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周培公是怎樣的?

隨風履霜


周昌,字培公,宛城人,父母早喪。他的經歷傳奇,從一介布衣一夜之間躍升一品大員,三進平涼招降了王輔臣,最終病逝於盛京提督任上。

三藩之亂時,陝西提督王輔臣起兵策應吳三桂,殺大學士莫洛,對抗朝廷。康熙十五年,康熙派圖海為大將軍,赴平涼剿滅王輔臣。周培公面見圖海,獻上良策,圖海把他收為幕僚。

王輔臣手下布政使龔榮遇的母親是周培公的養母,參將黃九疇與周培公也是同鄉。他二人曾勸王輔臣投降,王輔臣很猶豫。周培公得知這一情況,就自告奮勇進平涼城勸說王輔臣來降。

王輔臣被周培公說動,他提出了自己的保命、保軍、保官、保境等幾項投降條件。周培公答應回去報告圖海。王輔臣就派了一個參將和他一起去見圖海。圖海聽了王輔臣的條件,不敢專斷,即派周培公騎快馬趕到北京,向康熙皇帝報告。

康熙親自召見了周培公,聽他講了前線的情況和對平三藩的想法。康熙非常欣賞周培公,即刻授周培公參議道臺、銜一品,賜穿黃馬褂,並任招撫欽差,攜帶諭降詔書,前往平涼招降王輔臣。

周培公再回平涼,王輔臣領旨投降,派龔榮遇隨周培公出城向圖海交付相關印信。周培公再第三次進入平涼,完成對王輔臣部的收編。

當然,周培公領一品銜就是為了造成對王輔臣的招降,不可能就這樣成為朝廷一品大員。戰後,周培公因功受封為山東萊州道,他的父母都得到封贈。

幾年以後,周培公辭職,回家賦閒。

康熙二十九年,葛爾丹叛亂,周培公再次被啟用,任盛京提督。康熙四十年病逝。

歷史上的周培公沒有《康熙王朝》電視劇說的那麼精彩,沒有進入過中樞,也不是統兵打仗滅吳三桂的主將。真正的主將就是圖海,他才是康熙朝配享太廟的唯一一個人。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荊門人,是康熙帝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官至參議道臺、山東登萊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亂時,曾勸降割據平涼的王輔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周培公幼年喪父,十歲時,李自成進攻荊郢間,其母孫夫人殉難而死,周培公落魄無依。成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顯赫者進入京城,擔任內閣供奉。

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策動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北方反叛呼應。康熙帝看清了吳三桂的戰略意圖,派出署兵部事的東閣大學士黃錫袞。與周培公一道毫不遲緩地調遣大軍圍剿耿、王叛軍。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領噶爾丹率眾反清。賦閒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時關注朝廷政事,希望復起,聞訊後連忙趕寫平叛“條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採納,任命周培公為盛京(今瀋陽)提督,負責戍邊。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於任上。

周培公一生寫過不少詩,曾在當時廣泛流傳。在其陝西軍旅時寫有:“老去辭家事遠遊,幽年何故久淹留,燕關秦塞長為客,露竹蟬風早報秋。半壁燈昏人破夢,一聲雞唱月當樓。此時離愁添多少,不見歸鞍到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