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和明珠為什麼叫魏東亭魏大人?

NOKIA25451581


很簡單,索額圖和明珠二人都是混跡官場的人精,他們對魏東亭在康熙的心中地位如何,就跟明鏡是的。

索額圖和明治雖在外朝上是當朝的宰輔之臣,但始終不是天子的近臣。他們不像魏東亭一樣能夠無時無刻的陪在皇帝的身邊,所以皇帝的喜怒哀樂,他們掌控不了,皇帝遇到事情的反應如何,他們不得而知。



這些外朝的官員要想知道皇帝在宮中的事情,就必須得依靠皇帝身邊的人才能知道。沒看到明萬曆年間權傾朝野的當朝首輔張居正,他在面對皇帝身邊的近宦馮保時,不一樣得給面子叫“馮公公”嗎?

要知道天子也是人,如果他身邊的近臣無時無刻都在說著某位臣子的過失,那就算天子再寵信他,他的仕途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畢竟在皇帝的心裡,你這人好像是會經常犯錯的主,你說就這種印象,你還能有什麼前途呢?



所以索爾圖和明珠叫魏東亭為“魏大人”,並沒有什麼錯。他們二人又不傻,雖然此時魏東亭的身份只是一個侍衛,但確是天子的近臣,而且還是康熙最寵信的近臣,即使他將來做不了什麼大官,就憑藉著這個身份,他們依然得要巴結他,因為誰也不想有一個皇帝寵信的臣子在說他們的不對。

當然他們會這麼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二人都是有野心之人。在《康熙王朝》中索額圖和明珠就是兩個派系的領導者,索額圖是太子黨的,而明珠則是大阿哥黨,他們二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相互鬥爭著,他們無時無刻都不在想著打倒對方。



而魏東亭這麼一位備受康熙寵信的人,自然就是他們兩派拼命要拉攏的對象,只要魏東亭能夠加入到任何一方,另外一方都將受到無窮無盡的壓力。也就是如此,以宰輔之尊叫一位侍衛為“大人”,雖有自降身份之嫌,但實則都是在拉攏魏東亭。

不過魏東亭顯然不會因為一句“大人”就投靠於他們二人中的任何一人的。他十分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他知道別人的一句“大人”不是真心的,而是另有所圖,他也知道自己能被人恭維為“大人”的原因在那裡,那是因為他是康熙身邊最受信任的奴才,他享受到的一切恭維都來自於康熙。



所以魏東亭自始至終都知道,他應該也必須要忠心的跟著康熙一人,他要效忠的就是康熙一個人,只有這樣他的前途才能是一片光明。事實上,魏東亭做對了,正因為他不參與到朝堂上的爭鬥,而是自始至終都只聽康熙一人,康熙才會如此看重他,才如此的放心他。不然我想如果魏東亭敢插手朝堂之事,他必死無疑。



而後也正是因為魏東亭的忠心,他最終在晚年坐到了多少人臣想都不敢想的位置,那就是被封為“毅親王”,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親王。


澳古說歷史


當時從官職品級上,魏東亭的官職略低於索額圖和明珠。但是,其實他們都知道,魏東亭和別的官不一樣,因為他是康熙的心腹,是從小到大一起的玩伴和朋友。官場之上,遲早有一天會被重用。

魏東亭雖是小小伴讀,但從小與康熙耳鬢廝磨,並習以為常,對康熙的脾性瞭如指掌,因此兩人的關係不是君臣,更像朋友。兩人惺惺相惜,曾秉燭夜談,康熙更是說過魏東亭將來有朝一日的地位不在索額圖和明珠之下。

魏東亭是康熙的發小,親如兄弟尤為康除掉鰲拜的核心死士,是朝中人盡皆知的,屬當時的紅人,誰都會去竭力討好,賣力拉攏取悅之。何況索額圖這樣的官場老臣,是絕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索額圖與明珠雖然也位高權重,但是也只是外大臣,而魏東亭卻是內臣,這個和皇帝關係的親疏,決定著了他們必須要尊敬魏,絕不敢無禮。


獨秀文苑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人或許對魏東亭並不陌生,他是康熙身邊的一個無名小卒,毫不起眼,但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卻讓處在高檔官員階層的索額圖和明珠以禮相待,稱呼他為魏大人。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契機或者原因才會形成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局面呢?有請各位跟隨筆者一同趣去探一探那些莫名其妙的事兒。

其實這裡有個十分巧妙的現象,就是魏東亭此人並不真實存在在歷史上過,通俗來說在清朝的史書上顯示“查無此人”。那筆者不禁發問了,那他究竟是何方神聖呢?他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小說《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虛構的人物。

但這並不意味著魏東亭此人就是毫無根據的,都說作品需要源於生活、映射生活,就如魏東亭此人便是如此,他的原型是曹寅,這位仁兄可了不得了,他有個鼎鼎大名的孫子叫做曹雪芹,對,就是那個“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刪修《紅樓夢》數次的曹雪芹。那想要知道為什麼清朝著名的索相和明相如此恭敬地稱呼魏東亭,就需要來了解他的原型曹寅其人。

歷史上是這樣記載曹寅地,他是皇帝的家奴,他的父親是御前的二等侍衛,母親為康熙的養母。這注定他的幼時歲月不同凡響,他與康熙是從小玩到大的夥伴,也深得康熙的信任和喜愛。但是這兩者沒有必然聯繫,不是說在康熙身邊就一定能夠得到他的垂青,這也和曹寅自身的品質密不可分。小說中是這樣講述的:作為康熙的伴讀,魏東亭能夠最終成為他的知己,這離不開魏東亭本人的才德兼備。

筆者想提出一個提問,那為什麼魏東亭實際上就是歷史上的曹寅,卻被貫之以這個名字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二月河是在玩弄文字遊戲。曹寅字楝亭,曹魏經常被人以連稱對待。因此曹寅就在小說中演化成了魏東亭這個名字。

那麼魏東亭的職責是什麼呢?總歸不會是單純陪伴康熙皇帝的吧。魏東亭是康熙皇帝麾下的一名得力干將,康熙要開始籌劃各種大型計劃時,魏東亭都是重要的參與者,例如在擒拿鰲拜的過程中,魏東亭就是第一功臣。魏東亭在宮廷中的首要只能就是保護康熙的人身安全。康熙對他的付出都看在眼裡,曾多次承諾他會身居高位,但是畢竟他是個漢人且受制於許多的現實原因,這件事沒有最終實現,不過魏東亭此人也絕非是醉心於功名的人,無論在什麼崗位,都兢兢業業地為國家做貢獻。

但是有一個好玩的事情是魏東亭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兩本書中的性格取向風格迥異。《康熙王朝》中塑造的魏東亭是這樣一個忠君的臣子:聰敏善良,文武兼備,最後因病不幸去世,活脫脫一個正面形象,可是在《雍正王朝》中卻打破了這一形象,他是個倚老賣老、為官不正的奸臣,最終被迫自殺來了結自己的一生。這兩種結局有個共性,那就是他都是病死的,這符合歷史原型曹寅的最終結局。

再說回曹寅此人,他的母親在康熙剛生下來就被選中成為他的乳母,曹寅的少年時光就從此與康熙交織在一起。年僅十七歲的曹寅便做了康熙的侍衛。康熙登基沒多長時間,他就被提拔成為了江寧織造。康熙為了表示對他的喜愛,曾賞過蟒袍又賞過一品尚書的官銜,還親手寫了匾額賞賜給他。如此黃恩浩蕩,足可見曹寅的地位之高。

但實際上曹寅在清朝的官場上的身份著實尷尬,作為一個漢族官員,因為和康熙的關係匪淺最終成為了大官(這個大官是針對於其他的漢族官員),為當時的滿族官員所不恥。因此在清晰地明白這些不可避免的處境後,曹寅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更加低調地生活。史料中記載,曹寅並沒有魏東亭這般好的待遇,他出門都在看書,基本上不會抬頭。

這樣一來就避免其他官員向他行禮了。從這個角度分析,其實曹寅的官場生涯並不是那麼如意,可以說自卑和矛盾交織在一起,這可以從他寫給友人的詩中“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賦登樓”窺見一斑。

所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現象出現都是有其現實原因的,就例如本次探討的主題“索額圖和明珠稱呼魏東亭為魏大人”,作為浸潤官場已久的老人精,當然知道魏東亭是康熙身邊極為重要的人,對他表示尊重或者說是維持表面的和諧是有助於他們的官場順暢的。


無筆


大家都知道,在《康熙王朝》中,索額圖和明珠也是兩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大臣們都尊稱他們為索相、明相,而魏東亭只是康熙身邊的一個侍者,在索額圖和明珠跟前只能算是一個小蝦米。

位高權重的明、索二人為何尊稱魏東亭為魏大人?

索額圖,他是黃旗人,索尼的第三子,孝誠仁皇后叔父,爵位一等公。相繼出任了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可說是重臣、權臣、身份尊貴。

明珠,他也是黃旗人,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均察院右均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是一位很厲害的人物。祖父葉赫那拉·金臺吉是皇太較生母葉赫那拉氏之兄,岳父,愛全新覺羅·阿濟格,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皇太極之胞兄,亦是重臣、權臣、身份尊貴。

這兩個權臣、重臣、身份地位均非常尊貴之人,可說除皇帝之外全都是別人討好的對象。

至於為何要叫魏東亭魏大人,接下來便講解一下魏東亭,大家便明白原因了。

魏東亭,歷史之上並且無其人,據稱原型其實為曹寅。

歷史之上曹寅,是皇帝家的家奴,其父為二等侍衛,其母親為康熙的保姆,自幼與康熙一起嬉戲長大成人,與小說之中的魏東亭十分相近,魏東亭作為一個伴讀侍者的存在,反而卻能淪為康熙的知己至交,除此之外據說康熙研習的時候,伴讀的魏東亭同樣也在研習,後來看到其原來也是個美德兼具之人。

因此說魏東亭是康熙的發小,親如兄弟尤為康除掉鰲拜的核心死士,是朝中人盡皆知的,屬當時的紅人,誰都會去竭力討好,賣力拉攏取悅之。何況索額圖這樣的官場老臣,是絕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索額圖與明珠雖然也位高權重,但是也只是外大臣,而魏東亭卻是內臣,這個和皇帝關係的親疏,決定著了他們必須要尊敬魏,絕不敢無禮。

這便是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亦是俗話說的宰相門前七品官,更別說這個是跟皇帝一起長大的紅人。其次電視劇之中看到,皇帝從來不提建議,只不過最後決策者之人,這便是需有個人拋磚引玉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大臣討論。

因而魏東亭便是康熙拋磚引玉之人,他的話常常象徵皇帝的意見,對索額圖與明珠這種官場老油條,且能不知?因此叫魏東亭魏大人,是討好魏東亭的一種表現。

其次兩人彼此競爭者,誰能先行猜到皇帝的心思,誰便先行對方一步,當作皇帝知己的魏東亭常常會是第一個明白的人。

最後,叫魏大人,難免是為自己留後路,由於伴君如伴虎,官場惡劣,關鍵時刻皇帝身邊的心腹能幫忙自己說句話,關鍵時刻說不定能撿回一條命,所以叫魏大人只是官場中互相巴結討好的稱呼。

康熙王朝電視結局,康熙封其為毅親王,除此之外其最終於龍床上死去,可知於皇帝心中的地位之重,綜上所述,相信各位對索額圖與明珠這種官場老油條叫魏東亭魏大人便會不再驚訝。


大國布衣


魏東亭是死在康熙的床上的,可見魏東亭與康熙的關係非同一般。有過這樣經歷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跟其他人一起睡,說明你們的關係是非常鐵的。

事實上,在古代,老大跟小弟一起睡,還是一種表示親近信任的方式,是籠絡人心的好方法。劉備創業時,就經常和關羽張飛寢則同床,出則同車。

索額圖和明珠拜見皇上之後,還說一句見過魏大人,魏東亭也坦然接受,可見這兩人的地位是比魏東亭低的。如果是同級別的,不會用見過這樣帶點謙卑的詞語。

就像你去上司辦公室,發現那裡有個上司的朋友,雖然沒有統屬關係,但知道他是隔壁辦公室的領導,你也會恭敬打聲招呼。在古代更是這樣,當時等級制度非常嚴格,連衣服都不能穿錯,行禮這種事更加不能搞錯。

而索額圖和明珠貴為宰相級別的人物,魏東亭的官職明顯沒有他們的大,為何地位比他們高呢。古代的地位不一定全部由官職大小決定。輩分也很重要,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寫了明朝文官見面論資歷的場景,非常有意思,想必清朝也差不多。


桂西散人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索額圖和明珠為什麼叫魏東亭魏大人?”

在清朝歷史上根本沒有魏東亭這個人,他是小說、電視劇中虛構的人物。在歷史劇《康熙王朝》中,魏東亭和康熙帝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而且還是康熙帝的伴讀,並且康熙帝的老師就是魏東亭的父親魏承謨。因此,魏東亭從小就和康熙帝耳鬢廝磨,所以他對康熙帝的脾氣是瞭如指掌,兩人的關係既是君臣還是益友。

在影視劇中,魏東亭是康熙帝最信任的人,也是康熙帝最得力的助手,康熙帝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基本上都會找他商量。最後魏東亭還被封為親王,還和康熙帝同床而眠,足見康熙帝有多麼信任魏東亭了。作為皇帝的心腹,索額圖和明珠這兩位在官場上的人精、老油條怎麼可能不極力拉攏。雖然魏東亭的官職要比索額圖和明珠低,但是為了表示對他十分尊敬,喊他“魏大人”還是比較合情合理的。

在《康熙王朝》中,索額圖太子黨與明珠奪嫡派一直都在明爭暗鬥,朝中大臣也因此而分成了兩派。索額圖和明珠在官場多年,深知官場的處事法則,待在皇帝身邊的魏東亭是輕易不能得罪的,無論魏東亭身居何位,都是康熙帝的心腹,深得皇上器重。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利用他牽線搭橋,甚至是利用他作為幫手,所以,是索額圖和明珠千方百計爭取和拉攏的對象。

其實,魏東亭是有歷史原型的,這個人就是曹寅。因為古代曹魏不分家,且曹寅字楝亭。而且曹寅家是皇室外務府的包衣主子,所以在康熙出生的時候,曹寅的母親就做了他的乳母,曹寅也就成了康熙的伴讀,二人的情感非別人。後來還提拔他做了江寧織造,再後來還賞給他一件蟒袍,封其為一品尚書的官銜,還親手書寫匾額賞賜於他。


大史官


看過《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索額圖乃是康熙的岳丈,理所當然的就是朝廷中的重量級人物了。明珠的身份也不容小覷,是康熙的堂姑父,並身兼數職。


而魏東亭不過是以曹寅為原型虛構的一個人物,是康熙身邊的一個伴讀,身份地位遠遠在索額圖和明珠之下。可就是這樣一個奴才,卻被索額圖和明珠尊稱為魏大人,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待有書君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索額圖和明珠借巴結魏東亭來籠絡君心。


索額圖和明珠兩人貴為皇親國戚,自然深諳官場那套處事法則。只要是皇帝身邊伺候的,哪怕是個太監宮女,都是輕易不能得罪的。因為他們在皇帝身邊待久了,對皇上的脾性瞭解得一清二楚,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如此一來,朝中大臣為加官晉爵,得到皇上器重,就需從他們下手,通過他們的牽線搭橋,能夠更加接近皇帝,從而實現飛黃騰達的目的。


魏東亭恰好就是索額圖和明珠看中的那個牽線搭橋的人,因此見面時,他們對魏東亭畢恭畢敬,以便後續為自己所用。



二、魏東亭才德兼備,更給了索額圖和明珠巴結的理由。


魏東亭雖是小小伴讀,但從小與康熙耳鬢廝磨,並習以為常,對康熙的脾性瞭如指掌,因此兩人的關係不是君臣,更像朋友。兩人惺惺相惜,曾秉燭夜談,康熙更是說過魏東亭將來有朝一日的地位不在索額圖和明珠之下。


康熙說這番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魏東亭軍事才能卓越,對康熙又衷心無二,是憑真本事吃飯的,因此深得康熙信任,是康熙的心腹。這樣踏實敬業的人,職位晉升只是時間問題,甚至有一天還會超越索額圖和明珠。


這樣一來,聰明如索額圖和明珠者還不趕緊巴結這隻“潛力股”,擴充自己的勢力。於是他們想方設法對魏東亭極盡討好。


索額圖和明珠巴結魏東亭,是為了將魏東亭這隻“潛力股”收歸門下,見面時尊稱他為魏大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魏東亭只是身份低下的一個伴讀,卻能夠成為康熙的知己至交,靈魂伴侶,徹底打破伴君如伴虎的常規,不能不跟他卓越的才能和忠誠的品性有關;


就是貴為朝中重臣的索額圖和明珠對他也要畢恭畢敬,可見他在眾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尊貴,才能在眾多圍繞皇帝身邊亂轉的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人中龍鳳。


所以,在現代職場中,想要脫穎而出,擁有超強的能力和絕對的忠誠,一定會讓你步步高昇。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看過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對於其中的魏東亭並不陌生。

他是康熙皇帝的幼年發小、侍讀書童,還是康熙的貼身侍衛,之後更是擔任東南沿海四省的海關總督,掌管著朝廷的經濟命脈,可見康熙皇帝對其的信任與器重。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朝中兩位炙手可熱的宰輔大臣明珠和索額圖見到魏東亭的時候,也要畢恭畢敬的叫一聲“魏東亭大人”。這其中既有著對魏東亭身為朝廷封疆大吏,對其官階與職位的尊敬,也有著對其與康熙特殊關係的忌憚,當然除此之外,康熙對於魏東亭也是非常尊重與推崇,進而也令這兩位內閣宰輔對其是更加的肅然起敬。


《康熙王朝》中的魏東亭,歷史上並無此人,他的原型實際上曹寅,不過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歷史上索額圖的事蹟。

魏東亭,在劇中是康熙皇帝的老師魏承謨的兒子,而實際上,魏東亭以及魏承謨這對父子都是虛構的人物。

先來說說魏承謨。

魏承謨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他的歷史原型是範承謨,即“清初第一漢臣”范文程的兒子。

歷史上的範承謨,起初在翰林院工作,後做到了浙江巡撫,“三藩之亂”前調任福建總督。耿精忠叛變後,將範承謨囚禁,並且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將其殺害。而這與《康熙王朝》中魏承謨先是被外放做了封疆大吏,後在“三藩之亂”中慷慨就義的劇情基本一致。

再來說說魏東亭。

歷史上,康熙皇帝的確有這麼一位相伴長大的發小,不過他不是魏東亭,而是魏東亭的歷史原型,曹寅。

曹寅,出身於正白旗內務府包衣,其母孫氏曾擔任康熙皇帝的保姆。後康熙皇帝為了回饋曹家,便將曹寅的父親曹璽任命為江寧織造。曹璽去世後,曹寅先是出任蘇州織造一職,後調任江寧織造,蘇州織造則由其內兄李煦接任。

曹寅在其南下出任蘇州以及江寧織造之前,曹寅在宮中所擔任的職務也正是鑾儀衛之職,與魏東亭的職務也基本一致。

當然,在“智擒鰲拜”的劇情中,歷史上索額圖的功勞卻是被劇中的魏東亭“張冠李戴”了。

康熙“智擒鰲拜”,索額圖絕對是“首功之臣”。當時的他辭去了包括大學士、吏部侍郎在內的所有職務,專心做康熙皇帝的貼身侍衛,在保護康熙絕對安全的同時,也在暗地裡幫助康熙組織訓練這些布庫少年。不僅如此,索額圖全程參與並執行了康熙整個“智擒鰲拜”的計劃,特別是他站在武英殿外誘騙鰲拜交出了武器,為“智擒鰲拜”的成功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只不過,在《康熙王朝》中,為康熙皇帝挑選並且訓練布庫少年的人變成了魏東亭,而劇中的索額圖則在這段劇情中,成為了徹底的看客。


魏東亭對於康熙皇帝,可謂是將“忠誠”演繹到了極致。

魏東亭的父親魏承謨是康熙皇帝的老師,魏東亭與康熙既是發小又是同窗,兩人相伴長大,關係自不用多說,可以說他與蘇麻喇姑是康熙皇帝最為信賴的人,也是最為親密的人,在這一點上,甚至連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赫舍里氏都難以企及。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層關係,使得對於魏東亭、蘇麻喇姑的尊敬,就是對康熙的尊敬,反之對於二人的不敬則是對與康熙皇帝本人的不敬。

在此之前的劇情中,康熙皇帝駕臨山西,山西總督莫洛因為貪功邀寵被康熙皇帝訓斥,莫洛是左一個“蘇麻大姑姑”,又一個“蘇麻大姑姑”的喊著,求著蘇蝲蝲蛄替他說說好話。一介地方督撫一級的封疆大吏面對蘇麻喇姑這樣一介侍女都是如此的卑躬屈膝,更不用說此時已經是掌管朝廷經濟命脈的魏東亭了,所以即便是索額圖和明珠這樣的朝廷重臣,也不敢貿然自魏東亭面前有所不敬,畢竟康熙的面子在那裡擺著的。

實際上,康熙對於魏東亭也是同樣的敬重與推崇,當然這一切都是魏東亭用他的“忠心”換來的。

“智擒鰲拜”後,原來潛伏在魏東亭府上的康熙臥底浮出了水面,這是康熙對於魏東亭赤裸裸的不信任表現,可是魏東亭卻對此始終沒有放在心上,繼續著對康熙皇帝的絕對忠誠,這也令康熙皇帝對其是更加的倚重和信任。

在楊起隆企圖用美色禍亂康熙的時候,魏東亭只要聽聞一點風吹草動,準會第一時間帶人趕到,以確保康熙的絕對安全。

在康熙皇帝準備南收臺灣,北征噶爾丹的時候,魏東亭主動扛下了籌集軍費的重任,也算是為康熙皇帝能夠統一國家,維繫邊境安定,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而魏東亭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為的只是對於國家、對於朝廷、以及對於康熙皇帝本人的“忠誠”,單從這一點上來說,他的行為與品行,就要高出只想著結黨營私、爭權奪勢的明珠和索額圖不知道多少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魏東亭之於康熙皇帝的重要意義。

事實上,魏東亭對於康熙皇帝的“忠”以及康熙皇帝對於魏東亭的特殊情感,在康熙安排其就任臺澎知縣的時候盡顯無疑。

名義上,康熙皇帝以瀆職失察、治下無方的罪名,將魏東亭貶謫到了臺澎,從封疆大吏的崗位上直接擼到了縣令一級的地方小吏,但是這兩人沒有任何的交流,就明白了彼此的用心良苦。

一方面,這是康熙皇帝的“苦肉計”,為的是保護魏東亭,使其免於朝廷黨爭的波及,進而可以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全身而退。

另一方面,臺澎金夏剛剛收復,也需要一位有威望、有能力並且是康熙信得過的官員進行治理,既可以讓臺澎民眾信服,同時也是為了鞏固收復臺灣的成果,因為換了別人,康熙皇帝也會擔心其再次割據自立,而只有魏東亭才是他真正信得過的人。

於是,魏東亭之於康熙的意義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顯現。

對於康熙來說,有些事情真的是隻有魏東亭可以去做,也只有魏東亭去做他才能夠得以放心和安心,而這一點就連明珠和索額圖都沒有達到如此程度,因而對於魏東亭的自愧不如也就成為了必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珠和索額圖,雖然貴為內閣宰輔,朝廷重臣,更是康熙皇帝身邊炙手可熱的人物,可是他們依然距離魏東亭有著一份差距,這份差距不是體現在官階上、職務上、品階上,而是體現在了康熙皇帝的心裡,所以他們尊稱魏東亭為“魏東亭大人”,既是發自內心的,也是一種真實情況的體現。

在這之後,明珠因為結黨營私、敗壞朝綱,先行被康熙皇帝懲治,而索額圖也因為與太子胤礽密謀弒君奪位進而為康熙拿下,兩個人就此身敗名裂,成為了康熙皇帝的階下囚徒,就連在“千叟宴”上,康熙向他們敬酒都是用的空酒杯。而這也便是康熙皇帝對這二人的最終評價,雖然都是有功之人,但同樣的,他們也是罪無可赦的“罪臣”。

反觀魏東亭,不僅自己被康熙封為了“毅親王”,自己的小孫子更是被康熙安排給弘曆做了侍讀,這是康熙對魏東亭的認可,同時也表明了自己想要將這份君臣情誼繼續下去的態度。

所以縱觀整部《康熙王朝》,魏東亭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雍親王府


《康熙王朝》裡,康熙有三個非常信任的人,分別是孝莊太后,蘇麻拉姑,魏東亭,孝莊太后是康熙的奶奶,先後幫助順治帝與康熙帝登基,她不僅僅是太后,還是康熙帝最好的老師,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她在指點康熙的。

蘇麻拉姑也是,相當於康熙的姐姐,康熙也是喜歡蘇麻拉姑的,而且康熙小時候得過天花,還是蘇麻拉姑用她家鄉的辦法救活康熙的,所以蘇麻是康熙的救命恩人。

魏東亭的父親魏承謨是康熙的啟蒙老師,而魏東亭就是康熙的侍讀,就是康熙從小的玩伴,是十分受康熙信任的,而且在誅殺鰲拜中,魏東亭是直接帶著那些少年擒拿鰲拜的,功不可沒。

孝莊太后,自然沒人敢得罪,同樣的,也沒有人敢得罪蘇麻拉姑和魏東亭這兩個人,因為得罪他們兩個人,跟得罪康熙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索額圖是太子的外祖父,而明珠是大阿哥的舅舅,兩個人為了嫡子之位,明爭暗鬥,而康熙也知道這一點,後來再加入了李光地,最終索額圖與明珠都被罷黜,由此可見,康熙對索額圖和明珠是即用又防。

但是對於魏東亭,就完全不一樣了,那就是完完全全的信任,尤其魏東亭最後還被為親王,而且還能與康熙帝一起同床而眠,要知道即使是康熙的弟弟,或者是兒子,都不一定能被封為親王,足可見魏東亭是多麼受康熙的信任。

另外,魏東亭的職位也不低,是領侍衛內大臣,跟索額圖、明珠都是正一品大員,那麼索額圖與明珠對魏東亭的這一句“魏大人”,也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另外,就清代官員之前的叫法,除了姓加官職的名稱,比如陳尚書,李侍郎之外,另外的也都有叫魏大人,陳大人,李大人這樣的稱呼,當然索額圖與明珠對魏東亭的這句稱呼,還是比較恭敬的。

總的來說,因為魏東亭是康熙最信任的人,叫他一句“魏大人”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歷史簡單說


《康熙王朝》第二十五集,魏東亭陪同康熙一起參觀荷蘭戰船模型,明珠和索額圖進來拜見完康熙後馬上向魏東亭問好。明珠、索額圖是朝廷的棟樑,康熙的左膀右臂,論官職和身份地位,遠在魏東亭之上,可為何還要客客氣氣地問候魏東亭?

魏東亭 與康熙關係的遠近決定了受信任的程度

明珠、索額圖雖然都是皇親國戚,在朝堂上位高權重,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卻不及魏東亭。魏東亭與康熙什麼關係?兩人一起長大,甚至是穿一條褲子。

關係最好的鐵哥們,無非是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撩過妹。魏東亭的父親魏承謨是康熙的老師,康熙與魏東亭小時候就一起唸書,兩人有同窗之誼;少年康熙要剷除鰲拜,魏東亭鼎力支持,兩人一起並肩作戰結下戰友之誼;康熙是一位風流帝王,在對付吳三桂的閒暇之餘,被黃敬帶入煙花場所,魏東亭也是參與者。兩人一起到眠月樓消費,有共同雅好(此處省略一百字)。



康熙 憑藉如此多的共同成長經歷,並且魏東亭經受住了康熙的多次考驗,兩人不僅是君臣也是有深情厚誼的鐵哥們。康熙與魏東亭的關係之近,非他人所能比擬;康熙對魏東亭的信任,非他人所能撼動。所以,康熙才會把大清賦稅的重鎮江浙交給魏東亭,由他負責錢袋子。

康熙和魏東亭 職場上同樣如此,領導的同學在單位上位,無論職位高低,中層管理者都會表示敬重。

拉進與魏東亭的關係

明珠與索額圖在朝堂上結黨營私,明爭暗鬥,雙方的力量勢均力敵,彼此都想拉攏康熙身邊的人。

康熙和魏東亭 魏東亭是康熙信任的人,又是地方的實權派,掌握著大清國一半的財權。魏東亭不管加入哪個陣營,都會左右朝廷的局面。 明珠和索額圖叫聲魏大人,既表示敬重,也有拉攏之意。朝堂上的細節,往往決定了仕途的大起大落。與康熙關係的親疏,影響著官員朝中的人望與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