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如今又到了炸丸子的時候了!記得小時候,那時的農村,還不富裕,每到臨近春節,娘都會提前炸丸子,那時農村人比較喜歡吃菜籽油或者提清油(棉籽油),因為家家戶戶都種植一些這樣的作物:油菜和棉花,留到年底,拎到公社裡去榨油,準備過春節的時候用。所以,那時炸出來的丸子吃起來味道會更濃一些。炸丸子前,首先得提前將蔥姜剁碎,為了提味,大蔥可以多放一些,而後拌上調料,再用麵粉摻均勻,拌麵時一定要適當,放的麵粉少,丸子軟,難炸,而且在油鍋裡容易爛,放的麵粉多,炸的出來丸子發硬,吃起來口感不好。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小時候炸丸子,娘總是燒鍋,父親是廚師,每次炸丸子前,他總是挽起袖子。等父親把丸子餡子和麵粉拌好,娘也把鍋裡的油燒好了。如果火燒的太旺,第一鍋丸子容易糊,所以父親總是先下幾個丸子試試油的溫度,等鍋裡面的油穩當了,再接著炸丸子。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小時候我最愛趴在鍋臺邊看父親炸丸子,但看歸看,絕對不能開口說話,炸丸子之前,娘就會叮囑我好多遍,萬一說了不吉利的話,炸出來的丸子就不好吃了。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好笑,但也增加了炸丸子得儀式感。因為在農村人看來,但凡是做過年的食物,都要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半點馬虎不得。炸出來的丸子,外焦裡嫩,吃起來鮮香可口,就是現在,都能讓人吃得欲罷不能。丸子不但好吃,還能儲存,炸好的丸子冷卻後,母親總用一個柳條編成的大挎籃裝在裡面,掛在房樑上。這樣保存,可以放到農曆二月二炒蟹子爪的時候。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丸子下鍋後,要用大火燒開,否則的話,丸子容易爛。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用笊籬一撈,丸子嘩啦啦響的時候,就說明快炸好了,這時候須改為小火燒了。用笊籬搭出來看看,感覺好的話,就可以出鍋了。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炸好的丸子,由於紅彤彤的,特別是過年的時候,看起來特別喜慶,除了好吃,這也許是農村人喜歡炸丸子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吧!丸子不但好吃,看起來喜慶,由於是圓形的,所以又被賦予課團圓的寓意,現在很多農村人外出打工掙錢,辛苦了一整年,回到家裡,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炸丸子吃丸子,其樂融融的場景,渾身的疲憊將一掃而空。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炸好的丸子要放在簸萁裡或者盆裡,涼下去之後才可以存放在籃子裡保存。剛炸出來的丸子酥、脆、香。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焦葉子可以不?

這才是年味!又是一年炸丸子、焦葉子的時候

現在,父母年紀大了,我也跟父親學會了掌握火候,學會炸丸子了。你看,我炸的丸子咋樣?還炸了幾鍋焦葉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