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論起美食,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的美食可以稱雄世界:一個是中國的飲食體系,一個是法國的飲食體系。不過,比起中國的飲食體系,法國的美食只能稱雄歐洲,完全不具備和中國相比的條件。提到美食烹飪,民間百姓會提到這樣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古代華夏民族十分講究提高飲食方面的生活質量。根據歷史學家考證,早在殷商時期,華夏先民就掌握瞭如何製備臘肉的辦法。一代又一代的先民,將烹飪方面的技術總結並傳授給下一代,於是造就了今時今日中國飲食文化的繁榮——不論是遼菜還是魯菜,或者說川菜,都可以在世界上獨當一面。本文說的這句俗語,其實就是古人經驗的一種濃縮。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先說“魚不蒜”。這句話的意思是,燉魚的時候,不要往魚鍋裡面放蒜。因為眾所周知,魚的味道以鮮美著稱,而蒜的獨特味道則很嚴重。如果在燉魚的時候往魚鍋裡放大蒜,最終會導致大蒜的味道掩蓋了魚本身的味道——所謂的吃魚,其實變成了吃蒜。這就違背了吃魚肉、喝魚湯目的是品嚐水產鮮美的最初目的。因此古代美食家非常不主張在燉魚的時候往鍋裡面放蒜。尤其是燉魚湯的時候,魚的味道和蒜的味道如果混搭起來,會讓人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再說“牛不韭”。在傳統養生視角里面,牛肉屬於滋補身體的產品,而韭菜則具備養生補氣的作用。因此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錯覺:那就是牛肉和韭菜如果在一起,豈不是可以大補?但是實際上,古人在烹飪的時候從來不主張用牛肉和韭菜在一起組合配菜。原因之一是牛肉和韭菜在一起配菜,其口感讓很多人不接受,違背了美食的初衷,浪費了牛肉和韭菜這兩種食材。而從食補角度來說,牛肉和韭菜都屬於“發物”,單吃其中一樣就足夠起到對身體的滋補作用,倘若兩樣一起吃,按照中醫視角來說,這會導致食客有上火的症狀,而按照現代醫學視角的話,這種吃法是很可能導致營養過剩的。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最末說“肉不姜”。所謂的“肉不姜”的含義和前文提到的“魚不蒜”神似。指的是在燉肉的時候,不要往裡面放姜,因為姜的味道也很大,姜和肉放在一起燉,姜的味道會奪走肉的味道,讓人吃不到肉的美味。因此,古人在烹飪的時候不提倡在肉裡面放姜。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道理嗎?古人美食經驗很講究

不過,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時代的審美,在口味方面也是如此:比如這個時代的人或許喜歡這種風味,但百年後的人或許喜歡別的風味。甚至同一個時代,不同的地區和個人的口味也截然不同。就好比燉魚,有的人就喜歡蒜味和魚肉的混合味道。並且在當代,大多數家庭在燉肉或者炒肉的過程中,都會放一些姜進去來去掉肉原本的味道。因此,本文提到的俗語雖別開生面,但實際生活中眾口難調,題中俗語自然不用太過在意,根據自己的飲食喜好進行烹調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