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陳俐伶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胎兒孕周達到37周就是我們所謂的足月了,一般來講胎兒足月之後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已經發育成熟了,但是寶寶在肚子裡多呆一段時間總是好的,只要不超過41周都沒有問題。如果孕媽早就決定要剖腹產了的話,選38周還是39周哪個好,那當然是選39周更好一些了。


我在生第二胎的時候,因為寶寶胎位是臀位,只能選擇剖腹產,當時醫生也是建議39周的時候進行剖腹產。醫生說38周的胎兒比37周的肺部,大腦等器官發育的都更成熟了,39周的胎兒比38周的胎兒發育的又更成熟一些。而且39周出生的胎兒比38周出生的發生呼吸系統疾病的概率更低一些。


我是正好早39周這一天進行剖腹產的,如果現在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希望能在往後推遲幾天,因為我寶寶出生的時候感覺眼睛發育的還不夠成熟,生下來一個多星期才睜開眼睛。


我覺得還是等到瓜熟蒂落,寶寶自然發動的時候最好。


攸寶媽咪育兒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擇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說一個我在剖腹產的時候遇到的一件事,我剖腹產的時候是在陽曆九月份中旬,那個時候已經過了預產期一週,但是還沒有發動的跡象。

在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我去做產檢,碰到一位產婦要求剖宮產,胎兒也足月了,但是並沒有產前症狀,理由是為了小孩上學不晚一年。


教育部門規定8月31日前滿六週歲的兒童可以上小學,出生日期晚一天也不行。九月份預產期的寶媽就非常頭疼,差了沒幾天,要晚一年才能上小學。

也許這只是其中一件事,說這個事情的原因就是希望家長能夠注意胎兒情況,安全健康的出生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38周和39周都是足月,(胎齡滿37周~41周),但是足月也是有區別的,在39周之前是早期足月產,在39周之後是完全足月產,所以39周可以說是一個分界線,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最好是在39周之後剖腹產。

在38周的時候胎肺有可能沒有成熟,尤其是新生兒呼吸窘迫的發生率更高,所以如果沒有其他不適情況必須及時進行剖腹產的情況下,醫學建議是在39周之後剖腹產。


美妞酷寶兒


作為一個產科醫生,在回答問題前還是再次提醒大家,能順儘量順,真順不了,那就剖。畢竟順產的好處遠遠較剖宮產大。作為剖宮產大國,我國每年剖宮產分娩量大概佔40%,也就是講10個裡面就有4個是剖宮產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沒有明確指證的剖宮產。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strong>對於那些從一開始懷孕就決定剖宮產的寶媽,肯定是想著等寶寶成熟後,越早卸貨越好咯。但是也不是一足月就可以直接剖宮產的,估計題主也知道,所以沒有提及37周剖宮產的說法。中間穿插一句,所謂足月指的是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周分娩者,這個足月的跨度還是很大的。

那選擇剖宮產的寶媽,手術時間是選擇孕38周呢,還是孕39周。毫無疑問,作為一個醫生肯定建議你39周以後剖宮產終止妊娠,不建議在孕38周時剖宮產終止妊娠。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孕38周時還是存在一小部分寶寶的胎肺沒有發育成熟,如果此時剖出來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圍產兒結局,有的甚至需要上氣管插管,聽了這些或許你還是會講,醫生就是會嚇唬人,我周圍的寶媽孕38周剖宮產的多的去了,也沒有看那個寶寶不好的。前面也講了,這種概率是低概率事件,但是總是有些寶寶在此時剖出來會發生類似情況。總之一句話,儘量不要在孕39周前做無指證的剖宮產,避免寶寶受苦,甚至發生遠期危害。

至於孕39周,這其實是個特殊的孕周,有研究提示孕39周以後才是正真意義上的足月,此時剖宮產的寶寶胎肺不成熟的概率最低。也就是講在這個孕周剖宮產對寶寶來講最好。

總結,親愛的寶媽在決定一定非剖不可的時候,儘量想想肚子的寶寶,最好在孕39周以後剖宮產,因為孕39周以後剖宮產的寶寶胎肺不成熟的概率最低。祝好孕。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指南提示對於擇期剖宮產的寶媽,原則上儘量在孕39周以後。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逗媽第一胎是順轉剖的。二胎因為疤痕子宮,擔心越接近預產期,宮縮強烈會導致疤痕破裂。所以為了安全起見,第二胎醫生就建議38周的時候做剖腹產手術。寶寶出生後狀態也是非常好的ヾ ^_^♪



38周和39周的胎兒,醫學上認為都已足月,身體器官發育各方面也都已經成熟,除了體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這時候出生的胎兒大多也是非常健康的。不過還是有少數38周的相比起39周出生的嬰兒患上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稍微高一點點。所以大部分醫院現在沒有特殊狀況,都會建議在39周之後再進行剖腹產。

而有些家庭為了能夠趕上好的良辰吉日,提前將寶寶剖出來。這個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畢竟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多吸收幾天的營養對身體發育就更好。老話也說,在媽媽肚子裡多呆一天勝過在外面7天;所以最好還是選擇在39周之後再讓寶寶出來。




哪些孕媽需要提前剖腹產?

1. 第一胎剖腹產後,子宮上切口癒合的不好,切口厚薄不均、切口疤痕過薄、切口疤痕破裂等情況。

2. 骨盆狹窄,頭盆不對稱,胎位不正,產道畸形或者狹窄。孕媽身體有內外科合併症,如心臟病,高血壓妊娠等情況。



3. 第一胎剖腹產後,子宮切口垂直形切口,或者T形切口等。這樣二胎懷孕時子宮破裂的危險增加。擔心大出血等情況出現。

4. 懷孕期間,出現嚴重的產科併發症,如重度子癇,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兒宮內缺氧,多胎妊娠,宮內感染等情況。

其實能夠順產的情況下最好是順產,畢竟瓜熟蒂落遵循大自然規律對寶寶自身也是好的。如果決定要剖腹產,沒有特殊的情況下,建議還是多等等,等到39周之後再進行,讓寶寶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再出來吧😁孕媽們手術前要放鬆心情,避免情緒波動,愉快的迎接寶寶的降臨哦😊


我是二胎全職媽媽,多平臺作者;歡迎關注(逗媽育兒路),一起探討孕產、育兒專業小知識;您的隨手點贊是我寫作的動力,歡迎狂點,感恩遇見!

逗媽育兒路


孕39周最佳C位,當仁不讓!

很多人對於選擇在孕39周進行剖腹產並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不是在孕37周,甚至是38周呢?怎麼就偏偏是孕39周呢?

看下去就知道了~

有研究發現:胎兒關鍵的腦部發育是在孕37~39周,也就是妊娠期的最後2周。胎兒越晚出生,胎兒智力發育越好。

還有一項數據顯示:滿41周出生的嬰兒,腦中的“灰質”(腦神經數)比滿37周出生嬰兒整整多出了50%,這意味著智商、理解力、認知力等表現可能更為優秀。

眾多的數據表明,孕39周的胎兒發育是完美的,是成熟的。至於為什麼不選擇孕37周、孕38周則是因為,這時候是胎兒腦部發育最佳時間,能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一天是一天。


智欽孕嬰平臺


我們老祖宗一直流傳下來的說法“十月懷胎”肯定是有道理的。妊娠滿28周到36周,在這個期間出生的新生兒就是早產;而在妊娠滿37到42之間的則是足月;超過42周的妊娠是過期分娩,過期分娩不是好事,現在只要去做產檢,醫生都會在妊娠滿42周前要求準媽媽分娩,所以過期分娩的情況現在極少。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很多準媽媽可能會疑惑,既然滿37周都是足月了,那麼38周、39周做剖腹產手術不是一樣的嗎?其實,我們是在選擇最佳的時間來做剖腹產,並不是說不能做剖腹產手術。

胎兒足月後,再呆在準媽媽的肚子裡,就是在發育生長,一天比一天重;根據相關研究,胎兒在準媽媽肚子裡,一天的發育就等於外面幾天的發育效果,所以在沒有特殊情況迫切要剖腹產的,醫生都會建議把剖腹產手術放在39周來做。

一般來說,胎兒超過35周之後,大多數胎兒的肺部都發育成熟,能適應外界的環境,但是也有極少數的胎兒,肺部發育會相對遲緩,有的甚至要超過39周才發育成熟。因此,為了減少剖腹產人為提前讓胎兒出生而遇到的問題,有經驗的醫生都會建議39周來做剖腹產手術。


在剖腹產的最初時期,剖腹產的初衷是為了保障不能順產的準媽媽和胎兒的安全,喜歡剖腹產的人越來越多使得剖腹產變得普及。

所以,如果準媽媽有特殊的情況,在為了保障準媽媽和胎兒安全的前提下,就不會去考慮最佳剖腹產時間,比如有下面情況,就會提前進行剖腹產手術讓胎兒出生。

準媽媽產前檢查有異常,如骨盤狹窄;軟產道有瘢痕狹窄分娩時候不能擴張;盆腔內或子宮壁上有腫瘤;產前出血,診斷為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胎位不正等原因,影響順產,就要做剖腹產手術;

胎兒發生宮內窘迫,胎心音發生變化或羊水中出現胎糞;胎盤功能嚴重減退,使得胎兒缺氧;胎兒過大等這些屬於胎兒原因的,也是要做剖腹產手術。

建議,能順產的準媽媽,可以嘗試下順產。如果確實覺得自己不能順產,考慮剖腹產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小書蟲媽媽,每天為您分享安全實用育兒孕產知識,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

小書蟲媽媽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只能說稍有區別,區別並不是太大。當然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區別就比較大,請聽我一一道來。

胎兒發育方面區別不大

孕38周胎兒器官已基本發育完全,身長約為49.3釐米,體重約為3.1千克,此時之前胎兒身上所覆蓋的細細絨毛、白色胎脂已逐漸脫落,皮膚皺紋已逐漸消失。

孕39周胎兒身長約為50釐米,體重約為3.2千克,相比孕38周就長了一些肉,身長增加了1釐米左右。

總之,胎兒發育至37周時已稱之為足月兒,器官已發育完全,孕37周後胎兒基本上是堆積脂肪,以及長身長。只要不存在胎兒畸形或者胎兒發育遲緩的問題,孕38周、孕39周採用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寶寶區別很小。

出現臨床徵兆的概率有區別

眾所周知,距離預產期越近,出現臨床徵兆的概率就越大,孕39周相比孕38周跟預產期更近,導致在孕39周出現臨床徵兆的概率就越高,使得可能出現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即可能胎兒還沒有到達預約的剖腹產時間便提前發動,使得產婦要忍受宮縮陣痛,又要面臨剖腹產疼痛等。甚至有些產婦出現的臨產徵兆是破水,還會增加風險。

特定時間點的區別

現在很多地區的小孩入學的年齡均有嚴格的限定,限定在8月31日。如果預產期在9月中旬,許多產婦考慮到孩子入學問題,就會酌情考慮剖腹產的時間,通常會在9月1日之前進行剖腹產。我周邊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像我妹妹的二胎就是提前到孕38周進行剖腹產的,如果推遲到孕39周就因為入學時間的限制要晚入學一年。

總之,孕38周、孕39周進行剖腹產的區別並不是很大,但通常而言一般都會選擇孕39周進行剖腹產。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剖腹產是一種分娩手術,它的目的是確保母嬰平安,對於不具備順產條件的孕媽來說,剖腹產是最好的分娩方式。如果是有計劃實施剖腹產手術,孕媽在手術前要做足準備,和醫生溝通好具體安排在哪一天進行手術。


那麼,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手術選38周還是39周,區別大嗎?

胎兒足月也就是孕37周後,既然決定了剖腹產,那就需要先做一系列檢查,讓醫生根據孕媽和胎兒的情況評估下目前母嬰狀態,看看是38周剖還是39周剖比較合適。

1. 如果說只是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等不會造成胎兒有危險的剖腹產指徵,那麼孕媽可以選擇晚一點剖腹產,也就是39周。

2.如果是前置胎盤、二胎剖腹產、羊水渾濁、多胞胎等,需要孕媽時刻注意的剖腹產指徵,那麼最好是在38周剖腹產,甚至有的還要早一些。

3. 38周剖和39周剖,其實區別大不大,主要看寶寶在肚子裡的發育情況。有的寶寶雖然出生的早,但是身體發育已經接近成熟,出生後能適應;有的寶寶雖然晚出生,但是發育的不夠完善,出生後還有可能進保溫箱呢。


我們來看下,哪些孕媽需要剖腹產的!

孕媽自身原因:骨盆狹窄、胎頭骨盆不相稱、過期妊娠、產道阻塞、子宮曾接受過手術、生殖器病毒感染等。

胎兒自身原因:胎位不正、低體重兒、巨大兒、多胞胎、胎兒畸形、胎兒缺氧、窘迫等。

胎盤原因: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總之,不管是38周剖還是39周剖,孕媽都要積極聽取醫生的建議,配合醫生做好剖腹產工作。同時,也不要過於緊張,剖腹產手術沒有想象中那麼危險。

你好,我是希媽,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我,獲得更多育兒知識。

希媽育兒


看到這個問題我認為題主的糾結完全是多慮的。

首先,我想反問題主:胎兒足月後為什麼要決定剖腹產?要知道順產才是人類自然進化的產物,才是最有益於母體和胎兒健康的分娩方式,沒有之一!如果孕婦沒有剖宮產的指證,大可以等到自然臨產後經陰道分娩;如果一直沒有自然臨產,可以在妊娠41周時進行催產。

如果孕婦確實有剖腹產的指證,產檢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和醫療規範制定剖腹產的計劃。如果情況緊急,可能需要馬上剖宮產甚至緊急剖宮產(麻藥可能都來不及打),那麼是不需要選擇手術時間的,醫生會盡快完成手術,也就不需要擔心何時剖宮產。

如果孕婦有剖宮產指證,又不需要緊急剖宮產,而是需要擇期進行手術,例如瘢痕子宮、胎位異常(初產臀位或者橫位)、絕對頭盆不稱、嚴重生殖道畸形、嚴重外陰疾病、嚴重生殖道感染(嚴重尖銳溼疣)、妊娠合併腫瘤(子宮頸癌、巨大的子宮頸或子宮下段肌瘤)等疾病的孕婦如果確實經綜合評估後不適宜陰道分娩,可以在39周以後擇期進行剖宮產手術。不過,住院後手術的時間一般是由醫生根據病情、工作量和醫療常規進行安排,孕婦及家屬一般都不需要擔心。


韓一聲醫學博士


胎兒足月後,決定剖腹產的孕媽,建議在沒有任何指標顯示必須馬上要進行剖腹的情況下,如果非要在38周與39周選擇,最好是選擇39周剖比較好!

為什麼?

一、足月兒,是指胎齡滿37周至未滿42周的新生兒。即使38周在醫學上來講,已經算是足月兒了,胎寶寶各器官功能發育也比較完善,但是也有少數胎寶寶在38周肺部功能也還沒有發育完善的情況。如果這時候硬性從子宮裡把寶寶取出來,不利於出生後寶寶的發育。



二、胎寶寶習慣了待在媽媽子宮裡吸收營養物質,多在媽媽肚子裡待一天,更有利自身發育,只要沒有缺氧或者其他不好的症狀,在未有臨產症狀的情況下,儘量讓寶寶多在子宮裡待著,但也不能超出42周。

總之,建議寶媽能順儘量順,如果實在順不了再剖,如果是一開始就很堅持剖腹產的媽媽,還是讓寶寶在自己肚子裡多待段時間,等他自己想出來的時候再剖,順應“瓜熟蒂落”的自然規律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