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挑戰F-22和F-35,俄製重型隱形戰機,已經成為最拖拉的產品


說到第四代戰鬥機,也就是國外媒體常說的第五代戰鬥機,目前幾款型號的裝備進度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戰鬥機F-22,於2005年裝備,2011年停產,目前數量約187架。同樣是洛馬公司的F-35戰機,三大系列的總產量近500架,已經裝備多個國家的空中力量。我國航空工業成飛的殲-20隱形戰機,從2017年開始裝備,如今也有數十架的產量。而另外一款俄羅斯製造的隱形戰機蘇-57雖然2010年就首飛成功,如今裝備數量依然為零。

眾所周知,傳統三代機,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口氣推出了F-14,F-15,F-16,F/A-18四大型號,這幾款型號經過多年的發展,改進型號眾多,裝備數量早已超過10000架。歐洲的狂風戰鬥機和幻影2000戰鬥機,雖然性能略差,不過生產的數量和裝備的國家和地區也不少。

同時期蘇制/俄製的第三戰鬥機主要型號是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這兩款戰機的性能與美國F系列相比,各有長短,由於技術上與西方國家差距不大,近幾十改進型號也不少,同樣大量裝備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說,蘇制/俄製的第三戰鬥機在綜合性能上與西方國家的第三代戰機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差距。


然而由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歷史事件,俄羅斯軍用航空工業由於國力原因,雖然在20年時間裡,通過大量出品蘇-27戰機的改進型號,但是在新裝備的研製上,走了不少彎路。例如米格設計局研製過I.44重型戰鬥機,蘇霍伊研製過蘇-47重型戰鬥機,這兩款戰機在研製初期,對外宣傳都是有能力剋制美國的F-22隱形戰機,但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兩款戰機不但性能不如F-22,其最終由於諸多問題,在各製造一架原型機的情況下,就中途夭折。

俄羅斯軍用航空工業,為了在能研製一款全新的第四代戰鬥機,終於在2010年成功首飛自己的第一款隱形戰機T-50。近十年的時間,俄羅斯軍用航空工業一共製造了10架T-50的原型機,並且為了宣傳上的需要,F-22+F-35 其中兩個數字相加等於57,將T-50正式改名成蘇-57戰機,然而10年的科研試飛,並沒有為俄羅斯空軍帶來一款合格的隱形戰鬥機。

更為致命的是,原計劃在2019年底,俄羅斯軍用航空工業將向俄羅斯空軍交付第一架蘇-57隱形戰機,然而不幸的是,這一架飛機在首飛過程中,發生墜毀事故,此舉將蘇-57戰機的後續裝備進步嚴重推遲。


關於蘇-57戰機的性能,在此不做過多的介紹,這款戰機相比於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蘇-35戰機,其綜合性能理論上要高不少,但是蘇-57戰機的航電系統,機載武器,發動機,隱形能力......與美國F-22戰機和F-35戰機相比,問題不少。可以說雖然俄羅斯軍工部門,用了心,但是奈何力不從心,最終的產品,並沒有達到當年理想中的樣子。

本文非實時新聞,主要是筆者與大家分享一些蘇-57戰機的原創圖片,圖片為航空新視野攝於莫斯科航展,筆者曾經是一名側衛戰鬥機的粉絲。如今看到蘇霍伊設計局最新的產品,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了。畢竟這款戰機與國際上幾款主流的隱形戰鬥機相比,還有問題需要蘇霍伊設計局和一些俄羅斯軍用航空企業解決。

從2010年首飛到現在已經有了整整10年的時間,這10年時間,蘇-57戰機實際裝備的數量依然為零,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在國外客戶眼裡,什麼好用,什麼不好用,這年頭相忽悠人已經越來越難。可以說蘇-57戰機的發展是最拖拉的一款戰機,在性能上也是目前三大重型隱形戰機末尾,這或許也是俄羅斯軍用航空工業實際情況的寫照。


相比而言,我國航空工業作為後起之秀,目前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出乎國人和外國人的意料。圖片為中國航空工業成飛的殲-20隱形戰機,與蘇-57戰機相比,除了發動機性能略有不足外,其整體設計水平,加工工藝,作戰性能,裝備進度應該有著較大的優勢。這或許也是兩國航空工業,兩國國力的真實寫照吧!本文圖片為作者原創攝影,文字部分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