及迪士尼樂園印象深刻。於是,他特意向美國提出了要和瑪麗蓮夢露一起吃午餐以及參加迪士尼的要求。美國為了促成這次訪問,自然同意了赫魯曉夫的要求。

1959年9月15日,赫魯曉夫飛抵美國,正式開始了他“驚動世界的13天“訪問。在第五天的9月19日,赫魯曉夫訪問了美國好萊塢,馬上赫魯曉夫就要見到了念念難忘的女神瑪麗蓮夢露。據瑪麗蓮夢露的女傭莉娜·佩皮託在回憶錄中寫道,“瑪麗蓮根本不明白赫魯曉夫是誰,但公司堅持要她去。他們告訴瑪麗蓮,在蘇聯,美國意味著兩件事情:可口可樂和瑪麗蓮·夢露。她很喜歡聽這種話,就同意了……她告訴我,公司希望她跟蘇聯總理見面時,穿著最緊身、最性感的衣服。”

美國安排的這次午宴,並非是只有赫魯曉夫和夢露的單獨午宴,而是一個邀請了近400名好萊塢明星的超大午宴,真可謂眾星雲集。在這次午宴上,赫魯曉夫並沒有與瑪麗蓮夢露發生任何緋聞,甚至兩人都沒有坐在一起,只是同桌而已,並沒有什麼親密的交際。實際上,當時參加午宴的好萊塢明星之所以踴躍參加這次的午宴,不是他們對赫魯曉夫多麼友好,而是他們要蹭一波熱度,看一看這個俄國佬。在這次午宴,赫魯曉夫搞了一個45分鐘的演講,臺下的好萊塢的明星們像在馬戲團看北極熊一樣,看著他的賣力表演。

赫魯曉夫之所以要與夢露共進午餐,一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赫魯曉夫也要一睹這個人間尤物的芳容,更重要的是他要營造一個親善的形象,一場政治作秀罷了!隨後,赫魯曉夫要求參觀迪士尼,但當時美國以“無法保證安全”為由,拒絕了他的要求。對此,赫魯曉夫很是惱火。由於去不了迪士尼,東道主安排赫魯曉夫乘坐封閉的防彈車“在洛杉磯實際上是漫無目的轉悠了兩個小時”。

赫魯曉夫的這次訪問,雙方達成了戴維營會談,蘇聯與美國的關係開始緩和,赫魯曉夫稱“這是美蘇關係的新紀元。”但不久之後,美國毀約,蘇聯舉行閱兵式當天,一架美國偵察機進入蘇聯領空,被憤怒的蘇聯人給擊落了,美蘇關係進一步惡化。隨後,就是古巴導彈危機,但最後與還是赫魯曉夫慫了!總之,赫魯曉夫的這次美國訪問,更像是雙方的一場政治作秀罷了!


密探零零發


在蘇聯的歷史上,赫魯曉夫是一個固執而又可愛的人,早年追隨斯大林,是斯大林時代政治的主要吹捧者。

但他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斯大林的陰影之下,就連兒子被斯大林以“叛國罪”處死,他也不敢喘一聲粗氣,在斯大林的眼中,赫魯曉夫就是他的奴僕,呼來喝去,赫魯曉夫也表現的很心甘情願。

然而斯大林看走了眼,正向當年列寧看錯了他一樣,斯大林估計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表面忠厚老實的帶刀侍衛,在他死後,卻成了把他打成“人間惡魔”的最有力的推手。

赫魯曉夫上臺後,推翻了斯大林生前的一切決定,全盤否定斯大林為蘇聯做出的功績,在他的政治高壓下,整個蘇聯掀起了一場“倒斯”的風暴。

然而,不光斯大林看走了眼,赫魯曉夫自己也沒能看清自己,他以為自己是社會主義陣營最高傲的領頭羊。

可事實上,他反對斯大林,卻處處學斯大林,處處學斯大林而處處不像斯大林,他沒有斯大林的狠心,只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和自以為很好笑的笑話。

最終在黑海度假的時候被勃列日涅夫發動的政變而“退居二線”,從此消失在了世界的政治舞臺上。

迴歸正題,當年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前夕,他在蘇聯就曾看過瑪麗蓮夢露主要的電影《彗星美人》,對銀幕內的這位絕代佳人傾慕已久,於是藉著訪問美國的機會就想當面見識一下美人的風采。


赫魯曉夫為何訪問美國?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之後,作為世界的兩大巨頭,彼此看不順眼這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

從蘇聯十月革命後建立共產主義政權,美國就視蘇聯為洪水猛獸,雖然二戰當中,雙方同仇敵愾,共同反抗法西斯,但隨著戰爭的勝利,雙方的合作也就此終結。

可以說,從蘇聯建國以來,蘇聯的領導人從來沒有踏上過美國的領土,赫魯曉夫開了這一先河。

其實在當時,雙方雖然暗地裡軍備競賽,火藥味十足,但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前,雙方還是能夠平靜的坐下來進行友好握手的。

為了緩和彼此間的芥蒂,1959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決定邀請赫魯曉夫前往華盛頓,參加雙方首腦會晤。

赫魯曉夫和夢露的“甜蜜午餐” 當赫魯曉夫訪問的消息傳到美國,美國公民一片譁然,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蘇聯是一個恐怖的國家,那裡的統治者只知道有導彈,為了和他們抗爭,美國每年花在軍費上的支出嚴重超標,美國人認為,所有的成因,都是由赫魯曉夫這個“魔鬼”造成的。



因此,當赫魯曉夫想去遊玩洛杉磯的迪士尼樂園的時候,遭到了美國群眾的強烈反對,他們抨擊赫魯曉夫這個政客不應該去“汙染”孩子們的淨土。

而迪士尼公司也迎合了民意,以內部整修為名拒絕了赫魯曉夫的參觀,赫魯曉夫吃了閉門羹,要知道,在蘇聯他可沒有受過此種待遇,因此憋了一肚子的火。

迪士尼樂園進不去,赫魯曉夫又提出了另一個請求,那就是要和夢露共進晚餐,出於外交禮儀,美國當局不好再拒絕,於是聯繫了夢露的經紀公司,希望夢露能來參加這場“國宴”。



夢露雖然是當時美國人的“夢中情人”,可事實上,她是一個大大咧咧且毫無心計的女人,她不知道赫魯曉夫出於什麼目的見她,她只是出於好奇,想一睹美國人眼裡的“洪水猛獸”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不過美國當局並沒有答應赫魯曉夫想和夢露共進晚餐的請求,只是把時間改成了中午,受邀的各界人士有400人之多。

與正常的宴會一樣,主人艾森豪威爾和客人赫魯曉夫分別做了宴會演講。

赫魯曉夫的發言也算中肯,他表明了來美國是帶著和平的誠意,希望雙方能共謀發展。

只不過在演講最後半開玩笑式的抒發了自己被迪士尼樂園擋在門外的不滿,弄得當時的氣氛略微尷尬,全場靜默,注視著赫魯曉夫走下了演講臺。

雙方在相互敬酒的時候,赫魯曉夫來到了夢露面前,先是一番寒暄,講述自己對她的傾慕,並且邀請她到蘇聯品嚐他親自做的蘇聯風味的餡餅,夢露也是滿口答應:“有機會一定要去品嚐”。

這場略微尷尬的宴會最終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圓滿的結束了。

赫魯曉夫為何要見夢露?

如果把赫魯曉夫看成一個“追星族”,那就大錯特錯了,作為一名政客,赫魯曉夫還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只是夢露還天真的以為赫魯曉夫僅僅是傾慕她的美貌。


赫魯曉夫通過訪問迪士尼樂園和約會夢露,是想向美國人宣揚他也是有著純正的西方思想,是一個可以親近的領導人,想打破美國政府對他的恐怖宣傳,自己並非只是一名“眼裡只有導彈”的獨裁者。

政客的眼中永遠沒有情感,而是隻有利弊。雖然兩國元首在會客廳交談甚歡,彼此約定裁剪軍費,避免軍備競爭,然而私下卻各有各的如意算盤。

赫魯曉夫這次訪美結束不到3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徹底進入了對峙狀態,而且比之前的每一次都要嚴重,在當時,許多人都已經聞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氣味,整個世界差點就面臨全面的“熱核”戰爭的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