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王-_-子


網上有一個段子,兩人吹牛抬槓,問西安最貴的車是什麼車?

-是勞斯萊斯幻影嗎?布加迪威龍嗎?

-都不是。

原來是這輛車。

秦始皇陵銅車馬。

當然,世界上最“豪”的豪車不過幾百萬、上千萬,而這件“逆天”國寶級文物的珍貴程度,確實已無法用金錢衡量。


這件逆天國寶是如何發現的?

1978年6月,考古學家在陝西西安臨潼秦始皇陵周邊進行勘探時,在封土堆西側地下7米多深的土層中發現了一個金光閃閃的金屬馬飾,後來確認為古代車馬籠頭上的一個金泡。經過系統勘察,考古學家們發現這裡存在一個規模巨大的陪葬坑。1980年底,經過艱苦的發掘,終於出土了兩乘巨大的彩繪青銅車馬,經過8年的精心修復,於1989年正式對外展出,被譽為“青銅器之冠”。

青銅車馬共為兩乘,一前一後排列,分為1號車和2號車,包括車、馬、俑。大小為真實的車馬一半大小。兩輛車馬都是秦始皇出巡的儀仗車隊中的一部分,一號車為高車,二號車為安車。高車有著警衛、作戰的功能,而安車則是重要人物的座車,一般認為是秦始皇乘坐的乘輿之一。

那麼,這兩輛青銅車馬有多逆天呢?

首先,它是世界考古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的組合青銅器。一號銅車馬,車馬通長225釐米、高152釐米,重1061公斤;二號銅車馬通長317釐米,高106釐米,重1231公斤。兩輛車馬都超過了1噸重。車馬由7000餘個零部件構成,兩輛車所用的金銀裝飾品達到14公斤,顯示它極為尊貴的地位。當它穿越二千多年的風沙,出現在世人眼前時,無不被車馬恢弘的氣勢和精精美絕倫的工藝所震撼。

其次,精美絕倫的青銅之冠,藝術水準極高。銅車馬如同秦皇陵兵馬俑一樣,藝術風格上極為寫實,栩栩如生,完全還原了真實人物和動物造型神態。駕馭馬車的御官俑的面部和手上有兩層彩繪,內層為粉紅色,外層為白色,更加突出了人物肌膚的質感。人物和馬匹的神態都活靈活現。外側的兩匹馬張大著鼻翼,有如喘著粗氣,打著響鼻一般。

第三點,最為逆天的是它的工藝製作水平。整個銅車馬的青銅構件有著非常複雜的機械加工工藝,包括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鑽孔的最小直徑竟然達到1毫米,還有很多頭髮絲粗細的銅絲用作配飾。車頭的內孔渾圓的有如現代的車床加工一樣。至今,銅車馬上的各種鏈條仍轉動靈活,門、窗開閉自如,跟車上其他部件轅衡牽動自如。

還有1號車上的圓形銅傘裡,還隱藏著看不見的殺機。原來傘柄是中空的,裡面藏著利器,遇到危險時,還能打開機關後取出,傘蓋成為盾牌,傘柄和利刃可做長矛自衛。

秦始皇陵銅車馬對於古代車制、鑾駕鹵簿制度、金屬鑄造和冶金工藝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堪稱不折不扣的“逆天”級國寶。


北溟四海


一根來自1200年前,長20cm,寬5cm的屎...

這根屎的名字叫Lloyds Bank coprolite...出土在1972年的英國約克,是迄今為止發現過最大的人類糞便化石。

對這根屎的分析表明,它的主人主要靠肉類和麵包維持生存,而數百個寄生蟲卵的存在表明他/她患有腸蠕蟲。

1991年,約克的古生物學家安德魯·瓊斯博士(Andrew Jones)對這根屎進行了評價:“這是我見過的最令人興奮的一件大事,它和皇冠上的寶石一樣有價值”。


歷史上的小秘密


說起這個玉杯,盜墓賊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這是考古學家在一個被盜墓賊掃蕩乾淨的陵墓現場發現的,當時這個玉杯渾身沾滿了泥巴,趕時間的盜墓賊估計懶得細看,把它當不值錢的東西扔了。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為了響應國家“一五計劃”,洛陽礦山機器廠被建立起來。就在這個工廠建立的過程中,建築工人們在這個廠址意外發現了一個古墓。建築隊馬上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由於墓葬已經遭到破壞,當地文物局馬上派專家過來對其進行保護性發掘。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當考古專家準備對這個古墓發掘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古墓已經被洗劫一空了。甚至就連墓主人的身份,都難以確定。最終專家們只在一個帳架上邊,找到了“正始八年”字樣的銘文。

說到“正始八年”,這是三國時期魏國國君曹芳所使用的年號,因此專家們也就將這個陵墓命名為洛陽曹魏正始八年墓。我們知道,漢朝時期非常流行厚葬的風俗,因此很多漢朝時期發掘出的古墓中,都有著非常豐富的陪葬品。

但是在曹魏統治時期,由於曹操的倡導薄葬,薄葬之風也逐漸興起,曹魏時期的很多陵墓前,甚至都沒有墓碑,當時的後人如果想要對墓主人祭祀的話,就只是在墓室前進行簡單的設帳擺酒。

由此可見,相比於其他朝代的陵墓來說,曹魏時期的墓葬是非常簡約的。不僅如此,這個正始八年墓還曾經被盜墓賊光顧過,因此自然也就不會留下什麼重要的文物。但是對於考古工作者而言,對一個陵墓的發掘,絕不僅僅是為了其中的文物那麼簡單,他們還要通過陵墓內部的一些構造,去分析當時的歷史環境與歷史背景。

就在這些考古學家準備深入陵墓進行研究之時,有人在墓室的一個角落中,發現了一個沾滿泥土的杯狀物。而當考古學家對這個滿身是泥的物件進行清洗之後,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製作工藝非常精美的酒杯。

雖然說這個酒杯在外觀上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和曹魏年代時期的大多數酒杯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個使用和田玉製作而成的酒杯,經過相關專家鑑定過後發現,這種上等質地的白玉,能夠在正常光線環境下,所顯現出的青白色光澤。這一特殊的質地,更是凸顯了這個酒杯獨特的神秘感。

不僅如此,在這個酒杯上,我們也能充分感受到魏晉時期的歷史文化,畢竟在整個杯身上,沒有一點紋飾的出現,這就反映出了當時社會中樸素的風潮。對於盜墓賊而言,第一眼看見這個杯子,肯定會被它的外表所迷惑,認為這只是一個沒什麼價值的杯子。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巧合的出現,最終,這個價值不菲的酒杯才會被考古學家所發現。

對於這個玉杯而言,正是因為它的表面沒有什麼複雜的裝飾,才會顯得更加古樸。而且專家們發現,這個玉杯的表面要比一般的玉器更為光滑,應該是被當時的主人反覆把玩,已經形成了包漿。由此可見,這個玉杯的主人一定是非常愛惜這個玉杯的。

清洗後的玉杯,溫潤明亮,一經報道便驚豔了世人,隨即被認定為是國寶級別的文物,禁止出國展出。如果當時那些盜墓賊知道了,估計要悔青了腸子吧。也幸好有國家機構的細心保護,這樣一個寶物才能重見天日,被大家欣賞。


海佑講史


歷史文物是一個時代發展的記憶,它可以從很多方面體現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人類活動、社會關係等,是人類寶貴的歷史遺產。

1、戰國齒輪

1954年,中國考古學家對洛陽東周王城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發掘,而在這次繁多的文物考古工作中,人們驚奇的發現了一件讓人震驚的歷史文物,那便是戰國齒輪。

它是一件公元4世紀的青銅齒輪,其形狀類似於今天的機械齒輪,身上分佈有間隔均勻的40個齒,直徑大約在3cm,細節程度更是和當代齒輪相差無幾,堪稱奇蹟,令人震驚。

2、象牙蘿蔔

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屬於清朝文物,其身上27cm,完全是象牙材料雕刻而成,而在蘿蔔上面更是有一隻綠色蟈蟈,兩者相輔相成。

象牙密度大,染色極其困難,而把象牙雕刻成蘿蔔和蟈蟈,並且染色,是何等的驚天技藝。而且細節處更是可見蘿蔔根鬚和蟈蟈的腿上絨毛,整體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完全可以亂真。

3、戰國水晶杯

出土於1900年杭州市石塘村,現被杭州博物館收藏保存。

它是由一整塊水晶打磨,然後在經過多道拋光工藝製成,無論是原材料還是製作工藝都增加了它的製作難度。

杯子高15.4cm,口部直徑在7.8cm,底部直徑在5.4cm,整體顏色呈現琥珀黃色,外形酷似今天的玻璃水杯。

4、秦始皇陵裡銅車馬上的銅傘

當然這件文物是隨著秦始皇陵的公開才得以被人知道的,它是被插在一號車上,由青銅和其他一些合金鑄成,加工工藝精湛。

馬車行進中不可動搖,可拆卸,最主要的是它會隨著太陽位置進行360度旋轉,進而調整角度,遮住陽光。

依照如今的科學水平進行復制,還是需要多道工藝經過多重校對才能生產,可以看出當時秦國的科研水平,讓人歎為觀止。

5、黑漆描金雙龍紋藥櫃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館,它是明朝萬曆年所制,其製作工藝精湛,細節處更是暗藏乾坤,堪稱明代傢俱之最。

藥櫃高94.5cm,寬78.8cm,長57cm,通體呈現黑金顏色,雙開門,採用格子樣式製作。

門內雕刻有松、竹、梅、碟、茶花等圖案,門櫃中心更是有80個八方旋轉抽屜,兩旁有長屜10個,每個抽屜有三個格板剩出空間,共能存放140中藥材。真是小身體大空間。


春朝青牛


素紗襌衣

西漢直裾素紗襌[dān]衣,國家一級文物,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衣長128釐米,通袖長190釐米,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素紗絲縷極細,共用料約2.6平方米,重僅49克,還不到一兩。衣服摺疊可以放入火柴盒中,人的一呼一吸都能使衣服飄起來,可謂輕若煙霧,薄如蟬翼。其高超的製作技藝代表了西漢初期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說其逆天是因為以目前的紡織技術仍然不能仿製,總是達不到其重量,無論如何改進,仿製的成品重量都要超出這件襌衣的一倍。最後專家另闢蹊蹺,餓上蠶寶寶幾天讓其被動吐絲結繭,這樣吐出的絲會特別細。

可即使這樣,仿製出的襌衣也在50g以上,古人的紡織水平令人驚歎。

戰國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為戰國晚期水晶器皿,於1990年出土於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現藏於杭州博物館,為杭州博物館鎮館之寶,禁止出國展覽。


這是一件網紅文物,之所以引起人們好奇主要有兩點。

一是它的製作。

水晶杯是由一整塊水晶打磨而成,後期經過了極其細緻的拋光。

我們知道水晶屬於硬度較高的礦石,幾乎沒有柔韌性和延展性。世上能夠打磨拋光水晶的只有金剛砂類物質,而且打磨過程中極易損壞。這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製造難度可想而知。即使目前不使用現代工具的話,要製成這樣一件工藝品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二是水晶杯的造型引起人們好奇。

如果將這杯子放在任何一個公眾場所,大家都會對其無視,以為也就是地攤上售賣的普通玻璃杯,因為它的造型和我們今天喝水的杯子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證明它來自兩千多年前。

曾侯乙建鼓底座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曾經驚豔了世界,其實和編鐘一起出土的還有一件稀世珍寶——建鼓底座。


建鼓底座由八對大龍和數十條糾結纏繞的小龍構成,龍身互相纏繞,無數條首尾糾纏的小龍盤在一起,向上攀爬。底座整體鏤空並鑲嵌綠松石。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數清上面到底有多少條小龍。有人說上面是108條龍,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數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比曾侯乙編鐘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建鼓底座目前仍不能複製,其製作工藝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尤其上面這些龍的製作。

國內外很多冶金專家認為,這一青銅鑄造工藝的主要鑄造方法是失蠟鑄造法。中國古代在青銅鑄造上使用過這種失蠟法,現代則稱之為熔模精密鑄造法,在精密鑄造也時常使用。

可是按照此法制作出來的複製品和原物比起來差距巨大,不可同日而語。

九龍杯

這是一件被神話的文物,而且神龍見首不見尾,就像武俠小說中的世外高人,江湖之中只聞其名未見其人。

傳說中九龍杯有兩種造型。

一種九龍杯,整個杯體由九條龍裝飾,一條龍頭部伸到杯底,另外八條龍分佈於杯體外部。當杯體內裝滿酒時,通過杯體內的倒U形管,由八條龍口中噴出,杯內則空空如也。

傳說朱元璋宴請大臣使用的此九龍杯。朱元璋命令一些大臣將酒斟滿,結果倒滿了的酒順著杯底全部流走了,一滴不剩。那沒有倒滿的,酒反而留下了。朱元璋以此告誡某些人“知足者酒存,貪心者酒盡”,並賜名“九龍公道杯”。

傳說中九龍杯還有另外一種器形。這種杯玉器雕成,四角各有雙龍戲珠,把手也是一條龍,共有九條龍。

這件九龍玉杯,如果盛滿酒,杯內立即可見有九條翻騰的蛟龍,其實是因為白玉是半透明之狀而顯現,使九條龍活靈活現。

清東陵康熙景陵陪葬有一套此種九龍杯,後來被盜墓者盜得,不知所蹤。

上面都是傳說,為什麼我還要寫呢?因為現代有仿製品,但是是否和歷史上的九龍杯一致,無法得到驗證。即使和原物一樣,但是也不得不歎服古人關於虹吸原理和光學原理的運用之巧。


別酒流年


2015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考古人員在希臘南部小鎮皮洛斯發現一座3500年前的古墓。在這座古墓裡,工作人員出土1400多件文物,包括黃金、白銀、瑪瑙、水晶、青銅器等等各種器物。

這些文物裡,最讓人震驚的,當屬一件瑪瑙製品——皮洛斯的戰鬥瑪瑙。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是因為它的發現地是皮洛斯,而瑪瑙上雕塑了一副戰鬥畫面。

皮洛斯的戰鬥瑪瑙長這個樣子。

這枚瑪瑙長36mm,寬24mm,瑪瑙上雕刻了三個人物:兩名持劍勇士在戰鬥,其中一名戰士將利刃刺入另一名戰士的咽喉,而地上還躺著一位戰死的戰士。三位勇士體格強壯,肌肉圓潤,雕刻者以高超的手法,將其流暢地展示出來。

戰爭瑪瑙被放大百倍後,勇士雕塑的細節部分,也被展示出來。

被刺死的戰士,身體因為痛苦而扭曲,手中的青銅劍被遺棄在一旁,身上穿著的織麻裙子可以看出,他與另一位正在被刺殺的戰士是戰友。不過很快,他們就能在另一個世界碰面了。

那位手持利刃正在刺殺的勇士,則目光犀利,胳膊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似乎正在發力。

通過戰爭瑪瑙的草圖,很多不易被發現的細節,都被表現出來。比如說被刺殺戰士的長矛和護盾、頭盔上長纓、起伏的地面;刺殺戰士全身上下,除了一條短褲之外,還穿了一雙鞋襪等等。

這麼一塊兒拇指大的瑪瑙上,竟然清晰地表現出如此繁多的內容!

要知道,瑪瑙的硬度為6.5-7,比小刀的硬度還要高。要想在瑪瑙上進行雕刻,只有用比它硬度更高的工具才行。這塊兒瑪瑙發現的年代為3500年前,那會兒還是商朝,中國的先民還在拿著石頭在刻甲骨呢。

希臘地區,出現同樣精雕細琢的文物,則要到1000年以後了。

正是這種雕刻工具與雕刻材料的不匹配,才是這件文物的逆天之處!試想一下,用筆在一張36mm*24mm的紙上畫出這三個人物,能畫的如此流暢清晰嗎?

參加考古的辛辛那提大學的戴維斯教授說:

“其他文物和它相比,就像是小孩子的塗鴉和米開朗琪羅的畫作之間的差別。”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質疑這件瑪瑙作品,說它並非3500年前的古物,而是希臘人作假。質疑越多,越說明它的逆天!


祗樹


歷史上文物很多,但是要說逆天的文物那倒是少見了!何為逆天,我認為就是它的含義不同,具有很逆天的代表性!

這個骷髏頭出土於大汶口文化遺址,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骷髏頭,因為它的後腦有一個直徑3㎝的顱骨缺損,邊緣有三條有癒合痕跡的骨折線。研究表明,顱骨主人生前接受過開顱手術,此法與現代開顱手術相仿,醫學上稱為“舌樣銜接癒合”。嗯,大汶口文化距今大約5000年。

洛陽東周王城糧倉遺址出土的青銅齒輪,古代沒有機床,古人是怎麼加工出來的?看起來好像還是制動器一類的零件。

西晉騎馬陶俑,出土於長沙金盆嶺,好像沒什麼特別之處啊。等等,他們這是在幹什麼?天哪!好像是在……玩手機!

還有蒙娜麗莎畫像

等等,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變蛋拍黃瓜


人類歷史上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逆天文物,先不說整個人類歷史,就作為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中國,也有著許多讓人腦洞大開的文物。

眾所周知的如長城,兵馬俑這些驚豔世界的文物。但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嗎?我國還有一些搞笑到不行的逆天文物,今天著重介紹四樣文物,刷新下大家的眼界。

1、炒麵文化的源遠流長

以下這碗麵條來自4000年前的中國,那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做麵條了,天吶!4000年前,我真沒歷史概念了,貌似那時耶穌都還沒出生,孫悟空還在石頭裡呢,怪不得中國人的美食文化這麼博大精深!

2、重新瞭解高爾夫球的起源

世上人們普遍認為高爾夫球起源於蘇格蘭,當時牧羊人經常用驅羊棍擊打石頭,後來慢慢演變為高爾夫運動。不過對此小編表示不服,以下是我國明朝婦女打高爾夫的場景。



這項運動在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的意思。最早起源於宋代,元代時期大受上流社會歡迎,在明代成為流行運動。在當時這是種男女老少皆宜的娛樂方式。




3、下水管道

是的,你沒聽錯,是下水管道,而且在我國很久以前就出現了。

據說最早出現在秦朝,而且六國都還沒統一,當我們對當代發明引以為傲的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當中世紀歐洲衛生差得不行的時候,我國早就開始研究基建了。

4、刷新你三觀的玻璃杯



很驚訝吧,這是一個來自戰國的“玻璃杯”,那時候有玻璃了嗎?看看這杯子的透明度,跟現在的玻璃杯似的,再想想那個年代落後的科技,實在沒法解釋,唯一靠譜的只能是項少龍用過的。



對於這些腦洞大開的逆天文物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麒林創意腦洞系列


1、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件漢代的護臂織錦是1995年,在尼雅遺址的8號墓中被發現的。現收藏於新疆博物館,是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它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8個大字。是不是神預言呢!?預示則我們國家將偉大復興!

事實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早在《史記·天宮書》中便有記載:

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而古代的“五星”和今天咱們國旗上的五星是不同的。它們指的是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這五星。

2、戰國水晶杯

先來看一張對比圖:

光看圖片,就是兩個普通的新舊玻璃杯。事實上,左面那個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它就是戰國時代的水晶杯。該文物於1990年被發現,在浙江杭州半山鎮石塘村的戰國墓出土,現被浙江杭州博物館收藏。

雖然,水晶製品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但這個水晶杯卻十分獨特。主要是因為,它在外形設計上相當的超前,看起來與我們今天常用的玻璃杯設計幾乎是一樣的。放佛是穿越者所為......

3、青銅卡尺

這也是一件設計相當超前的文物,和今天我們常用的遊標卡尺,極為相像。

它是西漢末年王莽(約公元9年)發明的一種工具,固定尺通長13.3釐米,固定卡爪長5.2釐米、寬0.9釐米、厚0.5釐米。現收藏揚州市博物館藏,是國家一級文物。

王莽這號人物也是相當的有爭議性,他廢漢建新後,推行了不少相當超前的改革,加上他居然還會發明這玩意,難怪不少人都質疑他是穿越的!


這些歷史要讀


文物逆天的方法有很多:顏值、精緻度、稀奇度,當然還有值得議論度。

北魏藍玻璃小碗丨藏於大同市博物館

美的無法用言語形容,像蔚藍大海,像深邃星空,像張惠妹的海。

東晉墓主人生活圖丨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這個魔性的畫風,如果不是墓主的孫子畫的,那就一定是畫師喝多了。


象牙蘿蔔、象牙白菜丨藏於河南博物館

蘿蔔白菜上都趴著一隻蛐蛐,腿上的絨毛清晰可見;清朝上色,到出土時都嶄新無比,栩栩如生,令人驚歎。此處警告不法分子: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西漢直裾素紗禪衣丨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輕薄如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曾出土兩件,出土時重量一件49克,一件48克;

有多輕呢?約八個一元硬幣的重量;有多薄呢?兩件疊在一起能放進一個火柴盒。

這件也不遜色,摺疊十層依舊能夠透過其看報紙。

如此精細的工藝,專家花了15年才將其復刻一件出來。

水晶杯

1990年浙江杭州半山鎮石塘村,發現了一個戰國時期的古墓,在挖掘古墓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極其像現代玻璃杯的物件,可把考古學家們嚇壞了,這玩意咋會在古墓裡呢?

太玄乎了!和我們喝水的杯子簡直一模一樣!

考古學家也無法判斷,只好將杯子帶回去鑑定,鑑定結果一出,所有人都大喜過望——原來這是一個用一整塊水晶製作而成的杯子,是一個十分罕見的水晶杯,蘇秉琦先生將它捧在手裡驚歎,“國寶,真的是國寶!”


先人的智慧,工藝,數十年如一日的錘鍊精神,皆讓我們驚歎。

逆天的文物,已出土的便數不勝數,埋藏在地下的還有多少呢?讓我們帶著這份未知的神秘感去探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