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為什麼會改名叫西安?

灣灣腔惹


由於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國許多城市的名稱,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在這個稱呼裡面,還保留著許多珍貴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價值,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經濟效益。

有些城市為了發展旅遊經濟,甚至盲目跟風改名,比如曾經有著800年曆史的徽州搖身一變成了黃山,結果導致徽州文化逐漸喪失。還有人說,長安改名西安,讓曾經代表大唐盛世的長安繁華不再。真的是這樣嗎?長安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改名為西安呢?

長安門

西安排在中國四大古都之首,這座城市曾經是十三朝古都,更是隋唐時期首屈一指的世界級大城市。因此,每當人們談論起西安,其實人們會更加懷念長安這個名字。

在網上流傳頗多的“最後悔改名字的城市”的問卷調查中,“西安”多次以絕對優勢排在第一,也有很多人倡議把西安的名字改回原來的長安。但是,查閱歷史文獻以後才發現,其實長安從來沒有改名為西安,因為,西安真正古名並非“長安”。

西安鐘樓

在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之前,大家需要明白一個概念,西安其實是古代的統縣行政區名,也就是當今所說的地級市的名稱;長安其實是西安管轄下的一個縣,它是西安的俗稱,並非西安的古稱。

秦朝年間,西安稱之為內史;兩漢時期,它稱之為京兆尹;隋唐時期它真正記錄在冊的名稱為雍州,或者是京兆府;到了元朝,它改名為奉元路;直至明清年間,這裡才被稱之為西安府。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縣行政區從來沒有出現過“長安”這個名字,自然就不存在長安改名的事了。

未央宮

那麼長安這個稱呼又是從何而來呢?這還要從漢高帝時期說起,未央宮建立在了長安鄉,漢代都城便遷都至此,以地名為由,這裡有了“長安城”的稱呼,然而這只是這一個獨立縣城的稱呼。

獨立縣城要依附於上級政區存在,這個上級政區才指的是如今的西安,“長安城”其實只是一個縣名,它不能代指當時的整個西漢都城。

漢代長安城

但是,由於當時的長安城是西漢都城的所在地,從此以後,大眾認知裡的“長安”,就成為了西安的代名詞。尤其是隋唐兩朝,都在長安城建立首都,唐朝的繁榮盛世,直接讓“長安城”這個名字享譽海外。它成為了那個年代裡,最具規模、最雄偉的一座古代都城。

唐詩宋詞中,更是大量描寫“長安”的盛世繁華,從此,長安成為了中國乃至於世界對於這座繁華都城的普遍認知。然而即便是唐朝的長安城,它也是由長安縣和萬年縣兩部分組成的,其實當時是“兩縣共治一城”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來講,長安並不具備成為正式統縣政區名的資格。

西安城牆

人們總是會把古代城市的俗名和行政區名混為一談,正是因為這種認知,才讓人們誤以為長安是西安的古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人們口中世代相傳“長安”,其實一直是一個縣名,是一個俗稱。西安的名稱也只是在明清年間才開始出現,所以西安的古名是由奉元路改名而來,並非是長安。


鳶飛九天2018


有這麼一種對西安的誤解。說漢唐古都長安名字多霸氣,慈禧這個敗家老孃們兒逃到長安後,勉強活命。為紀念此次西行,就把長安改成“土裡土氣”的西安。

事實上,真正給長安改名西安的,不是慈禧,而是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的時候,長安是陝西行省兼奉元路駐所,也就是省會城市。明太祖朱元璋崛起東南,橫掃天下。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大將徐達和常遇春,率明軍殺進奉元路。為紀念此次西征成功,朱太祖下詔,把奉元路改名為西安府。當時的長安,只是奉元路下轄的一個縣。

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是“封建制”,就是讓兒子們分守各地,為國之屏藩。太子朱標坐鎮南京,四子朱棣守北平為燕王,次子朱樉守西安為秦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樉封為秦王。但當時還小,8年後才去西安就藩。

朱元璋非常看重西安,否則也不會讓地位僅遜於皇太子的次子坐鎮西安。要知道,皇太子朱標萬一有三長兩短,朱樉最有資格繼承皇太子之位,你說西安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重要不?雖說朱元璋並不喜歡這個兒子,但那是朱樉長大之後不為父親喜歡,小時候誰看的出來?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早對就國都南京的地勢不太滿意,有意遷都。而遷都第一首選,就是西安。

朱元璋主要有三個選擇。開封雖是五代宋金故都,但地勢太平坦,易攻難守。朱元璋的老家中都鳳陽倒是有山有水,但明朝開國元勳一大半都是中都人。如果定都鳳陽,朱元璋還有多大話語權就難說了。

開國元勳都和西安沒啥瓜葛,又東守黃河,南依秦嶺,西望隴原,北眺大漠,易守難攻。放眼天下,再沒有比西安更合適取代南京成為國都的地方了。

朱元璋雖然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式下詔南京為國都,但在心中,他始終無法說服自己。朱元璋念念不忘的,還是西安。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六十多歲的朱元璋自感時日無多,再不考察西安就來不及了。他自己沒有辦法親自前住,就派未來的皇帝——皇太子朱標代他走一趟。

朱標風塵僕僕來到西安,進行考察。結果發現西安氣勢足,但關中早不是漢唐的糧草豐足之地,需要大量從江南運糧草到西安。這就需要很大的建設成本,明朝未必能承受得起。再加上朱標身體不太好,剛從西安回來不久就去世了。朱元璋連天字第一號的皇位繼承人都沒了,更沒心思遷都了。

西安失去了重回漢唐的最好時機。

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篡位成功,他更不可能遷到西安了,更何況北元勢力太強,只能天子守國門,遷都北平。北平同樣不產糧食,但江南糧食到北平,可以走漕運和海運,成本比只有陸運的西安節省太多。

雖然沒當上國都,但在明朝,西安依然是陝西省會兼西北第一重鎮。守住西安,西北無虞。丟掉西安,西北、西南(雲貴川渝)都守不住,大明朝能塌掉一半。

西安府是明朝的特大城市之一,下轄6個州,31個縣,而當時的陝西省,總共有21個州,95個縣。也就是說,西安府佔了陝西省的三分之一。就城市地位和區域功能而言,明朝的西安府差不多相當於現在重慶直轄市。

僅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西安府就有人口231萬。經過百年發展,明孝宗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西安府人口達到391萬。又過了八十多年,萬曆六年,公元1576年,這個數字已增長至450萬。

明朝早成過往,但明朝依然為西安,為中國留下了一段永不磨滅的歷史記憶——氣勢恢宏的明城牆。你現在來到西安,站在西安城牆下喝“網紅”摔碗酒,那就是明朝的遺蹟。

明城牆是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開始在漢唐宋元舊城牆的基礎上修建,四年後完工。朱元璋當時就有遷都西安之意,所以對西安城牆的要求特別高,級別向國都看齊。歷經數百年戰爭洗劫,西安明城牆有很多已損壞,但還是留下了13.7公里的遺作,在夕陽下留今人憑弔懷古。


地圖帝


以前是長安,現在也是長安。

長安現在還存在,即西安的長安區。

這個問題“長安為什麼改名為西安”是沒有分清中國行政區,將長安等同於西安導致的。

長安是一直是縣級區劃名,而西安是市級行政區劃名。

長安區以前叫長安縣。在

漢代時屬於京兆尹、京兆郡管轄,而到唐代將其分為長安、萬年兩縣,以朱雀大街為界,分城而治,同屬京兆府,其情況如同今天北京市東城區和西城區一樣,只是這時長安城沒有改名為京兆城而已

古代京兆府地位才等同於現在的首都北京。

也因此京兆才應該是西安的古稱。

往後京兆府失去了首都功能,則降為普通的市級行政區劃。

在元代是陝西省奉元路,明清兩代則是陝西省西安府,現在陝西省西安市。


歷史小知


西安由長安變成西安是經歷了近400年的演變,才成這樣,並不是一朝一夕,它以前被叫長安已經有近一千年多年,從西漢漢高祖(前206年)聽從一位隴西官員婁敬建議才有打算遷都長安,以長治久安為名,這時主要想改變周以來禿廢之勢,開始到唐末昭宗(907年),經歷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這段輝煌時期後徹底戛然而止,也由此從它的興盛到衰落讓長安的名字徹底從中原消失。可以說長安也正代表著它是帝王都的可能,全國性政治中心的必選之地,可之後名字一變,再沒有哪個朝代皇帝會想起把它立為國都,所以長安名字的消失也正是它輝煌的消失,它等於因唐末一場藩鎮叛亂被徹底抹去,消失在歷史視野中。這也在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像陪都洛陽也沒有見它那麼悲催,它的名字照樣被用,從東周一直沿用至今,可是它也和長安一樣徹底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自東周起始一直延展到五代十國沒能陪伴走完中國歷史。

卻令人意外的是長安在很長一段時間名字一直沒變,而且因為響亮的名字讓西漢後來的各個王朝紛紛湧入建都,它在隋初被宇文愷重新修建,開始本想改為大興城,可最終因居住百年的舊城百姓叫慣了,改不了口,仍叫長安。除此之外它也被別名稱呼西京或西都,但沒有取代長安之名,所以西京一直是長安那得出手的代名詞,它的地位是之後任何都無法替代,就連後來的遼金西京大同也都蓋不住它的功勞,雖然長安沒了,可是西京仍是它的代名詞一直存在,至今西安仍被稱為西京,與北京,南京,開封東京並立。

它什麼時候名字變了,還不都是因為節度使朱溫惹得禍,它是改變長安命運一切的肇事者,就因為如此他還取代了唐朝建立後梁,可沒想到事事都不如意,自己建立的卻成了割據中原的一方王朝,拉開了之後中原混戰宋朝割據的開始。令人想不到的是唐朝為此還誇耀他功績,賜以朱全忠,曾背叛了黃巢被唐僖宗重用,雖然挽救了大唐,可卻是大唐的掘墓人,最後自己主動親手滅了大唐,挾昭宗及皇室和官員百姓一起遷徙洛陽,將長安拆遷一空,韓建將西安縮得只有皇城大小,龐大巍峨的大明宮和宮城蕩然無存。本自以為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想到自己卻成了竄權者又成分裂製造者,就這樣長安的輝煌伴隨漢唐的輝煌徹底不復存在,變成了遊牧民族馳騁的天下,中原農耕文明地盤轉攻為守,尤其以宋為代表,長城這時又被興起,所以長安的消失也是一個新的時期到來,漸漸挺向遊牧文明。

長安自唐朝滅亡後已不復存在,可是它卻變了名字,改為京兆,在經歷宋金漫長時間,元朝一直示為戰略要地,控制西北的動脈,當初也是忽必烈封地,在與阿里不哥發生內戰的時候,忽必烈早派廉希憲控制關中,將劉太平隔絕於陝甘地區,拿到了戰爭的主動權,忽必烈建立元朝後,特地將這塊地方分給兒子忙哥剌冊封安西王,將京兆改為奉元,置陝西行中書省,所以自此奉元成為陝西省會已成事實。明朝建立後將奉元改為西安府也不足為奇,明顯突出西安在西北這塊地位有多重要,明朝時期陝西布政司統轄的有陝西,甘肅,寧夏地界,是西北重鎮,它肩負起地區穩定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朱元璋為此還想試圖將大明帝都遷到西安,又恢復漢唐輝煌,可是遭到大臣反對最終流產。後來他將西安交給了得意的兒子朱樉管轄,賜以秦王,奉行高築牆廣積糧口號,1370年所謂洪武三年命耿炳文和濮英對西安城進行大規模的重建,今天的西安城牆就是明洪武時期建造的,所以長安經歷漫長時間並不是一朝一夕才演變成西安的,從而也見證它的一步步起落。











龍文說史


說起西安,大家可能最先想起的它光輝的歷史,也就是以前還叫做長安的時候。

長安,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城市,中國四大古都之首,而且還是我國唯一一座"十三朝古都",在世界上更是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有如此多的光環加身,如此耀眼的它為何會改名叫做"西安"呢,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

其實"西安"改名為"長安"這種說法並不是很準確,在歷史上"長安"這個名字從未消失過。由於長安只是一個縣名,雖然各個朝代對都城區域的稱謂並不相同,但"長安縣"始終是存在的。這是怎樣一回事呢?這就要從"長安"這個名字說起了。

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就曾在這裡設置了豐京。後來周武王再建鎬京,歷史上稱為豐鎬。到了西漢初年,劉邦在定都關中的時候,恰好當地有一個長安鄉,便立名為"長安",取的就是它"長治久安"之意。這時候才出現"長安"這個名稱 。

到了隋初,此處仍稱漢長安城,後來因為此城從漢以來,"凋殘日久,屢為戰場,舊經喪亂",又因渭水河床南移、位於龍首原北的漢代故城,太靠近渭水,城市內十分潮溼,很容易被水淹,便決定在龍首原以南地勢較高的"六陂"地帶,營建新都。

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開始營建新都。關於新都的名字,據《長安志》卷七記載,由於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所以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

到了唐朝時期,唐朝沿襲隋制,也仍然叫做長安,而且並擴大規模建設,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隋唐均設京兆尹(郡、府)或 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等20餘縣。

有意思的是唐朝時曾把長安城一分為二,一份歸長安縣,一份歸萬年縣。但無論怎樣都阻擋不了其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歷史上稱之為"西有羅馬,東有長安"。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唐朝自從"安史之亂"之後就國力疲敝,大不如前。公元880年,黃巢軍攻克潼關,唐僖宗逃往成都。黃巢率軍進入長安城後,在長安大明宮即位稱皇帝,國號大齊。但沒過多久,唐王朝重新調集各路兵馬,圍攻長安,大齊軍大敗,只好撤出長安。

唐昭宗時期,佑國軍節度使韓建為適應軍事上防守的需要,放棄了破敗不堪的外郭城和宮城,重修皇城,稱為"新城",即五代、宋、元的長安城。

重修後的長安"新城",其範圍大為縮水,不到原長安城的十五分之一。長安城縮水以後,原來的長安、咸寧兩縣的縣治已被隔在新城之外,後又另修建了兩個小城作為二縣的縣治。這樣三城並列,在當時戰亂的形勢下,便於相互聲援。

五代時期,長安已遭到廢棄,不再為都,北宋統一後,宋太祖雖然有遷都長安的動議,最後也沒有實現,但長安地區京兆的名稱仍繼續得以沿用。

到了元朝時期,由於國家迴歸統一以及通往中西亞的絲綢之路的再度暢通,長安城又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而得到了發展,成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軍事重鎮。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

值得一提的是,《馬可·波羅遊記》裡曾經詳細記載過元代長安城內的繁華,"工商繁盛",居民製造"種種金、錦、絲,絹"和"武器"等"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價值甚賤"。安西王宮"周圍約五里",其宮室"皆以金繪飾","壯麗之甚,佈置之佳,罕有與比"。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又可以看出長安城恢復了繁華景象。

真正讓"西安"這一名稱搬上歷史舞臺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後,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名稱即是由此而來。

徐達之所以改這個名字,應該既是借鑑了原先"安西"的名字,同時又有希望西邊保持長治久安的意思。而且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是"封建制",就是讓兒子們分守各地,為國之屏藩。太子朱標坐鎮南京,四子朱棣守北平為燕王,次子朱樉守西安為秦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樉封為秦王。但當時他年紀還小,8年後才去西安就藩。

朱元璋也十分看重西安的地理位置,曾經一度也想要遷都到此。在朱元璋看來,長安是歷朝歷代中原王朝的古都,就文化底蘊來說,完全能匹配大明王朝的氣質。同時,長安地處中原的中西部地區,地理條件優越,有山川之險峻,是"王氣"之所在。

因此,朱元璋早早便派人在長安修築起了工程浩大的城牆,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朱元璋派濮英都督增修西安城,其西、南兩面仍保留韓建新城的位置不變,北、東兩面向外擴展了約四分之一左右,朱元璋甚至還派出過長子朱標親自考察西安,也算是為遷都做足了準備。但是天不遂人願,朱標風塵僕僕來到西安,進行考察。結果發現西安氣勢挺足,但關中早不是漢唐的糧草豐足之地,需要大量從江南運糧草到西安。這就需要長年累月的巨大運輸成本,明王朝未必能承受得起。關鍵是太子朱標身體不太好,剛從西安回來不久就去世了,所以朱元璋遷都西安的計劃便被一再擱淺,一直到他死去,這個遷都計劃都沒有被實施。

等到朱棣登基之後,由於退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依然對明朝有很大的威脅,最終朱棣決定遷都地理位置更為重要的北平。雖然北平同樣不產糧食,但江南糧食到北平,可以走漕運和海運,運輸成本比西安更有優勢。在加上北平又是他的龍興之處,所以他把都城遷到那裡,改北平為北京。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但大順朝終歸是曇花一現。至公元1645年,李自成被迫放棄西安,後向南方轉移。

到了清朝時期,繼續沿用西安府名,轄長安、咸寧等15縣,1州,孝義(今柞水)、 寧陝(今縣)等2廳,1913年, 民國政府在關中地區設立關中道,轄長安等14縣。1914年撤銷咸寧縣,併入長安縣,結束了漢代以來一城由兩縣分管的局面。

1928年,國民政府將長安縣城及城關一帶劃出,設立西安市。1930年,撤銷西安市,原西安市區域仍然歸長安縣管理。民國21年(1933年)西安改名西京,由於此時已經面臨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威脅,國民政府把西安定為中華民國陪都。

後來為了對抗經長征抵達陝北的紅軍,1935年蔣介石在西安設立了西北剿匪總司令部並自任總司令。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的張學良在多次建議不成後,同楊虎城共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使中國的抗日統一戰線得以達成,對東亞及我國的現代史影響深遠。

建國之後,西安的名稱被得到了沿用。

所以長安縣的名稱其實一直沒有變過,到現在還有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就是從長安縣變來的。很多人之所以想把"西安"改為"長安",是因為古代"長安",乃是六朝古都,長安作為好幾個大王朝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在廣大人民心中,有著很高的位置。提起長安那就是盛世都城,眼前便是一片繁華。

而西安現在的發展雖然也很不錯,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但畢竟還是要落後於沿海一線城市的,所以人們對於"長安"的追憶滿滿,大概也是希望西安也可以像"長安"那樣繁榮昌盛的基礎上,再增加點政治地位吧。


歷來現實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擊潰元軍,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從此長安就更名為西安了。明太祖朱元璋雖定都南京,但是他一直想遷都西安,所以他將次子朱樉為秦王,鎮守關中大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太子朱標西巡西安後,曾經提議遷都西安,不過他回到南京之後便病死。後來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得了明朝的統治權,遷都北京。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周文王又命次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豐鎬就是西安城的最初規模。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鎬京,將鎬京燒成一片廢墟,周王朝在諸侯的保護下東遷至洛陽,鎬京長時間荒廢,直達漢朝重建長安城。

秦人入主關中大地後,先後在雍城(今鳳翔縣)、櫟陽、咸陽建都,其中咸陽城離鎬京並不遠。秦末大復辟之時,項羽率十八路諸侯進入咸陽城,他對秦朝十分仇恨,於是一把大火將咸陽城燒成廢墟。劉邦最開始定都在洛陽,取得全國政權後,本想遷都咸陽,但咸陽燒成灰了,又是秦人國都,所以不便重建。他就命人重建鎬京,並取長治久安之意,命名新都城為長安。

宋朝時長安為京兆府路,元朝時為奉元路,明朝改為西安並延用至今。論城市規模,現在的西安遠遠超過漢唐時的長安;論城市在全國的排名,西安是不可能再成為全國第一市了。現在西安市下轄11區2縣, 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萬,其中城鎮人口635.68萬,城鎮化率72.61%。


大秦鐵鷹劍士


西安,是秦人祖祖輩輩的征程。

西安,古稱長安,

是《馬可·波羅遊記》中著名的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羅馬哲人奧古斯都說過“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

西安,這座永恆的城市,

就像一部活的史書,

一幕幕、一頁頁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滄桑鉅變。

今天我們來講講那些你不知道的西安歷史傳說。

|“西安”一名的由來|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

“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

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

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

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

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

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

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

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

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

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

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

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

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

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

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西安鐘樓|

鐘樓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

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

它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首。

在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

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樑,

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

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

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

鐘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因樓上懸掛鐵鐘一口而得名。

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

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撫御使龔懋賢主持,

將鐘樓整體遷移於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

重簷斗拱,攢頂高聳,

屋簷微翹,華麗莊嚴。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不久,

關中一帶連連發生地震,

民間相傳城下有條暗河,

河裡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長安在震動。

朱元璋怕了,心裡感覺不踏實,

於是想辦法要壓著它。

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

讓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鐘樓,

鍾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

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鐘樓,

並調來“天下第一名鍾”景雲鍾前來助陣。

鐘樓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二兒子鎮守西安,

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

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

王府城亙至今依然佇立,

歷經六百年滄桑的剖面層次分明。

碑林博物館正門口那兩個銅獅子,

就是秦藩王王府的東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後,

其間還有一次遷都之議。

有大臣主張遷都西安。

朱元璋曾有些心動,

專門派太子朱標赴西安實地勘察,

選擇宮室基址,並繪製陝西地圖進獻。

太子朱標從陝西回到南京後,

呈獻了陝西地圖給父親朱元璋,

並詳細介紹了西安的地理優勢,

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

提議遷都西安。

此時朱元璋已經年邁,

太子朱標不久以後英年早逝,

這位晚年喪子的老人心力憔悴,

遷都之事不了了之。

西安在歷史上最後一次錯失了重溫國都舊夢的機會,

但西安鐘鼓樓已按照皇家建築級別建成,

西安鐘樓的重簷攢尖式屋頂和故宮中和殿相同,

鼓樓的重簷歇山式屋頂和天安門城樓一樣。

不僅是房頂屋簷,

西安鐘鼓樓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

同樣只使用於皇家建築當中,

非比尋常。

|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

有一座寬敞的寺院,

叫慈恩寺。

寺內,

一座氣勢雄偉的七層磚塔拔地而起,

巍然屹立,

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

這座寺院是唐高宗李治當太子時,

為紀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修建的,

並且邀請玄奘法師來擔任主持。

起初寺內並沒有塔,

為了讓玄奘保存西行求得的經書、舍利、佛像等,

在已經成為皇上的李治的支持下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雖經風雨剝蝕,但風貌依舊。

大雁捨身而死的故事,也一直流傳到今天。

在民間關於大雁塔的來歷和傳說也有很多,

有人說它是一群大雁落下來留下的;

有說它是仙人點化而成的;

也有說唐玄奘西域取經途中曾困沙漠後得一大雁引飲,

才找到水源,得以還生,並完成取經之事,

為報大雁之恩,因而建造此塔。

|西安城牆西南城角|

西安城牆四角各城樓叫“角樓”,

如果能夠繞城牆走完一圈,

就會發現惟獨城牆西南角是圓形的,

其他三個城角則是方形的。

這一點,相當一部分“老西安”都不知其原因,

有人甚至將此與風水聯繫,

猜測如此建築結構是故意而為,

可能為了祈求上天,

保江山千秋萬代。

這些外形不同的城角,

實為城牆轉角處突出牆體的實心臺,

準確的名稱應該為“角臺”,

其上的建築為角樓。

城角外形不同出現在明朝,

圓形的西南城角系唐朝韓建修的“新城”角臺遺址。

明代修繕唐代城牆時,

朱元璋下令角臺向外擴張1/3,

惟獨沒有重修西南城角,

保留了唐代城牆角臺原貌。

當然很多人又會問到,

為何只有西南城角沒修繕,

這裡面可是有兩段傳說。

一種說法是西南城角處於地震帶上,

只要角臺被人修成方形的,

修一次就出現一次問題,

最後沒辦法只能保留圓形。

還有一種說法是朱元璋接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

令謀臣主持設計城池的圖樣以頒示天下如圖修造。

謀臣反覆設計後的按照傳統的畫成距形圖案,

而朱元璋覺得凡事切莫墨守成規,

提筆將圖紙上的矩形圖案一角抹去,

於是由皇帝御筆改動的城池圖式詔示天下。

|下馬陵|

下馬陵又稱蛤蟆陵,

位於今西安市和平門附近。

東起今天的和平門,

西至今天的文昌門,

全長有800餘米。

相傳,漢朝時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後,

安葬在長安城南曲江附近。

一日漢武帝經過這裡時,

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

特別下馬步行,

於是民間稱這裡為下馬陵。

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名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歷史學界考證,

白居易遇見的京城女子所說的應是“下馬陵”,

但白居易不知有此地名,

聽成了陝西話同音的“蛤蟆陵”,

蛤蟆陵由此聞名遐邇。

|端履門|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

南至木頭市接柏樹林,長371米。

明初建秦王府後,

在今東大街南沿,

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

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

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

端履意思行止檢點之意。

門東側有官員侯喻堂址,

後稱朝賀巷。

|美食傳說之泡饃|

傳說,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西周時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

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

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上牛羊羹這一絕味,

武帝競封為太官史,

後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

還有一段風趣的傳說,

大宋皇帝趙匡胤稱帝前受困於長安,

終日過著忍飢挨餓的角色扮演生活,

一日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

掌櫃見其可憐,遂讓其把自帶的幹饃掰碎,

然後給他澆了一勺滾熱肉湯放在火上煮透。

趙匡胤狼吞虎嚥地吞食,

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

一日,路過長安,

仍不忘當年在這裡吃過的牛羊肉煮饃,

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牛羊肉泡饃,

仍感鮮美無比,勝過山珍海味,

並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櫃。

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

牛羊肉泡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

牛羊肉泡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讚美詩名。

泡饃這一滋味獨特的美食,

就像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一樣,

總是讓人忘不了。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

不知有多少人反覆唸叨過它,

從巷子間到電影《西安事變》,

到陳忠實的《白鹿原》,

一直唸到中南海的宴會上。

此美味出自西安,

如今反過來,

西安這座城市的名字也因泡饃而出名了。

|美食傳說之黃桂稠酒|

西安黃桂稠酒始於商周,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老弱婦幼和不善飲酒者,

均可大碗來喝。

飲時或溫或涼,

四季皆宜。

由於內配有中藥黃桂,

使酒味有黃桂芳香,

故曰“黃桂稠酒”;

還因其產於長安,

故又稱為“陝西稠酒”。

相傳“貴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

故還稱“貴妃稠酒”。

傳說唐玄宗攜楊貴妃光臨長樂坊飲酒,

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貴妃傾倒,

當即將手中的桂花贈與店主。

店主將桂花植於貯酒園中,

不料桂枝生根開花,

在長安坊繁衍成林,

花開時節,桂花香,稠酒香,

香溢長樂坊。

店主遂將桂花用蜜醃製後兌入酒中,

使酒更具特色,清香遠溢。

“黃桂稠酒”便由此傳開,至今傳為佳話。

《清異錄》所載“李太白好飲玉浮樑”,

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

1924年魯迅先生到西安講學,

曾對稠酒產生濃厚興趣,

幾次要求痛飲。

楊虎城、張學良將軍駐軍西安時,

宴客總要用陝西的臻品稠酒。

三十年的中國要看深圳,

一百年的中國要看上海,

一千年的中國要看北京,

五千年的中國看咱們大西安,

西安的歷史講起來太長,

你要是喜歡,

咱們改天好好聊。


小寧說古今


據我瞭解,現在西安的規模應該是比長安要大,所以這個問題聽起來就有點矛盾。長安的規模相反,是當今西安的。當然,我看了很多回答,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認為,叫“長安”霸氣一點,叫“西安”覺得沒有那種帝王之所的氣魄。但是,當我靜下心來,去查閱資料時發現,這其實是大多數人的一個誤區。

首先,讓我們看看,古“長安”的形成,就可以明白“長安”並不大。

長安城的範圍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後節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標西巡西安後,曾經提議遷都西安。庚子之變時,慈禧和光緒西逃駐蹕西安長達一年時間。擴展資料:民國16年(1927年)11月25日,陝西省政府議決設立西安市。1950年改由西北軍政委員會領導,1953年1月27日西北軍政委員會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管轄,西安市屬西北行政委員會。1953年3月12日,改為中央直轄市,為全國12箇中央直轄市之一。1954年6月19日改為省轄市。

漢高祖劉邦開國後,設置長安縣,並把都城遷到了長安縣。於是這座都城就被稱為了長安城。當然長安城並不是總歸長安縣管,唐朝時曾把長安城一分為二,一份歸長安縣,一份歸萬年縣。

當時長安縣的上一級叫做京兆尹,轄長安縣、新豐縣、船司空縣、藍田縣、華陰縣、鄭縣、湖縣、下邽縣、南陵縣、奉明縣、霸陵縣、杜陵縣等十二個縣。

這一點,和剛剛掀起“長安“的《長安十二時辰》剛好是對得上的。裡面,張曉敬就是“萬年縣”不良人的頭頭。由此可見,漢朝和唐朝,“長安”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指代權利在中心區域,即皇城及皇城所屬區域。

長安縣的名稱一直沒有變過,到現在還有長安區,就是從長安縣變來的。

京兆尹的名稱則一直在變化,曹魏時改稱京兆郡,唐時改為京兆府,到元朝改名為安西路,明朝時又改名為西安府,從此西安的名稱沿用至今

其次,人們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覺呢,總是覺得現代 “西安”比古代”長安“相差較遠,甚至會覺得,改回”長安“更為霸氣。

我覺得原因也很簡單,跟兩者在社會地位有關。古代”長安“,乃六朝古都,大漢、大唐,長安作為其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在廣大人民心中,有著很高的位置。提到”長安“那就是盛世都城。

相反,現在的”西安“雖說也是西北大相省,陝西省的省會,是大西北上一顆耀眼的明珠。但因為地處西北,相比沿海,地理位置較偏,經濟發展相對較慢,在中國、亞洲、甚至世界上在存在感屬於中等左右,遠遠落後於沿海在發達一線城市。

所以,我認為,“長安”代表著過去的輝煌,其實際城區規模要小於“西安”的。我們也不用糾結於,要不要改回“長安”,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學習,把國家建設的更加富強,這樣,我們在回顧歷史的時候,才能無愧於先輩。

結尾,7月底,8月初,剛好去了一趟西安,分享幾張自己拍的“西安”的照片,對歷史古蹟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互相關注,加好友,分享所見所聞。


醉觀滄海


來西安生活已經15年了,確實發展變化非常大,為什麼呢,因為生活條件一般的我只能搬家,從發展最好的南郊搬到了北郊,又搬到了高陵,因為都是待開發,所以變化日新月異!說這個什麼意思呢?意思西安是西北城市,還需要大力發展,需要很多實事,別一天沒球事了,扯蛋呢!西安已經幾十年了,改回長安想幹嘛?只有磚家一天想著勞民傷財!


靜言思之奮飛


唐前一直叫長安,並且是唐的首都,現在的北京。

唐以後,長安不再是王朝的首都。後梁設大安府,

後唐設京兆府,宋設陝西路、永興軍路,京兆府路,

元設安西路、奉元路等。

明代洪武二年,就是1369年,朱元璋把奉元路改成安西府,

並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修建了安西城牆,留存到現在,

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這朝代都更替變換了,領導人總想和前朝分期界限,有些地名就改了,

皮一下要是實在想知道具體的要問朱元璋,哈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