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九九八十一難,最難的是哪一難?

夏天飄著冬天的雪



用戶思己過


都說女兒國最難,我也來說說女兒國。

話說唐僧師徒取了三藏真經要回東土大唐,只見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走向觀音菩薩前啟道,唐僧受過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歷過的災愆患難,弟子已謹記在此,這是他災難的簿子。菩薩從頭看了一遍,上寫著:金蟬遭貶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 兩界山頭第八難,陡澗換馬第九難,夜被火燒第十難。... 魚籃現身三十八難,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難,普天神難伏四十難,問佛根源四十一難, 吃水遭毒四十二難,西梁國留婚四十三難,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難...竹節山遭難七十五難,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難,趕捉犀牛七十七難,天竺招婚七十八難,銅臺府監禁七十九難,凌雲渡脫胎八十難,坐烏龜落水八十一難。那麼八十一難中哪一難最為兇險呢。

李卓吾先生在看到西梁女國一章時感嘆道,一部《西遊》中惟女魔最多。始於四聖,終於天竺玉兔,復間以屍魔、杏仙、蠍、鼠、蜘蛛之類,參差錯出,不為少矣。而其中最危而最險者,無如一西梁女國。曷言之?彼四聖,聖也;屍魔、杏仙、蠍、鼠、蜘蛛、玉兔,皆妖也。聖則不敢為偶,妖則不可為偶,雖愚夫或猶能勉強自持。若西梁國之女王,固宛然與我同類之人也。言其容飾之豔麗,則諸妖不如;言其居食之富貴,則四聖不如;言其爵位之尊崇,則天竺公主亦不如,極人間世可喜可慕之事,更無有過於此者。如是則當之而不惑者,不亦難乎?而三藏於此,獨能見色不迷,見欲不亂。

故吾謂西方路上,苟無西梁女國則已;若有西梁女國,則十萬八千里中,當以此為第一奇劫。而唐僧八十一難中,亦當以此為第一大難,所謂“處逆境易,處順境難”也。不然,彼舉國君臣,玉帛相見,飲食宴笑,何樂如之,而乃列之災難薄中,名為四十三難,何哉?一迂儒談西梁女國事,嘆曰:“愚哉唐僧,奈何舍人王之貴、傾國之色而不取?”道人笑日:“彼非惡而逃之,只是怕將身做香袋耳。”迂儒曰:“既從其欲,何慮香袋?”道人曰:“不從,則零碎做香袋;既從,則囫圇做香袋矣,究竟囫圇者終歸於零碎而後已。”美色可愛也,香袋亦可畏也。

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寫了一個名叫虛竹的和尚,此和尚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比豬八戒戒的都多,道家的天山童姥想教他武功,他寧死不學,不可謂不堅貞。童姥也是過來人,知道和尚的短板在哪裡。《水滸傳》石秀智殺裴如海一節中有句話: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是鬼樂官,四個字色中餓鬼。就是說和尚們每天敲個木魚念個經,除卻為數不多的得道高僧,大多數想的最多的就是那事。因此童姥給虛竹塞了一個赤裸女子,也就是西夏國的公主,虛竹有了第一次,馬上二十年修行白下了,每天纏著童姥要女人。因此西遊記中觀音第一次試探唐僧的取經決心就是用美色,而取經路上孫悟空最怕的就是唐僧被蠍子精和老鼠精破了童子身。而唐僧也的確好幾次差點童貞不保。女兒國國王是個超級白美富,孫悟空也怕唐僧不能自持,只好用假結婚的下三濫手段欺騙人家感情涉險過關。


唐風宋月


九九八一劫生死難,九九八十一重萬刃山

西行是一場考驗,也是一場隨時都可能會結束的旅途。

師徒四人加一匹白龍馬,構成了一隻足以斬妖除魔的手掌,常言道“獨木難成舟”,只有五根手指緊緊握成拳頭,才能擊碎一劫又一劫的磨難。

九九八一難中最難的,並不是某個法力高強的魔頭所築下的“妖魔牆”,而是由四師徒內部產生的“誅心陣”……

《西遊記》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民間將此難稱之為“真假美猴王”,唐僧在這一難中,面對不再是嗜血的魔頭,而是每日朝夕相處的大徒弟孫悟空, 曾經最為熟悉的彼此,只因一念之差,成為了相互對立的敵人。


五根手指真的要“分崩離析”嗎?

孫悟空與之戰鬥的,也並非是書中所稱的“六耳獼猴”,而是隱藏在內心中的“心魔”。 畫皮畫肉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孫悟空原本就是一個殺孽滔天的神魔,哪怕他一心向佛,也無法完全消除沁入骨骼中的戾氣,但西行是一場“剝皮換骨”的考驗,孫悟空能打敗心魔,立地成佛嗎?

話說唐僧四師徒路經深山野林,天色已晚,道路兩邊閃出一夥賊人攔住唐僧師徒去路,孫悟空怎能容他十幾個賊人猖狂。


手起棒落,便送那十幾個賊人上了西天,唐僧唯恐孫悟空的行為會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趕忙對著幾個山賊的屍體唸叨起來“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你們到了陰曹地府,告他別告我!”

好一個唐僧,把身為人師的責任擇的明明白白, 一旁看熱鬧的豬八戒心懷叵測,一味的添柴加火,挑撥唐僧和孫悟空的關係,一向老實巴交的沙和尚也沉默不語保持中立,一肚子委屈的孫悟空漸生二心……

原文用這樣一段話,來描寫了此時取經團隊所面臨的“關係危機”!

這句話充分證明了,此時的取經團隊是一個“貌合神離”的狀態,而這一難,也成為了唐僧四師徒,最難跨過的一劫———心劫。

對唐僧心懷不滿的孫悟空,在一個小村莊中又打死了一個賊人,孫悟空接二連三的犯下殺戒,徹底觸犯唐僧心底的原則,導致唐僧念動緊箍咒把孫悟空逼走。

這時候,原著又給出了一句詩,來說明孫悟空、唐僧此時的心境:


孫悟空被趕走後,書中的“六耳獼猴”正式登場,六耳獼猴將唐僧“胖揍”了一頓後,又搶走了行囊衣缽。

“沙豬二人組”氣哄哄的去花果山找“孫悟空”評理,卻被六耳獼猴好一頓奚落, 打也打不過,罵也罵不過的“沙豬二人組”只好一個回去照顧師父,一個灰頭土臉的去找觀音菩薩告狀。

真悟空正在觀音菩薩的道場訴苦,正巧與前來告狀的沙和尚碰面,孫悟空知道了有“猴”假扮自己揍了唐僧後,並沒有心疼唐僧,孫悟空罵六耳獼猴的時候對唐僧也是隻字未提,說明孫悟空對唐僧捱揍漠不關心。待到真假悟空打上靈山時,如來佛祖正在講經,這一段經講的是“有”和“空”之間的轉換, 而後佛祖又用一句話點名了“六耳獼猴”的來歷“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

不是二人,也不是二猴,而是二心。

這“二心”的意思是“一分為二的心”,六耳獼猴其實是孫悟空本心中分裂出的“反面悟空”, 六耳獼猴有著孫悟空一般無二的本領,又做了孫悟空心中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胖揍唐僧、自己取經),所謂“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邪念”。原著裡寫的很明白,六耳獼猴善聆聽,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他是你我的第二個心,他是浮在世人心中的邪念。

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獼猴,也就消滅了自己的二心,從而做到“立地成佛”。
這一難,最難跨過的地方,就在於唐僧四師徒的“二心”,現在孫悟空的“二心”已經根除了,那麼唐僧的二心呢?

唐僧心底裡喜歡的是豬八戒,而不是孫悟空,對孫悟空一直都是不冷不熱的態度,

豬八戒做錯了事唐僧只是輕輕訓斥幾句,但孫悟空做錯了事,便會遭到唐僧無情的懲罰,甚至三番五次的驅逐,可以說唐僧才是取經團隊中最大的“不和諧因素”,這是唐僧對孫悟空的“二心”。孫悟空的二心被根除後,佛祖給孫悟空吃了一顆“定心丸”,佛祖說“只要西行大業成功,你保證會坐上蓮花臺”,此時孫悟空已經是“內定”的佛了。

而後,觀音菩薩親自送孫悟空歸隊,並對唐僧下了指示:“唐僧你必須收留孫悟空,只有他保護你才能到靈山,你不許再趕他走了”。

唐僧恍然大悟,孫悟空已經被佛祖內定了,惹不起,惹不起……

讀過《西遊記》原著的朋友都會發現,這一難之後,唐僧幾乎再也沒有念動過緊箍咒,甚至幾乎沒有訓斥過孫悟空。

對孫悟空心生嫉妒的“殺豬二人組”,也明白了孫悟空此時的地位,

但是“沙豬二人組”的“二心”並未根除,這也成為“沙豬二人組”最終沒有成佛的原因。

我認為“真假孫悟空”是九九八十一難中最為兇險、黑暗的一難,它讓我知道了“取經四人組”只是一個由“利益”驅動的組織,也讓我看清了“取經四人組”最不為人知的一面:唐僧的“私心”、孫悟空的“二心”、沙豬二人組的“妒忌心”!<strong>

若不能跨過這一難,貌合神離得取經四人組,遲早會“原地解散”。


白話歷史君


唐僧九九八十一難,有的災難是人為製造的磨難,特意為了湊滿九九八十一的總數,按照佛門說法,九九八十一才是圓滿的數字。其中最難的應該是獅駝嶺。

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妖怪,本領有高有低,法寶層出不窮,但總的來說,孫悟空都能對付。

弱一點的,比如白骨精,孫悟空一棒打死,幫手也不需要。

稍微厲害一些的,可以和孫悟空打個平手,比如黃袍怪,紅孩兒,牛魔王;或者有法寶孫悟空不能應付,比如青牛怪,孫悟空知道找幫手,解決不了但知道解決的辦法。孫悟空找土地山神,瞭解妖怪情況後,要麼找天庭,要麼找觀音或其他菩薩,輕輕鬆鬆妖怪就被制服。

被青牛攔截,孫悟空幾乎沒有辦法,也不知道主人;遇到六耳獼猴,也是如此,他和孫悟空打平,幾乎沒有神仙可以分辨。這個時候,孫悟空只有求助大BOSS如來,需要如來指點迷津。

黃眉怪幾乎是難度排第二的妖怪,孫悟空四處搬救兵,無計可施,沒有想到找如來,也不知道去哪裡求助。這時,彌勒主動前來幫助,否則孫悟空難以過關。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遇到其他的妖怪,孫悟空至多是向如來求助,希望得到他的指點,如來唯一的一次出手,就是去獅駝嶺制服金翅大鵬雕。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是如來的安排。一路上的妖怪,如來派觀音查看過;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基本上都是安排好的。如果把西天看作一個大集團公司,取經師徒就是一個小團隊,需要解決不同的問題,最後才能受到大老闆的接見。取經路上的遭遇,都在掌控之中。需要大老闆親自動手的問題,才算得上難題,也是唯一的一次。

所以,問題的答案很明顯,最困難的磨難才需要如來親自動手,就是在獅駝嶺降服金翅大鵬雕。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Celave


黑松林失散,寶象國捎書,金鑾殿變虎;這災難最難。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後,唐僧把孫悟空給貶退了;過了白虎嶺時,餓了讓豬八戒化齋。這豬八戒走了許久,都不見有人家,想想悟空在時,一會就有齋飯,這時懂得“不當家不知鹽米貴”的道理。後來索性就躲在樹林裡睡大覺,讓師傅餓著。沙僧去尋八戒,唐僧自己尋思散散悶,結果卻到了妖怪變的塔裡。這不是羊入虎口,想想當時那種絕望,沙僧八戒都不在身邊,悟空也被趕走了。連通個音訊的人都沒有,性命就懸在妖怪的口裡。這黃袍怪本來就正想著捉唐僧,不曾想唐僧自己就走到了他的嘴邊。這時候被抓的唐僧,可算是走投無路。

這時好不容易等到八戒和沙僧來救,卻發現八戒沙僧再加上身邊的幾十個守護神,勉強能和黃袍老怪打個平手。也恰巧公主有事託付,想傳個口信給國王。想想公主也是被擄來的,一來就是幾十年,就算是一國之王也不知道她的下落。沒有個音訊的唐僧,興許沒有這個機緣,也沒幾天就成了盤中餐了。有了這個交易之後,到了寶象國,告訴國王公主的事,沒曾想國王讓他們展展神通。這八戒和沙僧也是藝高膽大,竟然真展示了,接下來的收妖可就慘了。沒曾想,國王讓八戒和沙僧去救公主,這回去了,沒有唐僧的守護神相助,打不過黃袍怪。

這黃袍怪心裡也憋屈,放你唐僧過了,回過頭來找茬,這不是不識好歹嗎?這回赤條條的上寶象國,面見國家,硬把唐僧說成是虎妖,唐僧是虎妖成精被自己打傷逃到寶象國來搗亂的。這回唐僧反被黃袍怪誣陷,變了老虎在籠子裡流淚。這時開始為自己趕走悟空,誤信八戒的話,開始後悔。堂堂的去西天取經的聖僧,竟成了囚籠裡的老虎。可想這心裡的難著有多大,關鍵是連個希望都沒有。八戒和沙僧都打不過那妖怪,自己也無能為力。內心的那種絕望在哪一回都沒法比的,沒有希望的等待死亡。名和利一下子也都沒有,連最後活下去的希望也渺茫。內心的那種苦楚在任何時候都沒辦法比得上。後面好幾回碰到被抓到洞府,孫悟空都會變成小昆蟲來安唐僧的心,至少都還沒有被救出去的希望。

這一難卻沒有,沒有希望的等待是最痛苦,也是最黑暗的時刻。這也算是為自己貶退孫悟空的後果。


閒玩間


我認為有三難,一難情,女兒國和女王相遇是對唐僧的最大考驗,此難一不吃唐僧肉,二不降妖伏魔,但是人往往逃脫不了一個情字,唐僧最終憑藉佛心和西天唐王重託,最終過關是西天取經的心魔關,在一個一個妖怪關,一個團隊不和關,妖怪關最險在青牛怪,上到天兵天將和十八羅漢,猴子最後求助如來驚險過關,六耳獼猴是對團隊的考驗,最終師徒關係由分到合驚喜過關,隨筆而寫,看看別忘點贊


牡丹主人李小白


我認為九九八十一難中,對於唐僧來說,最難的還是女兒國一難。

最難的不是妖魔鬼怪窮山惡水,而是情關難過啊。

自古情關最難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等等,古往今來,歌頌愛情的詩歌數不勝數。

唐僧在女兒國時,國王一眼看中了他,想與她結為夫婦,剛開始讓過時說媒,唐僧自謂佛門中人不能成家,後來國王親自來說媒,並邀請唐僧到王宮之中,兩人獨坐,女兒國國王是很有姿色的,當時唐僧:一臉的汗水,只好閉上雙眼。我相信此時他心中已然盪漾,卻不得不抑制自己。

可見當時的唐僧已經動心起唸了,可他已遁入空門,不能與國王成親。後來,唐僧也並沒有明確表示自己不喜歡女兒國國王,而是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來世若有緣分。”


一個男人不喜歡這個女人的話,怎會說,來世若有緣分,再結連理之類的話呢?可見,此時唐僧確實已經動心了,但是苦於自己枷鎖在身(這麼說不好,但就是這樣啊),不能如願。妖魔鬼怪雖苦,那是皮肉之苦,自古情傷總傷心啊。

唐僧錯過女兒國國王,便是錯過了了一世姻緣,真個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啊。


永虹健康育兒


其一,九九八十一難多是以“吃唐僧肉”開始,然後大妖小怪,甚至個別仙客,想擒拿唐僧,妄想長生不老,然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停廝殺打鬥,但是多為悟空歷萬險千難、百般救主,唐僧更多的形象是躲躲藏藏,被動於劇情的變化。而女兒國則不同,因為被愛,讓唐僧走向前臺。師傅情感的問題,除八戒動機不純之外,悟空沙僧只能“望洋興嘆”愛莫能助。

其二,唐僧自幼受法,深得唐王重託,極少接近女色,屬於情竇初開的“小鮮肉”。女兒國一遇,與女王門當戶對,雙方又衷情於佛門,女才郎貌,心若脫韁。人世間,最感人又傷人的是情,其中猶以愛情為重。面對含情脈脈、江山美人,女兒國王純真的兒女私情,就是柳下惠再世,也難擺脫內心的困苦,人家為了情連江山都願放棄,自己一飄泊之人何不觸動內心的靈魂和神經。

其三,世界上鬥爭最殘酷,而內心的鬥爭最複雜。唐僧可以放棄千難萬險,攜恩愛於桃花源間,可以兩兩相悅一騎紅塵,走山山水水將心隱於塵事,可以男歡女愛讓多情如水。然而,在唐僧動情之處,又讓他不忘初心。對唐僧來說,因為追求,世間萬物可以一錢不值,因為信仰和擔當又讓他變得將人性隔絕於世。這便是佛學或宗教對人性的影響。舍與得,分與離,合與散,成與失……,許許多多的辨證往往來源於事物矛盾的整合。唐僧的身份和執著讓一段千古情話最終融入了無奈的塵世。我想,若唐僧再在,該是其一生的疼痛!

以上只為個人觀點。





陰山散人


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

西遊記的妖魔鬼怪,是外在的恐懼與怖畏,

無論遇到何種妖魔鬼怪,性命之之危皆有孫悟空等人屢屢皆為。

此懼為顯性危機。

什麼跋山涉水,過火焰山,渡通天河種種,

無論怎樣只要有毅力都能夠迎刃而解。

說什麼辯經說法,教化徒兒

這都是智慧的顯現與對經卷的深解。

這些對於這一大唐高僧而論又有何懼。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唐僧情字也難言

回頭再看西遊記的女兒國的時候,可以看到女兒國國王真情實意與對唐僧種種的情感流露,可以給唐僧所有能夠給予的一切,可以為唐僧放棄所擁有的一起,人間至親至愛也不過如此吧。

而唐僧也著實為難,因為通過演員者的表現也說明此點,偷瞄女兒國國王、說話不在那麼有僧儀,也沒有往昔的唐僧的風範,虛汗流淌,心中又作何感想?

自古至今情關難過,此刻外在的問題已經不在是問題了?因為孫悟空不能替他打死女兒國國王,人家不屬於妖魔鬼怪,路在艱難,只要要不不停十萬八千里又有何懼?而情字,任何人都無法幫助唐僧解決,也任何人無法替代唐僧過此情關,那首女兒情至今依舊傳唱,是那樣的至真至切,道出世間情字真諦。與唐僧遊御花園有是令國王如痴如醉,唐僧也滿懷心喜。

而對於唐僧肩負的重任,三個徒弟眼中的師父,唐王的寄託,如來的期許,觀音的託付種種也許都曾浮現於眼前,世間真的沒有兩全法,可以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個繼續前行西坊路,心中再無女兒國,國王一別永不見,三藏法師般若傳。

一個心中竊竊的愛戀伊,愛戀伊,願與君常相隨的夢境畫面。

自古情關最難過,玄奘經此亦如是,只將法身許如來,凡塵再無情緣牽。


易行者張軒寧


先說一下九九八十一難的由來,為什麼會有“九九八十一難”,“九”的數象圖案在佛學、道學和《易經》裡的涵義可謂大同小異。佛教有三十三天、三十三身之說,三三即得九。歸真即歸於真如,歸於本質,歸於佛性,歸於法身,歸於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說成佛了。

其實,這個道理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裡已有相當多的提示。而在這九九八十一難中,最難的肯定要數“情關”啦~


從女王看唐僧的第一眼開始,對唐僧的考驗就開始了。女兒國都是女子,對其他師徒尤其是八戒,更是考驗。女王帶唐僧遊園,訴衷腸:“召他為王,我為王后。”如果答應就能“江山”、“美人”一起獲得,這應該是普天之下,但凡是男人都應該會心動的。


說實話,唐僧確實有了一絲的心動,閃現出恍惚之色。因為在最後,唐僧在離開女兒國時說“若有來生”,然後踏上繼續西天取經之路。。。“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純粹的不似真人。


所以唐僧還是會有兒女之情的,只不過為了普度眾生,這輩子也只能“克己奉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